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氏之教育讨论会

克氏之教育讨论会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中国的教育很不发达,尤其是大学教育。而上海人口的统计则已由一百五十万增至一百八十万。因此,就不能不急谋彻底改良之法,而有待于精确的讨论,这就是今天所以要开这大学教育讨论会的惟一原因了。)(四)中国大学对于世界高等教育所最做的最大贡献为何?不宁唯是,即以任何问题而论,往往利之所在,即弊之所伏,固不能尽量施行,就是可以施行于教育方面的问题,也须择其最有效果的而行之。

甲 主席致词

现在中国的教育很不发达,尤其是大学教育。就上海一隅的大学看来,去年曾有人加以调查,谓共有四十所。而上海人口的统计则已由一百五十万增至一百八十万。在一百八十万人里有了四十所大学,同在七百万人里仅有五所大学之纽约相较,可算是发达了。但如进一步说,合上海四十所大学的人才、基金、课程与设备,恐怕还不及纽约的一个大学。像这样变态发达的大学,苟长此维持下去,实在是危险得很。因此,就不能不急谋彻底改良之法,而有待于精确的讨论,这就是今天所以要开这大学教育讨论会的惟一原因了。今天所提出的八个问题,都要算是最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却很希望克博士逐一加以指教的。又在座诸君,如在这八个问题之外,另提出其他关于大学教育的重要问题,本会也是非常欢迎的。

主席致词后,克氏即谓今天的讨论会乃系一种会议的形式,而宗旨在公开的讨论;所以在讨论每一问题之前,应先请在座诸君各陈述个人的意见,然后再加以讨论而参与我个人的批评。

乙 讨论

一、讨论的问题有八,为郭任远、朱经农、欧元怀所拟,兹列于下:

(一)为训练公民资格起见,大学生应否在校内组织政党,并作政治的宣传?(In view of training for citizenship,should college students be permitted to organize political partier within the school and do political propaganda thereby?)

(二)从自由研究学术方面看,国家应否采取一种政治的主义,藉作高等教育的政策?(In view of academic freedom,is it advisable fo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o adopt a policy of political indoctrin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三)现在中国在分裂情形之下,可否采用Fichte的主张,教大学生以爱国之道?(Under the disunited conditions in China at present is it wise to follow Fichtes method of teaching patriotism to college students?)

(四)中国大学对于世界高等教育所最做的最大贡献为何?(What can Chinese college best contribute to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world as a whole?)

(五)大学中最优良的教授法为何?(What are the best methods of conducting college classes?)

(六)大学生应否参与学校行政?请说明应该参与的办法或不应该参与的理由。(Ought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 school administration?If so how?If not,why?)

(七)除选课的办法以外,有何方法可以防免学生因不满意教授所生的风潮?(Is there any way besides elective system to avoid students strike due to dissatisfaction within efficient teachers?)

(八)请说明:(1)英国大学的导师制,(2)英国大学(例如伦敦大学)的优点和缺点。[Please tell us the following:(a)The system of English Universities (b)The strong and weak points of English Universities,such as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二、讨论的经过

第一问题

A.参与讨论者:朱经农、俞庆棠、程其镍、欧元怀等。

B.讨论的主张:

(一)大学是为国家造就领袖人才的机关,所以大学生在校肄业的时候,应当从事于一种正当的组织,以训练其政治的知识。

(二)国家政治的发展,都须赖着良好的政党以维持,而政党里的优秀分子,尤须赖着充分的训练;大学生既为将来的领袖,则对于政治的训练与政党的活动,不可不有相当的准备,庶几能从事于政治的运动,能发生爱国的效能。

(三)学校系为社会而设,所以学校的活动,亦当为社会的活动;社会上既有政党的组织,那么,学校里的学生为什么不可以组织政党呢?

(四)大学既为自由研究的场所,不应听学生随意组织任何政党,以致自隘于一褊狭的党见以内;如为政治上的相当训练起见,只可使其作种种政治知识的研究,以便于将来的活动。

(五)大学生既为将来的公民领袖,不宜禁其参加任何政党,但在校时,不可作任何政党的宣传,以防意外的危险。

(六)大学本为一个整个的团体,大学生在校里如果可自由组织政党,其思想固未必一致,而意见则尤易相左,行将党派分歧,纠纷时起,那就妨碍大学的特性与学生的学业不浅了。

C.克氏的意见

大学教育的要件,在以自由研究的精神,促成学术进步的效果。学校虽如社会,但为严格的社会,而非普通的社会,所以社会里所有的现象,未必学校里就应当依样照行,有时且须绝对的加以防止,如吸鸦片烟是。不宁唯是,即以任何问题而论,往往利之所在,即弊之所伏,固不能尽量施行,就是可以施行于教育方面的问题,也须择其最有效果的而行之。教育的目标即在养成学生的品格,所以教育方面所应当特别注意的,就在指导学生以如何学习的方法与应当学习的事物;循循善诱,使学生日就改善之境而因以获得学习的效果。大学生为从事于领袖人才与公民资格的训练起见,似可参加政治上的活动,但是他们如组织了政党,则同学中难免不发生相左的意见,而妨碍合作的精神;又大学里如听学生进行一种宣传的工作,则后难免不妨碍自由研究的态度。但我在广东时,所参观的学校,却鲜有以上的不良现象。要之,我以为学校里的设施,总须对于其所设施的效果加以一番慎重的考虑,如所设施的能使学生养成一种狭隘的心理(narrow mindedness),则此设施即应在摒弃之列;反之,如能使学生养成一种广大无偏的心理(broad mindedness),那就可以实行了。

第二问题

A.参与讨论者:刘湛恩、朱经农、欧元怀、凌冰、殷芝龄等。

B.讨论的意见:

(一)本问题内所谓一种政治的主义,即指党化教育(party education)而言;而党化教育所根据的要点,则为(一)平民化(democratic),(二)科学化(scientific),(三)革命化(revolutionary),观乎此,则党化教育未曾不可实施。但在西洋各国看来,则所谓党化教育多为一种政党之狭隘的政治上的宣传作用,以期推翻敌党的宣传工作而已。

(二)党化教育中所谓革命化云云,乃系一种进展的(progressive),而反对一种不进展的(static)之谓。从前中国的社会,即当在不进展的状态之下,所以现在很需要一种进展的教育,以期逐渐改善中国的社会。

(三)中国的党化教育却非全然排斥无党派的教授,如实行党化教育区域内的中山大学,就有少数非党派的教授;不过党化教育里所最注意的,在求教育制度的划一而已。

(四)党化教育,若在西洋各国看来,很有许多危险,这因为各种政党的主义不同,所以其所施行的教育政策也就各异,于是党化教育的结果,每以一二政党的变迁而促成教育政策上根本推翻的不良现象。

(五)党化教育如趋向于平民化、科学化、革命化,而惟以进展的企图是求,本无不可实行之处;但党化二字,似乎过于狭隘,未免要因以发生不良的影响呢?

(六)现在中国的党化教育与西洋各国的党化教育不同,因为现在中国真正有主义、有党纲的政党只有一个,所谓党化教育,乃为统一全国教育的制度与社会科学的教学而设;又此政党的建国要旨,系代表一般民众,故其党化教育亦系根据民众的意旨而设,以期实施一种民众的国家化教育(National Education)。

(七)在一个主义的国家政府之下,如不实行党化教育,则学校里的组织与课程,难免有与此主义相扞格之处,若是,学校里研究的结果,势将与此政府发生冲突,而产生不利的影响了。

(八)现在中国颇需要一种公同的思想、公同的理想与公同的福利,那么,党化教育实为满足此种需要的适宜教育。

现在美国的大学教育,就有许多人主张应与政府的政策相同,以防免帝制式的教授,来损害民主国的精神;这同一千年前宗教教育里极力防免异教授参与其间的情形,同有相当的作用。惟此事也不可一概而论,我们总要先知道这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这是对的或是不对的。大学的教育,如本诸平民化、科学化、革命化三种原则去做,这当然是对的、是可行的。不过如欲以一种政治的主义来做大学教育的政策,压迫学生使其全倾向于一种主义,使皆从事于一种宣传的工作,未免太抹杀大学生的自由了。就我个人的意见看来,大学教育里所应当注意的,乃在如何指导学生来自由观察、自由批评一切政治上社会上的问题,使其自动地决定其个人的趋向。

第三问题 (以第一第二两问题讨论时间过长,此问题因未及讨论,仅由克氏个人发表意见)

克氏的意见

照现在中国的情形看来,爱国主义甚属需要。但其道有二:(一)正当的爱国思想,欲使本国为最优良的国家;(二)不正当的爱国思想,欲使本国为对外侵略的准备。照前一种情形看来,凡中国人具应爱中国,则中国青年理应采取此种爱国思想,以排斥他国问鼎或染指的行为,以谋中国民族的独立,而使其日进于富强之域,这是对的。二十年前,一般中国青年,如果早有此种思想,则中国早有显然的进步了。但就第二种情形看来,凡抱此种思想的国家,多道己之长,述人之短,易引起国民的排外之心,而产生国际的战争,庶几达其帝国主义的野心。这是不对的。我深望中国青年都能抱第一种的爱国思想,而不致流入第二种思想的流弊;并望中国的留学生,能充分抱着爱国的思想,以谋中国前途的福利;且望世界各国能避免军阀的操纵,而各于正当途径中努力以求进行的方针。

第四问题

我不知道中国学术上将来的发明如何,所以我对于此种问题却不能加以怎样的解答。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固须中国学术界上的发明,但是中国如果没有良好的大学,则中国对于世界上实无贡献之可能,所以此种问题的解决,还是要一问你们自己的。由此看来,中国现在所正需要的就在自己如何来努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如谈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须尽量利用自己的思想;第二,须提出种种怀疑的问题;第三,须设法加以解决。中国现在的问题正多,解决之道,一方面应顾及自己的环境,一方面应顾及世界的潮流;但须利用自己的思想,而不可妄用他人的事物,因为他人的事物多半是靠不住的。若是,中国的问题果能完满解决,则对于世界就不难有所贡献了。

第五问题

A.参加说明者:欧元怀、郑通和等。

B.说明的意见:

(一)现在中国的大学,因为缺乏参考书的原故,其中的教授,多用讲演的方法,或则给发讲义,或则令学生记录。

(二)教授时,不用讲演法,而用讨论法,即将教材的要旨分成若干讨论的问题,逐一写在黑板上,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之,冀得正确的结论。

克氏对于前种方法,颇示不满,对于后种方法尚觉适宜,因谓大学教授仅用讲演或书本与讲义来教学生笔记、读书,这是旧日所用的方法,这一方法既不注意学生的动作,又不顾及思想发展的原则,实为死的被动的教授法,亦即教授法中不合于现代潮流的最恶劣的方法。反此,苟以讨论问题的方法,教授于学生,对于要研究的科学上,提出若干问题,使学生因研究性质的不同,或出于讨论,或出于辩难,或出于调查,或出于参观,或出于参考书籍,由种种结果所得,再加以正当的解决,则学生的活动就可产生,学生的思想就可发展,此种自动的活的教授,就比那一成不变的讲演法高明得多了。要之,大学教授上课的时候,如着重问题的讨论,则学生自会逐渐自动地利用其思想,否则仅以演讲为能事,则学生方面就没有什么思想可言了。

第六问题

A.参考讨论者:欧元怀、查良钊、殷芝龄等。

(一)为学生自己的利益与师生合作的关系起见,学生因要求选举代表参与学校行政,此种举动对于教育效能的增进上,自有是处。

(二)近来中国的学生多无信任学校当局之诚意,复鲜合作之精神,因常提出种种要求,冀达参与学校行政的用心。但学生方面,尽管要求,而实行的办法尚未决定呢。

(三)近日中国学生因为民治主义的潮流之激励,对于学校方面常提出种种要求,不遂,则风潮即由是起,考其故不外:(一)学生方面以为学校系为学生而设,无学生即无学校,所以学校当局理应照学生所要求的意旨而行;(二)学生又以为学校就是社会,学校当局为政府,学生为人民,而学生所组织之学生会,无异为国会代表,国会代表既有监督政府之权,则学生会亦应有监督学校当局之权。然则;(一)学校系为学生而设?抑为学生的教育而设?(二)学生会应受学校当局之指导?或学校当局应受学生会之监督?

学校系为学生的教育与社会的福利而设,因此大学里最重要的责任系在如何教育学生,使能为社会服务。学校里的事务,如学生能够去做,理应让学生去做,若校刊编辑、足球队长等,学生都可以担任的。但如重要事宜的表决,教授的物色与聘用,乃出于学生能力的范围以外,则为学校当局的任务,而非学生的任务,否则如强而行之,未免就不当了。总之,学校里的管理法,应如常规,学校当局之处事,应甚公允,又对于学生方面,亦应给予贡献意见的相当机会,学生如有良好的意见,则不妨加以考虑与采用。苟不审乎此,而惟以参与学校行政是求,个人终是认为不当的。

第七问题 (因时间短促,未及讨论)

第八问题

克氏的说明

我对于英国的导师制,没有什么研究,今仅述英国大学的优点和缺点于下:英国大学如伦敦大学,其特点在于考试,其主持考试的则为考试委员会。凡关于大学的课程,无论学生系在校里研究的,或在家里自修的,苟能经过此种考试而及格,即可给予学位。所以英国大学的缺点,乃在对于在家自修的学生,不能施以相当的学校训练,又对于在校研究的学生,不能予以切实的指导;因而学生多不注意于平日的读书,但仅为学位起见而希望临时应试的及格。不过英国大学既十分注意考试,故其考试的标准极严,试而及格,颇非容易,这就要算是英国大学的优点了。

[1] 1927年3月17日下午2时在博物院路二十号青年协会五楼,到会有中西男女教育家三十余人,公推欧元怀君为主席.

一 讨论的问题

(一)按照先生之经验与观察,道尔顿制是否适宜于中国中等学校?(According to your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is it advisable for China to adopt Dalton plan in the high school?)

(二)中国训育应采何种方针,赏罚制可否兼用?(By what principles should we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high school disciplinary control?May the methods of Emulation and Punishment be used in the high school?)

(三)初级中学应否采用分科制?(Is it a policy to adopt the differentiated curriculum in the junior school?)

(四)按照欧美学校之经验,中国中等学校采行男女同校和男女分校制,二者孰收较大之教育效率?(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s of both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schools,is it educationally more efficient to adopt the co—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ese high school?)

(五)国内中学,现多规定全体学生均须选习代数几何三角,自教育原理言中,此种规定是否适当?又国内大学之入学考试,多规定各科新生均须应试上项各科数学,此种规定,是否应当?(Is it educationally justifiable on the part of the Chinese high schools to require every trigonometry?Also is it justifiable on the part of the universities to require universally these branches of mathematics of their entrance examination?)

(六)查职业科与普通中学科合为一校办理,每令职业锻炼减少效能,如果职业科与普通中学科分校办理似将发生社会阶级之痕,中国中等学校究应何舍何从?(As to conduct vocational training in the same building and under the same administration with the general high school would de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as separate schools for vocational and general schools for vocational and general courses would introduce the danger of social class discrimination.which is the better way for the Chinese high schools to follow?)

(七)纽约林肯学校之初中部,近年曾经废除历史地理公民等学科而采行问题式之混合社会科学,此种实验之结果如何,中国初中是否应采此办法?(How is the recent experiment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of the Lincoln School in introducing social studies by the problem forms,replacing the separates courses of history,civics,etc.?Do you advice the Chinese junior high school to do same?)

(八)按国内各训练师资中心(高等师范),少有能以实际教学方法训练师范生之教授(如医工等科之职业训练)而现刻中等学校之教师预备所任科目之内容知识外,忽略教学方法,对此现状,究有何种实际补救之道?又在美国早年教育史中,曾用何法应会此种同样境况[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in the chief teacher training centers in China(High Norm I Collage)we call hardy get any professor who can training the would—be teachers in methods of teaching in the same professional way as done by other professions,and that the teachers in the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 at the present time care very little about the problem of methods besides the subject meter,what would be the practical remedy for this situation,and what has been done in America in meeting this situation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her modern educational history?]

二 讨论的经过

甲、主席致词,今天所讨论的是中等教育,在教育系统上很占重要的位置,且其办理的情形亦较困难,此其故,因:(一)中等学校处于大学与小学之间,上当与大学发生关系,下当与小学发生关系,换句话说,所谓中等教育一方面须设法适应大学教育,一方面又须设法适应小学教育,在现在国内大学教育失之严格小学教育失之宽弛的时期里,因而中等教育的办理就愈觉困难了。(二)中等学校的学生正在青春期左右,他们生理与心理上的变化虽不若G.Stanley Hall所言之甚,但其突然的急速的变化是不可晰言的,因此,适应此种变化的中等学校,其情形就比较复杂了。(三)即以上社会上的变化而言,也年年不同,从前中等学校仅为大学的预备学校,办理情形较为简单,今则一部分须为升学计,一部分须为职业计,所谓选科,所谓分科都非从前简单的情形可比了。(四)近来因为新潮流的激荡,都是目下中等教育所待诸解决而急需加以讨论的问题。因为种种的关系,遂拟就八项问题趁今天的机会,请克博士逐一加以指教。

乙、讨论情形

克氏声明:今天所讨论的问题,有几种问题为我所知道的,我先发表我的意见,然后再由诸君发表意见,相互讨论。又有几种问题为我所不明白的,就先请诸君加以解释,然后再由我发表意见。

(一)克氏意见 道尔顿制虽发生于美国,但不能完全代表美国教育界的实施(practice)与思想(thought)。在注重考试制度的国家开始盛行此种制度,如英国、中国、日本都可以看出这样的情形来。此制的大要,在主张一种具体的固定的课程,然后将其内容分成若干段落,在每一段落里,使学生自由支配其时间,从事研究,并予以考试以察其研究的结果。详言之,所谓道尔顿制,大概将一年分成若干段落,至于学生学习的步骤,则由学生分期学习再予以最后的试验;又所谓分期学习的时期普通为一个月为单位, 将一个月中分成若干段落,至于学生学习的步骤,则由学生自便,如在前一星期里,分期研究算术或他科,或完全研究算术,均无不可。要之,此制由学生自己规定其课程,并将班级制打破,使学生请教师为顾问,学生对于其所研究的课程,如有不明之处,则请教师指导之;苟在一定时期内能将固定的课程学完,则学生就算尽其能事了。

一般赞成道尔顿制的人,以为此制可使学生有选择课程与学生如需教师加以指导则即可不必,学生的责任心,就不能不因以提高了。

但以我的意见而言,则不甚赞成此制,其理由为:

A.预先规定一定的课程,恐非最好的编制方法。

B.此制的教育目标仅使学生从事于考试的准备,却非教育上应有的原则;苟如是,则学生所得到的,乃系教育的劣点,而非教育的优点。

C.此制完全应去上课的时间使优良的教员无用武之地,亦非适宜之道,因为这多少是违背教育原则的。

四年前,有英国女学生某,以心慕道尔顿制之故,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院,从事于道尔顿制的研究,一方面复在某小学里实验其所学。二年级之后,忽与我告别,这并非是证明道尔顿制有什么错误,不过表示她不愿再学此制而已。当告别时,我曾询其对于此制的感想,有无改变?她答道:“此番来美研究的结果,颇与我所希望的相反,所以我现在的感想,已经是大大改变了。”我问其故,她又答道:“当我才在小学里施行此制的时候,一般儿童尚不知此制的内容,所以他们很容易发生新兴趣。及至他们逐渐明了此制内容时,转觉枯燥几无兴趣可言;他们仅在规定的课程里敷衍了事,以考试及格,如是而已。”她所说的正与我的感想相同,因为此制的缺点,即在使得学生仅在规定课程里预备一些,希望考试及格后能够升级就算完事了。

因此,有许多相信此制的人,迨至实施以后,反足减少其原来的热度与信心,于此可见此制目的虽在希望改良教育,但其结果所得,是往往与其初衷相反的。

(二)会众讨论

A.问(会众——以下皆仿此) 闻英国实行道尔顿制的结果甚好,克博士往英时,未知曾否对于实行此制的学校加以考察,其结果果系真好否?

答(克氏——以下皆仿此) 英国偏重考试制度,似非教育上之根本方针,故不能仅英国的考试情形及其实行的经验以定道尔顿制的优劣,必须察其于各方面之影响如何而后能定。以中国教育现状而言,如漫然采行此制,不加考察,则其弊甚大;因为中国的学制,尚未加以彻底的整顿,瑕疵之处,在所难免,苟遂行此制,仅能令学生注意空洞的知识与机械的考试,绝非适宜之道。又印度亦盛行考试制度,虽未显然采用道尔顿制,但其结果,不过使学生因注意考试而学习空洞的抽象的不切人生的知识而已。

B.问 道尔顿制有考试,其他学制亦有考试,道尔顿制的考试与其他学制的考试相较,并没有什么显然不同的所在,且闻道尔顿制的注意点即在自动学习,然否?

答 自动学习,注意在自动不言可知。道尔顿制既规定一定的课程,则学生方面便不能产生自动的建设的思想,且教师方面亦因固定的课程之故遂致无用之地。这就是我反对此制度的最大理由。

C.问 闻美近有winnetka制,一种比较改善的制度为科学的,而非沿袭的,但尚在试行之中,不知此制较之道尔顿制如何?

答 winnetka制,可分两部分说。第一部,颇与道尔顿制相似,第二部则不相同。其相似之处,为规定教材使学生从事学习,但为科学的,而非随便的。其相异之处则winnetka制为流动的,如算术,须反复练习,则属于第一部,而地理与历史的教学法有流动的可能,则属于第二部。所以此制度关于地理的教学法颇为流动,其开端则始自乡土地理,而学生方面则完全为自由的学习。历史亦然,其所采用的多为最流动的方法而取材于设计教学法,这是我们所须加以注意的。

第一部,须应用若干重要的练习,如算术、习字等是,以科学的方法行考试的制度,故其考试的流弊甚少。而第二部则为此制的主要部分,因为这是流动的,为此,师生觉得有练习必要时,则用第一部重复练习的方法与教材,故此制的结果,颇多独到的所在。

实行此制的地方人士,对于此制的现状,尚无不满之处,因多开始加以注意与研究。如历史与地理的教材,则从书籍与杂志里研究之,以统计这里所发现的人名与地名的次数;更藉发现的次数之多寡,而定其重要与否。如中国与日本应当注意与否,就在所研究的书籍与杂志里发见次数的多寡而定。

诸君如稍稍了解一点英文,就不难在关于此种研究的书籍里加以参考与批评了。

(一)克氏意见 管理学生的要点,在使学生从成功的希望里工作教师所认为满意的材料,苟如是则管理方面,就没有任何问题发生了。

所谓惩罚的方法,如行之于中学里,不特无用,且易发生更坏的结果。即以奖赏的方法而言,少用之,似有微益,多用之,则亦常有不良的影响。

五年前,我曾参观一个学校,其中有男女学生四千余人,上下课时,秩序甚好,毫无凌乱之象,问其故于该校当局,该校当局谓该校颇注重学生自治,并有学生自治会,以司其事。在学生自治会里,另有一种组织,专维持学生在课堂、过道里的秩序,故秩序甚好。记得有一次,许多学生挤在一条过道里,秩序稍显紊乱,此种组织里的委员即谓须依次而行,切勿拥挤,而学生竟从其言,秩序乃赖以恢复。

该校当局又谓该校禁止学生吸烟,学生自治会亦然,但学生方面仍多有吸之者,自治会中的委员无法可施,乃询于学校当局,当局谓这是你们的事,要你们自己去做。自治委员因招集吸纸烟的学生开一谈话会,并谓我们上次集会时,已决定禁吸纸烟,今若是岂非相矛盾,而为不能自治的表示。自此以后,吸者遂力以纸烟为戒,逐渐减少,虽间有一二偷吃者,但此风已由是大杀。即此可见学生自治与合作的效果了。

我(克氏)对于中国情形,不甚了解。但关于学生自治方面,从有特别困难之处,学生终究是自动的好,终究是合作的好。知乎此,就应该使学生尽力于自动的与合作的地位;学生苟能逐渐由是而行,那就再好不过了。

据我观察中国学校的结果所得,以为各学生应先养成服从道德的勇气不致盲从地去做。中等学校里每月许多好学生,虽知所为不当,但不能不勉从大家之后,随声附和。这是很不对的。

五十年前,美国学校里,师生间常易发生冲突,此其故,以当时的课程,多半干燥乏味,又师生间的利益,亦不相同,一般学生,常因此发生反抗的现象。近数年来,教学法既逐渐改良,课程亦加以改造,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反抗的风潮,就因此渐渐减少了。

A.问 英国的赏罚制的原因,乃由于课程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采用他法以从事补救之故,英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英国从前学校里的课程无甚乐趣可言,因用赏罚制以救其穷,其实这正是一种弱点的表示,如能逐渐改良课程,使学生兴趣盎然,就可以不用赏罚制了。英国近来有感于此,因变更方,改良教材增进学生的兴趣,所谓赏罚的制度,已不复引用了。

B.问 奖赏法为外铄的,当然不好,但学期终了时举行奖励金,似有效果可言,能行不能行呢?

答 一个学校在学期终了时所颁与学生的奖励金,其标准多由分数而定,因分数多少而决定奖励金之颁与与否颇有流弊。

第三问题

(克氏对于本题,宣言不甚明瞭中国情形,须请在座诸君先加以解释或讨论)

(一)解释 有许多学生在初级中学毕业后,不能升学,势非谋生不可,所以学校方面对于此等学生应于普通课程之外,另设特殊课程,使其从事于职业上的准备。

(二)讨论

A.学校里应否分科,须以学生学习的程度为准,不应限于高中或初中。

B.国内高中里的分科,现已不成问题,惟初中里究应采取分科制与否,反对与赞成的人,目下尚在辩论之中,应请克博士加以指教。

C.克氏意见关于此种问题的答案,当然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初中里的学生毕业以后,如即谋生则学校里对于此等学生,理应养成其谋生的能力,但同时亦须注意公民的训练,以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又初中虽是因为上面的情形,可以采用分科制,添设职业的科目,但经费与设备方面,所耗甚巨,故应斟酌学校里的经济情形,所开的科目,不可过多。

在中国现状之下,中学生多半途离校,另就他业。故为权宜之计,宜与以职业的准备,养成其谋生的能力。但是将来中国教育的情况如已改善,还是希望此等中学生多读几年,能在中学里毕业就好。

(一)克氏意见 关于此种问题的答案,亦须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我在美国虽略有经验,但能否供中国参考,则不可知。以美国男女同校的实际情况而言,结果甚好,我相信男女同校是可收教育的效率的,尤其是在小城市里。这因为在小城市里的男女,本多互相认识,其家属亦多彼此往来者,及至同校以后,愈可明了两性间的心理而减少两性间的误会,各从人类的见地上,互相亲密,以为将来婚姻方面之一助。但在大城市里,人口繁多,情形复杂,男女以分校或同校为宜,则非可一言而定。我有一女,在哥伦比亚大学附中读书时,所识男同学甚多,迨及升学以后,男同学相率他去,犹能一一道及其优劣。所以男女同校时,应使其对于他人的优劣,逐渐养成一种适当的裁判态度,如是,则男女之间,更可互相了解,互相明了各人的长短了。

最后,我以为在小城市里,因为以上所述的种种关系,如实行男女同校制,是一定没有流弊的。

A.问 男女两性心理方面,无大不同,由此以言男女同学,自不成问题,但其生理方面,则未可同日而语。女子在十四岁前,生理上发达,较男子快,其学习的进步亦较速;自十四岁以后,则呈滞缓状态,远不若男子发展之速,然则我们在教授上有什么适当的补救方法,能使男女两性适于同学呢?

答 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发达,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其影响于教学方面则甚微,并不是一个什么严重的问题,所以发生男女两性生理上不同之感者,仅有十分之三的少数而已。又男女两性间的差异,反不若男子间差异之甚,因为男子间的极优者与极劣者相较,是远过于男女间的差异的。若以中国而言,男女间许多差异的地方,或由于风俗而来,亦未可知。

B.问 美国男女两性,在小学时即同校,故升中学以后,不发生什么困难与差异的所在;在中国不然,则男女在中学里同校之时,两性总是免不了发生扞格的所在,欲免此种困难,惟有在小学里就实行男女同校的制度,然否?(问者为一美国妇人)

答 自然,男女同校,应始于小学。时座中有人谓现在中国各地的小学都已男女同校了。

(一)克氏意见 中学里绝对不可强迫学生学习代数几何三角。我对于数学方面,虽无十分研究,但以为代数几何三角者能实用的地方甚少,即有实用的地方,亦仅限于最少数的人,大部分的人则不需此。因此,中学里固不可强迫学生去学,即便大学里也不当以此为入学试验的科目。(时座中有人谓克氏曾任数学教授若干时,所谓无十分研究云云,这是克氏的歉词啊!)

A.问 现在美国各大学里也有以此三者为入学试验的科目吗?

答 只有极少数的大学是这样的,但此不过为反动派的最后余光而已。

B.问 中学里普遍有二科:一为特别科,教代数几何三角;一为普通科,不教代数几何三角。但因大学时的入学试验常以此三者为必须试验的科目,故若径然屏去此三者而不教,则反对者甚多,然则有什么方法来解决此种困难呢?

答 大学里苟以此三者为必须试验的科目,除大家一齐弃考而外,实无别法可想。

克氏声明:我对于中国教育情形,不甚明晰,苟漫然发言,实不知其对于实际上能发生多少效率,故不能与以答复。

第七问题

克氏意见 纽约林肯学校的初中部,对于混合社会科学的试行,结果尚好。试行此法的,不仅林肯学校,还有二三百中学共同试验。但关于此类的书籍,并非公开出售,乃仅售于愿意试行此法的学校。现在林肯学校所试行的混合社会科学,已比从前未混合时的成绩好得多,但今后尚须加以努力,更求进步。我很愿中国对此有研究的人,也来从事试验而力求进步。

克氏意见 照美国的教育史看来,先注意小学师资的训练,及小学师资有显然的进步以后,才开始注意中学师资的训练,这是很不经济的。我深望中学对中学小学师资的训练能同时并进,勿如美国之费时。现在中国教育界里可做的事情,当取法于美国各州的省立大学;其法即在各省立大学里添设师范科,一方面使学生在这里从事研究,一方面并使学生到附中里去实习,予以相当的指导,以期养成良好的师资。

[1] 1927年3月20日下午2时,在博物院路二十号二楼。到席者,有朱经农、沈茀斋、凌冰、程时煃、查良钊、郑通和、俞庆棠等三十余人.主席为沈茀斋.

主席——今日讨论初等教育。关于初等教育问题甚多,仅提出两大问题:(一)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二)设计课程(project curriculum)。因为这两个问题与中国的小学生多半有关系的,而且克博士对于设计教学法尤所擅长,最有研究。

克博士——设计教学法恐怕有人误解以为方法。据我个人意见看来,是为教学的观察点。设计教学法是一种方法,是对于儿童的方法,而非教历史地理等方法。上次已与诸位讲过,承认意志强的,他的学习结果一定是好的,并且附带事情也是好的。还有没有意志的,可以使其有意志;已经有意志的,也可以使其增加,格外坚强。教育家的责任,是怎么能够想了。对于学习须要特别注意最要紧的是儿童对于好的意志特别增加,努力学习。

问题(一) 关于设计教学法的理论及实施上,常有下列的几种批评及困难,请明示意见及其补救法。(A)设计教学过重智识上之功利的价值。答——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怀疑。昨天我与一个朋友谈话,谈到一个小孩学音乐事。这个孩子极有天才,并且喜欢学的,可是教员教不得法,太重智识功利,所以孩子非常讨厌教员;并且对于音乐也很勉强,天天骗他的父亲如何如何的学,其实他不学了。由此可见这个教员不但没有增加意志,并把他的意志反减少了。所以有这个例子,就是证明教员没有利用意志;非但未增加意志,反而使其对于音乐讨厌,因为太注重功利了。所以我说如有学校教员发现上述情形,最好办法,就是立刻停止学习,不要再叫学生上学,另外想出方法,怎么能有兴味,使其再学。这就是设计教学法的观察点。我在上海见有学校练习做戏以为学习,这就是设计教学法的一种,而且这种并不见有什么过于注重功利之处。(B)设计教学法缺乏继续的缜密的智能上训练。答——我觉得很不对。设计教学已经讨论,就是意志愈强,难愈能胜过困难并且引起兴味。但是旧的教育观念不同,他是对于课程愈没兴味,愈要学生努力去学。这是不对的。果真是真困难而有兴味那越努力愈好;假使课程干燥无味,那是另一问题,因为不是真困难。若谓设计教学,学校亦可讨论教授法之不足;确有其事,但看旧的学校缺点更多。我常参观学校,是用注入式的许多,学生都不注意教员所讲。当然此种高深的教法,比较设计法的好处更多。如果训练儿童有继续的严密的智能,对于功课不能过难亦不得太易。此两极端,颇有弊病;过难了,学生就失望;太易了,学生不会努力了。所以选择课程既须得当,能使学生努力,同时又不要使其努力后又失望。(C)设计法易偏重儿童的兴趣,而忽略社会的需要。(D)设计法易于忽略基本的智识技能的获得。答——以上两个问题,可以并而为一研究。如果真有上项两事发生,那是教员的不是。倘教员是很好的,不应该有这结果的。因为教员知道了社会的需要,采用设计教学法时,就可引起儿童研究社会上基本知识之兴趣。什么标准为基本的智识技能,是很难讲的。例如甲乙所说的都非基本的,意见不同,很难确定。所以教员如已经过相当的训练之后,定能够注意于社会的需要。如美国苛林(Calling)用设计教学法,除教基本的智识技能外,并且学习许多附带的事情。可是用设计教学法,我有一个意见,就是一个学校内,所有的功课,千万不能都用一种方法。设计——在相当的情形之下,可以逐渐逐渐地应用。有一句话,有的用,有的亦不用,一点一点试验,否则事实上定有许多困难的。(E)设计是注重有目的的动作,儿童动作,未必都有目的。答——任何动作,都有目的,不过不同罢了。例如一个孩子要看影戏,就是目的。无论内容如何,即有道德缺点,以致看了之后,发生种种附带不好的影响,均不管的。所以没有孩子没有目的。问——美国的教育家柏格来(Bug1ey)说,许多孩子的动作,是无目的的,所谓nonpurposes。答——柏格来的所谓无目的,是限于文学方面。其实不对,也是有目的的。例如一个孩子去学文学,是自己情愿,还是被强迫的?因为情况不同,所以目的亦是不同,须看孩子学文学为什么。如果他的意志很强,结果定好;否则强迫的结果定是不好,所以认为孩子动作均有目的。(F)设计时间过长,兴味不易持久。答——设计时间过长,兴味不易持久,这是教员之过。凡教员对于教学有经验的可以不要时间太长。我以为这是教员责任。(G)劣等生与优等生共同设计时,前者往往少得益处。答——对于这点——劣等生与优等生——为人类的不幸,优等生定比劣等生得益多,但是教员也可一样帮助劣等生。问——优等生与劣等生分班用设计法教授,比较如何。答——如果儿童智力(intelligence)相差很多,不妨分开来教授。如智力优劣相差距离不多,亦可在同一设计法中补救之。但在同一设计之内,须择较难者给智力优的学生,较易者给智力劣的学生。

问题(二) 关于设计课程的(project curriculum),设计课程对于学校教师在实施上是否缺乏相当的指导?答——我回答是的,有二原因:(一)设计法是比较的新;因为新的缘故,很少有相当的经验。(二)设计法与旧法不同。采用设计法,教员特别多负责任;而采用旧法,学校教员都可分开负些责任。问——设计教学法最完全的课本,在美国叫什么名字。答——Manckee:project method。问——学校教材,如必俟儿童感觉需要时,方可提示,则有时很重要的教材,而儿童无感觉需要的机会,(例如中国与远东之关系)将如何处之?答——这个就是证明设计教学法的好处。如教员好,一定能够引起浓厚兴味。例如远东问题,儿童即知埃及、日本等国的事,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发生问题。比如教历史近代史,对于这些问题,不能发生很少兴趣,并非证明就是缺点。可是这个讨论只有年龄大些的孩子有益处;因为年龄小的智识不足,替他讨论也是没有多大利益。

问题(三) 关于道尔顿制的(Dalton plan),请示对于道尔顿制的批评,中国有实施之必要否?答——讲旧方法是先将学校的课程固定了,然后再照了课程表上讲课,教员用了启发式或演讲式的教授,学生听着。道尔顿制是不要教室的,课程亦分了几个小的段落。第二星期学历史,第三星期学算术,学生志愿学什么,即学什么,不固定,亦不进教室的。以学生的兴味定课程,打破教室上课规定课程制度。这样办法,(一)给学生个人多负些责任,课程非固定,是好的。(二)对于教员感情或能增加。因为学生没有问题,不问教员;若有疑问,即寻教员去问,所以教员在此情形之下,是学生的朋友。我所反对与批评道尔顿制的地方有两点:(一)始终不以学校教育规定课程内容的多少,即定成绩的标准。(二)在讲堂上上课,我觉得是很好的制度;倘废除了未免可惜。举一个例子,已于前日在中等教育讨论会讲过。四年前,有一个英国女士来美,进哥伦比亚大学师范院求学,同时在小学内试验道尔顿制。大约二年后,即回国。行时,特向余来辞行。我问二年来的经过怎样,态度有没有改变呢?她说她来美国,因为道尔顿制发源美国;但是试验二年,结果大失所望。最初因为儿童不知道尔顿制是什么东西,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后来学生渐渐晓得了,于是专门敷衍,他们目的全在哄骗学分,能够升班罢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当然不能断定道尔顿制有缺点,因为须要经过许多试验才能论断。不过无论如何,这位女士研究道尔顿制确是发现困难,这是无可采用?答——他俩完全反对的,事实上不可同时用的。道尔顿制主预定课程;设计是不主张预定的,他是随时变的。道尔顿制虽发生于美国,而盛行于英国;因为英国注重考试,而美国是不注重的。

问题(四) 关于普通教学的(general method),归纳与演绎,在历史教学法上,应以何者为先?答——什么归纳,什么演绎,我不详细。教历史最初是用英雄传,得此智识,可以晓得英雄事。再进一步,如年龄大的,可用做戏方法表示一切,使人见了,都知以前什么状况。若年纪再大的学生,教以种种问题如何发生,如何有这结果。我们以社会需要,以历史的背景教之,成功定然很大。问——由英雄传去教学生,以现在的英雄先教,然后再教以前的英雄传如何?答——在英雄传并没有大的分别,总之以学生的兴趣为准。如现在的英雄传,学生对之有兴趣的内容无大关系,所最重要的是引起兴趣。还有要紧的,是选择何种故事最为相宜。一方为研究历史有兴味,同时能够得着人生所必需的智识,这样就叫做附带学习。

问题(五) 关于训育的(disciplinary problem),在小学是否要有教育上的主张,或适宜主义,作小学训育之中心目标。答——这个问题愿先听诸位意见。问——因为小学教育为国民的根本教育,而且小学生都是极纯洁的,犹如一张洁白的纸,凡百事思想,都是先入为主,所以小学是否要有教育上的主义,作为小学训育的中心目标。答——美国亦有这一类的问题。如要欧战时,有人主张爱国。但是同时又有一班人的主张不然,以为学生不应每日早晨到校见国旗即行礼。倘凡百事都是政府对的,我以为是错的,觉得美国不应养成这种爱国观念,须要有正当的爱国态度。比如用怎样方法,可使美国变成一个理想国防大学,不要只知爱国,只要谋本国自己的利益。在美国并有几种教育规权,例如有几州,学校禁止学生知天演论,并有一种法律的规定。我认为是错的。可是同时教员有起而反对者,那就是违背法律,也是不对的。倘我在无论那一个省内——有法规定的——我要特别小心。假使我对于规定也许要反对,但是要有目的。我的目的是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没有注意,我也不愿意去干。问——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否要分两部?(一)小学校的目的,是否专门为教小学孩子读书,没有其他目标;要如是的,没有话可说,倘或不然。(二)在社会上或政治上应以哪种政策为小学的中心目标?而此种中心目标是否全国小学校须一致?答——教育当然不仅仅教育书的,社会的与政治的种种背景,均在被考虑之中。同时我们也要有一致的意见,统一思想是人类大不幸的事。倘是以教育要有一致的意见,没有独立的思想,我觉得也是不对的,而且一定要失败。

问题(六) 先生对于中国小学有何批评?答——对于中国小学,惜未多参观不能有所批评;但有些思想,似有改良必要。就是中国小学之中,都见有讲演式的教学法,教员讲,学生听,很不对的。还有小学生往往手捧了一本书诵读,有的看着书,有的不看书。从心理学方面观之,不但不对,并且不能学习。更有一个教员,用了一个警笛,在教室内吹,同时引起学生的读书,这种方法对吗?现在我有一个要紧的话,就是办教育的不要忘记小孩子。例如美国有个学校,看见学生上班下课,教员在这头指挥着他们,步伐非常整齐。再有学校学生,一班教员教他们练习演说竞赛,或是做戏,而于纪念会中表演,使得一班家长参观之后非常喜欢。这种受家长的赞誉,以为增加教员的价值,这种办法,实在令人不能不怀疑的。在美国有个小学俭德委员会,我亦委员之一,有一次与各委员谈话,他们都是银行界人,非常富有,我对他们说,注重俭德,并非节省金钱,而是养成节省的习惯。普通学校以为俭德,如钱聚得愈多,愈表示成绩好。他们实在不知教育;要晓得办教育,并非要人赞美;只要人赞美的教者,即不是真正的办教育的。

[1] 1927年3月21下午2时,在博物院路二十号二楼举行。由委员会推定程其保、程柏应、胡叔异搜集关于小学教育之问题,并公推程柏应为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