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试论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对方式与自我价值感都可以被视作稳定的人格特质,它们对心理健康的共同影响有待研究。情绪应对似乎有利于个体保持健康,这与Compas的结论是相悖的。总而言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这已经大量研究证实。研究显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相当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自我。

试论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陈继文

许多研究表明,应对是影响疾病康复、协调应激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House,1988;Thoits,1983;Goyne,1991;Losiak,2002)。自我价值感(self-worth或self-esteem)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有一种弥漫性的影响,也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与自我价值感都可以被视作稳定的人格特质,它们对心理健康的共同影响有待研究。

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Lazarus(1984)认为,应对过程经由三种途径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1)通过影响应激反应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特征影响健康。(2)个体采用的不良应对行为会影响个体的健康水平,如采取酗酒、吸烟、吸毒等方式应对应激,会引发疾病或是导致疾病的加剧。(3)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也可能会影响健康,如否认和回避可以暂时降低个人的情绪抑郁,但同时也阻止了人们从现实考虑问题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最终影响健康。

围绕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这一主题,国内外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国外研究发现,在应激情境中,倾向于使用情绪关注应对的被试报告出现较多的躯体和心理症状;相反,倾向于使用问题关注应对的被试报告的躯体和心理症状较少(Folkman,1986a)。Compas(1988)也发现在女性儿童中,情绪应对策略与攻击行为和不成熟行为呈正相关。换句话说,情绪应对似乎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然而,在一项关于应付过度饮酒行为的调查中,研究者却发现,情绪应对策略对防止饮酒过度是一种有效的策略(Cooper,1988)。情绪应对似乎有利于个体保持健康,这与Compas的结论是相悖的。

将应对方式分为情绪关注应对与问题关注应对,是从应对的功能这个角度进行的分类。然而,应对的这两种功能并不是独立的维度,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有些应对方式兼具两种功能,很难确定是问题关注型的,还是情绪关注型的。例如,“寻求社会帮助”在有的研究中被当做情绪关注应对(Folkman,1986),在另外的研究中却被当做问题应对策略(Compas,1988),或者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策略(Folkman,1985)。由此可见,这种从功能上对应对方式进行分类是欠妥的。

于是有研究者按照应对的效果,将应对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Lazarus,1993;姜乾金,1993)。积极应对包括直接面对困难和压力,努力解决问题,接受现实和寻求支持等策略;消极应对包括逃避现实,否认或歪曲事实,以吸烟、酗酒摆脱困境等方式。并且发现消极应对具有增加应激反应的作用,与SCL-90量表分有较高的正相关(姜乾金,1993)。Lysaker等人(2003)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正常被试更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Dubois(2002)以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被试,调查发现,积极应对与情绪健康有显著相关。廖胜兴以COPE量表为工具,经研究发现:积极的、计划应对方式可降低心身症状,提高健康水平;而退行或回避型的应对方式则提高心身症状的表现,降低健康水平。如果按照应对的功能来划分,积极的再评价属于情绪关注型应对,与以往情绪关注型应对导致身心症状增多的发现是相反的(廖胜兴,1997)。

无论是从应对的功能,还是从应对的效果进行分类,都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有鉴于此,国内有学者将应对放在能否促进问题解决的维度上,即应对的适应性-非适应性问题上来探讨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发现一般非适应性应对方式与抑郁和恐怖呈正相关;社会与家庭方面非适应性应付策略的使用与抑郁和躯体化症状相关;人际方面的非适应性应付策略与恐怖症状相关(张雨新等,1990)。说明不管是情绪应对还是问题应对,无论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应对,只有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对才有利于心理健康,不能使问题得到改善的应对就不利于心理健康。对于应对与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总而言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这已经大量研究证实。

二、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显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相当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自我。“自我”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复杂的心理系统,包括学业自我、社会自我、同伴自我、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等等。其中,自我价值感在影响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钟慧,黄希庭,2003)。国外有研究表明,低自我价值感是抑郁症状的重要预测指标(Votta,2002)。

根据黄希庭(1998)等人的研究,自我价值感被分为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自我价值感。并且,社会取向的自我价值感出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呈下降的趋势。此外,男、女学生在一般取向自我价值感上有显著差异:男生个人取向的自我价值感高于女生,而女生社会取向的自我价值感高于男生。另有研究表明,对许多生活中的事件而言,一般自我价值感在心理事件中起着关键作用(Tafarodi,1995)。钟慧(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其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初中生对自我越满意,其心理症状就越少,说明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另有研究认为,适度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通过培养个体适度的自我价值感来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范蔚,2000)。袁立新(2003)通过偏相关分析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现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仍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自我效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应对方式、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应对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内在因素等。应对还可能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Lazarus,1984)。可以说,应对方式是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已有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应对风格与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Bolger,1995;McCrae,1986;Lazarus,1984)。一些研究者认为,人格特质决定了个体整体的应对过程,一方面它影响着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个体采取何种应对风格(Kardum,2001;McMrae,1984,1986)。国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王振宏(2001)发现,自我概念各因子与问题解决、求助应对存在一定的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越积极,越有可能以问题解决、寻求帮助来应对挫折和烦恼;自我概念的部分因子对应对方式的部分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回归效应。王柳生(2003)经研究发现,初中生自我价值感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呈极显著正相关,自我价值感高的学生越易接纳自己,越多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对待压力和挫折;自我价值感对问题解决应对有极显著的回归效应。学生自我价值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与学习中问题解决方式的运用。郑桂芳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会受他的自我价值感的影响。高自我价值感的学生多倾向于采取问题解决、求助应对方式,低自我价值感的学生倾向于采取退避、幻想、忍耐的应对方式(郑桂芳,2003)。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应对方式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自我价值感对心理健康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应对方式受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受个体认知评价的调节。那么,应对方式、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这三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有研究发现,寻求社会支持与问题解决等积极应对方式是适应良好的重要指标;而抑郁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与低自我价值感和高社会焦虑相联系(Meijer,2002)。卢秀琼(2002)认为,自我价值感作为应对的资源,不同自我价值感的人,在面对同一压力源时,有不同的应对反应,由此引起不同的情绪感受。因此,心理健康也存在着差异。

王桂平和陈会昌(2001)经研究发现,在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应对方式作为一个关键的中介变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起重要作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应激强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相反。此外,自尊水平是影响个体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应对的一个重要因素。低的自尊水平与“幻想”、“离群”、“发泄”等消极应对方式有关。同时,他们还发现,应对方式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作用不是单向的。个体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可能本身就能够为其选择有效的应对方式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背景,而过高或过低的焦虑状况、自责倾向会妨碍其积极应对方式的选择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雨新,方新.大学生应付策略的适应性和身心症状.心理学报,1990(2):217~222

2.廖胜兴.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论文,1997

3.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青年研究,2000(6):40~45

4.肖计划,许秀峰.“应对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164~168

5.Folkman S.,Lazarus,R.S.(198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and emotion:implication for theory and research.Social Science Medicine.Vol(3):309~317

6.Folkman S.,Lazarus,R.S.,Gruen,R.& Delongis,A.(1986b).Appraisal,coping,health status,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 50(3):571~579

7.Folkman,S.& Lazarus,R.S.(1985).If it changes it must be a process:A study of emotion and coping during three stages of a college examin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8,150~1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