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美育措施

促进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美育措施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心理结构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建构的,是审美对象的系统结构内化到人的心理,并同原先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所以,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可以通过一些必要的美育措施而向上发展的。显性的教育和隐性的熏陶是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还揭示了关于美的形态、美学范畴和人类审美活动的规律性等问题。促进审美观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三节 促进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美育措施

审美心理结构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建构的,是审美对象的系统结构内化到人的心理,并同原先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所以,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可以通过一些必要的美育措施而向上发展的。显性的教育和隐性的熏陶是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只有这样,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才能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构新的平衡,由一个高度推向另一个高度,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一、促进审美认知发展的美育措施

(一)进行美学知识教育

审美认知教育的核心是美学知识教育,美学理论所研究探索的审美价值观念体系和审美活动规律等属于主体的审美感觉和审美认知的理论指导,因而美学知识教育实际上是审美认知教育的核心内容。美学知识教育能够为个体的审美判断提供正确而又恰当的认知基础。

实施美学知识教育,首要的是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观念,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审美价值观念体系。马克思把美学现象放到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整体中去考察,并且和现实的人的丰富多彩的多方面实践活动以及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的全面发展的远景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从根本上突破了以往传统美学的框架,为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还揭示了关于美的形态、美学范畴和人类审美活动的规律性等问题。青少年如果能系统、全面、娴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就会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正确地评判和辨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种事物的美与丑,向往美的社会理想追求美的爱情生活,陶冶美的品格情操,培养美的风度气质,欣赏美的艺术作品,创造美的生活环境……总之,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一切美的事物和现象。

其次,在对青少年进行审美知识和理论的教育的同时进行审美的训练,如开美学理论课和美学知识讲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育青少年掌握审美活动过程及其规律,了解优美、崇高、悲、喜、荒诞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审美类型,把握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美术、音乐、影视等文艺作品的审美形式。

(二)在审美实践中培养

审美认知的培养应该说是实践的产物,美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因此,培养个体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之二是引导他们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世界,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中的美,组织文化艺术等审美活动,创造更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机会,以锻炼和提高审美能力。我们不妨让青少年到自然中去,同溪流一道歌唱,聆听树叶的倾诉,感受山泉的悲喜,触摸大地的脉搏……,这是一个“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的过程,也是加速其内化(将外在的美活动内化为感知)的过程。经过对大自然中无数崇高、细腻、曲折、变化的运动模式和秩序的熏陶,通过外物与内心之间的无数次相互作用,种种生命的运动模式与种种复杂的人类内在情感体验之间的一一对应便会在感知中变得稳定、持久和巩固。我们还可以运用大量现代化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录像),按照特定的艺术规律,让青少年大量接触真正的艺术品,并有意识地指导他们从中感受生命力的种种模式,这是审美认知能力培养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晋代葛洪曾在《抱朴子》中写道:“不睹琼瑶之烟烁,则不觉瓦砾之可贱;不靓虎豹之或蔚,则不知犬羊之质漫。”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见过美玉晶莹的光泽,就不觉得瓦片的粗浅灰暗;如果没有见过虎豹皮毛的文采,就不知道犬羊的“质漫”,所谓“质漫”也就是缺少文采、不美的意思。不可想象,一个从来就与艺术品无缘的青年会具有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二、促进审美情感发展的措施

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由审美客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它贯穿在整个审美过程中,不仅对其他几个心理因素功能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而且也推动着审美活动,进而使情感升华到更高的境地。它是和人们的审美需要分不开的,有审美意义的对象就能激起人们的审美需要,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加强审美情感教育,这是美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审美情感的形成是由于日常情感的升华和艺术体验中审美情感的积累,所以审美情感的培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一)在审美实践中加强情感的升华

情感的积累、丰富,只能来自对生活的体验。一个人只有保持旺盛的进取心,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力争上游,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把否定性情感升华为审美的肯定性情感,才可能真正塑造自己完美的人生。引导青少年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到生活中、到大自然中,体验观察社会人生,欣赏各种旖旎秀丽的风光,从世界中感知生命的形式,使心灵世界得到多层次、多品位的滋润;同时培养他们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在其人生历程中有所成就。

(二)注重从文艺作品中汲取情感营养

艺术是审美情感的物化结果,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情感。”文艺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审美,在于它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真正的艺术品总会给人心灵以巨大的震撼,从接触艺术品外在形式:语言、音响、旋律、色彩、线条、人体动作等,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并体会到其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被艺术形象所吸引、感染,并为之陶醉倾倒,进而产生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以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完美的情感世界和敏锐而准确的审美能力。

审美情感教育就要注重体验性、过程性和点化方式,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通过创作实践和欣赏教育,使青少年进入审美体验中去。加强实践,多读、多写、多听,大量接受审美情感的熏陶,培养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

三、促进审美价值观发展的措施

所谓审美价值观,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审美价值把握,它表现为人们从审美角度作出的判断、评价和行为倾向。通俗地说,它是一种美丑观,关系到人们喜爱什么、厌恶什么,是人们分辨美丑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审美观教育是美育的首要任务。这是因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可能确立科学、客观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否则,就会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善恶颠倒,荣辱易位,污染人的灵魂,扭曲人的本质。促进审美观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有着高尚与低下之别的,所谓“各美其美”、“趣味无争辩”的看法,只接触到了审美感受中的一些片面现象,不符合人的审美活动的总体事实。人们都拥有自己的审美理想,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来确定自己的审美趣味。而且,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形成,还要受到这个人的阶级地位、政治观念、哲学观念、伦理思想、群体意识以及职业和教育水准等审美以外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健康、积极的审美趣味与病态、消极的审美趣味,一直是处于对立关系之中的。历史上腐败阶层的文人墨客,以及那些附庸风雅之流,借琴棋书画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或舞文弄墨来沽名钓誉。至于那些以花天酒地为乐者,其“情”更为卑劣,其“趣”更为龌龊。

高尚、健康的审美趣味不仅能使人得到精神享受,而且能使人从中悟出真善美,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思想。鲁迅不喜欢柔媚的猫,驯服的狗,却推崇雄狮猛兽。他对风花雪月没有雅兴,却欣赏“耸立于风沙之中的高大建筑”。他不追求“雅和精”的优美,却称赞粗犷、奔放的壮美。这是同鲁迅处于“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的社会背景及其救国救民的社会理想分不开的。

审美趣味不仅有高下之别,而且因此起着不同的教育作用。个体外在的审美趣味表现是由内在的审美观念支配的,但它反过来又对审美观的形成和改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各种审美对象在审美观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就必须善于掌握并运用它们的审美功能。

(二)学会鉴赏多种审美形态

美有着不同的形态。作为文化大风格的审美形态,我们可以找到以“双希”文化为源头的审美嬗变(即以希腊文化为源的“优美”和以希伯来文化为源的“崇高”)和以儒道互补为特点的华夏文化为源头的审美复调(即儒家之“和”和道家之“妙”)。作为美学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虽然在发生学的意义上仍然对应于作为文化大风格的审美形态,但其更一般的形式,却并不局限于同文化大风格的严格对应关系。这种更一般形式的美学意义上的审美形态大致可归纳出这样一些类别:优美,其基本特征在于完整、和谐与单纯;崇高,其基本特性在于追求无限、超越无限;悲剧,其依据在于对无法掌握的命运的理性的恐惧,在恐惧之中使人思考和成熟,使人性变得更完整和深刻;喜剧,其对象是人的性格与行为中乖谬悖理而当事人又自以为是的东西;荒诞,其形态上最显著的标志是平面化、平板化,以及价值削平,这与优美的“切近”和崇高的“高深”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和,这是以儒家哲学为灵魂的审美形态,强调“尽心”、“尽性”、“尽善”、“尽美”。

只有学会鉴赏多种审美形态,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审美观。我们进行青年审美观教育,应不只限于对优美这一种审美形态的鉴赏,还应加强对悲剧、荒诞、幽默等常被人们忽略的审美形态的鉴赏。

(三)扬弃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结构

民族审美心理直接和民族的文化传统相联系,并以其为背景。从总体上看,中国人的审美节奏偏重于平缓、深沉、流畅、连贯,很少大起大落。实践的、理性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理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无论对象如何稀奇古怪,中国人在审美活动中始终保持清醒的理性,追求圆满、章法合度。

无论是偏重于理性的审美判断、偏重情感的审美趣味还是偏重于想象的审美理想,由于它们直接与社会生活、文化相关联,当其渗透在传统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并引起审美心理各种因素组合发生变化时,无不带有民族的印痕。

在美育过程中,要教育个体对待历史传统,包括审美文化与心理传统,应抱辩证分析的态度,批判中有继承,继承中有批判。一方面,应发扬传统审美心理结构中的积极因素,如不同于西方现代审美意识的极端否定性和抽象性,而更带理想因素,更接近现实生活。广义地说,就是要充分估计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特质和价值,充分意识到我们民族对于世界审美文化所作出的贡献。中国的传统艺术,音乐、雕塑、建筑、绘画、诗词、戏曲、书法,自成体系,别具风格,以一种东方特有的清灵淡雅的风貌,吸引着全世界。另一方面,对我们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消极因素,如不彻底的批判性、理性道德意识的过分约束等,则应加以改造。我们应大胆地扬弃一些过去认为是正确的和可行的,而今天已不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传统的美丑观,对年轻人在当前应接受和追求什么样的美加以指导。

(四)建构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是审美观的高级层次,先进的审美理想指引着我们去欣赏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摆脱一切落后的低级趣味,并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进行审美观教育,就要善于发现个体的审美心理定势,及时予以鼓励,使之形成为明确的理想,并引导他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例如,青年的自我美化意识特别强烈,十分重视自身体态的美、服饰的美、风度的美,谁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各方面都美的人。这种完善自身的审美意识是很可贵的,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教育青年在美化自身时将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起来,并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外在的美更为重要。

开展审美理想教育首先要懂得,先进的审美理想就是符合社会和事物发展规律的真、善、美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15]审美理想就是既符合客观规律(真),又符合社会目的(善)而显现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形象(美)。

其次,要处理好审美理想的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的关系,不能单纯孤立地强调审美理想的主体因素或客体因素,前者只能导致脆弱、苍白的审美理想,后者势必贬抑、排斥对现实生活中处于萌芽状态中的审美理想的提炼和升华。审美理想应是主体方面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客体方面的那些能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所蕴涵的理想因素相结合,并通过主体的世界观衍射出来。

再者,要教育个体处理好审美理想中的现实因素和理想因素的关系,既反对超越历史和现实的空想,又反对拘泥于现实的倾向。前者会导致粉饰现实的、肤浅的、廉价的乐观主义,后者会滋生悲观主义和伤感主义。

总之要从根本上提高青年识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从而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长期以来,审美观的教育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如何科学、系统地开展青年审美观教育,尚需更深入的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