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鲁克留埃学生团归国日记(续五)

法鲁克留埃学生团归国日记(续五)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晨六时许已达亚丁附近,直到十时才入港;于是就开始上水,上煤。拜氏为亚丁附近人,幼而失目,曾留学埃及,那时他的同伴共五人,努先生是他们的团长,于三年前回国。全城只设有初级小学两所,另有政府设立的混合学校四所,学生总计约二千四百名,有两所女子中学,亦系政府设立。其他的私塾甚多,约有学生一千五百名,此外有犹太人,印度人所办的学校。英人在该区设有英国社团为社会服务机关。其子绍公,品学兼优,余幼

法鲁克留埃学生团归国日记(续五)

士 谦

二十五日聚礼二。晨六时许已达亚丁附近,直到十时才入港;于是就开始上水,上煤。煤工约四五百名,都是一般穷光的苦力,逢人就伸手乞讨,甚至,无人时就任意偷窃,所以宏毅一不小心,被他们把一件西服偷去,幸而被埃及工人发现了,将衣服追回。午后和同学等到岸上去游,并去探望故友努阿曼和拜哈尼等。该地为山城,由海岸到市区约有七八里,乘小汽车每人半个卢比,爬上一个大坡,穿过一个隘口,才到市区,该区完全被山包围,终年少雨,枯热而干燥。我们下车后,被人带到拜哈尼先生的家,相见之下,不胜欢喜之至,旧友重逢,别有滋味。拜氏为亚丁附近人,幼而失目,曾留学埃及,那时他的同伴共五人,努先生是他们的团长,于三年前回国。拜先生现任教长,并有认主学等著作。努先生回国后曾任也门教育部长,后因和也王意见不合而被捕,出狱后在亚丁组织“自由党”,从事革命工作。可惜未见到努先生,我们和拜先生谈了好久,于暮时方回到船上。该区原为土耳其属地,一八三九年为英人所占,成为直属殖民地,亦为船舰往远东去的一大煤站。但是英人的势力渐渐扩大,所以附近之九个部落,虽名义上为保护地,而实际上已成为其直属殖民地。英国殖民之方法,是拢络各酋长,给与人民以小馈,例如在那里没有正式邮政,英政府派人去代办,免费收寄,又如旅行在那里,交通工具甚少,又加路道崎岖,很不方便,但英人却预备下几架飞机,为各酋长和与英政府有关的人免费乘坐。这种“给块糖吃”的政策,居然有一部分人认为满意。该地共分四区,(一)海岸区名特瓦西。(二)麦阿里。(三)舍海欧斯曼。(四)城市区。只此一区的居民,由战前四五万人,增至目前九万人之多,阿剌伯回教人约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他如印度人,非回教的阿拉伯人,犹太人,索马利人,欧洲人等。全城只设有初级小学两所,另有政府设立的混合学校四所,学生总计约二千四百名,有两所女子中学,亦系政府设立。其他的私塾甚多,约有学生一千五百名,此外有犹太人,印度人所办的学校。关于报刊等物仅有四份(一)亚岛青年,(二)亚丁消息,(三)美国呼声,(四)法国论坛。每周只两次,没有其他日报。另外有英文刊物两份。英人在该区设有英国社团为社会服务机关。不但这里有,凡和英人有关各地,差不多都有此种社团之设立,在埃及亦有此等组织,专作文化事业,如举办各种补习班,教导学生,学术演讲,书报阅览室等。在城市区有礼拜寺五十三所,海岸四所麦阿里三所,舍海欧斯曼九所。

该市虽有自来水,但是是由一千几尺深的井内吸出来的。

由亚丁到哥伦坡

二十六日 上午继续上煤,这两日完全成煤的世界,其上煤八百吨,寿之与哈山又到市上去购物,但是并未问清关船时间,忽然于下午一点半时,船长通知两点钟开船,于是大家都着慌了,实因为他二人尚未回来,又无法通知他俩,也不能请船长等候,最后在船上遇着两位当地人,请人家通知他二人。果然不错他俩得到了消息后,赶快回来,但是船已开出口外了,于是他俩就通知海关警察,海关上就打灯语请船停在海心,用汽艇把他俩送回来。

二十七日 船已开始摆动得厉害,许多同学已不能支持了。但是我勉强挣扎,在船尾船舱板上坐了一天,午饭还可勉强吃了一点,到下午完全吐了,到了夜晚也不能在舱板坐下去了,因风过大头昏也更加重了,不得不下舱去睡觉。

二十八日 船更摆动了,简直起不来了,不能饮食,直到第三天才勉强喝了一点水。

七月五日 自从二十八日倒下每日由阿卜杜艾哈德,和麟瑞,维之送点食物在床上饮食。如此者八日之久,直到五日才能到舱板上去了,自五日以后每天才慢慢的由船尾移到船中去坐。

八日 两日以来都是沿着印度海岸南行,所以船不很摇动,但是因为同学晕船而影响作工,又惹起了船长的不满意来。

晕船的时候,躺在床上,思家的心更切了;更觉得自己的家乡——桑坡可爱了,于是就把它的一切重温了起来。

桑坡

桑坡是河南孟县二百六十个村子中一所绝无仅有的回教村子。它的居民约有千二百户,人口在一万以上,且多为大家庭。因为它是五代桑维翰的故里,而有此名。

回民何时到达此地,我们已经不知道了,据传李自成张献忠时屠杀豫北人民太多,于是一部分回民便由山西洪同县而迁到了此地,八十年前村中尚有汉人数户,后来也慢慢地迁出去了。

桑坡共分十四个区域:马凸,义□,沟沿,杨庄,八家庄,十家庄,老寺门,张后门以上为西桑坡。东桑坡包括寨内,和寨外,在寨外有下列各区:北寨外,北寺,郭坡,寨窟窿,十字集,南寺,(寨内)老坑沿,杨疙瘩,全兴合。

清真寺十三座,男寺七座:老寺,西寺,张寺,南寺,北寺,东寺,新寺。女寺六座分在五个区里:马凸,老寺门,张寺,郭坡,白老院胡同,全兴合。

全村千余户中,以丁,白,张为大户,每姓以数百户计。庞姓虽可与丁、白两姓相比,但是它的人数却并不显得旺盛,至今亦不过十余户而已。记得村中小孩有将全村的姓氏编为歌儿唱着:“丁白张,买拜王。郭马姬,闪哈杨。李卢艾,袁麻庞。彭摆沙,满刘尚。”

这里土地相当肥沃,南距黄河不过八里,但在这八里之中,紧贴着村子的尚有一条蟒河,作为这里农耕上的唯一的灌溉物。但是因为人烟稠密,而可耕之地却显得那么样的稀少,全村也不过二十余顷,平均每四人才得一亩。

因此,这里的居民多靠消皮之制造与贩卖为业,惟不知改良而默守旧法。其生皮原料,大都来自甘,宁,青各省,在家制成成货后再运往长江一带去销售,所以在经济方面大都是小康之家。

这十二座寺各寺设有私塾式的经学,其高级总共有海里凡百余名,凡本省及长江一带的学子大都负笈求学于此。这里出过不少的回教学者,尤以“理学”和“认主学”为最著。各寺有男女儿童数名,在那里受经堂式的教育。

每年在圣诞节,或喜丧大事时,大家都要聚餐,所谓“过乜忒”,开经完经,非常热闹。尤其席间海里凡们的阿拉伯文(或波斯文)的歌唱赞词,有慷慨激昂的;有和霭的;有悲哀的;真是各显其能。

斋月,更是无比的快乐了。每当太阳西斜的时候,孩子们便都群集在清真寺的大门前,敬候着开斋令下。阿衡一声叫“都阿”!孩子们会如雷一样地轰动叫着“开斋了”!“开斋了!”而声振满村,入夜则寺内明灯高照,阿拉伯文的诗歌的赞颂声到处飞扬,热心的乡老们在开斋时还要送开斋饭给大家开斋呢!

斋月前伯拉特月,各家都开始准备斋月之来临,争先恐后的争转伯拉特,表现出他们对斋的热爱,尤其是阿衡这对他们就像是麦季到了一样。

说到它的教育,实在太可怜了。从前虽有私塾之设但读书人寥寥。惟仅姬姓为书香之家,姬书富老先生——求主升其品级——为前清之贡生。其子绍公,品学兼优,余幼时尝从其门下,可惜少亡了。至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亦不过三五名而已。甚至于受过中学教育的亦不称多。

到民国二十年前后,张文政先生,始在村中创立一完全小学校,现在一般青年学子,皆出自该校。

至于它的行政管理被分为东西两部,各设警局,每日的集市也轮流在东西村开设,而形成一个相当繁荣的市场。

四月麦黄了,这是农村最快乐的一个季节,一年的辛劳,今天得到了收获,在这时他们享受着:大的吧咋杏,一面发红和一面发青的花红(苹果之一种)。

五六月间,有田寺的长把酥梨:孟江的大甜桃;化工的黑子红瓤的西瓜;和红子绿皮的脆甜瓜

八月,有桂蓝青的滥柿,小火罐烘柿,以及胡桃,柿饼,石榴,苹果,小灵枣等等,无不应有尽有,而布满于早晨市集上,真可谓良辰美景。

市上设有本地面馆,随时可食点饺子,炒馍,胡辣汤。还有白全泰家的滚凉粉,及其驰名的浆面条。白玉县家的蒸馍,枣糕,老彭家的炖肉,肉丸。白金宝的烧牛肉与肉包。杨伯书的烧饼。拜吉祥的肉合;以及白恩林家的水煎包。同时又因为回教人不食外人的食物,所以一切都靠自己来作,而有全兴正的酱园,制造各种酱菜。并有各种点心及糖果之制造,他如豆腐,粉条,食油……等制造,供给全村。

二杨阿衡杨振龙,曾在咸同回民革命之前投陕西周老爷帐下,为在陕西之两位著名河南阿衡之一——张古董与二杨是也。

学成回豫后即设帐讲学,由是河南开学之风兴起。彼曾设帐于开封善义堂清真寺。该寺为陕人坊,陕人主观太深,向以陕籍阿衡为独尊,后以二杨阿衡曾在陕求学而聘之,但是总以为陕籍学者高之一筹。一日陕籍学者知名阿衡者爷(老豹子)旅行至汴,下榻善义堂,当其跟随依玛目礼拜,还是照旅行者之礼法——两拜,于是拜后二爷便告者爷说:“旅行者于跟随依玛目时应当照依玛目之礼法——四拜。”者爷大悟,乃于主麻日讲瓦尔祖时对该坊乡老大骂(陕西习惯)认为如此之学者,而不以学者来尊敬实为大错。由此一般乡老们对这品学兼优的阿衡,特别尊敬矣。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那些学者之对真理直言不爽,有错时则直然承认而不诡辩与强辞夺理之伟大的精神了。

彼有四子,除行二行三未业经者外,其大少与四少皆为一代知名之阿衡,前者名杨泰恒,聪慧过人,十八岁时即设帐讲学,豫省各大寺,都曾被其教化。其四弟杨泰贞与皖籍王宾云大阿衡皆其高足。四少性虽迟钝,但思想过人,学识渊博,被誉为“阿衡之王”。余幼时曾投其帐下。泰恒阿衡之大少爷杨良俊阿衡亦为当代名阿衡,在豫晋各处开学,想今已近九十岁矣!

昔日桑坡阿衡辈出,除杨家而外,他如白应堂阿衡,白玉行阿衡,白恒升阿衡,白五阿衡,张秉礼阿衡,丁锡忍阿衡等。

在迎接一位新阿衡到任的时候,教民们都结成队,到数里之外,去迎接,入街则沿街摆设着贺桌,也有致欢迎词者,叫“表话”。记得其中有这么几句:“我们应当张灯结彩,围屏挂画,摆队迎接……”这表现着教民对他们的领袖们,又是多么的敬爱哟!

九日上午时许抵哥伦坡,埃及水手们因船上待遇不好,而向船长要求改善伙食;但是船长又是那样的悭吝,怎么会答应他们呢。况且由亚历山大开船后,他就想到哥伦坡换中国水手,于是问题闹僵了,埃及人要下船,而船长只允许给工资,不付回程旅费,于是他们就诉诸当地“海员事务局”。此处于前年新设我国领事馆,领事杨先生江苏人,据他说在此处等船到上海去的人已有数百名登记了。

十日我因为晕船缺少饮食,行路无力,但是因为急于早日到上海,所以不得不下船到领事馆去,请领事帮忙找船。但是船停在海心来往必乘划子,来往需要一个卢比,由海岸到领馆电车费两角。

十一日船长对我说:“你们在舱内的书箱,要搬出来,因为这船包给英国军用了”;但是这二十多个书箱放在何处呢?

十二日未下船。

十三日未下船,埃及船员皆退职了。

十四日与杜寿之,哈三参加列席当地回教学者会,在札西里学院所举行的会议

十五日船员皆换为中国人,系由孟买招来的,大师傅也换的是中国人,他们每日要用猪油炒菜,于是我们的吃饭又发生了问题。

十六日再访领馆。

锡兰人口六百万,其中有五十万回民,哥伦坡为其首都,有居民二十七万,其文字为塔米里文,印度南部有一部分人民也使用此文,英文在此地很普遍。此地有大学一所,共分三院,文学院,科学院,医学院共有学生约千名,其中有回教学生十二名,约占百分之一。按比例数来讲应占十之一——一百名。但是较我国回教大学生的比例数还要多两倍。我国大学生有七万五千名回生应占十分之一,七千五百名。但是只有三四百名而已。该地回民的最大学校,为札西里学院,有学生约一千五百名,分小学与中学两部,院长是印度回教人,是德国某大学的博士。

十八日因船上新添了几位海员没有住处,船长迫令哈三搬出。于是新疆同学四名,打算在此地下船,经印度到新疆,后来就托当地回教名人阿则子——回教董事会会长——给办手续,阿先生也允许了。但是因为战争的关系,过境成了很困难的问题,今天我和他们四人到护照局里去拜访阿先生,由早晨等到下午一点,尚无头绪。

十九日又从早到下午四时,数次到该局里去问,最后推到明日,听船长说明日开船。

廿日因船上尚有许多手续未完,开船日期又延迟了,于是新疆同学再下船去问个底细,下午他们回来说必须电请印政府的许可,方可通过,没有时间等候了,遂将此意打消。

廿一日聚礼一,船尚未定期开行,今日此间报载共军十二万拟取南京上海,距离南京只有三十里,于是该四生又起了下船之念,请我再到领馆去交涉,连去两次没有结果。

廿二日又去见领事交涉新疆学生在此下船事,结果阿则子先生应允,在等候印度政府许可的时间,担任他们的一切用费。都交涉好了,但是他们又变更计划不愿下船了,真是庸人自扰。

廿三——五日聚礼三,今日该地华侨马广俊先生请我和几位新疆同学,在本地一家回教馆子里吃饭,马先生为马泽民先生之令弟,泽民先生在哥伦坡经商有年,因彼为回教徒,所以在该处得回教徒的帮忙很多,现在泽民已回国,只留其弟一人在此。这是我们在国外所遇到的惟一的回教商人,希望国内回教弟兄们向外发展,尤其是向近东印度南洋去。因为那里回回很多,在生意方面一定能得到他们很多帮忙。此地有华侨二百余户,多业饭馆和洗衣,业务尚佳。

廿四日聚礼四因货未装齐,今日又不能开船,该船不但破旧而且设备太差,工人不够用,所以在此地又添了许多中国海员,上船来无处睡觉,于是我把我住的房子也让给他们了。

由哥伦坡到新嘉坡

二十五聚礼五,上午九时开船,刚开出港不到半个钟头,调头要回哥伦坡去,问其原故始知一部分机器坏了,但是不十分钟经工人修理后尚可开行,又转回来开走。

廿六日(主麻)在哥伦坡上来的都是中国工人后来因为缺了三位烧火工人,才找了三位马来人,这三位系回教人,不能与大家一块吃饭,只有吃点罐头面包米饭,饮食不足,而添煤之力就差了,中国烧煤的也因为有嗜好而力弱,所以船行每小时只有四米或五米。埃及工人身高力强,而又无鸦片与酒的嗜好,所以在工作方面绝无问题。大车告我曰十个中国人抵不了一个阿剌伯人,因为他们多半都有鸦片嗜好。鸦片为我政府三令五申的禁止,但是因为禁止的不澈底,所以至今不见有何效力,尤其是海员们,吸食者太多,人民生活之改良与体格之锻炼,实为立国之本,但是没有饭吃怎样能谈到体力。我国回民没有烟酒的嗜好,所以他们的体力就比较强,但是他们的教育水准太低,与经济情形恶劣,所以他们对于国家民族的表现太少,设为政府与以辅助,则将来有益于国家民族一定很大。

廿七日聚礼初,三位马来人因宗教关系,不能与其他工人同餐,用我们的菜饭每日来补助他们。

廿八日聚礼一,知感主恩自开船以来连日无大风浪,天气晴朗,闻大副讲因为该船过旧,恐不能直接到曼谷去载货,直开福州,如此可减少我们在途中的日数了。

廿九日聚礼二,今日风较大,船行甚缓,而摆动亦烈,但是这一次都习惯了,不晕船了,大约今日为斋首,回想在家中或在开罗封斋开斋之快乐,现在是在苦闷的大海中,真使人联想到人生的变换无穷。

三十日聚礼三,自哥伦坡至新嘉坡共一千二百九十二米,今日已行过一半了,大约五日后可达,现时船行每小时六米以上,下午大雨。

三十一日聚礼四,晚间过尼古巴尔岛,而入马六甲海峡,于是船行转稳,连日阴雨未见新月,今夜晴明新月高悬,据“大锡兰报”载:昨日(聚礼三)入斋,但看此新月像似聚礼一的月,回想国内入斋,又不知闹到如何的分歧了。入斋一事本甚平凡,在各回教国家,皆取决于政府法庭,或教法委员会和天文台之决议,我国向无宗教统一机关之组织,于是各自为政,有些不懂得历法的人而又不肯依从他人,自出新辙,所以开斋日期竟有相差四五日者,误教非浅,贻笑大方。因此之故我国回教教务委员会之组织实为迫切的需要。

八月一日聚礼五,船行甚缓,风平浪静,原来预定此时可到上海现在还遥遥无期呢。

二日主麻,九年来未见着父母,但是时时在挂念着他老人家们,因为他们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了,每想起爸爸妈妈来总是使我泪下,不知道还能与他见面不能,已有四年多没有通信了,日本投降了,但是共产党还盘据地方。当我孩童时父亲非令我念经为宗教服务不可,而我呢,只愿入学读书,经过很久的商议结果,只好服从他老人家的命令,而念经了。不但是念经而且又到经典文字根据地的埃及来念经,现在我已回来了,想要为宗教作点事,而使他老人家亲眼见他所栽培的成绩,也不负当年他的苦心。但是今日他老人家尚在世与否,吾甚怀疑,惟有求真主助长他的寿命,使父子相见,则其白恩莫大矣。回想四年前内子素臣写信告余说:上有父母依闾而望,下有妻子逐日盼你回来。但是我们的回国已酝酿三年了,经过了许多挫折,至今始成行。

三日聚礼初,快要到新嘉坡了,由哥伦坡至此尚无大雨,今日傍晚时忽起了风大雨骤至,终夜不停,在舱板上的书箱恐怕要受损失了。

四日聚礼一,下午五时许船入新嘉坡海港后,许多小船围着大船攀登而上,经询问后始知他们都是华侨烟土商人,来向船员们购买烟土。又闻市上常有中国人持枪抢劫,中国自己本身的政治不上轨道,中国人在外国也如此胡作非为,我政府当局不可不注意。

五日聚礼二,各码头因停船较多之故,卸货须等候其次序,船停在海心离岸较远,下船到岸上去每人的小船费须要一元半美金。

(未完)

摘自《月华》1948年 第20年1-3月号 第25-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