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现实途径

探索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现实途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可以培育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和谐文化素质,让学生尽可能以感恩的心态和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倡导和谐文化,让感恩教育成为高职学生重要的必修课,从而使学生个体沿着健康、向上、充满友爱、充满爱心的方向发展。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感恩教育的素材。

探索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现实途径

何唯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所谓感恩,即知恩图报,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标志,更是和谐社会要求在校高职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一、当前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在校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大多数高职学生都非常珍惜上学的机会,对国家、学校及他人所给的帮助和提供的方便心存感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但是在当今社会,由于物欲膨胀、价值观扭曲及虚拟世界的冲击,在高职学生中由于道德情感的缺失而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如盲目攀比和超前消费,把国家奖助学金看成是理所应得,没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部分高职学生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之心,对师长的教诲缺乏感恩之情,对社会和他人的救助缺乏感恩之意。尽管这些只是部分学生的行为,但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和他人、国家和社会的恩赐看成是理所当然,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感恩意识缺失现象在当代高职学生中已不是个别现象。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高职院校里令人担忧的一股暗流。

感恩意识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学生中出现的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与社会、学校、家庭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社会现实情况复杂,西方思潮负面影响,网络不良信息泛滥,使得在校高职学生过分看重自我,过分看重功利。其次,当前高职院校注重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文化教育,基本上忽略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培养。再次,当前高职在校学生已是“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法缺失和父母的溺爱使得他们过着众星捧月的生活,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

二、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和生命教育。

高职院校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要教育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人格。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感恩心,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1.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利于社会和谐构建

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心理层面个体内在情感的和谐和社会层面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致力于促进人内在的全面和谐发展。感恩教育使人感谢他人、感谢自然,正好体现了素质结构中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使人具备这种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和平相处的能力和态度。一个成熟健康的个体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每—个国民的心理和谐了,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才会更加有序、健康发展。

2.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利于学校德育教育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要积极渗透感恩教育,要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丰富,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次,使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感恩观、高尚的感恩情,并以实际行动来感恩。只有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特点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充分感恩教育的积极作用,培养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才能够使高职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感恩教育应尽可能地寓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环境中,让大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陶冶其情操。

3.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

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可以培育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和谐文化素质,让学生尽可能以感恩的心态和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感恩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通过感恩使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对于培育高职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高职学生的道德意识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倡导和谐文化,让感恩教育成为高职学生重要的必修课,从而使学生个体沿着健康、向上、充满友爱、充满爱心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现实途径

1.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就开始了感恩的教育。《诗经》里有“投桃报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说,在民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谚语、诗句以及“衔环结草”的故事,这都是中华民族对感恩的种种表达与阐释。通过传统美德教育,使大学生不但自觉感恩报恩,而且唾弃现实生活中那些“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学生感恩意识的加强具有促进作用。利用传统感恩资源就在于为我们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树立道德学习的标杆,引导并形成道德态度。从伦理关系和道德境界两个层次,运用各种方法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时效性。

2.营造和谐的校园感恩环境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校园感恩教育的环境可以小到班级环境和寝室环境,大到整个学校的环境等,各方面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只有学校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我们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才会有所成效。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感恩教育的素材。在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要坚持感恩教育,通过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标语、宣传栏等平台,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德育体系中,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树立感恩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感恩氛围中,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3.通过社会实践来践行感恩

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高职学生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就能为高职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高职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高职院校要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提供社区服务、暑假“三下乡活动”、寒假社会调查、专业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动。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鼓励与无私帮助,从而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才能使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