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我市的彭阳县学前教育已走在全县、全市乃至全区农村学前教育的最前列,多年来,他们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探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学前教育发展之路,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多年来,由于农村社会条件、经济发展和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上的偏见等原因,使得学前教育出现了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小学化”倾向和人们对学前教育错误的看法。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赵广丽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发展学前教育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需要;是保护儿童的发展权、缩小个体发展差异、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和规范学前教育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怎样才能搞好山区农村学前教育?本人想结合实际,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学前教育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农村学前班发展尤为迅速。学前班的组织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同时,对他们进入小学作准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我市的彭阳县学前教育已走在全县、全市乃至全区农村学前教育的最前列,多年来,他们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探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学前教育发展之路,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农村学前教育”先进县。彭阳县的学前教育虽然搞得好,是我市的窗口县,这并不意味着我市学前教育的总体水平就高。由于农村学前教育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城市相比发展仍不平衡,鉴于这种不平衡。2003年,市支教办在支援基层教育工作中,专门抽我对所受援的三县一区46所学校的学前班进行全方位的摸底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管理小学化

作为乡村小学附设的学前班,部分校领导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再加上工作繁忙,对学前班往往是不闻不问或无暇过问。从小学抽调到学前班的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方法,教学中往往是以教材为中心,传授知识仍然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忽视学前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忽视教育活动中孩子的兴趣、交往的需要、情感体验等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往往注意发挥自己的作用,忽视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忽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忽视“教育寓于一日生活之中”,形成只有上课才是基本活动,其他活动都不是基本活动的错误观点。忽视学前儿童养成教育,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如,城市与农村的孩子在生活卫生习惯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农村的孩子不洗脸、洗头、洗脚、剪指甲现象很普遍,有的甚至一年半载洗不了几次澡。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与缺水等客观现实,但是,不能因没有讲卫生的习惯和缺水就放弃养成教育,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2.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带学前班的教师中有80%都是聘用教师,学历比较低,素质相对较差。从小学抽调的教师又大都年龄偏大,没有进行过学前教育培训,在教学上很茫然。这些专业水平不高的教师队伍,势必影响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3.教学条件落后

农村学前班规模小,设施简陋。桌凳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束缚了孩子爱玩爱动的天性,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只是简单的教孩子认识几个字,数几个数,而不是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听、说、唱、画、写的基本素质,这就偏离了“学前教育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的教学方式,达不到使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

4.缺少与家长的互动

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本身不高,因此制约着农村家长们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家长只是停留在关心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安全和正常发育上,根本没有从心理上去辅导孩子,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学前班,教育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事了。甚至一些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就只是简单的询问一下孩子学了多少字,会做几道题等学习情况,根本不注重孩子心理上的成长。这样的教育,忽视了家庭和社会参与的教育价值。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学前班也要多举办一些与家长互动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使得社区、家庭都参与教育,关注教育,并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

以上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两基”成果的巩固与提高,使得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显现。

二、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为了寻找促进受援学校学前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彻底改变那种“不规范”、“看管式”、“小学化”的现状,让广大农村孩子改善生存和学习条件,同城里的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我们克服了财力不足等重重困难,把规范受援学校学前教育纳入了整个支教工作中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常抓不懈。并根据农村实际,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出了“讲卫生,懂礼貌,敢说话,勤动脑,好习惯,爱学习”18个字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现在所有受援学校学前教育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学前班教育成效显著,孩子受益,百姓满意,教师赞扬,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好评,并带动和辐射了周边学校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1.提高认识,进一步转变观念

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多年来,由于农村社会条件、经济发展和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上的偏见等原因,使得学前教育出现了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小学化”倾向和人们对学前教育错误的看法。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为了让受援学校校长、教师及家长尽快转变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我们配合学校,组织召开了由乡、镇学校校长、各受援学校校长、学前班教师和家长参加的学习班、座谈会、讨论会、家长会、亲子游戏活动等以及全市每年召开一次的校长研讨会。架起了政府与学校和家长的各种联系渠道,指导教师学习正确的教育理论,了解学前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孩子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他们提高了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学前教育方法和形式。如在亲子游戏活动中,让家长和孩子同时体验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体验游戏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体验游戏促进孩子情感、意志、动作等多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2.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更需要政府部门的规范管理。为了确保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班有正确的办学方向和良好的办学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促使农村学前教育规范有序地发展。

一是理顺关系,形成强有力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县、乡(镇)村的领导班子中,都有分管学前教育的领导。各类幼教机构(幼儿园、学前班),一律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登记注册制度。建立以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学前班)为中心,辐射全县、乡(镇)各类幼教机构的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网络。

二是制定规章,加大依法治教力度。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农村学前班办班标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办班行为。

三是加强督导,完善评估激励机制。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形成三级管理教研网络(市、县、乡),以市幼儿园为龙头,县幼儿园为龙身,乡中心园或学前班为龙尾,组织相关人员检查,量化评估督促,学前班不断充实教学设备,完善管理制度。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成为改革的主人。①发挥农村教师的人才资源作用,创造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培训机制,以“创设丰富的玩具、材料”为切入口解决教学玩具奇缺的实际问题。教师是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开拓者。而不是简单的服从者,被动的执行者,既要承认差距,又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在培训资源缺乏的农村,带动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一定要建立在本土资源的开发上,消除等、靠、要的思想。②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多种教育资源。农村有丰富的可利用的多种教育资源,它将成为贯彻《纲要》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在教师中树立一种“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价值观,建立“玩具、材料就在身边”的观念,为幼儿创设可参与和可操作的内容丰富的教育环境。到大自然中进行教育,拓展孩子的活动空间,还要为他们创设具有丰富的本地文化内涵的教育环境。如,学习当地的民间歌谣、游戏、手工艺制作等,参与农村的文化活动,使他们对生活态度、对社会有一种认同感。

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市农村学前教育事业会上一个新台阶,将会促使农村学前班健康有序地发展。

【作者简介】

赵广丽,生于1955年,小学高级教师,固原市教研室幼教研究员,宁夏幼儿教育研究会理事。参编儿基会《小学活动课教材》《宁夏幼儿园课程指导用书》。4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其中《贫困山区要加快幼教发展》获全区幼儿教育一等奖,《古城小学学前教育改革实验点滴体会》获宁夏第七届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曾被评为自治区级、市级先进工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