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探索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开设具有“通识”性质的、面向全体本科生的跨学科的基础课,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必须进入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中。学校开设了40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明确要求,文科学生要选修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理工医类学生要选修10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第三篇 面向全体学生 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简介

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本项目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尚未完全建立科学规范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不够、人才培养较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等现状,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素质教育实际情况,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阐述了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在适应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大作用。本项目紧密贴近学生需要,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卓越成效。

第一,在教学改革方面,“机械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理工科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团队式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的改革与实践”等四个教学研究项目获得了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在社会影响方面,各实验班创新教育平台引起媒体和同行高校广泛关注。第三,在人才培养效果方面,学生提早参与科研项目,参与各级各类的学科大赛,并将项目与大赛有机融合,主动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学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发明多项专利,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多渠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直是我们探讨的重大课题。本项目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素质教育实际情况,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阐述了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在适应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大作用。

一、项目研究背景

1995年,国家教委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第一次工作会议”,拉开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序幕。会议认为,我国高等学校长期存在着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弊病,妨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进一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工作,1999年,教育部正式发出文件,批准在全国55所高等学校建立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虽然文化素质教育在过去近20年里经历了发展与探索阶段、提高与普及阶段,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校园文化素质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有目共睹的成绩,但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各种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文化素质教育进入攻坚阶段。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规范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两大部分组成:①公共必修课(含“两课”、外语、体育),②专业课(含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这种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上的局限性十分明显。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探索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开设具有“通识”性质的、面向全体本科生的跨学科的基础课,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必须进入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中。

第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一直以来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一大弊端。与此相关的是,公共必修课、专业课的教学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系统的传授,而未能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机融合。多数学校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时,基本未触及专业教育,而主要是在专业教育之外下工夫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长期局限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中,造成学生对社会缺乏基本的认识,社会适应能力差,进而使得毕业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认识国情民情,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在此高等教育大背景之下,华中科技大学开始实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近20年来,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以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为指导,以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为目标,针对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层层推进,不断深入,在以下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第一,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课程结构,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开设了40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明确要求,文科学生要选修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理工医类学生要选修10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同时在国内高校率先开设面向全体本科生的必修课——中国语文。

第二,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校园人文景观,不断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与科学交融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学校举办人文讲座和自然科学讲座、“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达1 800余场,听众人数累计达60万人次。学校将人文讲座部分演讲稿整理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6卷,累计发行量达30多万册。学生通过讲座领略到学术大师的风采,接触到学科前沿的发展,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中华诗词创作、交响乐、民族音乐和戏曲艺术欣赏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公德长征”、“为烈士寻亲”、“衣援西部”等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自我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展示提供了舞台。学校还投资建设“世界文化名人园”等一批人文景点,将自然美与人文美相融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三,结合专业课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同时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鼓励教师结合专业课的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此,专门组织力量,通过访谈、课堂教育观察等方式总结出教师结合专业课进行人文教育的8种方法。学校还选取“大学英语”、“大学物理”两门公共课程,结合公共课教学,就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教改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文化素养。为此,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在新进教师岗前培训时,邀请杨叔子等专家作文化素质教育的专场报告;在人文讲座现场,设教师听席,并将一批中青年教师推上人文讲坛;不定期举办“人文沙龙”;利用周末面向全校教职员工举办系列经典名著读书班。要求教师每年或听若干场次的讲座,或精读一本人文类的经典著作,或听一门人文类的课程,并将其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

第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渠道。学校明确规定:社会实践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由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是由社会学系教师为全校学生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部分则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两部分的综合成绩构成学生该门课程的总得分。学校每2~3年进行一次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活动。2004年,学校成立了民族精神研究院,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并积极宣传民族精神。

尽管如此,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还需要不断深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已有的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水平,以使之更加精细化,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如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进一步将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到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校园的新高度等);二是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实践教育为主线,实现育人与自育的全员互动。归根结底,加强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综观以上素质教育宏观背景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现实背景,要使文化素质教育得到深入持久的发展,必须在文化素质教育的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真正推动其走向深入并趋于完善。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而贴近学生需要,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项目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总体目标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索,制定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以此适应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思路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宽厚的课程体系及更新教学方法。

1.探索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有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会有怎样的人才培养规格。本项目旨在完善基于学科大类课程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扩大优才优育模式、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学研产合作培养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覆盖面,展现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2.为创新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系列相关课程的组合,直接决定学生知识面的宽、专程度,从而决定学生的视野,宽阔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各学科专业的特点,优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整合实验教学体系,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3.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窒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项目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倡导基于问题或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推进研究性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责任意识。这是素质教育改革改到深处之后的关键所在,也是高等教育改革改到最后的难点所在。本项目拟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三、项目研究与实践的情况

本项目根据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立足华中科技大学的实际,遵循研究目标和既定思路,贴近学生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分而言之,项目组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加大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资源短缺、生师比过高、师生间交流过少的情况下,加大学生学习服务的支持力度有助于为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进而为后续的各项改革提供条件。

在制度层面,华中科技大学于2008年1月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关于加强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行动计划》。该《计划》规定:“建立学生学术发展支持与服务中心,开辟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新路子。中心由教务处、学生处和教科院等部门和单位组成,中心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建立学生学业发展支持网络,将学生支持中心与各院(系)相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向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学业发展指导和服务”。同年,教务处组建相应机构并明确了职责,统筹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相关工作。各院系也成立了学习指导咨询中心,结合专业学习对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

第一,华中科技大学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而启明学院的成立则为学业优异的学生提供了更大力度的支持服务。为了从观念和根本上改革大学教学模式,华中科技大学还开辟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田,成立了“启明学院”。2008年,学校筹资2 300万元建设启明学院大楼,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启明学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运用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评价体系,实行开放式管理机制。启明学院的管理和服务范围包括:各类因材施教班的管理、各类学生创新团队的支持、理工医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它的成立,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高等教育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第二,通过纸质媒介加强对学生的支持服务。学校向每位学生发放了培养计划和学习指南。通过培养计划,学生可以了解培养目标、主辅修课程体系及基本教学培养模式,而学习指南则向学生公布了公共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信息。下面以学习指南为例,说明有关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学习指南》从2008年开始以纸质版的形式印发给所有本科生,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的校园:包括校园简介与地图等。

(2)注册管理:包括相关政策文件、如何使用HUB系统、申请SMAIL信箱、办理注册和缓注册手续、变更身份、查询个人状态信息和成绩以及注册中心的网站、邮箱、电话及地址等。

(3)选课管理:包括选课办法与各类课程操作指南、体育课选课指南等。

(4)学籍管理:包括学籍管理细则,如何申请转专业、休学与复学、补考与重修,违纪处分,退学,还有违纪处分条例等。

(5)特色教育:包括全英语与双语教学、推荐免试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七校”联合办学、各类因材施教班等。

(6)学科竞赛与创新活动:包括全国英语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外语竞赛、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奖、挑战杯等。

(7)网络运用:包括查询图书资料和教室状态、了解专业、使用计算中心、运用网上精品课程等。

(8)服务指南:包括电话与网址、办出国成绩、证书补办等。

这份学习指南涉及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节省了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更方便了广大本科生,让他们在缺少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处理相关问题。例如,通过了解武汉地区“七校”联合办学情况,学生可以进行校际间互选课程,攻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或双学位。通过了解网上精品课程的使用说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网络自学、预习或复习。通过了解学科竞赛和学生团体,学生可以精心设计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此外,“我们的校园”和“服务指南”也为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提供了方便。

第三,网络交互平台的建立。为了提高对学生的服务质量,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功能全面的网上支持服务系统。2000年以来,学校就致力于“数字校园”的建设,搭建了多个网站和信息系统为师生提供服务。特别是师生网络交互平台的建立,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教学公共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公布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学生学习指南以及学校因材施教的细则;另一方面建立了网络课程中心,给每位教师分配了一个虚拟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平台,功能包括课程维护、网络资源、电子教案、网上测试、答疑辅导等内容,为师生的网上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外,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优质、便捷和及时的服务,以方便学生了解学习和生活信息,学校教务处组织开发了基于WAP技术的移动校园网站。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访问网站,网站栏目主要包括“教室信息”、“课表信息”、“新闻公告”、“讲座信息”、“I Know问答”、“二手市场”、“机房上机查询”、“软件下载”、“图书馆信息查询”、“四六级成绩查询”、“百事通”等,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制定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学生应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学科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以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华中科技大学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研究与把握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理念,遵循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多样化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始终不渝地贯穿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实施了“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具体而言,三个层次是:第一课堂(主课堂)、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大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六个方面是:第一,建立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第二,实施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和双学位制;第三,开设大量高质量的人文选修课,同时在国内高校首开中国语文必修课;第四,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第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第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学校力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10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文科学生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课程。

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基于学科大类课程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优才优育培养模式,本、硕、博统筹培养模式,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学研产联合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样化培养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对优秀学生实施优才优育。然而,各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在基于学科大类课程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电信系“Dian团队”将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学生中选拔科研团队,让学生参与科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优才优育培养模式中,注重对优秀学生的培养,选拔品学兼优的学习特优生,配备科研导师,提供各项政策,实施优才优育;在本、硕、博统筹培养模式中,实施本、硕、博打通的长学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了信息类、机械类、材料类、能源类、经济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等学科提高班,以及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班,从新生中进行选拔,制订单独的培养计划,为拔尖学生提供良好的成才环境,以启明学院为平台实施精英培养;在国际联合培养模式中,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办学的渠道,与许多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实现了国际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中英、中美、中法、中澳等国际合作班,实施联合培养;在学研产联合培养模式中,以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能源学院等院(系)与校外各大企业、公司联合,利用产业优势,在本科培养阶段后期将学生分流,按需培养;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为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推行第二主修专业、辅修专业制,并在此基础上,与在汉六所部属高校联合办学,互认学分,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之下,华中科技大学形成了若干具有学科特色和学校特点的三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一类是学校总体建设层面的人才培养实验区(2个),分别为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新教育示范区(2007年)、工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实验区(2007年)。以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新教育示范区为基础,学校与业界于2008年9月6日共同创办启明学院。该学院定位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为学校拔尖人才培养管理部门,承担着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

第二类是依托学校优势专业的人才培养实验区(9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提高班(2007年)、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区(2007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气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2007年)、数理提高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2007年)、基于项目的信息大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2007年)、中德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年)、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CDIO型光电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2008年)、基于工程技术平台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其中2007年获批的机械、材料、电气、数理、基于项目、中德医学和2008年获批的生命等7个实验区已纳入启明学院创新教育管理平台,并已成立了相应的实验班,单列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第三类是以学生创新团队为对象的人才培养实验区(1个),即面向群体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2007年),计算材料科学与测量模拟中心(CCMS)已作为第一批学生创新团队被纳入启明学院管理。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方案,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形成了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性大型实践教学、课外学分(创新学分)等构成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体而言,通识教育课程以培养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以加强基础为主要目标,包括机械、信息、电气、医学、人文、管理等学科的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以拓宽专业口径和增强专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包括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集中性大型实践教学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包括认知实习、工程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课外学分(创新学分)以培养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包括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大型竞赛、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社会实践等各项创新活动。

自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强化基础教学,在数理基础、工程实训、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文化素质等五个方面,形成了学校基础教学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建设和优化了学科大类平台课程,正确处理好平台课程与后期专业课程以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学科大类和专业基础课程体系。

为健全学生人格,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学校在启明学院试点,全面启动了经典导读课程计划。2009年,经有关院(系)推荐,专家讨论,已有23本书纳入经典导读开设范围。2010年,又面向全校征集经典导读课程书目和任课教师的组织工作。

(四)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过程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只体现在教师的“教”,没有体现在学生的“学”,主要表现在基础课教学中;第二,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联系被割裂,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和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学科基础课教学中;第三,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实施,游离于教学体制之外,主要表现在专业教育阶段;第四,创新活动与功利性较强的竞赛活动相联系,未体现大学教学的内在价值。为此,学校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

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教学方法改革从基础课程教学(大学物理)、学科课程教学(电子科学)、专业课程教学(通信工程专业教育)和大学生研究发展计划等四个方面深入开展,总结出了CCBP、面向大班的合作式学习群体创新模式、基于项目的专业教育试点班、基于自由探索的自我发展模式等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并对研究性教学的条件和环境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理工科本科研究性教学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工科物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CCBP(Calculus Computer Based Physics)

其主要方法为:①从单一传授知识转变为物理知识、物理科学思想、科学研究方法三者并重,精简和提升传统物理基础,补充和加强现代物理基础;②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逐渐开始自主研究,学生研究的绝大部分问题是真实课题;③全面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实现物理理论的虚拟现实化。该模式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体现在学生的“学”上,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而不是仅掌握固有知识和先在结论。

2.电子学科课程的研究性教学——面向大班的合作式学习群体创新模式

其主要方法为:①以真实纵向课题为牵引,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质资源,积极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②以学生团队为基本单元,形成了“大班分群体,群体组团队”的合作学习方式;③以实践环节为抓手,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本科生学术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模式坚持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相结合,教师把学科前沿的问题转化到教学中与学生共享。

3.通信工程专业教育阶段的研究性教学——基于项目的专业教育试点班

其主要方法为:①在专业教育阶段(三年级)改革教学计划,增设方法类课程、工具类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类课程;②以真实课题为牵引,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与科研项目实训的结合;③设立具有实验设备的研究性教室,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设计在同一教室实施;④考核方式更重视学生平时讨论和项目表现。该模式把教学体制外的创新活动纳入到体制内,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

4.基于自由探索的自我发展模式——大学生研究发展计划

其主要方法为:①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支持学生的自由探索,教师对本科生公布科研课题,并从中分解出子课题供本科生进行研究;②每个学生项目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学校承认教师的工作量;③根据学生研究活动的工作量,认可学生的课外学分数;④考核方式更重视学生平时讨论和项目表现。这一模式将研究性教学的目的从追求探究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着眼于探究师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与此同时,在实施培养方案的教学中,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倡导基于问题或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推进研究性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校本科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明确提出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也体现在学生的‘学’”,“研究性教学需要学生从对固有知识和先在结论的把握转向对未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掌握”,“研究性教学追求的是探究内在价值而非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即着眼于探究教师和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医科为案例,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全面推进PBL教学方法,制定了《华中科技大学实施PBL教学改革方案》,建立了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引入了标准化病人(SP),实施了客观结构临床考试(OSCE),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了极大作用,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又如,计算机学院欧阳星明教授针对“数字逻辑”课程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离、实验设备因受资金限制而严重短缺和远程教育中实验教学无法实施,以致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用全新的创意研制了一个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实验模式受人力、物力、财力、空间、时间、地点等诸多条件制约的现状,拓宽了实验的空间和内容,缓解了实验教学的急需与实验资源短缺的矛盾,克服了传统模式下对学生自主操作的限制,很好地满足了学生自行设计、自主操作的强烈愿望,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建设优质网络资源,鼓励教师合理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改善教学效果。学校目前已有49门国家精品课程、10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33门校级精品课程在网上共享,研发了一批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其中多项课件获省级奖励。教师可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打破课内课外界限,及时与学生进行学术沟通和知识问答以及学习辅导,如校园博客(http://e.hust.edu.cn/blog/)、院(系)或团队BBS(http://bbs.whnet.edu.cn/)、QQ、MSN、E-mail等均已成为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

为更好地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关于本科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本规范(试行)》,对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保证多媒体课程教学质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利用每年暑期,面向广大教师开展多媒体素材制作、网络课程开发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此外,学校每年还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

(五)开设系列特别课程开展责任意识教育

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华中科技大学以启明学院作为试点,开设了特别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拓宽学生的视野,尤其是宏观思维、国际视野、交叉学科;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特别课程开设要求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性和示范性,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有利于引导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要求依据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满足拔尖创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要求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为推进创新教育特别课程建设计划,学校开设了创新教育课程平台,设置启明学院创新教育特别课程讲坛。

经相关专家论证,目前学校已在启明学院开设了让学生真正受益的系列特别课程。具体而言,为加强学生宏思维培养,开设了“工程导论”、“生命前沿课程”等特别课程;为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设了“哲学导论”、“文学”、“法学”、“历史学导论”、“领导魅力论”等通识教育特别课程;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开设了“批判性思维”、“信号完整性与电磁兼容”和“随机过程”等由国际专家主讲的国际课程。

学校还在启明学院的学生中开设院士论坛讲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先后邀请了数十位院士为学生开展人文素质讲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讲座中谈到:“人文素质的关键是情感,是责任感,是价值观。良好的人文素质十分有利于活跃与丰富、完善人的思维,提高思维水平。科技教育紧密地同逻辑思维相联系,保证思维的条理性与求同性,这是一切正确思维的基础。没有条理性的思维,将是十分混乱的,难以获得有益的思维成果。人文教育都紧密地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联系。保证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没有求异性的思维,将是缺乏创造性的思维,而知识经济的两大特征,一是知识的不断创新,二是知识的及时应用,这两者都离不开创新。”

(六)多途径实施创新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多途径实施创新教育,具体而言,既包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重视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也包括以真实项目为牵引实施创新教育,同时辅之以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一,培养方案始终将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培养计划中将部分分散附属于理论课程的实验环节集中起来进行整合,作为实验课程独立开设,强化实验教学的地位,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课程开设率,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全面修订,使其指导思想更明确、教学内容更科学、教学方法更先进、教学安排更合理,从而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在方案设计中,将创新计划项目与学生科研训练相结合。在学校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的基础科研训练为6学分,学生必须参加1项创新训练计划,通过创新项目训练了解和掌握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此外,学校还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学生基础科研结合,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使培养计划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这一举措使得学生在满足各种知识需求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去吸收他们自己想学的东西,形成了开放学习的科研训练过程。学生亲身参加科研训练与探索,在训练中主动勤于动手,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这一训练方法的实施,对学生创新意识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见图1、图2)

img14

图1 本科生学术论坛

img15

图2 本科生参加国际会议

第二,以真实项目为牵引,将创新计划项目和真实项目相结合。这一方案使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一开始就处在真刀真枪的实战状态下。华中科技大学作为首批十所试点院校参加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至2009年,共获批项目291项,获项目资助经费210万元,参加学生人数1 066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对推动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设计教学环节,将创新计划项目与学生科研训练相结合”、“以真实项目为牵引,将创新计划项目和真实项目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学生承担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多来自导师前期真实科研项目的牵引,这些以真实项目为牵引的计划项目都具有一个明确的、已经为市场或企业所认同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挖掘出的创新思想和输出成果更符合市场和企业的迫切需要,容易得到市场和企业的认可,也更容易转换为实际应用。这些计划项目也是项目组成员在前期真实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中自己发现和提出的,成员们兴趣高、主动性强,而且有了前期真实科研项目的锻炼,具有较好的基础,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有较好的把握,研究工作开展起来也比较顺利。以“基桩无损检测中的微弱信号提取与研究”(2006年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为例,该项目来自学校电信系刘玉老师和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合作的前期真实科研项目“RSM声波仪ARM嵌入式控制系统”,在这个真实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国内外现有的声波检测仪都是单发单收的,检测时间长,劳动量大,于是就有了采用多发多收技术的想法。然而要实现多发多收技术,超声波探头需要采用半双工模式,带来的后果是噪声干扰大,采集的信号不准确,导致检测的准确度较低。因此,就提出了“基桩无损检测中的微弱信号提取与研究”这个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在研究训练过程中,由于有前期真实项目做牵引,研究经费和条件有保障,且项目组同学在前期真实项目中已经得到了锻炼,具有了较好的基础,因此整个项目研究训练过程进展顺利,成功解决了实现多发多收技术的瓶颈问题。该成果引起了原真实科研项目合作单位的极大兴趣,项目还没结束就与项目组签订了投资意向书。最后,项目成果还荣获了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见图3)。

img16

图3 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多声道超声波无损检测系统”获全国第十届挑战杯特等奖

为达到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的目的,在创新计划实施过程中,华中科技大学强调了项目成果的输出,要求各大创新项目组在立项时设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预期成果,并以此为目标努力。如果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挫折,实在无法完成预期成果,可以及时调整预期目标,在原有目标上做一些删减或修改,但最终一定要有一个真实的、完整的输出成果。杜绝提交一个半成品的情况。这一要求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研究思路更清晰,研究进展也不容易陷于迷茫。这样一来,不论最终提交的成果是否与原预期相同,只要最终能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对他们今后继续开展科研创新工作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

第三,以学科竞赛为牵引,将创新计划项目与学科竞赛相结合。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开展的各类学科竞赛有9种,卓有成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能源学院以“节能减排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作为核心平台,建立了完善的运作体系和模式:设有专用办公场所,挂靠了专业教师进行管理,成立了专家组,其成员由领导小组聘请的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组成。他们主要负责拟定与本科生能力相适应的各学科前沿研究方向,指导中心学生开展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担任中心组织的各种科技竞赛的学术顾问或评委,对参加国内外竞赛的课题给予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有目的地定向培养拔尖人才。

(2)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机械学院将大学生竞赛作为学院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学院的领导下,2001年正式成立以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为主的本科生课外实践团体——机械创新基地(Mechanical Innovational Base)。机械创新基地以探索精神、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和责任心作为团队的基本文化价值观,集探索和创新为一体,以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以比赛和项目作为磨砺人才的主要工具,以打造品牌为战略目标,旨在通过系统培训、项目制作、团队交流及合作开发等方式培养有崇高理想、团队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善于钻研、富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以及基础知识扎实、专长突出的全面复合型人才。(见图4)

img17

图4 机械创新基地学子获2008年第13届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

从创建至今,机械创新基地基本形成以机械学院为主导、本科生自主管理的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基地目前拥有7个下属团队(机械创新团队、足球机器人团队、CCTV机器人团队、思飞工作室团队、运筹与优化团队、工业设计创新团队、项目精英团队),拥有6个部门的基地管理委员会,常驻队员160人。基地的发展基本正规化,并逐步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

(3)全国大学生电工电子设计大赛。依托电气学院,学校成立了电气与电子科技创新基地(以下称基地)。基地以“为精英提供机会,让机会造就大师”为建设理念,致力于将基地建设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孵化中心、国内国际重大学科竞赛的培训中心、科技创新活动及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示范中心。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每年面向全校招收大一优秀学生,利用本科生四年的课余时间、双休日、暑假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基地承担学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培训工作,从基地学生中选拔参赛学生,弥补了竞赛突击性培训的不足。队员主要来自电信、电气、光电、水电、自控、电子等院系。基地根据历年培训经验及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遵循系统培训与分方向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培训学生年级的不同分层设计培训内容,每次培训时间近3个月。

(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学院于2007年5月成立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基地(也称数模科技创新基地),当年投入设备经费6万元,购置计算机9台、投影仪1套,次年又投入特殊专业经费约2万元,购入4台计算机,为竞赛提供了设备保证。通过学生报名,新队员选拔面试和暑假前基础培训、选拔淘汰、暑期培训、再次选拔、强化训练,最后确定参赛人选,赛前训练历时5个月。学生从成为基地队员开始,到数模竞赛结束,再回到正常学习为止,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即以建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主,为学生讲解常用计算机软件,使学生熟悉计算机软件,会对简单的模型编写简单的程序,并要求其调试通过。第二阶段巩固提高,即在简单模型、简单程序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实际背景的小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建模并编程实现。第三阶段知识积累,即要求学生对典型实际问题的模型加以归纳总结,分门别类,学会分析每类问题的特点、建模方法、结果情况等,并要求学生对典型的算法进行编程,调试通过后计算典型例题,切实弄清、弄懂2至3个全国竞赛题,理清分析思路,编程调试优秀论文上的各种计算结果,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第四阶段迎接挑战,即通过多次模拟竞赛,引导学生形成符合小组自身特点的论文模板,使他们在完成最后一次模拟赛后,全面进入临战状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全国竞赛。这些过程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习的促进都有很大帮助。

(5)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控制系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成立了控制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把参加竞技型的模型制作、控制和仿真比赛作为基地的主要工作,并尽量参加和举办此类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大多都是在学科交叉的模式下发展的,它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所以,此类活动需要来自各院系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参与指导,以及不同专业学生参与实践。基地的竞赛团队从准备组队开始,就得到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学院、能源学院、管理学院等相关院系的积极配合,各院系的教师全力指导,学生们亦踊跃报名,创新设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始终贯穿着多学科的交叉和多院系的积极配合。

(6)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该大赛是大学各项赛事中唯一有关文科艺术类专业的大型作品比赛,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首先在学校举办华中科技大学“喻园杯”首届广告大赛,通过比赛评选出参加全国比赛的作品,既推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又保证了参加全国比赛作品的质量。

(7)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该竞赛是由国家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学科性竞赛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自2005年至今,国内先后举办了多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土木学院以竞赛为契机,在校内先后组织举办了多次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学院将竞赛题目及评分规则紧密结合全国和地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来执行,为参加全国和地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锻炼队伍、培养并选拔参赛选手。学院乃至学校其他院系的广大教师也直接参与了竞赛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8)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管理学院对学生的课外活动高度重视并积极倡导,同时形成刚性的制度保障,促进大学生参与竞赛活动。2008年年底,管理学院制定实施《基于课外学分制的“四个一”大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要求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之内至少做一次公开演讲、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参加一次竞赛和担任一段时间的领导角色经历。学院通过制定各种办法,鼓励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学生团队和指导老师给予奖励。针对重要的全国性学科竞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并对他们进行赛前培训。比如,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全国性的大型学科竞赛,学生们参与的需求显得极为强烈,教师们也更为重视。为此,管理学院特别针对这些重要的全国性学科竞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培训和指导,提供经费和智力上的各种支持,以帮助参赛学生取得好成绩,同时,也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竞赛在各方面获得提升。

(9)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是随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及各大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项新型教学竞赛活动,旨在促进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水平,进一步拓展临床医学教育的工作平台,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交流,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010年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为了在全国大赛中更好地展现学校医学生的全面知识能力、临床技能、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一临床学院承办了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临床医学知识与技能竞赛,通过比赛考察了选手们动手能力、操作技巧的同时,也检验了选手们的理论基础,比如,对各项操作检查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无菌原则的掌握等。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竞赛活动的开展越来越丰富,层次也越来越高,取得的成绩更是越来越好,与此同时,专业教师对辅导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热情亦越来越高,效果也日益明显。同时,这些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精神、自豪感,提高了教师对辅导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热情,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学生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学科竞赛的培训平台,搭建了师生互动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

本项目紧密贴近学生需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等,将多渠道并进的方式运用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本科教学改革、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社会影响以及人才培养效果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绩。

1.本科教学改革方面

“机械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理工科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团队式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的改革与实践”等四个教学研究项目分别以机械类实验班、各有关团队及信息类数理提高班、Dian团队、医学实验班为主体,也就是以启明学院三类群体为实验对象的四个项目均获得了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其中,CCBP(工科物理的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武汉的多所著名大学得以传播,“面向大班的合作式学习群体创新模式”的做法于2007年4月被《中国教育报》和《科技日报》报道,“专业教育试点班”的做法被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课题组成员应邀到30余所大学作经验介绍。此外,《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对学校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做法也进行过多项报道。

2.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

以启明学院为平台,召开系列教学改革研讨会,比如召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础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学业评价体系教学改革、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改革等系列研讨会,举办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论坛,以营造关注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同时,具有学科专业优势的院系也纷纷提交实验班论证报告,具有工程背景的学科专业则邀请业界、社会、国际人士和学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寻求外部支持建立校企联盟共同体。

3.社会影响方面

各实验班创新教育平台,特别是启明学院创办以来,引起媒体和同行高校广泛关注。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google搜索频率高达数万次。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时报等数家中央媒体,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等地方媒体,还有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大型网站纷纷关注启明学院的发展,转载或报道启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仅“工程导论”特别课程就引起了40多家媒体报道或转载。此外,Dian团队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接见和慰问,2010年4月央视一套《小崔说事》节目还专题报道了Dian团队《点亮未来》。

4.人才培养效果方面

本科生主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集中体现在提早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参与各级各类的学科大赛,并将项目与大赛有机融合,使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仅以2009年为例就可窥见一斑,学生主动参与各类研究课题和实验项目达144项,参与项目学生人数达658人;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权威期刊5篇、核心期刊8篇;参加各类重大学术会议18人次,其中,国际会议9人次;申请实用专利20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3项;在参加的各类省级以上的竞赛中,共获得135项好成绩,其中,国际级的获奖15项、国际一等奖3项;国家级竞赛奖励92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3项。

尽管本项目研究在本科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不足,需要今后进一步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教育观念仍需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制约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从目前情况看,学校还有一些师生及管理人员,其教育思想尚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第二,教师投入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投入教学活动的多少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教师的科研压力大,学校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绩效考核比例太少,使得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第三,学生学习主动性亟须进一步加强。主动学习是我们倡导的最理想的学习方式,但我们的学生在中学已形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主动学习意识不强,这样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第四,激励政策及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策和制度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如经费问题、活动场地、教师考核、学生评价等,需要上级部门和学校全面的考虑,只有争取到最大力度的支持和激励,才能使学校各项建设工作更加顺利进行。

第五,应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保证竞赛的质量。根据竞赛形式的发展,应制定合理的参赛政策,既要鼓励学生对各类学科竞赛积极参与,利用社会资源,使更多的学生因此而受益;同时也要突出重要赛事,使得重要赛事有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以确保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课题负责人:许晓东(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xiaodong-xu@mail.hust.edu.cn)

课题组成员:柳柏枝、陈金江、何亚军

执笔人:柳柏枝、陈金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