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美心理概述

审美心理概述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审美心理是由审美对象所引发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审美意志三个基本因素。审美心理是外部美的事物和个体内部审美心理结构交互作用的产物,其间具有复杂的交互作用。审美教育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的教育。可见,审美学习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所谓审美心理结构是审美主体内部反映客观事物的审美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结构。一般认为审美心理结构由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倾向构成。

第一节 审美心理概述

一、审美心理的概念

(一)审美与审美心理

审美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是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个体头脑中的认知反映、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从审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具体的审美活动,都需要有审美关系的两个方面参与,即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从客体方面说,它必须是美的,且是能够让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感受到的美。从主体方面说,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马克思说:“即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1]

具体说来,形成一定的审美关系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健全的审美感官。这主要指“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第二,要有必要的审美修养。这首先是指承受社会审美意识的积淀成果,其次是指对有关特定审美对象的知识的了解,再次是指个人对于生活本身的体验和认识。第三,要有适宜的审美心境。马克思曾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3]这就揭示出进行美的欣赏是需要心境的。第四,要受一定审美价值观的影响。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一旦获得和形成一定的审美观之后,这种理性认识就会制约和规范着他的审美活动的方向。鲁迅的观点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鲁迅说在看《红楼梦》时,“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者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4]

审美心理是由审美对象所引发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审美意志三个基本因素。审美心理是外部美的事物和个体内部审美心理结构交互作用的产物,其间具有复杂的交互作用。人们在接触到审美对象后,通过感知的思维、判断、分析等心理活动,从而在认识审美对象的同时,产生最初的审美体验,产生愉快、喜悦、厌恶、烦恼、爱憎等情感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追求,形成审美意志。人们就是在这三个审美心理基本因素的协同作用下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

(二)审美学习

审美学习是相对于审美教育提出来的,应该说,二者是同一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审美教育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的教育。而审美学习是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教育功能,使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自然和谐统一[5]

当前,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提出“教学审美化”这一概念,其实就是希望通过审美化的教学方式,设法使学生处于积极情绪的背景下,从而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可见,审美学习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总有一种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生活的追求,并在对美的追求中得到满足和发展,在美的境界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当人们具有积极审美情趣时,就对审美对象表现为积极心态,并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在令人沉醉、令人激动、令人神往的美的感受之中,审美主体是无需通过任何意志努力来观照的。

如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最好不要采取一味说教或者强制灌输的方法,只要精心挑选一些经典的“爱国主义影片”让学生欣赏,当学生在观看这些影片时,面对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的种种催人泪下的悲壮美、崇高美场景时,便会在学生心里油然生发激动、仰慕、崇敬的情感体验,随之产生出崇高的审美理想,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

审美学习的核心内容是情感学习,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它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以情感为中介,使外在的“他律”(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律”(成为自身内心的要求),使人的主体目的性符合于社会中的善,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发现真,从而趋向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高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一个人只有把思想、信念和道德信仰作为美来追求并赋予深厚的情感时,他的道德信念才是坚定而不可动摇的,他的价值观、人生观才是积极、向上的,从而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审美学习有利于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与完善,有利于人们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审美学习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审美心理结构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是审美主体内部反映客观事物的审美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结构。它是构成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的中介,是人类进行审美活动的心理机制,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指的就是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心目中,可能具有不同类别的美和不同程度的美,而导致这种差异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外部事物本身,而在于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差异。一般认为审美心理结构由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倾向构成。

(一)审美认知结构

审美认知结构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形成,并对审美活动起着支配作用的内部心理结构,主要负责审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过程,是审美活动的认知心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美认知器,即个体进行审美的心理器官,如审美感知、审美记忆、审美想象、审美思维等;二是审美认知策略或审美认知技能,即个体在审美时所采用的方法或操作程序,如快速扫描、逐点分析、整体概括、保持适当心理距离等;三是特殊审美认知能力,如音高辨别、曲调识别和曲调记忆等音乐认知能力和色彩差异评定力、空间位置的敏感性、形状结构的把握力等美术认知能力以及情感的动作表现力等;四是相关的审美知识和独特的审美经验结构,例如美学、艺术学、艺术史学、历史学、宗教学、各门具体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以及在先前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审美经验等;五是审美的元认知成分,即个体对自己的审美认知活动进行认识、监控和调节的高级认知成分,是对个体的审美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起到审美反馈的作用。这些认知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审美认知结构。它使我们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或美的艺术时,能够自觉地进行审美的信息加工,从而获得关于外部事物或艺术品的审美经验或审美意义,为审美情感的产生打下审美认知的基础。

(二)审美情感结构

审美情感结构也称美感亚结构,是个体在审美过程中形成的、与审美认知过程密切相连的、个体对外部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审美需要而形成的心理体验。个体对事物的美丑,常常抱有某种态度。一些审美现象使人感到愉快,一些审美现象使人感到赞叹,一些审美现象使人感到伤感,这些都是伴随审美认知而产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从产生和表现形式看,审美情感结构中主要有下列成分:一是直觉美感,这是在审美注意和审美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迅速而短暂的美感体验。如当我们听到节奏明快、曲调优美的音乐,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这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直觉的美感。它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和直觉性。情景性是指这种美感由直接作用于审美感官的刺激引起,当审美对象消失或个体离开该审美刺激时,这种美感就会消失或发生变化;所谓直觉性是指这种美感产生迅速,不需要对审美对象做理性的思维就能产生。二是形象性美感,这是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审美记忆、审美想象和审美的联想而实现的审美情感。三是理性美感,这是在审美理解和审美评价等高级审美认知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结构在审美过程中,既是审美过程的产物,又影响审美过程的进行。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收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审美情感体验,有的人甚至把是否获得审美情感的满足作为审美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志。例如,观看一场电影,无论电影引起我们伤感或者引起我们的愉悦,我们都会认为该电影值得观看,但如果该电影没有让我们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体验,那么,我们会认为该电影不值得观看,简直是浪费时间。

(三)审美心理倾向结构

审美心理倾向结构包括审美需要、审美兴趣、审美价值观等成分,它使个体倾向美的事物和回避丑的事物。审美需要是个体对美的现实和美的体验的需求,是个体审美活动的动力源泉。审美兴趣是个体追求美、向往美、积极地理解美和评价美的审美认知的倾向性。审美价值观是个体审美心理倾向亚结构的核心成分,是个体根据自己的审美需要对事物的美丑作出评价时的观念系统。在个体的其他心理活动正常的前提下,事物对个体而言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审美价值观。对张三是美的事物,对李四却不一定是美的,原因在于该事物满足个体的需要的方向及程度不同。

这三个结构在审美活动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其目的都是相同的,即都是促进个体的审美活动正常进行。审美认识是审美情感的源泉,审美情感又是深化审美认识的催化剂,两者密切结合,相辅相成。个体在不同的审美活动中,上述三种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这三种因素也不是同步发展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一种动态的心理机制,其最高表现是个体的审美意识。

三、审美心理的过程

审美过程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初始阶段、观照阶段和效应阶段。

(一)审美的准备阶段

审美的准备阶段是指个体进入审美状态之前的预备阶段。这时,美的刺激尚未出现,实际的审美活动也尚未开始。然而,审美的准备阶段是实际的审美活动的必要前提。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事先的、长时性的准备状态和暂时的、情境性的准备状态。前者是个体在先前的审美活动中预先获得的审美定式、审美知识、审美策略、审美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等内隐的心理成分。这种审美准备为个体实际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心理条件上的保证。马克思所说的“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就是对这种事先的、长时性的准备状态的形象化描述。没有这种“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再美的音乐、再美的图画也不能得到欣赏。后者指当美的事物出现时,个体把事先的、长时的审美准备全部调动起来,创造出可能的心理条件来为实际的审美活动做准备。例如,当我们买了音乐会的门票但还没有去听音乐会之前,我们会形成一种审美的心理期待,并且会调用先前的种种审美知识或经验对即将到来的音乐会作出想象,从而进入一种暂时的、情境性的审美准备状态。这种暂时的、情境性的准备状态是事先的、长时性的准备状态的现实化,所以,它们是同一审美准备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6]

(二)审美的初始阶段

审美活动一般起始于两种情境:一是审美对象突然出现,作为一种审美刺激引起了个体的审美注意,并使个体中断其他的心理活动转而进入审美状态,这常常是在个体事先没有准备的状态下突然进入审美状态[7]。例如,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时,突然看见某人新颖的服装款式而引起注意,从而使我们的意识活动转向审美活动。二是由于审美期望引起审美活动,这是个体根据已知信息或经验对即将出现的审美对象进行有准备的审美活动。审美的初始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日常意识的中断[8]。在审美的初始阶段,最典型的心理现象是由审美感知引起审美注意从而引起审美活动,或由审美期望引起审美注意从而引起审美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情境性的、直觉性的审美情感,例如,当我们第一次目睹浩瀚的大海或名山大川时所产生的兴奋感。

(三)审美的观照阶段

观照阶段构成了审美活动的主体。观照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凝神专注,主要心理活动是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识别、联想和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应直觉性情感活动和形象性情感活动。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交织在一起,审美主体在观照审美对象的过程中体验到强烈的审美情感。

在这个阶段,由于认知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同而相对区分为两个亚阶段:一是由审美感知和审美记忆交织而形成的审美识别阶段;二是由审美记忆和审美理解交织而形成的理解领悟阶段。

1.审美识别阶段

审美识别阶段由审美感知开始。审美感知与一般感知不同。首先,审美感知是“无功利性”的,不再从实用的角度来观察审美对象。例如,看到晚霞时,浪漫且富有诗意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啊!多么美的晚霞呀!”而实用功利的人则可能说:“太好了,明天可以在家里把被子洗了,很快就能晒干。”这里,前面的人所持的是审美感知过程,而后面的人所持的则是一般感知过程。审美感知输入了外界的审美信息,而审美记忆则调动头脑里的相关信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了审美识别。其次,审美感知的突出特征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审美对象的诸多审美属性如节奏性、韵律性等与主体的审美期望水乳交融,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伴随审美的感知识别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这种审美情感是形象性的美感,例如,前面提到的浪漫且有诗意的人可能会说:“多么美丽的晚霞呀!有的像舞着的精灵、有的像美丽的鲜花、有的又像漫山遍野的绵羊!”这里,该个体借助记忆和想象中精灵、鲜花、绵羊的形象审美地识别了晚霞中的云彩变化,浪漫且富有诗意,产生了形象性的美感。

2.审美理解阶段

在审美识别阶段,主体只是对审美对象进行了初步的组织和整体的扫描,尚未认真审视和仔细欣赏。而一旦开始认真审视和仔细欣赏,审美活动便进入情绪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相结合的审美理解阶段,这时我们将对审美对象本身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深入到审美的象征意义、情感特征等方面,例如,我们欣赏一幅画,首先由于画的独特性引起我们的审美知觉并进而引起审美注意,发现该画“挺不错”(初始阶段),进而会凝神观照,初步识别该画的再现性内容,了解该画画的是什么,并感受到该画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审美识别阶段),然后,我们通过仔细审视和欣赏,进一步了解该画的风格、表现手法,以及流派特征等,并可能了解作者通过线条、块面、色彩、形体等表现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寓意和深层情感特征,对该画的艺术价值进行自我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审美理解阶段)。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情绪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相结合,大量调动先前具有的审美知识或审美经验,对审美对象作出近乎理性的分析与综合,始终伴随着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

(四)审美效应阶段

在审美活动中,当审美对象离开审美主体或审美对象暂时消失时,审美观照就结束了,但审美活动并未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审美活动的效应阶段。审美活动的效应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对当前审美活动的直接效应;二是对个体未来的审美活动的间接效应。

审美活动的直接效应是对审美对象的继续评价和对审美欲望的强化。此时的审美评价和前面阶段的审美评价有差异,前面是情绪性的判断和评价,而这里则主要是理性的判断和评价,所以,在直接效应活动中,审美的兴奋感逐渐减弱下来,主体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和经验,对已经消失的审美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出这部分是好的、美的,而那部分则是不好的、丑的,如果该审美对象是艺术品,则还可能要评判作者的创作技巧、表现手法等,还要分析作者通过艺术品所表现的深刻寓意,甚至还要将该艺术品和其他艺术品进行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系列活动,尽管还有情绪性的认知因素的参与,但都主要是理性认知活动的结果。主体在对审美对象作出一系列的理性判断和评价时,也在强化着自己的审美欲望,并在创造着主体的新的审美欲望。例如,有的人会说“真是太值得了,以后有这样好的(画展、音乐会或电影、戏剧等),我一定还要再来”。这是审美活动的直接效应。

审美活动的间接效应主要是对未来的审美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由于该次审美活动提高了主体的审美能力,丰富了主体的审美知识,积累了主体的审美经验,强化了主体的审美欲望。总之,它使主体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审美教育,使其审美心理结构得到了增强,从而使未来的审美活动变得更加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