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学前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平衡

浅谈学前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平衡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平衡教师、家长、儿童三者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从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的关键问题。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六七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教师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角色。事实上,教师职业在所有各种社会职业中,最迟被认识到需要专门的训练,似乎只要具备一定的“授业”知识,即可成为教师。

浅谈学前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平衡

简阳市平泉镇中心幼儿园 郑 萍 指导老师:刘小平

摘 要: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六七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教师和家长是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他们构成了儿童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儿童发展最具动力性的因素,因而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具有关键性意义。如何平衡教师、家长、儿童三者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从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教师、家庭、幼儿本身三者分别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应起的作用,认为只有在三方的互相配合下才能取得学前教育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教师;儿童;家庭;三方配合

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六七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教师和家长是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他们构成了儿童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儿童发展最具动力性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三个主要的参与者——儿童、教育者和家庭被认为是平等的、紧密相连和缺一不可的,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方状态良好,就会促进另外两方的参与。

一、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儿童的伙伴、榜样和指导者。无论是从教师与儿童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是从时间的发生方面看,教师所采取的行动都是螺旋式前进的。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儿童是共同建构者,这种角色承担着极为复杂、精细和多层面的任务。

(一)幼儿教师的实际影响力

教师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角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的约束力或奖励与惩罚的威严远超过任何人。模仿教师是普遍的现象,因为在幼儿眼里,教师是一个标准的榜样。教师具有崇高的身份,是奖励、赞美、称许、祝贺等的来源。教师除了用语言表达信息外,教师的各种情绪变化以及其他体态表情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幼儿。人类学习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观察,特别是行为方面的一些表现,然后模仿,幼儿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应注意,榜样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榜样的影响有好也有坏,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幼儿的许多行为是教师言行的反射。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幼儿教师应确立的教师观

1.幼儿教师的职业观

教师职业在我国源远流长,但教师的职业观在以前都没有清晰和科学的界定。科学的教师职业观的形成只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事实上,教师职业在所有各种社会职业中,最迟被认识到需要专门的训练,似乎只要具备一定的“授业”知识,即可成为教师。教师的工作也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容易从事的、工匠式的重复劳动,仿佛具有广泛的“可替代性”。长期以来,教师被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匠服务于社会,尤其是初级的教育,这种思想体现尤甚。事实恰好相反,就教育的起点——幼儿教育来说,幼儿教师的工作也具有显著的创造性。由于幼儿教师劳动对象的多样性和易变性,教育任务的复杂性和教育内容的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特点,就决定了教师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幼儿教师职业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职业,是一种尊重生命、关注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职业,是一种在点燃和彰显别人生命意义的同时,体验和实现自己人生意义及价值的职业。幼儿教师的内在生命价值和外在价值是统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幼儿教师应自觉跟随幼儿教师职业内涵的变化转变职业观。

2.幼儿教师的角色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角度越来越多了。除了教师是儿童知识的传授者,疑惑的解答者之外,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角色,诸如教师是儿童学习和实践的支持者、引导着、启发者,是问题的设置者,儿童探究的指导者,是儿童自我发展的咨询者,是儿童体验、学习、探究的合作者,是课程的创造者、生成者、研究者和实施者。

此外,一些教育者认为瑞吉欧教育的教师角色主要有:教师是儿童的倾听者,教师是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师是儿童的资源,教师是研究者和学习者。

一些教育者对蒙台梭利关于教师角色的论述进行了现代诠释,提出幼儿教师应该扮演:幼儿权利实现的保障者,幼儿自由活动的观察者,幼儿内在秘密的研究者,幼儿活动环境的创设者,幼儿自我成长的指导者,家园双向合作的联络者等六大角色。

总而言之,以上各种角色都是幼儿教师应该承担的,但困难的是,何时应该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如何实现各种角色间的顺利转换,这是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灵活把握的。

3.幼儿教师的责任

作为幼儿教师,其作用不限于教室,不限于课程实施,不限于指导幼儿学习,更不限于知识传授,教师的职责是多层次的。她既要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要能有效地培养幼儿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4.幼儿教师的发展观

时代给幼儿教师提出了层出不穷的新内容、新课题,要使幼儿教育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一代,幼儿教师必须要不断进取,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摸索新的教学模式,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加速自己专业成长的步伐。

二、家庭的作用

童年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童年期是人一生中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最强烈的时期。

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和侧面。家庭主要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父母对人、对己、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儿童在最初的生活中向父母学习语言、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行为、直接接受父母对其行为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第一课程,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得好,会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十分有利。反之,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如果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

家庭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儿童自身的作用

马拉古兹认为,应该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主体。

考察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这是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因。不少教师俨然以教育活动“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不是朋友关系,知心人的关系,而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效果。3岁至6岁是孩子主体性发挥与发展的黄金期。决定其能否发挥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孩子的内因,没有孩子主体地位的真正回归与自身自然存在的主体性的释放,教师再怎么卖力对教育活动进行“发动”也是没用的。因此要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规划开放自取、丰富有序的教学空间,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角色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交往、大胆表现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教师主要是通过创设环境,投放开放性的材料来影响孩子主动地学习。在环境创设时,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二)让幼儿自由选择,放手开展角色游戏

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同时还要尊重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

(三)坚持多样的指导方式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和保证。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教师应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平等的人际氛围中。教师可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适时地、随机地给予指导。在游戏中,教师应留意每位幼儿的表现,鼓励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帮助他们增强角色意识,从而突出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四)创设轻松的游戏氛围,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

游戏之所以受幼儿的喜爱,取决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都能够得到放松。营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以及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之后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

成功的角色游戏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多给幼儿参与的机会,以幼儿为主体,采用引导性的互动方式,积极引导幼儿的主动活动,使游戏成为幼儿自由交往、自由创造、自由探索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主动地参与角色游戏,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学前教育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为了实现学前教育工作的目标,就必须做到幼儿、家庭和教育者三者的紧密结合,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甘第尼,福尔曼,爱德华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袁爱玲,何秀英.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惠虹.玩与学的释义: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创新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