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筑学科交叉平台推进知识创新工作

构筑学科交叉平台推进知识创新工作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快速提升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高等学校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大知识创新工作的力度,为促进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科学公正、锐意创新、协同高效的文化氛围。上海大学是一所由市政府重点支持,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构筑学科交叉平台推进知识创新工作

上海大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世界的经济结构组织正进行新一轮的重大调整,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并辐射和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快速提升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爆炸性地向全球扩张的是知识经济,其核心乃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又都依赖于教育。所以,高等学校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大知识创新工作的力度,为促进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科学公正、锐意创新、协同高效的文化氛围。

一、学校知识创新工作的总体情况

上海大学是一所由市政府重点支持,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改革与发展中,以找准学校相对优势,找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求“两个找准”为切入口,自觉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发展主流,主动适应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一支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上海重要的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基地。近五年,学校的年科研经费处于全国高校排名前20位,2006年科研经费达4.25亿元,比1996年的0.88亿元增长了382.95%;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1996年的18项,经费147.1万元,至2006年上升为64项,1 881万元,同比增长255%和1 178.72%;2006年,国际三大检索(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数位于全国高校排名前25位,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为294项和98项,其他科研综合指标均处于全国地方高校的前列。

(一)坚持“拆除四堵墙”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的办学理念

上海大学在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钱伟长校长提出的关于“拆除四堵墙”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的办学理念。学校立足为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推进学科交叉,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努力加强学校在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同社会的紧密结合,培养了一大批适应能力较强的专门人才。

钱伟长校长提出的“拆除四堵墙”的办学理念:一是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强调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必须结合社会需要,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社会服务;二是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强调高校要成为“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要求学校每一位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必须从事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坚持“两个中心,一支队伍”建设,强调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三是拆除各学院和各专业之间的墙,强调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注重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立足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四是拆除教与学之间的墙,提倡教学相长,教师应该循循善诱,学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养成敢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自学能力,在工作中能自觉学习新知识、面对新的条件能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在“开放、拆墙”的过程中,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专业与学科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在结合中提高学校学科水平、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结合中又逐步形成了上海大学培养人才的特色。教师只有既搞教学又搞科研,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科研成果和体会,从而带动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及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将教师科研与考评工作挂钩,学生科研与奖励制度结合,规范了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行为,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二)既重视基础原创性研究与前沿探索,又注重发挥工程与应用见长,增强自主创新和科研开发能力

学校重视和支持基础原创性研究和高新技术前沿探索,以推动国家基础研究特别是原创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重点。学校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面上发动与有针对性的组织相结合,专题报告和主题座谈相结合,组织科研人员以知难而上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围绕国家目标选课题,结合学校发展创特色,申报取得了成效,连年获准率达到20%。2006年,我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准64项,其中面上项目61项,重点项目1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同比上年资助总额增长22%;国家“863”、“973”项目12项,资助总额比上年增加了9倍,研究领域也由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为主向新材料和生物信息拓展,反映了学校承接国家项目能力的增强。

学校注重发挥工程应用见长的特点,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参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品开发,难题攻关。学校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配套的国产化设备后桥机器人弧焊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与上海埃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Device Net现场总线的智能控制中心(DCS)与现场测试测控系统(FCS),列为国家计委首次实施的“工业过程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计划”。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超越国外先进技术和成果,实现“二次创新”。为宁波韵声集团研制生产的“八音琴精密机芯机器人化柔性自动化装配线”,是由上海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办公室立项,也是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立项的课题,该项目五爪并联一次完成五件成品装箱等都是我国首次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200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结合国际发展主流,着眼于上海市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的实际,研制成功“自强2000-SUHPCS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峰值速度为每秒4 500亿次的集群型高性能计算机,是当时研制的峰值速度最高,且其性能价格比在国内领先,在远距离登录、查询和管理方面属国内首创,在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200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人文社会科学也积极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为全国和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我校承接科技部的《秦巴经济走廊发展战略研究》,对秦岭和大巴山两大山系及其余山脉为主线的经济区域进行经济结构分析与开发规划,研究成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国家开发秦巴经济走廊,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2006年又承接了《中国工程移民的比较研究及其社会融合对策》、《人文精神与法制文明的关系研究》等国家哲社科项目以及《创新文化的形成机制与推进措施研究》等市重点软科学项目。市教委首批启动6项上海高校“E-研究院”计划,学校领衔上海网络建设和社会学E-研究院。该计划的实施创造了广阔的合作研究平台,将使学校的基础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突破。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开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服务社会的实力,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理论指导作用有所增强。我校商管学院陈宪教授投标的课题《中国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获准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这是我校继200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之后,科研立项上的又一次新的突破,它体现了我校人文科学与研究蕴藏的潜力。

学校还积极参与地区经济规划的研究。与宝山区政府政策研究室联合组织了《上海大学与宝山区经济发展关联以及切入点研究》,借鉴国内外大学城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建立战略联盟、实施互动发展的设想和“一城两区”以及通力合作共建上大宝山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切入点的建议,受到宝山区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又开展了《宝山区城乡一体化社区管理体制的研究》,为宝山区的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三)构筑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不断提高学校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面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已成为一种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整合不仅是学科建设内在的要求,也是科研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为了发挥综合优势,在纳米材料、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发光器件等领域,整合资源,寻找突破口,争取在较高的起点上,自主创新,开发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提高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纳米技术是国际上竞相争夺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我校为在这一领域争得发展先机,成立了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与宝山区政府共建上海市率先启动的纳米产业化基地,并成立了纳米测试中心,构建了一个具有特色功能的纳米材料分析与测试的开放式平台。我校聘请纳米光催化技术创始人之一,日本东京大学藤岛昭教授为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启动了上海大学、东京大学与中科院化学所的国际合作项目,并与国内著名高校在材料、能源、环保、生物医药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承接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863”专项研究,NFO纳米氧化铁颜料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纳米环保型润滑油和纳米硬质合金等已达到规模化生产,4项技术通过鉴定,7项技术申请发明专利。功能纳米粉体规模化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获得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微电子是21世纪信息产业的命脉,集成电路是微电子产业的核心。为了在这一领域创立大品牌,学校组建了跨学科的微电子研究与开发中心,建立微电子设计和技术平台,协调与组织我校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工作,运作一批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项目。招收微电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集成电路技术设计人才。与马来西亚启达晶圆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上大众芯微电子有限公司,采用技术嫁接和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市场运营,进行教学、科研、技术与产业化一体的尝试初见成效。平台建设有了长足进展,设计环境在国内高校名列前茅,首期社会培训学员100%通过上海市专业统一考试。

光科技作为重要科技领域,正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的它的基石地位。为使上海逐步成为我国光科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在市科委开展对信息、生命、探测、照明和能源、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等领域的光科技研究与应用开发方面择优支持的项目中,我校获得了全光波长变换路由节点模块及其组网应用研究、宽带光纤波片的制造技术及应用研究。

面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力度的增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日益西移,出现井斜困扰,力学学科的教授放眼石油工业,根据吐哈油田和华北油田的地域状况,首次在国内外提出了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技术的概念,原创建立了带预弯曲结构下部钻具组合的三维准动力学模型,开发了石油工程新型防斜打快技术和专用工具。在防斜的基础上,提高钻压,从而提高机械钻速,加快油田勘探开发速度。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技术已经成为吐哈油田和华北油田的特色技术,为两个油田气产量的稳产和增产提供了保障,同时该项成果是油田急需技术,每年有300余口井推广,应用价值日益体现,该技术在吐哈油田、华北油田、中海油上海分公司、胜利油田等1 000余口井上得到使用,经济效益逾2亿元,2006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上海大学研制,天津立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已经产业化,专用螺杆的销售额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年增幅高达65%。

学校在多媒体展示技术上形成优势。利用综合大学学科覆盖面宽和影视、美术独特的有利条件,发挥理、工、文、影视、美术等学科的综合优势和特长,声光电多媒体最新技术和美术、影视等艺术相结合,开发成功的多媒体幻影成像系统、城市漫游CAVE系统,与现代展示融为一体,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从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基本陈列,到’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科技馆;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项目,到东方绿舟的知识大道;从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到四川仪陇朱德纪念馆;从大庆铁人纪念馆,到国防大学校史馆陈列布展工程;都赢得了国内现代展示技术领域中的良好声誉。其中,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在超长距幻影成像等技术上又有新的突破,单项合同金额达到2 650万元。学校总承包的“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陈列改造”项目,是湖南省的重大工程项目之一,“中华第一馆”方案得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直接指导,科技含量高,得到了湖南方的高度评价。2002年8月,上海多媒体产业化基地、上海市上大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在闸北区同时揭牌成立,标志着汇集高新科技的上海“多媒体谷”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依托上海大学的人才、技术优势建立的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是重新整合学校优势和特色而组建的跨学科研发中心,新的技术创新平台,为打造上海多媒体产业新高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促进学校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我校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组建快速制造工程中心,主要从事快速形成与快速制模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现代产品设计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中心具有产品造型设计与反求设计、激光快速原型制作、精密铸造用蜡型的快速制造、塑胶模具协作制造等方面的工程应用,已与多家企业合作,不断开拓应用领域。

学校通过围绕人才、基地、项目、成果,构筑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信息平台,使学校优势整合,资源共享。并通过技术转移推动政策和措施,形成上海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六园”组成部分的优势和孵化功能,根据优势学科和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的需要,学校与宝山区共建上海市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纳米功能材料中试技术公共平台”;与闸北区共建多媒体谷和共同申报国家多媒体产业化基地;与虹口区政府主导的TMT产业联手形成双向互补,构建与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一致的服务平台,在服务地区经济、在技术支撑发展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创新团队和特色品牌。由科技园区孵化的模糊变频空调控制器项目,是现代变频技术、智能模糊控制技术与空调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被市政府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成为我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产业化项目,进行现代化企业运作。截至2006年底,入园孵化的科技成果项目25项,园区内科技企业18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家,软件企业12家,1家企业获得“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园区内共设立各类研发机构15家。2006年孵化基地企业总产值6.83亿元,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无论是文化底蕴,还是科研人文环境,都存在差距。主要问题是:①综合实力有所增强,但科研人均值仍然偏低;学校科研“理强文弱”现象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整体实力还有待提高。②人才形势依然严峻,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领衔能力不强,年轻学术带头人尚未在国内产生影响。③学校在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上,虽有进展,但仍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做。④科技论文总量有所上升,质量与著名高校的差距还很大。

随着高校的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国家对重点高校扶植力度的增加,使我们面对更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迎接挑战,扬长避短,发挥学校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应用研究见长的特点,调整发展战略,把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精心锻造科研创新平台,提高上海大学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学校知识创新体系工作新一轮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和上海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需要为先导,重点学科为支撑,交叉学科为新的生长点,构筑学科体系与创新平台,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二)建设目标

不断努力,培养一批高水平、有亮点的学术成果,造就一支有优秀学科带头人领军的创新团队,建设一所体现城市精神、拥有学科优势和学派特色、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源,乃至上海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性区域之一。

(三)实施战略与任务

立足上海,辐射长江三角洲。抓住“211工程”和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契机,以大开发、大开放、大综合、大交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整体推进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相适应。

增强传统学科和基础学科与时俱进的能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市场应变能力,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整合创新能力。引入社会资源和学校扶持,突破重点研究方向,形成新的学科亮点和学派特色。分两步走和滚动发展:

第一步,2003—2005年。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构建以基础学科为依托、重点学科为先导、新型学科为新生长点的竞相发展的学科布局。

建设目标:在全校诸学科中,选择基础较好,并初步形成特色的5~6个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使其中2~3个学科水平达到国内前5名,在国际上有影响,为逐渐形成上海大学学派夯实基础。

建成5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成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建成5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第二步,2006—2010年,在发展和充实中完善和提高,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实现研究教学型发展目标,为加速建成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理工文并重、基础宽厚、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继续建好4~5个学科,其中1~2个学科水平达到国内前三名、国际上先进,其中有的学科形成上海大学的特色。

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情况

近年来,学科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学校拥有9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其中包括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3个。2005年,我校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在新一轮上海市重点学科申报中,我校共获准4个优势重点学科、5个特色重点学科。

学校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把创建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作为提升学科水平,建设学科高地的重要工作。重点支持和积极扶植一批学科来强化基础学科和优势学科,壮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推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通过抓重点、抓突破、抓制高点,培育了一批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和发展前景的新生长点。

抓重点,发挥重点学科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的先导和示范作用。经过建设,列入上海市“十大”重中之重建设行列的钢铁冶金和机械电子工程两个学科进入了教育部重点学科;应用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等3个学科列入市重点学科;材料学、无线电物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信息与计算数学、环境工程、社会学、广播电视艺术以及公共艺术等9个学科为第4期教委重点学科;学校“211工程”“十五”建设的9个重点学科和新组建的十大跨学科研发中心,构筑了一个以重点学科为先导、基础学科为依托、新兴交叉学科为新生长点的学科框架和多学科融合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抓突破,使重点研究方向与重点实验室上台阶。特殊物理场下冶金和材料制备过程研究,是物理学与冶金学和材料制备理论相交叉的结果,是当前冶金和材料学科中最活跃的部分,在理论和技术上是我国最有希望产生突破,进入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对我国改造传统产业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在钢铁冶金市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了材料学院的资源优势,组建“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实验室”申报科技部省部共建实验室培育基地,获得通过,使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有了突破。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型显示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组织管理。上海市科委重点实验室,力学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实验室已经通过立项。促进了我校上海市特种光纤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和机电一体化中心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上海市宝山纳米科技产业化基地和纳米功能材料中试技术公共平台、上海市上大多媒体应用技术开发中心等基地建设。

抓制高点,从战略和优势领域入手,争得发展先机。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在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对上海经济渗透力强的技术领域和应用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以及社会学、环境艺术设计等研究方面,将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组建跨学科联合研发中心,使我校在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纳米科学与技术、环境保护、非线性科学、政党建设、区域经济研究和安全与战争文化研究上,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整体优势,锻造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平台,使基础较好的理工科更强大,人文社会学科更具特色,从而跻身于若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或维护国家安全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领域,抢占制高点,构筑人才建设的高地。

学校要求每个重点学科和学院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至少要与一所国外大学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固定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并以各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学校已与50多个国家建立了地区与校际合作关系,一批有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营造了学术氛围,创造了我校在前沿领域与国际学术界“零”距离对话机会。

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学校“内培”与引进并举,队伍建设继续加强,领军人才得到锻炼。2006年,学校多年培育的创新团队有了突破性进展;由孙晋良院士领衔,材料技术领域相关的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优秀集体作为上海地区唯一选送单位申报国家国防科工委创新团队;由长江学者任忠鸣教授领衔的“特种物理场下冶金与材料制备过程研究”团队通过教育部创新团队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列入培育计划;由施利毅教授带领的“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重大建设工程中防雷击关键材料及器件开发”团队入选上海市科委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建设计划。

一批优秀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成熟起来,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其中,2006年钱跃竑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张鹏副教授获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刘建影教授2006年入选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被聘为长江学者讲座学者岗位,获得上海市白玉兰奖。汪敏、李友梅、李春芳、翟启杰教授入选2006年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方勇教授入选学科带头人计划;吴明红教授入选新世纪人才和第三届上海市科技精英。

此外,我校一批年轻博士在市科委、市教委实施的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科技启明星和启明星跟踪、曙光计划资助。5位教授分别被聘为市信息技术领域、新材料、先进制造领域的技术预见专家,直接参与了前沿领域科技发展的项目决策,为我校年青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成长提供了机会和舞台。

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活力的学术梯队正在形成。应用数学与力学学科的科研人员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50%具有博士学位;钢铁冶金及新材料学科中,青年学者已成为研究队伍的主流,5位40岁左右的博士已经全面主持学科建设工作;光纤及通信信息新技术学科5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8.2%;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学科50岁以下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28%,其中5名青年教授已成学术带头人;社会学4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2006年11月10日,以开放互动形式举行的上海大学首次学科建设会议,由周校长作主题报告,拉开了全校学科大讨论的帷幕。在学校教学条件大为改善、科研基础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学科建设无论在规模还是内涵上正是蓄势待发之际,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体现在哪里?如何找准相对优势,推进我校新一轮学科建设发展?组织全校大讨论,通过广开言路,深化共识,让每一位教师、干部都真正思考、行动起来,从而使学校新一轮学科建设的思路更清晰,规划更科学,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具体,真正调动广大教师和干部投身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上下合力推进学校学科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