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学生评价

面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学生评价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性评价观应贯穿于素质教育评价活动的始终。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评价必须全方位地关注评价的多种功能,并把其发展性功能放在首位。发展性评价有助于引导学校的教育工作走上素质教育之路。素质教育把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摆在首位,而学生评价标准则采用以绝对标准为主,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标准相结合的多元化结构。

面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学生评价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朱怡青

素质教育是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和行动指南。为了使我国的基础教育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我们必须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评价不只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其本身就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反思过去,剖析教育评价理论上的局限;审视现状,探寻教育评价实践中的问题;展望未来,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观,重新认识教育评价的功能,在评价方法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与尝试,明确学生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倡导发展性评价观,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要求构建一整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观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有力挑战,又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适应了素质教育对学生评价的内在要求。我国现行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的种种不足,实际上是应试教育评价观念的直接反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不在教育内容上,而在评判教育和学生质量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上。应试教育是在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考试被当做是教育评价的唯一手段,考试结果——学业成绩,成为衡量学生质量的唯一价值尺度。选拔性的评价观使传统教育在学生评价的功能、标准和方式上都表现出片面性、单一性。而素质教育是在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教育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发展性评价观应贯穿于素质教育评价活动的始终。学校的一切评价工作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最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必然导致教育评价功能的变迁、学生评价方式的突破,在学生评价领域引发了一场深刻变革。其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评价功能全面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互动化。

一、评价功能全面化

学生评价具有多重功能,如为了改进、激励的发展性功能,为了甄别、筛选的选拔性功能,为了调控、督导的行政管理功能等等。长期以来,以选拔和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漠视学生评价的诸多功能,关注的只是它的选拔性功能。评价仅用于对学生业已取得的学习成果做出判断,从而对学生进行优劣区别、等级划分与合格鉴定。在这种选拔性的学生评价中,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而成绩差的学生成了失败者,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一次次的打击。选拔性评价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

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评价必须全方位地关注评价的多种功能,并把其发展性功能放在首位。素质教育的学生评价体系当然要承担基本的检查、固有的鉴定和人才选拔功能,同时还要体现调控、监督、提供教育决策的依据以及加强教育与公众的联系等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主要表现为:

1.反馈功能

通过学生评价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师生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及目标的实现程度,有效地指导和调节学校的教育活动。

2.激励功能

发展性学生评价更多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促进学生萌生成就感,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与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3.改进功能

教师应利用评价手段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帮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4.导向功能

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教师、学生努力的方向,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的作用。发展性评价有助于引导学校的教育工作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学生评价的功能由强调选拔转向侧重发展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发展性学生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分出三六九等,评定学生的优劣高下;而是为了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成功者。随着发展性评价观的确立,学生评价的多种功能逐渐得以全面展现,使评价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评价标准多元化

要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功能,达到教育评价的终极目标——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最重要的是制定评价标准。因为评价标准是确定学生发展状况和水平的衡量尺度,也是进行价值判断的逻辑前提和实施依据。从制定评价尺度的途径的角度,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三类:相对标准、绝对标准和个体标准。

在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中,由于评价功能侧重在选拔性的功能上,与之相应的评价标准则着重采用相对标准。相对标准主要与通过考试测定出的学生成绩有关,依据学生学业成绩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他的优劣状况。这种标准是一种相互比较的尺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然而它反映的是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难以判断出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同时,过于激烈的淘汰竞争也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对评价的焦虑和恐惧。传统的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相对标准,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选拔人才,淡化绝对标准和个体标准,不利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身心素质,不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素质教育把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摆在首位,而学生评价标准则采用以绝对标准为主,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标准相结合的多元化结构。绝对标准所衡量的是学生是否达到教育目标及目标的达到程度。这种标准不受学生所属群体的约束,但必须体现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它应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多维度指绝对标准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多层次指每一个维度中的标准都有一个由低到高的渐进层次。绝对标准是一种共同遵循的客观标准。学生不必作彼此之间的比较,只要同此标准相比较,就可以判断自己的实际水平,了解自己达到目标的程度。运用绝对标准,更有益于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在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标准中绝对标准应该居于主导地位。为了营造竞争的氛围,素质教育也会适度地利用相对标准来激励学生。为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素质教育还重视采用个体标准来评价学生。个体标准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人格特点、不同能力倾向制定的,是与他们自身可能获得的最大发展相联系的标准。这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标尺,它参照学生自身的过去、潜力和自定的目标,衡量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发展现状,反映的是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发展水平。面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必须把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标准很好地结合起来,采用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学生通过教育获得个人的最大发展。

三、评价过程动态化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学生评价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譬如我们非常重视每学期、每学年通过各种考试来检验学生学习成绩优劣和升学资格,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对学习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却无任何评价。这样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思考和推理的过程、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等等,这些对学生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因素都被忽略于评价视野之外。素质教育要走出选拔性学生评价的误区,就要以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变化的过程。在评价过程中突出形成性评价,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进行全程的动态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活动开始前,为使教育教学计划有效实施而进行的评价。这里的诊断要求把握评价对象的两种状态:一是症状诊断,确定学生的已有水平和准备状态;二是原因诊断,探明妨碍学生顺利学习的原因,并对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形成性评价是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而对学生的发展状态所做的及时评价。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但注重学生的现实表现,更加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它通过对学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监控,掌握和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并给以再次改进和修正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提高学生素质水平。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前瞻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活动结束后,为判断教育效果而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要对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进行回顾并做出结论,其评价项目应全面而又具有概括性,不能仅限于学业成绩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终结性评价对前一阶段的教育活动是一个总结,而对后续活动则应是一个开始。

素质教育注重形成性评价,但并未忽视终结性评价对教育质量的保证作用。事实上,如果重视了形成性评价,就会发现终结性评价的成绩会更好。因为结果来自于过程,评价从过程入手,能有效地促进理想结果的产生。发展性学生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转变,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让评价实施日常化、动态化。

四、评价方法多样化

发展性学生评价制定了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倡导评价过程的动态化,相应的必须灵活使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注重质性评价方法。这对于以发展的眼光来客观评价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所谓质性评价方法,就是要确定其主流是否积极,其方向是否正确,而对某些细节和小的利弊得失采取模糊评价的方法。为了更逼真地反映学生整体的素质水平,也为了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质性评价并不否定和排斥量化评价,而是把它统整于自身,在适当的评价内容和场景中依然使用量化的方法进行评价。以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形成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传统的学生评价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运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就。这是一种典型的量化评价方法。量化评价具有简明、精确的特点,能够减少人们的主观推论。然而它无法反映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特征难以抽象数量化,学生丰富多彩的发展过程也不是几组僵化的数字可以表达的。虽然考试作为测量学生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只是众多学生评价手段中的一种。笔试也只是众多考查方式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考试形式。要改变目前这种单纯依赖笔试、侧重知识考查、过分注重量化的做法,就需要对考试制度本身加以改革。我们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选择考试的方式、内容,并对考试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要灵活运用多种考试方式,将开卷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笔试、口试与面试相结合,实践操作与作业相结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应丰富考试内容,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进行全面考查,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对考试结果进行处理时,要提倡标准分统计与评语解释方法相结合。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的考试结果作出分析和说明,从学习的意愿和态度、过程和方法、理解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小学的学习成绩评定应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中学则应大力推行素质学分制。

质性评价,作为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在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目前已有的一些改革经验包括:档案袋法、学生成长手册、专题作业、观察法、活动法、研讨法、日记法等等。其中档案袋法被誉为质性评价的典范。档案袋评定也就是收集学生个人的学习作品建立档案,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个人的纵向评价。这种方法最易表现学生进步的幅度,能很好地激励学生自我发展。档案袋法体现了将学生评价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的改革思路,这正是当前各种质性评价方法的一种共同趋势。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从多个方面、多种能力综合进行的。我们过去实施的很多评价方法值得继承发展,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也需要去推广,而更多的、更富有创意的具体评价方法还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自己去创造,发挥出每个人的热情和才智,把学生评价改革推向深入。

五、评价主体互动化

在学生评价的具体实施中,评价的组织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只有民主互动的评价形式才能促进学生充分、自由地发展。素质教育倡导发展性评价观,认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评价主体,评价过程应是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的过程。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将评价的两种基本组织形式: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相结合,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化。

外部评价也称为他人评价,是指评价对象之外的他人作为主体进行的评价。这种他人评价又可分为教师评、学生互评和家长评等多种形式。外部评价一般较为严格,也较为客观,可信度较高。但是,片面地采用这种评价则会导致评价主体错位,学生仅仅被看成是受评的客体,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传统的学生评价着重于运用外部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评学生的单一形式,评价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学生没有参与评价的机会,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评价结果。这种评价主体的错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素质教育的学生评价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强调师生间的尊重与信任、沟通和交流。学生既有对评价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资格,也有对评价结果提出申述或辩解的权利。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素质教育在运用外部评价时,力图让学生也承担起评价的责任,引导学生相互间进行评价。学生互评不仅可以提高其批判思维能力,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还有利于互相取长补短,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生生互动关系。此外,外部评价还需要动员家长也来参与学生评价工作,如实行家长开放日、公开答辩等。

学生发展固然需要来自外部的评判和督促,但也同样需要来自内部的反思和激励。内部评价也称为自我评价,是指评价对象根据一定标准,自己对自己进行的评价。内部评价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去。在传统的学生评价中,评价过程对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神秘性,从标准的制定、方法的选择直到等级的判断,学生完全被隔绝在外。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与此迥然不同,它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而且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人格特征。发展性学生评价把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充分发挥多种评价主体的力量,加强学生自评与互评,让教师、管理者、学生和家长都积极参加到评价活动中,使学生评价成为一个民主参与、多边互动、促进发展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