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原则二、建构主义教学原则基于上述思想,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认为,由于不可能有绝对的知识和绝对真理,因此人类的知识始终必须被认为是人在社会中通过建构过程获得的暂时足够有用的成果。根据激进的建构主义的假设,一系列准备好了的、脱离情境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没有理由存在下去。基于上述建构主义哲学的各种建构主义教学论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教学原则。

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二、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基于上述思想,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认为,由于不可能有绝对的知识和绝对真理,因此人类的知识始终必须被认为是人在社会中通过建构过程获得的暂时足够有用的成果。同时,建构主义教学哲学把以往的教学称为“客观主义”的,或“传播主义”的教学,指出,想要根据传统的传授和接受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和学,如果不是有害的话,也是不可能的和无意义的;因此可能的、可以持续的和负责的教学乃是提供激励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这种环境将使那种作为知识建构和再构以及获得认识和理解的主动的学习活动变得容易起来。

有鉴于此,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认力,学习不应该由外部来决定,学习不应该是对外部准备好的、然后被主动接受的信息或知识的“加工”。学习乃是每个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发生的由内部世界来实现的建构和再构。这种建构和再构只有一小部分能受外部促进,但完全不能被外部控制,无论是其过程,还是其结果。总而言之,学习主要应由学习者自己来负责。同时,学习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情境的,知识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脱离情境的教学必然枯燥乏味,这种抽象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而只有让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甚至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根据激进的建构主义的假设,一系列准备好了的、脱离情境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没有理由存在下去。只有消除了这种教学,教与学才能获得真正的激励,真正有助于学习者自己进行对自己有高要求的、持久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任务仅仅在于建构和安排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社会和情境关系中进行合作建构和再构成为可能。

基于上述建构主义哲学的各种建构主义教学论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教学原则。这里我们按照建构主义不同学者提出的各种主张,概括性地综合为以下几条:

1.教学再也不应当是采用预先思考好、明确计划好和固定好教学内容的模式去传播固定的知识和真理与培养有关能力的活动,而应当是一个自我发现世界的建构的活动,因此教学内容不应该首先被确定下来和系统化。采用固定教学内容的这种做法几乎不可能同学生原有的主观知识经验相联系;而不使用这种固定的教材去进行教学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并且更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使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于教学内容构想的知识经验投入到教学中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因为,否则一个相应的具有知识内容的教学将不可能,但应留有较大的允许改变和补充的空间。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面向综合的、贴近生活和职业实际的、可以作整体观察的领域。而不应将简化了的内容作为教学基础,因为某些内容只有在全面的整体关系上才能被观察和深入地了解,并且最终被带回到整体关系上时才能被真正理解。

2.当学习者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新的经验而发生变化时,即被建立在自己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上时,学习才称得上是主动的。而只有这种主动的学习,才能促使学习者进行思维,才能使新的知识和经验同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联系重新得到建构。为此教师应当在一种情境的关系中提出新的可学会的知识单元,并激励学生与自己一起确定尽可能真实的教学材料,使教学材料的确定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从而真正调动学生各种不同的主观能动性

3.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因为学习者需要同其他人联系,以便对客观世界如何建构的方式方法取得共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集体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通过集体对复杂的学习情境、个人提出的假设或学习者自己关于问题解决的可能性的个人设想进行讨论,才能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建构。学习者在这种意义上才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并把学习持续进行下去。因此,应当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社会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中以及同教师与同学的互动中去形成知识。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多采用谈话交流的方式,把这种方式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形式。

4.在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学习方面,建构主义教学论与传统的教学论相反,认为应当把错误展现出来,而反对关于错误的复现会造成强化的见解;并强调指出,当错误发生时,学习集体对此进行讨论,使错误得到纠正,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对错误的探讨和思考将起到促进理解的作用,并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进行建构。

5.建构主义教学论批评当今的学校教学在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知识和知识结构和进行有关练习时没有考虑到应用及情境的利用等,导致学习者掌握的大量知识和知识结构成为仅仅是肤浅地积累起来的、死板的知识,其中一些知识也许只有当用于暂时的考试和测验目的时才活跃起来,而大量的知识在问题情境和应用情境中似乎不能活跃起来。然而,思维和学习总是与情境联系在一起的(“情境认知”),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必须更明确地建立在可靠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上,以使学习的使用价值更明显地被体验了解;并主张把灵活运用知识作为目标,营造一个能导致知识迁移的学习环境,把学习和学习激励同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作为教学的主要原则;同时强调营造的学习环境(教学材料,教室、媒介和其他辅助工具,还有作为机构的学校)必须在现实的客观世界的意义上是真实可靠的和全面的,并应当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现状出发,从而使每个学生建构过程成为可能,并学到的东西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6.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7.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认知(知识和能力)学习角度上。情感(与乐趣和恐惧的交往)也是有意义的。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认为合作学习、在复杂的学习情境中同错误的交往、自我控制和使自我经验服务于学习的要求都超出了理性,需要情感和意志等,因此这方面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

8.教学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所以,学习成绩的评估首先不允许针对学习结果(只限于正确的和不正确的答案),而是应检查学习过程的进步,并且这又应当在复杂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对此,传统的考试方式再也不适合了。更有意义的是自我评估,以此可以判断个人的学习进步和自己的学习策略的改进措施。学习的学习,就是说掌握每个个体的思维工具、总体上了解自己的思维和学习及其过程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最高要求。

9.在建构主义教学哲学看来,学习目标是由基本原则引出的,探讨客观世界(学习者主观建构的)具有的唯一目标是保证学习者去应付生活,就是培养“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应用的”能力。

10.学习不应当有预先设定的终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