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知识的认识上,建构主义超越了传统二元论的思想,否定了传统上认为知识是客观的这一特点,即知识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也否定了知识的先天性和主观性的特点,转而把知识视为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由此形成建构主义所特有的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的经验系统的变化。这些特点影响到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也改变了我们对教学的传统认识。

二、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建构主义颠覆了知识、学习的传统含义和对学习者持有的观念。

1.主要观点

在知识的认识上,建构主义超越了传统二元论的思想,否定了传统上认为知识是客观的这一特点,即知识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也否定了知识的先天性和主观性的特点,转而把知识视为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集中体现于学习者身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由此形成建构主义所特有的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的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的学习之后,自身的经验系统得到了重组、转换或者改造,这种变化是多方面的,有认知方面的变化,如知识、技能;有情感方面的变化,如动机、态度、信念、价值观,学习成为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与学习的结果保持高度的一致,形成建构主义的最基本观念:知识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2.在教学领域的表现

在教学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组成了教学环境中的四个要素。

教学情境,既然知识的意义总是存在于情境之中,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具体说,可以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提供一个真实问题,以支持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开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以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给学生,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

协作与会话成为学生共同体的共同活动。既然学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那么即使学生可能是一个人在独自学习,但他所处的人群、所用的书本等都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积淀了人类社会的智慧和经验,学生有什么样的观念和认识,总是与他所处的学生共同体在协作与会话过程中习得和生成的,学生个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探究者,实际上始终处于与共同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教学评价的原则是:自由自在的评论;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情境驱动的评价;依靠学习背景的评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以社会建构与意义协商为标准的评价。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实际上借鉴心理科学的诸多成果,重新认识了知识的性质,提出知识和学习的新观点,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等提供了新的认识思路和角度,从而淡化了行为主义教学格局下的“三中心”。

3.主要特点

如果基于学习者的角度,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建构主义的知识与学习的特点。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述,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并随之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不能精确地概括复杂世界的法则,尽管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学习者都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学习者个人基于自己的经验情境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这种情境并不是属于个人的,学习也不是个人孤立的学习,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在社会性的具体情境下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生成自己的解释和假设。

建构主义所形成的知识和学习特点包括知识和学习的复杂性、知识和学习的生成性、知识和学习的情境性以及知识和学习的社会性。这些特点影响到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也改变了我们对教学的传统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