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所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教育,都是关于校内的教育。上古没有文字,所以没有“形式教育”。这都不是偶然接触之间,随便可以传授的,于是生出“形式教育”。这种教育,在西洋史上有特殊机关,专管这种教育。学校教育,虽在近世史上很为重要,但是也有一种流弊。就是,自从学校教育独立以后,渐渐和社会隔离。所以学校教育的目的宗旨,也就渐渐迂远,不切现在社会的状况、生活。学校教育独立以后,学生所得到的知识,大半不能应用。

 

 

 【第七次】

 

一、社会教育的缺点

二、学校教育的缺点

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

四、(杜威先生的)理想学校

 

前几次所讨论的教育,大部分关于校外的寻常训练。这种训练,无非得自环境的要求,以及个人互相接触的需要。今天所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教育,都是关于校内的教育。看它和校外的教育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一、社会教育的缺点

校外教育也有缺点,什么缺点呢?就是这种教育太近于“偶然”,而且也太嫌“散漫”。大概不是由于环境的要求,就是由于个人的需要。而这种要求需要,总不外环境变动,或彼此关系生出来的,都是不意而得的教训。且学生生于各种家庭,环境各各不同;他们所受的教育,也必定各各不同。那么,所得的训练,未免太嫌散漫。在原始人社会里面,大概都是散漫偶然的教育。不过因偶然往来,偶然谈话生出来的。好像可从地下拾起的,不意可得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当然不能应付复杂环境的需要。但是虽属偶然的、零星的、琐碎的、无系统的,然而当中也有一部分是有系统的。就是礼节上的“冠礼”,这种冠礼,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举行,仿佛大家承认他可算成人,在一群当中可为一个正式的分子;这很带有“形式教育”的意思。当举行仪式的时候,把一切自古相传的普通习惯,用口授的方法传授给他。用意在激刺他的神经,使他领受这种习惯,大约要费去数礼拜的工夫。这与“学校教育”很相近。后来社会由简单变为复杂。其中最要紧的要素,就是文字。上古没有文字,所以没有“形式教育”。自从有了文字,就产生文学。古人的理性,古人的观念等都记在文学上面。这都不是偶然接触之间,随便可以传授的,于是生出“形式教育”。这种教育,在西洋史上有特殊机关,专管这种教育。有的在家庭里面专请先生教儿童的,有的几个家庭合请一个先生教儿童的,有的归教会机关管理的。既归这种机关管理,那么,他们的意思,不过要培养教会人才,如僧侣之类罢了。所以他们所教的科目,也只合于教会方面。自古以来,这种教育,或限于家庭,或限于教会,总是为少数人所操纵。历年所经过的种种情形,可以写成一部社会沿革史。若论由一国政府正式办学,也不过百年以内才见的事体。在百年以前,都是属于教会私设的机关,为少数人所操纵。这种教育权,由家庭教会移到政府的一件事,在近世史上很为重要。因为教育从私人手里移到国家手里去,民族国家的制度,就是因此发生的。所以教育有两种趋势:

第一是平民国家主义的教育——因为国家是平民所公有的,人人有份。无论什么僧侣,什么家庭,都是平等的。所以教育也要是“平民教育”。凡是国民都可受到教育。

第二是不根据平民主义而拿普及教育做工具去达其他目的的教育——即如德国、日本,虽也讲求“普及教育”,但是这种教育,不以人的个性做根据,乃是变化人的个性的,使得贵族总要服从政府,平民总要做他的奴隶;所以他们的教育虽能普及,然而宗旨大不对。

二、学校教育的缺点

学校教育,虽在近世史上很为重要,但是也有一种流弊。就是,自从学校教育独立以后,渐渐和社会隔离。所以学校教育的目的宗旨,也就渐渐迂远,不切现在社会的状况、生活。大概无论什么制度,什么机关,成立以后,总有一种习俗成规,是积年累月遗传下去养成功的。后来好像必须依照成法去做,不能更变。学校也是一种机关。科目如何定,如何教,历年相传,就成为一种习惯的科目,习惯的方法。就是政治上有什么大变迁。经济上有什么大变动,它都置之不问,还是依照成规去做。所以与社会愈离愈远了。我举一个例,就可以格外明白。西洋教育,在高等学校里,很注重文字。即如英国有个学者,曾经说:“英国的大学校,大概很注重古文。因为两千年前的文艺,都是记在希腊、拉丁文里,要研究高深的学问,不可不研究古文。”后来这种习惯,渐渐养成。到了现在,这种遗传的习俗,已经不可摇动。所以也是很注重的。

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

现在我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举出几种结果来。

(1)学校教育独立以后,学生所得到的知识,大半不能应用。因为所学的东西,都不能了解意义,所以到社会上总不能应用。说到校外所学的,总是有社会的意义的。他晓得所学的东西,和社会有什么关系,有什么用处。即如儿童要知重量,就能拿秤来称称;要知长度,就能拿尺来量量。但是到了学校里面,只知读书,别无他事。甚而至于长短、大小、轻重,都不能完全了解。又如儿童在家庭里喜用语言,表示需要。他觉得语言很要紧,不能不用。但是到了学校,就好像不愿意讲话,反觉得作文识字等等很苦。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一种是知其有用而学,一种是不知有用而学;一种是活的,一种是死的。

(2)校外的范围虽是广泛,然而都是实用的知识,是可以用的。学校里的知识有限。纵于范围内能得知识,也不过“为读书而读书”,叫他记忆背诵罢了,于实际毫无用处。知识本与实际有关。平常所谓知识,都是书本的知识,抽象的知识,都是与实际无关的。讲到抽象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学校里高深的知识。要有长久的预备,才可得到这种知识。即如科学上的知识,就是抽象的知识。然而这种知识,也可以应用到实际上去。还有一种,是不能应用的抽象知识。那可算与实际全无关系了。

(3)读书的人或是受教的人,必有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为内部发生,觉得不能不学,将来必定可以应用到事实上去。所以就以为有用,以为有趣。但是到了学校里,所学是所学,所用是所用,两下分开,不生关系。于是受教的人,觉得所学失去吸引的力量,不能发生自然的学习;教的人以为儿童都不好学,必须设法奖励或恐吓,使他前进。好像儿童无此本能,必须靠着鞭策才能前进。此说殊属荒谬。学习是自然的,由内部所生的自然趋向,自然趣味,如同渴而要饮,饿而要食一样,本用不着引诱的法子去鞭策他。

四、(杜威先生的)理想学校

以上所说,并非批评学校。不过言其理想学校,应该怎样罢了。校外教育有生机,所以校内教育也应该保存生机,校外教育是实用。所以校内教育也应该保存实用;校外教育有动机和兴趣,所以校内教育也应该保存动机和兴趣。凡校外所有的材料,校内都应该采取;不但采取,还须扩充。把校外的零星琐碎的材料,拿到校内来,加以组织,加以提炼,成为一种有系统的科目。把不好的除去,把好的提出来发达。这就是我的理想学校。

 

 【第八次】

 

一、学校的特点

(一)学校是一种社会的机关

(二)学校是有课程

(三)学校是有教法的

二、学校的教材

(一)教材是从经验来的

(二)教材要加一番提选的工夫

(三)教材是经验的结晶

三、学校的教法

(一)教法要在儿童和成人两方面着想

(二)教法不是传授现成的经验

(三)教法要顾住社会的背景

 

一、学校的特点

今天讨论校内教育的特色,就是学校和社会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一)学校是一种特殊社会机关

学生离了家庭,到了学校,也像社会生活的样子,仿佛入了一个新环境。耳目所接触的,都与家庭不同,学校里的历史上、组织上,以及其他种种,都有特殊的现象,与校外大不相同。

(二)课程

校内有各种科目,分门别类。有数学、英文、历史、地理等各科,都需分别研究。

(三)教授方法

教师不但在学问上需有专长,并需有提出教材使学生能领受的方法。

照这样看来,校内的特色共有三种:(1)有特殊的生活;(2)有各种科学;(3)有教授方法。这就是与校外不同的几点。

二、教材和儿童经验的关系以及教授的方法

以下所要讨论的,就是教材与儿童所获得的经验有什么关系,以及教授的方法究竟应该怎样才可使教材和儿童的经验合宜。我们晓得儿童未到学校受教育以前,所获得的经验是偶然的,不能拿来分类的。但是到了学校里,就分出什么科什么科来了。因为这个缘故,就有两个问题发生:

1.教材的起源是怎样——教材如何生出来的?

2.校外有什么经验与校内的教材相合的——学校教材和儿童经验如何才是合宜?

解释第一个问题,可以分为三层说。

(1)科目起初并不是分门别类的,乃是从前人历年的经验,渐渐组织成功的。就是拿古人的经验来加以组织,成为分门别类的科目。

(2)这许多前人遗留下来的种种经验,并不是不问好坏,一概拿来组织,如同河水沉淀,泥沙夹杂的样子。所以第二层我们必须加以选择,拣其有价值的保存起来。宛如练选精善,去其杂质,绝不是把古人遗传下来的经验,尽数都要保存。我们拿稻麦场来做个比喻。当他播扬的时候,所保存的是米麦,而所飘散的都是粃糠。所以前人的经验当中,有价值的如同米麦,应该保存。还有许多无价值的、琐碎的,如就同粃糠应该除却。所应保存的经验,不但在前人看起来以为有价值,对于后人也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应该保存,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继续遗传下去。

(3)我们应该晓得学校里的教材,或是课本的知识,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在前人的时候,散漫得很,没有一定的标准。既经选择以后,就把它的体积缩小,凝结起来,成为结晶。可是一般教师和学生,对于这种地方,往往不能了解。

解释第二个问题,也可以分为三层说。

(1)学校教材,如此的有定形、有组织、有系统,在成人方面看起来,确实如此。但是在儿童方面看起来,未必也以为有定形、有组织、有系统。所以教材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从成人看,他一方面从儿童看。所以我们第一层要明白的,就是学校科目是从前经验生出来的,不是从儿童的经验生出来的。在成人既经组织,脑筋中已经清清楚楚。然在儿童,尚未明白,所以教授须得法。因为拿这教材授与儿童,总难免有不合个人经验的地方。教师必须留意。否则以成人的知识,由外面附加上去,不是儿童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要能得法。所教的科目,要能与儿童的经验融贯一起。

(2)拿前人的经验传授儿童,不是从前人经验中一经选出,即可传授,还须加以组织的工夫,才能传授。但是教师大概一经选出,即拿来传授儿童,好像这种知识是现成的,前后的次序很清楚的,学者必能十分领略。这种情形,好像到街上店铺里买东西,可以拿现成的交给他。与教者拿前人现成的经验做教材教授儿童,正相类似。所以教授方法,最为要紧。假使稍不留意,把现成的东西授与儿童,那么,儿童是被动的、吸收的,好像可以把这现成的东西,放在知识的口袋里面,收而藏之。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3)学校所有各科,就它们的起源上看,总有社会的背景,都是应社会的要求生出来的。所以教材如不以社会为背景,那么科目的组织结构,都是单独的、孤立的,与社会不能发生关系。即如教授历史的时候,把所记的事实当做孤立的单独的东西。叫他把年月人名等拼命地苦记,如同教他吃点苦物一样。殊不知古人做事,也是和今人差不多。教授的时候,不从古今的关系上着想,好像历史一科是死的,无生气的。我们晓得的历史,从今人看起来,当然有社会的背景。不但历史如此,凡稍涉抽象的东西,都是有社会的背景。即如数目度量衡等,都是应社会实用之要求生出来的。好比木匠的器具,不用不备。哪一样没有实际的要求?就是上古独立的学问,又何尝不是应社会的要求生出来的。他事不论,即如农夫所栽所种的东西,有的可以充饥,有的可以医病,有的可以取其纤维织布匹,有的可以取其材料做成筐篮,都于实际有用。所以教材万不可与社会背景分离,必须互相联络,使儿童于社会实际上了解教材的用处。

因为这三个原因,所以有许多教材,在儿童看起来,以为是迂远的、无实体的,学习的时候,如同做苦工,毫无兴趣。这就是因为学校科目与校外的经验分离。往往有些科目,偏于书本的,不是实在的。读书不过要想识字罢了。殊不知文字不过是一种代表事物的符号。文字虽能认识,而于实际的价值已经失去,有什么用处呢?文字不过是一种代表的符号,而后来的人就把它当为事实,而不当为能借以认识事物的工具。我们拿银元比科目,比文字,拿食物衣料等货物比实际经验,比实际生活。价值之高低,可以银元代表;所以银元如同价值之结晶。但是银元虽有价值,然不过是一种工具,不能直接可食可穿。要食要穿,必须拿银元去换这些东西来吃来穿。所以科目不过是一种工具,并不能当为实际生活、实际经验,不过能借以应用于实际罢了。总之教材的正当教法,就是教者当教授的时候,须看教材与儿童所有的经验有没有相交之点?教材与儿童可否发生关系?儿童是否能了解意义且能用以改造其粗浅未成熟的经验?教师要仔细选择。选择以后,尤须加以组织。如新开矿苗,必须加以提炼。教师的目的,是改造经验。科目乃是内部的经验送出来的,绝不是由外面附加上去的东西,如同从上面用力,把石头压倒的样子,必须由其经验提炼改造。这才是正当方法。

 

 【第九次】

 

一、经验的要素

(一)主动性

(二)受动性

(三)保存性

二、知识的来源

三、知识的分类

(一)直接的知识

(二)间接的知识

 

前次就学校教材和方法,说到科目是前人经验的结晶,经过选择组织,保存到现在。这句话倘若从教材方面说,就是拿学校教材,变成儿童现有的经验。倘若从经验方面说,就是拿前人已有的经验,加以改造,变成现有的科目。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一样。教师的大责任,就是将儿童现有的经验,与前人已经组织好的经验联合在一起,也就是把儿童现有的经验变成科目。这是教师应该知道的。不但仅仅知道这样,必须同时知道儿童经验的性质和源起。那么才好着手变成种种科目。譬如教授地理,教到江河就告诉他从哪里发源,经过什么地方,注入什么海洋。这都不过是提出材料叫儿童强记罢了。倘若进一步说,就要叫儿童经验与这种教材联合在一起。那么儿童才能了解意义。我们现在要讨论这个问题,必定要先就“经验”二字加以研究。看经验从何处生出的,既把经验的意义研究明白了,然后再加以分析,慢慢地讨论各种有系统的科目。

一、经验的要素

经验大概有三种要素:

主动性——儿童固有的主动倾向;

受动性——被动性、受纳性;

保存性——保存主动与被动发生关系的时候所有的变化。

例如儿童喜伸手,假使他所接触的是球,当那个时候,一方面伸手去触球,是主动;一方面触到球面,就感有印象,是被动。是光滑的,是粗糙的,是硬性的,是韧性的,都是被动方面所感触的印象。做一点事,就能得到一点印象,感及神经。所以经验之中,主动和被动两种要素很为重要。我们研究神经,也是根据这个原理。这种神经通到大脑,实系由大脑分布手足耳目各部,成为运动神经,人动作的时候,与外界相接触,就有感觉。由感触神经把印象送到大脑。所以运动神经与感触神经,都是息息相通的,关系非常密切。至于第三个要素,是从主动被动的关系当中生出来的。一方面做出,一方面受纳,就互生关系;有了关系,就生出变化;把这种变化保存起来,就是第三个要素。伸手触球,就晓得球面是硬是软。一施一受,就得到一种效果。这种效果,就是行为的意义,就是知识方面的要素。所以做事要有行为的意义,就是这种效果。这种效果,是应该保存的。

二、知识的来源

有的人说知识是由外界感受的印象得来的;印象是知识所从出的地方。这种说理,有的谬误。因为如果知识由于印象,那么,我们五官都被外界所压迫。譬如把一个不曾学过工程的人,放在一个复杂的工厂里面,印象不为不多了。然而他茫无所知,不能应付这些复杂的印象,反被这些印象所压迫。所以印象要与动作联合在一起。因为先有动作才有印象,印象是根于动作的。知识从动作得来,不是从印象得来。譬如有一只狮子,儿童不曾看见过。成人把狮子的名字告诉他,又对他说狮子内部共分几部,如何结构。儿童得的印象虽多,然而不能了解意义。要他了解意义,必须把各部的用处,详细说给他听。因为意义是从用处生出来的。所以不但儿童要能了解印象的意义,就是成人也应该了解印象的意义。即如物理中的杠杆、数学中的程式,以及文法上的词类等,也不过是一种声音或一种符号。——文字本来是一种声音一种符号——看上去也是一种印象。要真能了解这种印象的意义,必须把它做出来,印象与动作继续起来,才可以了解意义。所以成人也是应该如此。我们做事都是必定有动作的。对于外界就能生出一种效果来;因此得一种印象。而对于这种印象的意义,又能完全了解。那么,因主动被动两方面的效果,就成为经验的资料。儿童到了学校,这种经验的资料,也就随儿童带到学校里来。成人也是这样。

三、知识的分类

知识是从主动与被动两方面生出来的。在英语叫做“认识,”好像认识朋友一样。彼此互生关系,勃然如有生气,很亲切的,很温厚的。这就是直接得来的知识,叫做“直接的知识”。反过来说,就是耳食的知识,间接得来的知识,叫做“间接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冷淡的、无生气的。但是直接得来的知识有一种缺点,就是范围太小。因为人的经验,往往限于一处的缘故。然有温厚亲切的优点,足以补他的缺点而有余。所以教授科目或是支配教材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要有组织。而这种组织是从亲切、直接的经验得来的。把儿童的经验,与所授的科目联合在一起,作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能叫他领受教材的意义。但是儿童带到学校里来,不仅是直接的知识,也有间接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别人传授给他的。他把这种知识,一起带到学校里来。我们知道做事的时候,所与往来接触的,不仅是自然环境,并且有社会环境,儿童在家庭里,和长辈接触讲话的时候,就从别人方面,得到种种印象,印在脑中。因而和成人长辈,就生了关系,于是成人长辈的言语命令,一起加在直接经验上面,都带到学校里来。照这样说来,儿童因彼此往来,发生关系,就得到传授的知识,使直接的知识更加推广,不但推广,并且能晓得更加丰富的意义。由校外得来的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久渐融和,不分界限。好像要用刀划开,才能晓得一部分是直接的,一部分是间接的样子。两种混合一起,无从分别。因为儿童生来有好奇心,非常好动,所以欢喜摸摸东西,拿拿东西。他一伸手,就有行为,就有动作。而他所摸到拿到的东西,也都对他有一种反应的作为。儿童因这些东西的反应,又得到一种印象。一施一受,一受一施,两者之间,就有相互的关系。又或儿童问成人一句话,成人就马上有一种反应,答他一句话,儿童受了他的回答,又得了一种印象,彼此互为主动被动,非常自然,如有生气。所以儿童做事,无论对人对物,都要发生关系。这就是儿童的社交性。这种社交性,对人固能发表,对物亦能发表。一彼一此,人物皆有反应。直接间接,一起发生。所以日久就混合起来,叫人看不出界限在什么地方。教师当教授科目或编定课程的时候,必须把教材与儿童固有的经验联合在一起。不但如此,并且把他直接间接固有的知识,一起融洽,成为学校里有系统有组织的教材。所以教师当教授的时候,最宜牢记的一件事,就是对于儿童直接所得的知识与间接所得的知识,不应有大区别。因为一方面主动,一方面被动,而主动方面实又受被动方面的反动。所以虽有直接间接的不同,而实则两方面都是互有关系。有的教师以为学生被动是死的,是间接的,其实大错。主动被动两方面,都是有生气的,都不是死的。你看校外传授知识,都很有生气,与校内不同。儿童做事,虽不知如何做法,然而觉得很有趣味。他有了不明白不了解的地方,他就希望成人指教他。所以无论怎样,总不厌倦。因为成人指教他告诉他的,都是他以为很有趣味的。但是儿童虽永无厌倦,而成人往往嫌他好问,似觉太烦,不愿教他。那么,成人倒反觉厌倦了。所以教师应有活泼有生气的传授;不应有叫儿童吸收的传授。那么,何以应该如此呢?却有两个理由:

第一就是,传授知识不是一方面的事情,乃是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事情。教师能拿知识授与儿童,儿童固有的直接知识就可以推广,而意义又能了解。

第二就是,儿童固有的好奇心,如同磁石之有磁性,可以吸收知识。且因教师常常教授,其铁也带有磁性。于是不但可以吸收,并且可以保存。一天一天地发达起来,吸收种种新知识。

 

 【第十次】

 

儿童直接的经验对于教材之编定和教授的关系

一、学校教材的编定和教授

(一)教材要能合于儿童直接的经验

(二)教法要能应付儿童正当的要求

二、儿童得到直接经验的方法

(一)教材方面要注重活动(动作)——使经验内容丰富

(二)教法方面要知识和本身合而为一——使能控制经验

 

前几次所讨论的,都是关于种族积累的经验。这种经验,是种族当中大家认为有价值的。所以就累代保存下去,使得文化继续遗传,不致中间停顿。因此生出一种问题,就是:

儿童的经验,和学校的科目合并起来,能不能够代表种族的经验?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些应注意的地方。现在拿来研究一下。

一、学校教材的编定和教授

从人类进化史上看起来,科目之所以成为现有的科目,以及经验之所以有社会的背景,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乃是一天一天地渐渐做下去,经过一番选择,才有这种有组织的科目。但是教授科目的人,都以为是现成的,可以直接授给儿童,不问儿童能不能够领受,也不问和儿童的经验符合不符合,也不问能不能够根据儿童现有的经验成为现有的科目,以为科目是儿童不能参与的东西。今天晚上所要讨论的,就是学校教授科目,编定教材,究竟与儿童的直接经验,有什么相反的地方?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须先把儿童的直接经验考究一下。先看它从哪里得来的,然后就见出教材和教法应该怎样了。

二、儿童得到直接经验的方法

直接得到经验,有两种方法。

(一)教材方面

前回所说儿童的直接经验,可说是从“活动”得来的这种活动,是在人为的环境或自然的环境里面所生的一种关系得来的。但是学校里面,不注意这种活动,以致这种活动减少到最低最低,差不多等于没有的地步。我们要晓得直接的活动,必定要靠着全身与环境有一种关系。但是学校既把这种活动,减少至很微很微的地步。所以他们所用的,仅仅耳目和发音器官,没有全身的动作。在学校方面的意思:以为儿童不应该全身动作,儿童所能动的,只限于耳目与发音器官,其实大舛。你看儿童未入学校的时候,全身非常活泼,一入学校,这种活泼的精神,就渐渐减少。好像学校里应该为静坐的态度,不要动什么,做什么;于是教师想出种种方法,压制儿童的行动。仿佛必须如此,才算美德。殊不知这种活动,正是儿童最好的工具。有了这种工具,就可得到种种经验,种种知识。所以这种天然的活动非常宝贵,而学校里偏偏压制这种天然活动。所以儿童就逐渐减少这种活动,终且至一点活动的精神都没有;纵有,也不过是一种机械的活动。学校里弄到这种地步,所以儿童知识方面,就受了大影响。他领受知识,完全被动,没有冒险的精神,没有发现的能力。所受的知识如同留音机的声片,一动就发出种种声音。知识收集在儿童头脑里,偶一提拨,就能滔滔背出,好像有无穷的知识,从他脑里出来。这种机械的活动,有什么用处呢?诸君要晓得“创作”并不是发明前人所未发明,不过是自由发动的思想罢了。如必发明前人所未发明,才能称为创作,那么,世界上的知识更加不可思议了。试问真能发明新知识的,能有几个人?所以我们只要本其自由精神,去发现知识。这种知识,或为前人已经研究过的;我们不妨拿来用别种方法,重新发现。我们这种自由的精神,是由内部发生,自然要去发现,不是被动的。这就是创作。所以幼稚园、小学校里的表演手工等事,中等以上的学校里在化学试验室的试验,总是很注重活动。让他们自由发展,独出心裁,求得种种知识和经验。把从前被学校摧残殆尽的活动,固有创作的精神,现在想用这种自由发动的方法完全恢复。上次所说官觉所得的印象感触,并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好像把五官当做知识的门户。眼睛一看,耳朵一听,手足一摸,就可得到知识。哪有这样容易呢?我们必须与动作联合起来,才能得到知识。知识是动作所生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有意义附加在上面的,所以我们有了意义,就是得到知识。官觉这个东西,不过用以刺激动作的,终结动作的。仿佛第一步刺激第二步,第二步再刺激第三步,照这样一步两步地朝前进行,一直到了一处终结的地方。所以从五官得来的印象,是指导动作的工具,也是从动作里面生出来的。即如幼稚园里儿童,用些木块造成房屋,匠人雕刻木板金板,以及学生打网球等,这些印象,一方面指导动作,一方面又是有动作才生出来的。可见都是和动作联合在一起,并非单独的、孤立的。而学校里印象与动作往往分离,变成单独的。譬如读书识字,只看这是什么字,并没有连到动作上去,怎样可以得到直接知识呢?

(二)教法方面

把儿童得来的经验,重新组织,变成本能,或是变成人格的一部分,就可以得到直接的知识。你看农夫自己,和他所有栽种的知识,就是合而为一。栽的时候不知是栽,种的时候不知是种,把这种知识已经变成他的本能。不独农夫,即如木匠做工,工程师建筑,化学家物理学家试验,都是把知识当为本身,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这种知识,既变为本能,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对于脑筋就有亲密的关系;不是知识为知识,脑筋为脑筋,二者莫不相关,如同车子载人,车自车人自人一样。平常所谓知识,都是从强记得来,与脑筋无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晓得脑筋不是装载知识,如车子装人,要能两种联合一起。比如走路,自己不知其走路;说话,自己不知其说话;好像合而为一,不能把人与知识分开。知识如已成为本体的一部分,就不比披的一件衣服,当为身外的东西了。譬如食物入了肚皮,已经消化,成为本身的一部分,绝非另外的一种东西。人得了知识,若不消化,使变为本体,则将愈积愈多,脑中不能容的时候,再拿它包裹起来,负在肩背,那么,担负日重,久必连人都被它压倒。世上确有许多人,实在好像包裹知识。我却替他危险,而他还以此自夸咧!在学校里,也有许多知识由于直接传授来的;或是在课堂上讲授,或是阅读一种书本,都可以得到一部分的知识。所以教授非坏,教授而不与儿童固有的直接经验的混合,乃为大坏。所以学校教授,必须与儿童固有的直接经验混合一起。这种教授才有价值,儿童才能真正领受;否则都是耳食,没有用处。从前卢梭说:“普通教授地理,不是教的地球,都是教的地图。”言其所教的东西,不能与儿童日常所接触的地球发生关系。又如纽约有个学校,教授地理,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形:纽约附近的大河,叫做哈德逊河。曾有人问过这校里的学生道:这是什么河?学生回答道:这是亚马逊河。(按:亚马逊河在南美洲,与哈德逊河相去不知几千万里。)于此可见该校所教的地理,不能与儿童固有的直接经验相混合了。

照上面两种方法看来,儿童的直接经验,是靠着活动以及知识变为本体的一部分得来的。你看儿童在校外的时候,常常欢喜问人,人欢喜答他,彼此很有亲密的关系。这就可以得到直接的知识。但是到了学校里来,虽是要想得到知识,而往往怕问。每逢问的时候,教师也觉得太烦。于是先生怕讲,学生怕听,很不自然。这是什么道理呢?其中必有原因:譬如有人听说西伯利亚地方非常热闹,或是看见报纸上所载的情形,急欲调查实在状况。刚巧有个人才从俄国回来。于是和他谈论那处的情形,当然非常亲密。但是第一天来谈的时候,虽甚亲密;到了第二天来谈还是这一番话;第三天,第四天……仍是这一番话,就觉得嫌烦了。因为今天明天,还是重复。等到后来,看见这人,就要马上避去,变成怕谈的样子。照这样看来,校内与校外不同的地方就是:

校外是直接的,能补充不足,使得知识比从前更加丰富。不是当为目的的不是像那读书必须强记,纯是孤立的、单独的样子。

校内是当为目的的,叫学生不能不记忆,不能不背诵,仿佛要把所教所学的陈列陈列。

西洋人常说:“人要自由发现,不能把知识直接注入或传授。”这话骤然一听,很有道理。但是细细地想下来,也不是十分对的。因为“直接传授”不是绝对不可用的方法。虽有许多知识必须直接传授,但是直接传授的东西,如果完全与儿童固有的经验不合,那么,这种直接传授是不相宜的。如果能与儿童固有的经验联合一起,那么,这种直接传授当然要有的,而且可以决定有很好的效果。还有一件事最宜注意的,就是:当传授的时候,并非不问儿童有无这种要求,只要尽我所有,一概传给儿童。这种传授,不免养成知识的奴隶,一味依赖他人,自己不求进步。所以当传授的时候,如果学生已有准备,已有要求,不过有一二疑问要与教师研究研究,教师在此状况之下,尽可尽其所有完全传给儿童。因为儿童此时欲望甚大,即使尽量传授恐怕还不能满足他的欲望。所以我们对于儿童,应该设法叫他生出求知的欲望,如同饥饿一样。生理上有了饥饿,就容易领受食物;心理上有了饥饿——欲望——就容易领受知识。但是儿童虽容易领受,然而不能把各种许多的食物,叫他完全吃下去,一点不剩。如同自首至尾,一字一句,都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不问他要哪一部分,一概叫他领受下去,这也是不对。总之我们教授儿童,或是编定教材,要晓得主动被动发生关系的时候,其中必有变化。把这种变化保存起来,就成为经验。这话前已说过了。所以凡不能在脑筋里发生变化的,都是不要的,如同一种饮食不要吃它一样,那就不必保存了。凡知识和需要有密切的关系,互相联合若有生气的,都是可以保存的。但是教师不能因为儿童能保存,就常常考问他,盘驳他,看他究竟记了多少,保存了多少,因为儿童已经把知识潜移默化,没有什么一块的知识留在脑里,怎样可以给人时常考问盘驳呢?

 

 【第十一次】

 

学校的本体

一、抽象的说明

(一)利用地方的环境

(二)推广地方的环境

二、具体的说明

(一)幼稚园的活动

(二)小学校的活动

 

现在我们要温习以前所讲的教育定义:教育是经验继续的改造。这个定义,从两方面做出来的:一方面使经验日益丰富;一方面能够制驭这种经验。

前次讨论学校教育有三个要素:

第一是组织的本体,如管理行政以及教师等;

第二是各种的科目,如文学理科历史地理等;

第三是教授的方法,就是如何传授知识的方法。

前次所说经验的两种方法,一种属于学校科目,即是属于内容。受了教育以后,经验的内容就更加丰富。还有一种是属于教授方法,有了方法,我们的经验就可以制驭。至于学校的本体,就是使得这两层可以达到目的。还有一点,我们从前也已经说过了。现在不过拿来回想回想。哪一点呢?就是学校是一种环境。儿童入了学校,校内行政方面、组织方面,都无非供给儿童的环境。儿童在这种环境里面,就能生出动作,改造他们的旧经验,得到一种新知识。所以学校最要紧的,就是要供给儿童活动的机会。那么,一方面可以使儿童的经验日加丰富,一方面使儿童能控制经验。现在把它说明一下。

一、抽象的说明

学校要能使儿童有适当的环境,有系统有组织的环境。应用到小学校里就应该:

(1)利用地方的环境、本地的环境。拿儿童耳目天天所接触的来改造他们的经验。

(2)不但改造他们的经验,还要把这种环境推广,使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能包括他们从前所未包括的经验。这是小学校里最要紧的。

从前说:普通学校教材,与儿童平常的经验很有界限。大概学校科目,都是与儿童经验不合,所以生出这种界限。其原因,由于小学校不能利用地方的环境,对于教材要求统一,要成为普通的教材,想无论什么地方都可适用才好,并不问社会上有无特异之处。所以学校教材与校外耳目所接触的经验,生出极大的界限。我们晓得儿童的经验,是从他所接触的环境生出来的。倘若我们不利用这种环境,那么,学校的种种科目,都可以根据一种原理,定成很有系统很有组织的,那必定与儿童的经验一点不合。于是把种种知识,从外面附加到儿童的经验上去,依然不能融和。简直没有一点用处。所以利用地方的环境,是非常要紧的。但是做人并不是仅仅叫他做地方公民,必须叫他做全国国民,眼光不宜狭小。要有大国民的思想。所以小学校里一方面要利用地方的环境。一方面要选择有代表全国之性质的环境,那么可以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可以超脱地方的环境而进于全国的环境。小学校所宜注意的,是利用地方的环境,而尤宜注意的是不能囿于地方的环境。不过拿地方的环境做基础,去造成大国民罢了。

二、具体的说明

刚才所说,似嫌抽象。现在我们把这不易明白的抽象,变动一下,加上一种具体的意思。先举一个例,就觉得格外明了了。人所共有的有三种动作。但此三种动作的形式,常因各处的情形不同而异。哪三种动作呢?就是:

(1)衣;

(2)食;

(3)住及交通。

人不食就不能养生,所以要有农业做养生的资料,这是因食而生的需要。至于因衣,就有工艺的需要;因住,就有职业的需要;因交通,就有道路的需要。然而各处的自然状况习惯遗传不同,所以衣食住及交通的形式,也不能一致。但是这种动作,是到处总有的。然又不是一个社会所独有的,乃是大家所共有的。所以一地方上的事实,可以做各地方的例证,可以代表各地方所共有的事实。即如衣食住和交通,可以当为代表各地方同样的情形。虽各地方的形式容有不同,讲到它的性质,却都是一样的。小学校可以拿这种特殊的情形来利用,使儿童能推广到其他不同之处的事实。那么,儿童的经验,可以一天一天地丰富起来。

(一)幼稚园的活动

现在幼稚园里所有的种种游戏活动,都有代表的性质。幼稚园是福禄培尔创立的。自他创立以后,把家庭内曾经参与的种种游戏或活动,都拿来表示四周环境的种种活动。如铁匠、木匠、陶人、箍桶匠,以及店铺等,皆足代表地方上的职业。这都是因为天天接触,所以能了解这种意义,因而就做出这种代表的活动来,使得经验日加丰富。家庭里面的或是外面的种种环境,都能了解,所以不知不觉地他的本身就受了这些职业的同化。有些儿童的家庭,与铁匠木匠相近;有些儿童与其他职业相近。那么,与铁匠木匠相近的儿童,对于铁匠木匠的职业,必定比其他儿童格外来得明了一点;与其他职业相近的儿童,对于其他职业,也必定比其他儿童格外来得清晰一点。那么,一个幼稚园中,集了许多不同环境的儿童,他们互相可以交换知识,有共同的利益。于是学校里面,就有社会化了。所以幼稚园里的游戏、活动,可以代表校外的职业、社会的人事。使儿童有社会的知识,这固然很好。但是也有一种弊病,就是事事模仿。办幼稚园的福禄培尔,是德国人。他所谓代表的职业,都是德国的职业。所有的事实,都是切于德国情形,后来传到美国,也依这样去做,所以模仿的是德国职业,并不是美国职业,这样应用,当然不合。但是中国又是从美国传来,拿美国职业来代表中国的职业,犹同拿德国职业来代表美国职业一样,也是不对的。所以幼稚园内从四岁到六岁的儿童,都还没有识字,当这个时候,最好给以适合本国情形的游戏。人家的原理是可以应用的,不过应用这种原理,要有变化,要能适合本地的状况,不是拿来就可用的。

(二)小学校的活动

刚才所说应用种种原理,似乎限于幼稚园里的儿童。倘若过了六岁的时候,仿佛就不能适用了,这话并不见然。其所以觉到不甚适用的缘故,因为幼稚园里应用的原理,不能带到小学校里,所以小学校里觉到不适用。现在最近之改良,就是应用原理,要能从幼稚园里带到小学校里。不过幼稚园里所代表的状况都是假的。小学校里就要带有知识的性质,要注重实验的材料,如手工等宜多练习,这就是小学校与幼稚园的区别。其实应用的原理,都是一样。小学校里要注重手工的活动。——这就是与幼稚园不合的地方。——即如某城多煤,所以地方的职业就是煤业,小学校就摹仿采矿的事业。怎样地开采,怎样地运输,怎样地分卖,就费了好几个月的工夫,专门去摹仿这种情形。照这样看来,所做虽很粗浅,但是很足以代表校外的大事业。他们摹仿开矿,自首至尾的手续,完全表演出来,很有极大的规模。他们用木头做成梯子,仿佛深入矿坑用以采煤。又造出一种机器样子,用以升降。把煤弄出来以后,又有造成的铁道,把煤装载车上,然后拖到家中。又仿佛组织一班工人,其中有工师指挥;许多工人都受他指挥。又把煤送到外面去,怎样地发售。又在坑内用一种灯,以防煤矿的毒气,把人熏死。这许多动作,并不是有人教他这样做法,都是他用自己的方法去做的。遇到不明了的地方,就翻参考书,因为他要实现他的计划,所以不得不去参考。这种学校,费了七八个月的工夫,去学这开矿的事业,在常人看起来,学校里各种科目,都被这件事占据,变成一科都没有了。其实不然。学校里普通科目,看起来没有,实在都包括在这七八个月所做的事业当中。不过通常是各科分开,而这个学校是把各科混合起来的。譬如这件事中怎么样应用的工具,就是手工。美国各处煤矿产额的多少,以及其地有什么山,有什么水,就是地理。问到煤何以成功的,教师就一一地告诉他,那么,地质学的知识又可以传授。煤的燃烧,煤的状况,都是关于自然科学。至于讲到与工业的关系,人事的关系,又是经济学的基础。那么,这个学校,虽费了七八个月,而所有种种一概都包括在内。所以无论什么小学校,都可选择职业中有价值的环境,在学校里用种种动作或手工表演出来。因为注意四周的环境状况,能使儿童了解社会的状况,有社会的知识。小学校不但选择,并且要能推广环境。这地方有的,而那地方没有的,或是那地方有的,而这地方没有的,总在校里表演出来。那么,儿童的经验,就可以日渐丰富起来了。

现在诸君最宜注意的一点,就是学校教材要先拿儿童现有经验做基础,然后授以抽象的知识。所以把儿童固有的经验做根据,然后依此根据,定出学校中有系统有组织的种种科目,这就是新教育。以学校中有系统有组织的种种科目做根据,以后依此根据,把种种知识从外面附加到儿童固有的经验上去,这就是旧教育。新旧两种,适相反对。这是要请诸君注意的一点。

 

 【第十二次】

 

语言文字的教授

一、操纵语言文字有什么结果

(一)能学习自古遗传下来的文化思想

(二)能自动地研究

二、环境和读书、作文有同样的重要

三、语言的来源和用处

四、语言的要素

 五、学习语言的历程

(一)增加语言的数目

(二)认字更加精切

(三)使语言有组织

六、关于文字的三种意思

(一)要有写的动作

(二)形式要和事实联合

(三)要养成到图书馆参考的习惯

 

从前我们讨论教育,曾经提到文字的教授。这种文字的教授,在形式教育上很为重要。我们所以要有这种形式教育,其大原因就是自古遗传下来的文学,不是校外教育所能得到的,所以必定要有形式教育。但是这一层,究竟与昨天所讲的有没有矛盾的地方?今天就拿语言文字来证明一下。

一、操纵语言文字有什么结果49

学校教育的文字,就是一种符号,拿来代表思想的。在教育上很占重要的位置。这种符号,就是一种工具。——代数上a,b,c,d等都是工具——我们要能操纵这种工具,那么就能生出两种好结果来:

(1)能操纵这种工具,就能学习自古遗传下来的文化思想;

(2)能操纵这种工具,就能自动地研究学问。

二、环境和读书、作文有同样的重要50

你看不识字的人,都不能研究,所以无自动的研究。照这么一说,有了文字的符号,就可以读书、作文。——计算也是作文。——我们所以要操纵文字,无非要想读书、作文。所以学校里面很注重读书、作文这两层。因为环境的意义,都可以偶然得来,可以用自然的方法得来。只要在校内读书、作文罢了。但是学校可以注重这两层,不可以偏重这两层。如果偏重这两层,那么校内所有时间,都被这两层占掉了。于是所要达到的目的,恐怕也不能达到。环境与读书、作文本有关系。假使偏重读书、作文,而不兼重环境,那么环境的意义不能明了,读书、作文也不能达到目的。这个意思,就可以在语言上证明出来。

三、语言的来源和用处

我们知道儿童学习语言,第一个用处是做普通的工具。第二个用处才要说到发挥思想。普通人把第二当做第一,殊属谬误。所以要学习语言的缘故,并非是因为有一种高尚的哲理、深奥的哲理必须发挥,不过因为普通接触,互相往来之间,自己或者有所不知,有所不到的地方,必须借助于他人的经验知识,不得不有一种社交的工具。所以必须学习语言。你看欢喜与人往来的人,都是欢喜谈话。而不欢喜往来的人,也不甚欢喜谈话。可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生出来的。倘若学校里偏重读书作文,而压制这种社交的动机,那就不是教授语言的方法了。

四、语言的要素

人讲话有两种要素:

(1)有了经验,必须传达;

(2)说话的时候,有社交的动机。

普通学校里教授语言文字,大概一方面摧残社交的动机。一方面叫他没有话说。这就与讲话的两种要素大相背驰了。

五、学习语言的历程

现在我们既先拿语言来说,就把学习语言的历程说一说。大约可以分为三步说明。

(一)增加语言的数目

看见一个物,就知一个物的名称。看见一个人,就知一个人的名称。不但人物的名称,就是行为等等,都要愈多愈好。这是分量的增加。讲到语言的数目有两种:

(1)主动的;

(2)被动的。

主动的数目,自己可以随意运用,而且总能了解。被动的数目,自己不能随意运用,只能看见人用而领略其意。总之主动与被动两种,无非要想推广经验。把经验的范围推广,语言的数目自然会增加起来。但是经验的范围,怎样可以推广呢?要晓得学习语言,要与环境接触。那么经验的范围,就可以推广了。环境中人物的名称行为,都是从实事实物生出来的。所以总能亲切了解。但是学校里教的语言都是死的,不明意义,并且不能运用。大概都是从死书本里来的,不是从实事实物来的。所以这种语言和那从外面环境得来的不同。

(二)认字更加精切

普通对于意义,大概是含混,不甚清楚,所以遇一事物,也有十字八字,似乎总能合用,而不知究竟用哪一个为最妥当,最可以把这事物的意义表达出。那么他就随意用了七八个似是而非的字。好比一支旧式手枪内,装了许多子弹,一齐发射出去,以为终有一颗子弹可中的。但是新式手枪,只有一颗子弹,发射出去,必定可以中的。如同对于事物只用一字,就能把这意义达出一样。

(三)使语言有组织

因为要前后衔接,所以组织很要紧。普通教授语言,都是不相联络。往往中间空去几字,叫人猜度。就是成人的语言,也有许多重复,没有清清楚楚的意义,而且前后不相连贯。这都是由于用字太少的缘故。往往有些学校,对于一贯的地方似甚欠缺。都不应该如此。学校教授语言,最要紧的是把儿童的经验能前后一贯,中间无空。教过以后,再叫他重叙一遍。那么儿童就有天然的连贯、天然的系统、天然的组织。但学校里面用两三个字,将意义达出,就算了事。所以不能造成贯串的习惯。纵有这种贯串,也是一种死的贯串。照教师去贯串,不是他自己的贯串,乃是抄袭他人得来的。即如照书本的贯串,说一段故事。这种贯串,是死的贯串。又或读英文,必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如同把米麦装进磨子里磨出粉来一样,全是机械的贯串,绝不能养成有系统有秩序的语言。所以学习语言,要能自由发挥。不是要如机械贯串。有的学校,当人参观的时候,很觉受了惊吓。因为参观的人,有表携在手里,好像计教师教授的时间,或学生学习的时间。于是教师和学生,总觉受了一种感触,很不自然。这也足以摧残自由发挥的精神。

六、关于文字的三种意思

以上是说的语言。除此而外,就是说到文字。文字要以语言为背景。最好当学习文字的时候,把学习语言的三步——第一增多,第二精切,第三组织——完全脱略,视为不关紧要。普通于文字方面,有两个意思。

(1)文字不但有“说”与“看”的动作,必定还要有“写”的动作在里面。写中国字如同画画。即此动作,最要紧的要须有一种意义,绝不是机械的动作。

(2)文字不但有形式,并且要有意义,就是形式与事实联合,使意义可以附着。我从前到某校参观的时候,有一种很有趣味的事体,就是这个学校里的标本物品,总有纸片挂在下面。纸片上面写着物品的名称。学生写这名称的时候,就看着这物品。那么物品和名称就有一种关系。他写的时候,一方面认字,一方面了解意义。这是很好。又有的时候,有一种习惯,差不多天天要做的。即如出校、交卷等事,总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头,好像成了习惯。又有的时候,教师发出命令,就叫学生记录下来。这也是学习文字的方法。因为口说固然是指导行为或动作,叫他写下来,也是指导行为或动作。所以写与行为有一种关系。这样叫他把命令写下来,然后叫他怎样去做。从这个中间,就生出一种关系来。对于意义,必定很能明了。譬如叫他开书、关书、坐下、写字等几种连续的动作。那么学生做的时候,两下就生出一种关系。这样做法,比普通更有效力,更有用处。因为这样去做,是和他全身有关的。学文字也是如此。叫他写下来,就可以有了关系,自然能了解意义。这还算他教授文字的普通情形,若再进一步地学习文字,就是使儿童练习笔记。儿童有了经验,或是听见人说什么东西,或旅行看见什么东西,或是有什么新接触,总要叫他记录下来,起初记录的时候,不妨简略一点,后来就渐渐记得详细一点。这是再进一步的方法,我以为这种记录非常之好。尽可当为教科书用。因为这种笔记,都是儿童的眼光里所见到的东西,必定是很有趣味。总之这种学校的儿童,看见某东西,就写某东西的名称,贴在上面,或挂在上面。他有了什么经验,就随时笔记下来。像这样的练习,可与昨天晚上所讲的联合起来。昨天说的环境要拿经验做基础。今天所说的一方面有了经验,一方面就记录下来,那么经验就成了环境的一部分。一样一样地记录,似乎耗费时间很多。然而有两层好处,足以弥补这种损失。哪两层好处呢?就是:

经验可以保存;

能了解经验的意义。

(3)最后的一句话,要对诸君讲的,就是儿童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必须养成他到图书馆参考的习惯。我们要想法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叫他自己到图书馆去参考,以补充他的经验所不足。但是图书馆藏的书籍很多。儿童年轻,恐怕不会参考。必定要等到中学时期,才可以有这种能力。就是到了中学时期,还恐怕不曾会用。必定要到大学的时候,才能参考。然而这种参考的习惯,必须在小学的时候养成。叫他自由参考,万不能加以压迫。这是我们最宜注意的一点。

 

 【第十三次】

 

历史在课程中所占的位置

一、历史和儿童经验的关系

(一)想象——使儿童的经验和过去的事实相联络

(二)因果——使过去的状况和现在的状况相联络

二、历史的教材和教法

 

今天要讨论的,是历史在课程中所占的位置。历史上的语言文字虽属不少,然而历史要和校外的经验符合,倒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一、历史和儿童经验的关系

历史里的材料,和儿童的经验,本没有什么关系。而且这些材料,又不是从儿童经验里出来的。在儿童不曾有经验以前,历史的材料已经就有了。普通学校里所教的历史,从事实上说起来,简直和儿童的经验没有关系,不足以扩充儿童的经验。历史里面所记载的,不过日期、人名,以及什么当时重大的事体,差不多都是要强记的东西。对于儿童,实在不足以改造他的经验,扩充他的经验。但是历史一科,在事实上虽属和儿童经验隔绝,而在理论上,两者却相通连。历史和儿童经验之间,好像有一种桥,互相可以联络的样子。历史都是过去的事实,过去的经验。儿童因现在而回想过去。自然就生出一种想象,好比一种桥架在中间,两下可以联络。现在就把几种桥拿来说一说。

(一)想象

第一架桥就是想象。想象之在儿童方面所占的位置,和观察之在成人方面所占的位置相同。想象的重要与知觉的重要不分上下,都是一样的。想象虽不能替代知识,然经验不足的时候,想象却也少不掉的。想象在经验方面非常重要。人耳目所接触的事物,天天如此,习以为常,觉得没有什么新的现象,于是很觉讨厌。那个时候,有了想象,就能改造这种厌恶。以为没有意义的事实,也可以把意义附加上去。所以我们不宜囿于事实,能用想象改造这种习以为常的事实。从严格方面说起来,我们的感觉,要想永久接触在一种东西上面,如同催眠术用一种单调的声音,在他耳朵里面常常鼓动,使他睡着一样,这是万万做不到的事体。有了这种单调的感觉,就有一种想象来救济这种单调的感觉。凭这种想象,可以造出许多的故事,在其他状况之下,发生种种变化,构成种种事实上所没有的事实。无论什么人,习久下来,都必定有这种想象。我们晓得凡是拟造虚构的一种想象,都有诱人的能力。人到稍微长大的时候,就觉得人事无趣,要想脱离这种习以为常的环境,于是就读“神仙传”一类的小说。似乎想象有活动的余地,而在习以为常的环境当中,是束缚的,不能活动的。我们平常说到“想象”两个字,就不免到了神仙传上去,不经的事实上去了。但是我们的想象,不要囿于这种荒诞不经的事实上,要能把想象用到历史里实在的事实上去。历史的事实,不是伪造的,都是确实可信的。我们的想象,要在这种地方活动,但是往往觉得历史没有趣味,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历史里所记载的日期、人名等,逼人强记。所以想象不能在历史上活动。我们最好把过去的事实,拿来重新组织,与神仙传一样地有趣。读历史时,仿佛过去的事实,重行实现出来。那么,想象就不致再到神仙传上去活动了。所以教授过去的历史,如同小说一样,儿童就觉得有趣。历史从传记得来的很多。把名人的传记,就其品性生活,当时怎样的情形,说得宛如小说。由个人的生活,推到当时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当时社会的背景怎么样。因怎么样的社会背景,就生出怎么样的一种人物。那么可以知道社会和人物的关系是怎么样。然后再与现在的社会人物比一比。这样的教授,就能引起儿童的趣味了。所以历史只要教授得法,绝不会没有趣味。

(二)因果

第二架桥就是因果。因果能使现在的状况和过去的状况相联络。研究现在的风俗习惯,必须研究它的沿革。那么必须回顾过去的风俗习惯是什么样。现在的风俗习惯,究竟从哪果生出来的?究竟怎么样生出来的?这样研究过去的历史,就有意义,就有趣味。通常所谓“过去”有两种:

(1)死的过去;

(2)活的过去。

死的过去,与现在全没有关系,看也看不出什么关系来,查也查不出什么关系来。活的过去,就与现在很有关系了。这种关系,可以看得出的,查得出的,读过去的历史,如读小说一样,趣味很浓厚,过去与现在就有了关系。觉得要考究它的沿革是怎么样,是不是一线下来的,过去有什么问题,现在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于是过去和现在互相联络,渐渐可以扩充。现在的普通一班中小学校里教授历史的时候,所以觉得没有趣味的缘故,因为它的起点就是错的。教授历史,应该以“现在”为起点,不应该以“过去”为起点。而学校里大概都是以过去为起点,以为过去与现在毫无关系。这样教授,当然不能发生趣味。倘若以现在为起点,就要研究,现在何以有这种问题,何以有这种现象,是从哪里来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这种问题、这种现象何至于如此地复杂。照这样去研究,自然就有趣味了。譬如我做了一部中国历史教科书,或是教授中国历史的时候,就从现在的问题,拣择最有关系的、最有意义的。觉得有什么障碍,有什么困难,要研究的。或是有价值的状况要注意的,总把它搜集起来,然后扩张一下,放大一下,渐渐也把过去包括得来。那么现在就渐渐和过去联络起来了。

二、历史的教材和教法

我们最要紧的就是历史的材料必定要合于人性,合于人情。不要去把那种迂远的事实,拿来教授。那种迂远的事实,与目前的人事毫无关系,与目前的生活毫无关系,都是干燥无味,都是死的。若论与现在有关系的,就觉得有生气了。我们要历史的材料,由死的变为活的,可以用上面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想象的方法;一种是因果的方法。用这两种方法,能使历史的教材合于人情,与现在的生活相近。普通学校里的历史,很是没有趣味,而教授也觉没有效果。其所以致此的大原因,在把目的看舛。它的目的是“忠君报国”,所以教授历史的时候,要想引起儿童的“忠心”,叫他晓得效忠于一人。所以选择材料,都是偏于帝王的事业。如朝代的更迭,政治的变迁等,使他知道帝王的丰功伟业,就发生一种“忠君报国”的心肠。这种选择的材料,都是偏于政治史,而又不是完全的政治史,不过拣几处足以激发忠心的地方,实即一部分的政治史罢了。除掉这样选择,就是注重军事。如战争怎么厉害,使儿童看见帝王的神武,就觉得对于君王有一种“效忠”的观念。他们历史的材料,都是这样。所以儿童很觉没有趣味。我们教授历史,应该:

(1)对于儿童,可以用第一种方法,就是想象的方法,偏于传记的材料,叫他如同看小说一样。

(2)对于年纪稍微大些的学生,就要用第一种方法,把过去与现在联络起来。即如一个城池,就要研究是什么人造的,这个城里有什么发展的情形,有什么碑坊古迹。四处去游览参观,先从地方上的情形,渐渐与过去联络起来。

(3)对于已经长大的人,就要研究到社会上经济工业等问题。社会上、政治上何以有这样的情形?工艺物质何以有这样的状况?外国于什么状况之下何以生出好的情形?本国何以生出坏的情形?拿来比较比较,追求追求。

在教授历史上有一种最大的毛病。这种毛病,也是其余各种科目所共有的。就是,拿成人的眼光去教授,拿史学大家的眼光去教授,一代一代地自首至尾,依一定的次序,一定的系统,逐步研究,一线下来,毫不间断。唯有成人可以这样研究。至论儿童,绝无这种眼光。儿童研究历史,要研究哪种材料于教育上有什么价值。要叫他能了解现在的状况,现在的问题,不是要把历史上所有的材料完全教他。乃是要选出可以代表的材料教给他,使得他了解现在的问题、现在的状况。这就是教育上最大的价值。有的人反对这教授历史的方法。他说:“从过去的事实当中,选出教育上有价值的材料,使得了解现在的问题和状况。觉得历史的材料,太嫌散漫,没有次序。这倒不是研究一种‘学’了。所谓‘学,’必定要有系统,才能称为学问。那么研究的人,才能称为学者。”这种话非常荒谬。如果研究一种学问,必定要有系统,恐怕虽费尽几十年精力,也不能成功。我们研究一种学问,看起来好像有一点次序,实际上何尝有这种方法?也不过东鳞西爪罢了。固属没有次序,也不懂次序是什么东西。在那种人看起来,以为这样研究,如同滑稽画。差不多不是真正研究学问的人。那就舛得大了。我们研究学问,要有系统,前后不断,必定要到一种极大的图书馆里去参考百科全书,才可做到。若论在学校里,只要选出一点紧要的,能使现在的状况、现在的问题明了罢了。儿童对于现在能完全了解,就有一种好奇心。然后再渐渐地达到有系统的地步。那么这样去做,还或者可以造就一个史学大家。倘若才教历史,就把种种材料完全叫他领受,依一定的次序系统,毫无选择,那么儿童必定觉得厌恶,反不足以造成史学大家了。

 

 【第十四次】

 

科学在课程中所占的位置

一、科学的本体

(一)内容

(二)方法

二、科学的方法

科学方法的三方面

(一)观察的方法

(二)分类的方法

(三)法式的方法

三、科学上应该养成的几种心理的习惯

(一)观察的习惯

(二)(见下次)

(三)(见下次)

(四)(见下次)

 

今天要讨论的,是科学在课程中所占的位置。平常人说到科学,总以为是很深的知识,都是关于那一门学问的知识。这种知识,用一种很深奥很奇异的名词语言表示出来。而且用一种归纳法,把这些知识,又归到几个原理原则里面。即如数学的知识,就是很深,因为它常常有很深的材料用在里面。

昨天讨论历史的材料,普通都以成人做立足点,好像必须这样才可以造成专门家。历史如此,科学更甚。科学上的知识材料,都是专门家搜集起来的。现在学校里将其较浅的材料,抽出来教授儿童。这种科学的材料,虽属是当中较浅的,然而立足点还是专门家。我们准科学的立足点,比较历史或其他科目的立足点,觉得科学的立足点,去人生日用接触的环境更加迂远。因为科学都是经过古来的科学家一番研究,由他们用提炼的工夫,洗刷的工夫,把科学里的精华提出,归纳到普遍的原理原则里面,成为数理的法式。仿佛有一种程式在里面。所以科学虽属起初是普通知识,然而既经这些科学家几番提炼,几番洗刷,就觉得与人生日用相去很远。拿这种材料教授儿童,所以觉得不合于儿童的经验。西洋最初有人主张把科学加入课程,当时反对的很多,势力也很大。因为这一班人,向来很尊重数学等科。从来有人反对过,所以科学一时不能发达。但是主张加入课程的人,希望太大。他说把科学加入课程,将来效果必定很好。心理上必定能生一种大影响。这种过奢的希望,后来有一大部分没有实现。不过少数的几个学者,稍微受了科学的训练,得到一点效果。工程师也算有一点实现,其余大多数都是失望。所以主张加入课程的大希望多未实现,而科学在教育上的价值也没有实现出来。于此可以证明科学与人生日用必须符合。假使不合,必定没有良好结果生出来。这个原因,就是所谓以成人的眼光选出来的材料,必定去日常经验很远,所以终归失望。

一、科学的本体

现在要讲到科学的本体。大概有两方面:

(1)内容——就是科学上已经证实的事实,依据这种事实,可以造出许多原理原则来。

(2)方法——科学上不但知识要紧,方法也是要紧的。就是研究的方法,证实的方法。

二、科学的方法

科学上的事实,都很浅显。即如关于数学的知识、化学的变化、物理的电光,以及动物、植物、天文地质等知识,都是没有什么深奥的地方。不过经过一番研究,经验就正确一点,范围就推广一点,就算了事。科学上最要紧的是方法,就科学的事实,加以研究。怎样可以证实这许多事实?必定要有方法。倘若没有方法,事实也无从得来。平常人都以为研究科学,不过要求一点知识。有了知识,就是科学家。其实不然。科学以方法为最要紧。有了方法,然后才能搜集事实,才能造出原理。因为方法这样要紧,所以不可不同时注重实验。方法是实验出来的。有了实验,才有方法,那么种种原理原则,才可实现。所以实验的要紧,就是科学方法的要紧。我们对于科学的方法,不必研究它的详细。简单地说起来,有三方面:

(1)观察的方法——就是搜集事实,加以研究,方法才可用之得当。

(2)分类的方法——就是排列搜集的事实,分成一部一部的。从这一部可以推到那一部,都是互相衔接。那么推理就有所凭借了。

(3)法式的方法——就是拿这些材料作为工具。有了这种工具,就可以继续发现种种新事实新思想。

所以一个人如果是真正受过科学的训练的,不但要有科学的知识,并且要有科学的方法。仅有科学的知识,不过可以研究新事实新材料,终究在科学范围以内的事实。倘若得到科学的方法,不但能研究范围以内的事实,并且能应用到其他的问题上去,其他的事实上去。而这种问题或事实,去专门科学的范围很远很远。既是很远,何以还能够应用得上去呢?就是因为受了科学的训练以后,所有心理的习惯都大改变。所以遇到很远的问题,总能触类旁通,把科学范围以内的事实,应用到这种很远的问题上去。

三、科学上应该养成的几种心理的习惯

普通把获得的知识、学问、原理、原则,看做一件事。把应用这些知识、学问、原理、原则的方法,又看做一件事。常常分开的。但是我们知道应用的方法。当同时知道科学的事实、科学的原理。这还是一部分的价值。科学的全价值,还要有反射的效力。必须研究,就是心理的习惯。对于莫不相干的问题事实,要有反射的影响。科学上的知识,能够运用自如。无论什么迂远的事实,心理上都有一种影响。倘若心理上没有什么影响,那么研究科学,还没有能懂科学。在学校附设的实验室里实验,大概囿于专门范围以内,还没有能应用到其他问题上去。所以我们对于普通习惯的影响,也是很要注意的。要能把实验室里所有的知识,应用到其他种种事实上去。这是教育上最有价值的事体。现在把科学上应该养成的几种心理的习惯分别说一说。

(一)观察的习惯

我们借重于科学方法,第一须养成的是观察的习惯。学校里有各种标本陈列在那里。教师弄得现现成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儿童才可观察。在校外的时候,如自然界的花草,天体上的现象,以及人事状况,都可随意研究。好像有一种好奇心,一一要去观察。廓然大公,毫无成意。校内与校外,好像两件事体,绝不相同。这样很觉不好。我们最好要把在校内所得到的观察方法,能应用到校外自然界以及人事方面上去。就是拿狭隘的方法,应用到普遍的事实上去。也就是由狭隘的习惯,变成普遍的习惯。这是最要紧。通常在校里读修辞学、文法、文学等书,或听教师讲话,或与同学问答,都靠书本的参考,方法非常狭隘。而于校外对人怎样讲话,措词怎样配字,从没有注意过。这都是狭隘的习惯,还没有放大。完全拘泥在标本上面,书本上面,不曾能变为普遍的习惯。天地间自然现象,人为现象,何处没有刺激的能力,叫人必须注意。人假使不晓得注意这些现象,那么可知科学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譬如研究心理学,在教室怎样读此课本,在实验室怎样做此实验,这都是很狭隘的方法,但是已经学过心理学以后,到了校外,不能注意人的性情行为,那么还是囿于书本,不能发现新的问题、新的事实。又如已经学过经济学,而不能应用到商业上去,注意所未注意的事实。这也是囿于书本,方法太狭隘,习惯也太狭隘。从前说习惯能束缚思想,使思想不得发展,做事的时候,神经如有车辙,不能自由行动。这是一种机械的习惯。有木头的性质,迟钝不知变动,处处从习惯方面看,不能别开生面。应付问题,都是用陈陈相因的知识。这种方法,可算非常狭隘。我们要能放大。研究植物的时候,就把关于植物的知识拿来应用。研究动物的时候,就把关于动物的知识拿来应用。总之研究学问,要能推旧出新。把旧的放大,把新的吸收。那么经验的范围,可以一天一天地扩张。那时候的见解,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了。我们假使不注意新事实,囿于狭隘的习惯,不但足以束缚思想的发展,并且足以限制人的发达。就是处处依从人,盲从人,笃信古人所遗传的,社会所流行的,把自己当做一个寄生虫。如同旧货铺里的东西,都是旧的、现成的,买来不要重行制造。有这样的习惯,所以不肯重自研究。这样实足限制人的进步,限制人的发达。我们所以拿人的是非做是非的缘故,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惰性。心里非常懒惰,不肯研究。因为研究的时候,心上总要受点痛苦,所以怕去研究。这是最坏的大原因。其次就是社交性。这个原因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一心要大家相安,不愿受人攻击。所以人云亦云,不肯提倡异说。因为这样的存心,所以思想停顿,不能发展。我们要思想发展,必须仔细思考,不肯盲从。人以为是的,未必我也以为是。人以为非的,未必我也以为非。观察的时候,我有我的特别见解。研究的时候,我有我的特别意思。那么就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就容易发展我的思想。教师在校里,不应该常常去考查儿童的成绩,应当常常考查自己的成绩。究竟教授的方法是好是坏?还是叫儿童的思想滞顿,没有活泼的精神?还是能促进儿童的思想,使得他注意新事实新现象?教授上是哪一种的效果?这都是教师应当时常自己注意的。观察的习惯,不是等到大学读科学书的时候才应该有的。要在小学的时候,就应该把观察的习惯早早养成。等到大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第十五次】

 

科学上应该养成的几种心理的习惯

(一)观察的习惯(见前次)

(二)精确的习惯

(三)分析的习惯

(四)综合的习惯

 

前次讨论科学应该培养种种习惯,有几种习惯必定要靠科学养成的。外界接触的时候,也是必须应用的。第一就是观察事物。无论什么问题,什么现象,要欢喜研究。要能以廓然大公的习惯研究出新问题新现象来。这是必须养成的第一种习惯。前次已经说过了。今天要与诸君讨论的,是精确的习惯。也是必须养成的。

(二)精确(经济)的习惯

我们平常关于事物的说话,不过约略说说罢了,都是很散漫的猜度,没有精确的语言。科学就不是这样。必须考究分量的关系。讲求多宜,毫厘必计。这是与普通不同的地方。科学第一个原理,就是无论什么事物,必定有分量的关系。究竟占多少空间,费多少时间,都是要拿科学的方法研究出来,不能有一点苟且。但是从普通经验看起来,觉得科学用这样很精密的度量,在实验室里研究分量的关系,未免过于精细。但是在实际上看起来,有许多地方不能不有精确的分量,即如制造机械,就是一定要精密。否则构造上、活动上,必定要受许多损伤。又如一个表,算是一样小东西了,它的价值要多少钱才可以买到。他内部的构造,非常精密。分成若干部,各部怎样关联,怎样配合,稍微差一点,就失掉它计时的功用了。表是一样小东西,尚且如此。其余大于表的东西,必须格外精确,更不必说了。所以无论什么事物,都是要有分量的关系。稍不注意,就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了。这种精确的习惯,不但在工艺上很要紧——发明机器可以节省时间节省精力——就是在社会上,也是很要紧的。即如关于生死的统计,果真精确,那么社会健康就可以维持。中国于人口的增减,都是大概的数目。从没有计算一岁死的多少,或五岁死的又多少,像这种精确。倘能详细统计,就可以操纵,就可以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这种习惯,又不独在社会上是要紧的,就是在政治上也是很要紧的。政治里面所以有贿赂等弊的缘故,就是因为不曾采用簿记的方法。譬如办一个工厂,所有耗费,若不调查精确,那么虽有若干浮消,也无从晓得,就没有法子禁止这种浮消。这倒好像奖励人有浮消了。政府方面也是这样。用款无从稽查,舞弊又何从晓得?所以政府如有精确的统计,就不啻奖励人的诚实。倘若没有精确的统计,也就不啻引诱人的作弊。科学养成这种习惯,就是无论什么事体,都有一种关系,我们做事,都知道有一种效率。效率是所用的精力时间与所得的功效的比例。所用的精力时间都很少,而所得的功效很多,那么就是效率大。反之就是效率小。因为这个缘故,不得不有分量的关系。要有精确的统计。做一件事,看他用的精力多少,时间多少,得的功效多少,一一地详细计算,然后就可以知道效率的大小,那么就不致随便的做那些费精力时间而少得功效的事体。所以能精确统计,收效必大,否则收效必小。社会上保守的与过激的两种人,都不合经济的原理。因为保守的人,一味遵从成法,不肯另造新思想,用精力时间的多少,一概不问,只晓得成规不舛。这也是缺少精确的计算。过激的人,一心要达到他的目的,只要时间很少,虽用精力很多,一概不去计算。这亦复无精确的习惯。所以一方面是用精力太多,一方面是用时间太少,都不是对。必定是有精确的统计才行。譬如有甲乙两个人。甲的判断力很好,做事可以同他商量商量,他的话是有价值的。乙没有判断力,看见事体就要做,从没有把精力时间及功效拿来计算计算。甲要做一件事,必定在各方面想透。看他的代价是怎么样。——不是金钱的代价——究竟要用多少精力,多少时间,怎样去着手做,将来可以收到什么效果。在事前就通盘打算,仔细比较。仿佛在天秤上权衡一下,看它轻重大小是怎么样,这就是他有判断力的地方。但乙全是任情行事,一点判断力都没有。

(三)分析的习惯

又有一种心理的习惯,也是借科学养成的。这种习惯,与上面一种习惯很相近。什么习惯呢?就是分析的习惯。我们看见什么物事,都以为是整块的,不晓得一个一个地去分析。现在科学世界,这样发达,就是因为能够分析一一的研究。这种分析的研究,在专门科学上很容易看得清楚。普通人对于事物以为整块,所以他们对于事物的反动也是整块的。科学就不是这样把一个笼统的事物,细细地分析开来,成为原子电子,分为好多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构造,其行为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想制驭环境,达到我们的目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分析。能分析就能操纵,就能限制,就可以达到目的。我举一个具体的例。譬如世上往往发生害人的事情,如瘟疫肺热症等传染病,蔓延的地方很远。我们怎样应付这种事情?倘若从整块的应付,是永远不能防止得住的。要能防止,必定要分析。经医生详细考察,晓得这种传染病,是有微生物的。于是研究微生物的历史、微生物的繁殖,以及防止的方法、抵制的方法。那么先从这些小的事实上去研究,然后才可以制止这样大的瘟疫。所以无论什么事体,要从分析上研究,不要从整块上研究。自有人类以来,不要讲工艺政治等,就是普通日用,必须从分析着手,然后才能应付环境,然后才能应用环境。但是我们现在对于社会的事变,还没有能用分析的方法。即如在教育方面,就不曾能应用分析。所以教授科目,都是应用整块。当为普遍的性质,不去从个性上研究。现在要想补这缺点,所以要从个性研究。那么分析的习惯,可以应用到教育上去。有的人当社会现象不好的时候,要想出来攻击社会的罪恶,应付社会的问题。但是要攻击罪恶,应付问题,也是不能整块,必须分析。分析以后,才可以一一应付。所以要从部分着手,不要从全体着手。这就要靠着智慧,想出方法来操纵。不凭感情,也不凭命运。从小处去做。头绪清清楚楚,那么就能永远维持乐观。虽失败,总不致灰心。假使从整块着手,一失败就不高兴,最容易使人灰心。假使从部分着手,虽有失败总能坚持到底,最足以维持自信心。

(四)综合的习惯

最后的一种习惯,就是综合的习惯。这种习惯,照表面看起来,似乎与分析的习惯相反,然而实际上互有关系。综合必定要以分析做基础。所谓综合,并非堆积许许多多,仿佛放在水上压沉下去的样子。这不是综合。必定要靠着分析。看它各部分中间的关系怎么样。研究互相牵涉的地方,互相沟通的地方。研究明白,以后再把它综合起来。这才是有条理的综合。其间因果的关系,必须明白,能明白以后,才能算是科学的综合。要明白因果的关系,仍离不掉分析的方法。我们所有一切科学上的公理原则,都是根据相通之处,根据互相牵涉之处,彼此之间有相互的关系、分量的关系。这一方面一动,那一方面就怎样。那一方面一变,这一方面又怎样。两方面是共变的、互变的,其变动的程度,根据互相的关系。因果相连,互有影响。这种关系的发生,还是由于分析。否则何以晓得有因果的关系呢?有的人说学校教授科目,其中所含的公理原则,要想发现有价值的,恐怕一千人中,没有一个能够这样。所以必要综合。照这样看来,可见从前所说的习惯,要能把个别的习惯变为普遍的习惯。天地间无论什么事体,都是有结果的。既有结果,也是必定有原因的。这种原因,在在可以发生。我们在校外的时候,于自然界里,看见因就要研究什么果,看见果就要研究什么因。研究的时候,要把因果看为相联的,不要看做孤立的。因为世界没有孤立的东西,都是必定有关系的。能发现这种互变的关系、互通的关系,就是养成综合的习惯。

 

 【第十六次】

 

科学的内容

(一)科学是应人生需要发生的

(二)科学是从日常经验发生的

 

前两次所讨论的,是关于科学的方法方面。今天要讨论的,是关于科学的内容方面。科学的内容所包的材料很丰富,所含的公理原则很不少。要一一地都拿来讨论,实在不得能够。所以今天讨论的,不过就其大概而言,是很简括的。

(一)科学是应人生需要发生的

科学的材料,虽甚丰富,然很可以证明一件事,就是平常提出教材的时候,有两种立足点:

(1)以成人为立足点;

(2)以儿童为立足点。

初学的人,与专门研究这种科学的人,确不能一样地看。所以曾经有人说研究植物学的人,当初学的时候,仅仅晓得植物的种类、植物的差别等,并不能真正了解植物的意义。但是现在植物学已经有了系统,有了条理。查植物最初的源起,还是从普通人生的兴趣生出来的。这种人生兴趣,与研究植物学者的兴趣相同。不过后来经过几番选择,几番洗刷,就觉得与现在的人生兴趣不合。其实我们所以研究植物学的缘故,却是植物与实际需要很有关系。即如植物之中有能供药用的,我们要想治病,就不可不研究许多药草的性质。这是就植物说的。至于其他的科学,也是应人生实际需要而起的。即如数学上所谓立体平面,实则是测量的方法。如农夫量田之类,都是要用到的。解剖学是因为要晓得人身的构造,才有这种科学。物理化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即如人在日常,不能不用器具。用器具的时候,难免发生什么阻力。因而要想出什么方法来胜过这种阻力,改它的形状大小。所以有物理学的发生。又如染工染料,以及各种工艺上所必须的化学知识,都与化学有关。所以又有化学的发生。可见无论什么科学,都是应人生需要而发生的。

(二)科学是从日常经验发生的

今天我们研究科学的材料,并不是研究它的重要。因为关于重要的讨论,前次已经说过,就是关于方法的操纵。有了方法,心理上就生出一种影响,可以引起兴趣,于是就有观察、精确、分析、综合,诸种习惯。今天要讨论的,是这些材料怎么样生出来的?从哪里生出来的?出发点在哪里?都是日常经验日常兴趣经过这几番改造几番洗刷以后,就成就现在科学的材料。所以教授科学的时候,应该从儿童日常的经验研究起。即如教授植物学的时候,要晓得儿童对于植物有一种天然的兴趣,很自然的,与学校里陈列的死标本不同。因为他们在校外看见的都是生长的,有生命的,不是死的。所以关于植物有两方面的兴趣。一方面是实的兴趣。就是各地所有植物,一定有许多种类。什么地方可种什么植物?有农业的趣味在里面。他一方面是天然的兴趣,就是看见植物由萌芽,而生叶,而开花,而结果,等现象,好像表演出来,如同看戏一样,非常有趣。照这样看来,学校里教授科学,自应从儿童兴趣上着想。但是也有一种危险,就是教材太嫌散漫。在科学上的材料,都是很有系统。而耳目所接触的材料,都是非常散漫。如果一味地在日常兴趣上研究,未免使教材过于散漫。所以一方面须顾儿童日常的经验兴趣,一方面还要带一点系统,勿过于零碎。这才是最好的教材。但是这种系统,与课程里的系统不同,乃是天然的系统,含有社会的原理。即就棉花说,由棉的种子,怎样选择?怎样下种?怎样研究土壤、日光、肥料、水分等?怎样收花?怎样纺纱?怎样织布?一层一层地研究下去,使儿童晓得前后衔接的关系。这就是系统。这就是社会的原理。所以散漫之中,不是今天教一点选种,明天教一点织布,前后错乱,没有连续的关系。这样教授,只能使知识增加一点,不能成为有条理的知识,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教授科学,散漫中要有这样的系统。那么一方面不至于徒增无用的知识,一方面又不至于零落而无系统。再就森林做一个例。教儿童如何选种子,种子如何发芽,如何移植,或插枝以及其他种树的方法,如何研究树的种类,研究土壤、研究肥料等,与讲植物学的时候相同。不但相同,并且还要有社会的兴趣。这种兴趣,在普通科学所没有的。森林对社会的进步,很有密切的关系。例如雨量太多或太少,都与我们人生不利。假使有了森林,就能保持湿气。山水瀑发,可以平均分配。这是森林最大的用处。倘若没有森林,就要冲流下来,成为水患。所以森林不仅仅是植物学的问题,与人生社会很有关系的事情。设水从山上冲下来的时候,泥土带了去,石头露出来,于是不能耕种。靠此生活的人,就无从得到食物。而人口还是照常地加多,社会里就生出很大的影响。所以森林与社会很有关系。而且还有一层,树木长得多的地方,能诱来许多鸟雀。那种害禾的虫子,如蝗虫之类就可以被这种鸟雀捕去。倘若没有森林,那么鸟雀就少。鸟雀既少,蝗虫就多。蝗虫既多,禾苗就伤得很多。于是食物减少,人就不免迫于饥寒,流为盗贼。可见森林与社会的治安,也是很有关系的。那么森林在社会里发生效力之大,于此可以证明。又如我们家常燃料,以及建筑房屋、制造器具,都是要靠着木材。假使森林不多,就是木料不多。因而木料的价值很高,生活上就要受大影响。那么森林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又是有关的。教授这种森林的材料,要费好几个礼拜,才得详尽。但是要从头至尾实地试验,那时间更加长些了。不过实地试验出来,觉得比在校里空讲,格外来得亲切有味。因为学校里教到森林,差不多有五六种科学之多。而各科又都是离开的,前后没有衔接的关系。所以觉得没有亲切的趣味。至于实地试验的时候,把学校里五六种科学合并起来研究,前后都要有衔接的关系。照这么一说,可见森林有五六种科学,都是与他有关系的。这五六种科学分析开来,就是:地文学、商业地理、经济学、社会学等。这些科学,在森林学上虽没有提明名称,然而多少总包括一点。教授森林的时候,都是要从旁及到的,而且雨水与森林亦复有关。地面上的水,被日光蒸发,变成气体,升而为云;遇到冷风,就变为雨,降到地面上来。森林对于这种雨水,能保持湿气,能平均分配。这许多作用,很有科学的性质在里面。这种森林的学问如何观察?如何搜集标本?如何陈列?必定要受过森林的训练的人,或是专门研究或教授的人,才能如此。绝不是初学的人所能做到的事体。所以教授的时候,一方面教授专门材料或知识,一方面要叫儿童晓得森林与社会经济各方面有什么影响。虽不想造成什么专门学家,然而不能不一方面使得他有科学知识,他一方面还要使得他有科学方法。因为森林与人生很有密切的关系的学问,我想中国要制定中小学校的课程,最好把当代最著名的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工程学家,以及其他专门学家聚在一处。大家共同编定,不分界限,选出极大的题目。即如种棉怎么样?种茶怎么样?各专家各有贡献。拿这许多贡献会合起来,成为有条理的课程,然后教授儿童。那么儿童就觉得彼此互有关系,从头至尾完全了解。且能知与社会有关,可以发生什么影响。且能操纵仪器标本。且能为将来入大学之基础。一举数得,却是很好的教授。除此种利益以外,还有几种特殊的效果生出来。第一就是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儿童对于种种事实,都要研究研究。因此可以继续研究,可以永远保存,将来可以造成专门学家。这样去造成专门学家,比较那孤立的教授,单独的教授,要造成专门学家,还要来得容易。第二就是中小学生,都有社会事业的工作。因为学校里已经有了这种研究,做事能了解意义,知道与人生有关,所以学习的时候有趣,因而做事的时候也就有趣。

 

 【第十七次】

 

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三种见解

(一)促进中国职业提高生活程度的方法

(二)学校要和工厂店铺有互助的精神血统的关系

(三)要有传播知识的机关

三、职业教育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在提出第二个问题之前,我们仍须继续前次讨论科学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关系,或是因职业教育而继续讨论科学教育。进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程度都很高深。读的是专门书籍,求的是专门学识。因为要想造成专门学家,所以要受这种专门教育。这种教育,对于高程度的学生非常有益。但是对于低程度的学生,就未必有这样大的利益了。因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有两种地方和中等初等学校的学生不同。什么地方呢?就是:

(1)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已经受过普通的教育,圆满的教育,仿佛已经有了准备。自己可以随时选择一二种。自己觉得容易一点,就认定这样去做。他已有了这种能力。

(2)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已经有了经验,已经成熟。自己能知哪种是性之所近,哪种是他的特长,都可根据他的经验,就他所发明的当中选择一种职业。

至于中初等学校的儿童,就第一层说,尚在知识教育的历程当中,正求知识之不暇,怎能自己选择呢?就第二层说,当在发明的历程当中。正要找何种是社会上将来有益的,怎么能有经验呢?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小学校里倘若加了职业科目,或纯粹是职业教育,要想造出职业的人才,其结果范围必定很狭。因为儿童方在历程中,不能自己选择。而学校竟有此种科目。于是教师不得不代他选目的。儿童就向教师所定的目的进行,后来就养成一种机械的习惯。教师要把他造成专门人才,就注入种种知识。这种知识都是非常狭小,使得儿童不能有圆满的发展。将来做事很卑很低,不能做大事业。儿童有这样大的牺牲。我看倒不如送他到店铺里去,还可以得到一点利益。所以小学校里如果是职业教育,一方面是牺牲太大,一方面造出的人才很狭小,做出的事业很低。这是不可不注意的。但是从广义方面说,一切教育,都带有职业的性质。无论程度怎样低,所学的科目,都与应用有关。然而人做事必须选择一种与一生有利益而与性质相近的,才有圆满的发展,将来才可做出大事业来。照这样看来,一方面说一切教育都带职业性质。一方面说要选择,似乎又有不带职业的性质的。两方面好像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如何可以调剂呢?小学校里所有科目,都要叫儿童晓得有社会的关系,饮食起居,以及工艺商业,等等。在学校里表演实习,可以代表校外的职业,将来就能以此为基础。否则将来做事,不能了解意义。必定在校先有做事的基础,把做事的意义,做事的手续,都表演出来。一方面做事,一方面了解。这就是有意识的动作。所以学校里种种科目,虽目前与职业无关,然而可为将来做事的预备。现在举一个简单的例。譬如一个幼稚女生。她将来总是要治家的。家中烹饪刺绣等事,都是要做的。学校里要培养这种人才,有两种方法。第一就是以正文为目的。简直教她做裁缝,做厨子。专在范围以内的事体练习。其余普通的,都一概淘汰。第二就是所教的与这种事体没有密切的关系,不过预备罢了。即如关于烹饪,只学食物的种类价值以及和卫生的关系,不过是一种试验的性质,明白烹饪的原理罢了。把这种原理弄明白一点真切一点,并不是真要造就厨子的人才。至于刺绣方面所教的,是关于美术画等,研究图样的沿革种类,使得她有审美的观念,不是真要造就裁缝的人才。这样教法,在目前虽似无关,然将来很有密切的关系。这都是试验的性质,并不是实习的性质。所以科学教育,从个人的胜利方面看,或是从社会工艺的前途方面看,都是最有效果的。在中学校里或是有人恐怕要发生疑难。我现在拿小学校来说。我想在小学校里,可算一点疑难都没有了。儿童得到几种基本原理,可以应用到各种实业。所收效果,最为显著。所以最有效果之教育,就是这种科学教育,绝非狭隘的职业教育。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三种见解

以上所说,是关于科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现在我还有三个意思要提出来说一说。

(一)促进中国职业提高生活程度的方法

中国小学校里要多收工厂子女,给予相当的知识,相当的技能,使得他回到店铺以后,可以承受父母的职业,有改良的能力,增进的能力。通常谈到职业,都看着大事业,大公司,如轮船火车等。殊不知一国的命脉,是在这些不注意的小店铺上。能把这些店铺里的子女收得来教导教导,将来把这种小职业改良好了,种种的大职业,也自然就好起来了。那么生活程度,也自然就能提高起来了。所以要促进中国职业,提高生活程度,要先从店铺里改良起。

(二)学校要和工厂店铺有互助的精神血统的关系

凡是徒弟伙计等,总要与学校有一种关系。这种人中,已经受过教育的还要有继续教育,使勿忘却。未受教育的要赶快教育,或设晚班,或用轮值的方法教授,叫他们一部分到学校,一部分在店里做事,一个月或半个月轮流一次。那么彼此生出很密切的关系,颇足促进中国各种小工艺小实业的进步。

(三)要有传播知识的机关

工艺实业上有不可少的知识,必定要有一种机关,经他传播出去。我们晓得凡人没有知识,无论什么事都做不成功。假如有了知识,就可做事,就可以改良。所以美国曾组织一种专传知识的机关。譬如关于农业,印成许多的小本子,里面载的什么种子是好的,有什么方法可以杀什么虫等,都是很要紧的知识。这样经它提出来。有的人非常欢迎。有的人还是拘守陈法。但是这种人,假使一经试验,果真有效,也就非常欢迎。这是单就农业上说的。其实这种原理,也可以应用到其他事业上去。有了这种知识传出去,对于实业的发达,一定很有利益。

三、职业教育的意义

最后的一句话,就是教育和实业何以必须联络起来?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哪里?这种目的非常迂远,很不容易达到。但是虽不能达到目的,却不可没有这种趋向。实业与教育相连,就是从事于农工商的人,必须受教育的意思。也就是实业必须教育。现在社会的大病,在生活与学校里分离。要得不分离,非把从事于实业人都叫他受教育不可。在他们所做的事上受一种教育,使得他们的才能继续发展,日渐改造,日渐丰富。那么学校与生活就可以合而为一。这就是现在所谓“劳动之中心”。他们受了教育,就有意义,就有价值。做事不是仅仅为的糊口。如仅糊口,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现在他们做事,总要想减少时间,增加工资。试问余下来的时候做什么事?余下来金钱又做什么事?我们要能利用这种余时余钱,使得他们都受高等教育。那么才算有意义有价值。否则终日做的是穷苦生活,性能完全摧残,变成死的,机械的,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要改良实业之唯一的方法,就是学校与工艺相连。

 

 【第十八次】

 

关于教育目的之种种冲突的学说

一、文雅主义和实利主义的冲突

二、自由主义和训练主义的冲突

三、守旧主义和革新主义的冲突(见下次)

 

从今天起,讨论教育上各种理想学说。这种学说,不独在影响方面生差别,就是在实施方面也要生差别。现在我们把教育上冲突的学说拿来研究研究。大概说起来,有三种:

(1)文雅主义和实利主义;

(2)自由主义和训练主义;

(3)守旧主义和革新主义。

我们讨论这种问题,不能从抽象上讨论,要从历史的沿革上讨论。因为这种冲突的学说,都有历史的背景。所以必须就历史去研究这种冲突所以产出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明了。

一、文雅和实利的冲突

这种冲突怎样发生呢?我们知道无论什么社会,总有两种阶级:一种是闲逸;一种是劳动。闲逸的人,都是门第很高,经济可以独立,能享精神上的快乐,能超乎衣食住实际的需要之上。所以他们有工夫去讲求文雅,成为一种安闲高雅之士。按英文“学校”(school)两个字,源于希腊文,其意为闲逸的地方。因为当时能受教育的,都是上等人家的子弟。所以学校唯有闲逸的人可入。而“学校”二字的意义,遂变为安闲之地。从历史上看起来,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他们少数人所受的教育,都是注重文学。所研究的无非关于诗词歌赋等高尚的科目,高尚的精神。因为他们以文学自高,所以不做劳动的事体,或是什么博利的事体。以为做了这种事体,就是属于下等社会的人。这种事体,不是安闲高雅的人所应做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劳动的人,为人所蔑视,为人所压倒。而社会里于是有尊视文学,轻视劳动的心理。这一班文雅的子弟,除掉研究文学以外,还有种种礼教仪式,以为这样才算“客气”。以为这样才是“士君子”的特色。在社会上做一个很闲雅的人,处处都雍容有礼,客客气气的。必须如此,才不属于下等社会,才是“士君子”的样子。总之他们礼貌很雍容,举止很闲雅,情操很细密,能欣赏高尚的文学,能享受精神的快乐,仿佛受过“教化”的特色,就这几端。在他们本体上看起来很有价值。这都是积极方面的。还有消极方面的。就是轻视劳动。以为生利的事情,绝非受教化的人所应做的。因为他们把文学礼教看得太重,而把劳役看得太轻。其结果就生出一种阶级。教育唯有他们可受。生利的事情以为当然废除。于是只有少数人能注意文学,而大多数人不得不从事劳动,否则不能糊口。既迫于糊口而必须劳动,于是更无闲时去研究这种腊丁死文的文学。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有人提倡反对的学说。就是实利教育,实用教育。就是在店铺里面,用一种模仿的方法教授。他看见人怎样做就怎样做,渐渐地就成了习惯。这是从前的实利教育。后来有了小学校的时候,里面也读书,也写字,也研究什么数学等科。这并不是什么教化,不过是为了谋生的关系,不得不如此。所以也是实利的意思。这种实利的教育,是很有价值的。从历史的沿革上研究起来,也是有社会的背景,受社会的影响生出来的。我们假使一味地注重实用,未免范围太狭,限于机械的动作,这事仅能糊口,供给物质的需要。这就是实利主义的偏而不全的地方。也是因为消极太多,审美的情操全不讲求,只在物质生活里做事,从没有做到精神生活上去。所以也不免生出文雅和劳动的两种阶级。文雅的人非常闲适。劳动的人非常困苦。照理这两种阶级,应该混合一起,而它偏偏分成两种。所以有极大的界限。照这样看来,文雅和实利的冲突,就是从“非德谟克拉西”的社会里生出来的。非德谟克拉西的社会里有闲逸和劳动两种阶级。所以生出互相抵触的学说。我们在社会里的人人应当闲逸,也是人人应当工作。所以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事,一方面要有闲,一方面要有用。有闲就可以欣赏高尚的科目,享受精神的快乐。有用就可以产出生利的事业,养成精神的事业。那就是种文雅和实利的冲突,可以从此打破,永不再生。这就是“真真德谟克拉西”的社会。我从前讲教育的定义的时候,说教育和经验继续的改造。所谓“改造”教育的范围放大,能够包括所未包括的。眼界与想象都能发展。和自然、人为,各方面接触。所做的事情虽是很小,而他有宇宙的观念。想象很放大,经验因此扩充。从此人人当受的一种“德谟克拉西教育”。这种教育范围很大,容纳很广,与自然宇宙有复杂的关系。德谟克拉西教育之所谓改造,不但教化须改造,就是实利也须改造。做事的经验要能推广。不但与个人方面有关,并且与社会方面有关。因为一个人做事,社会蒙他的幸福,受他的影响。假使人人都受了德谟克拉西教育,那么他们看的范围,都是很广。彼此做事,绝没有什么冲突。平常说教育是实用的预备,或是社会生活的预备。但是所谓生活,究竟是指的哪一种生活呢?如果是肉体的生活,生理的生活,那么这种教育的范围很狭,不能使得精神发展。我们所谓生活的预备,指自由生活而言。范围很大,当然于社会有很大的关系。教化不是一种装饰品,不是做一种士君子的徽章,觉得配起来于礼教上非常客气。像这种教化毫无实用。真有实用的教化,不是拿来做徽章的,是自由发展的生活的预备。没有矛盾的地方,没有冲突时候,这才是实用的教化。

二、自由和训练的冲突

这种冲突,也是有社会的背景的,从社会里尊卑的阶级生出来的。就是一方面是治人的人,一方面是治于人的人。治人的人的方面,要讲自由。在治于人的人的方面,要讲服从, 讲训练。因此就生出冲突来了。我从前批评学校里被动的教育,纯是叫学生模仿。用种种方法束缚儿童,造成机械的习惯。我们现在从历史上看起来,觉得尊卑的阶级,与这种被动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治人的人自居尊位,以为治于人的人都是应该服从他们,应该叫他们指挥,事事都是模仿,不能自动。所以养成被动的态度。他们凡是称为可教的,以为都是被动的,可以听人指挥的,可以容纳他人的教育的,在贵族政治之下;所教出来的,都是可教的学生,容纳的学生。在贵族的意思,以为这样教育,是最聪明最妥善的办法。因为一班治于人的人,做他们奴隶的人,假使受了良好教育,他们就要觉悟,各人就会发生意见,因而就想推翻贵族。而贵族的位置,于是不能持久。从前南美的教育,就是这样。不肯让他们读书识字,深恐他们觉悟,所以养成一种奴隶的态度。这种教育,在西洋史上看起来,觉得养成被动的心理,与学校训练很有关系。使他们亦受训化,不敢自有主张,事事都要依照长者命令,模仿长者的指使。所以这种训练,在贵族政治的教育中非常注重。这都是治于人的人的教育。至于治人的人的教育,就要讲求自由。自己可以筹划,自己可以思想,能发号施令。所以在贵族政治里面,当然发生自由和训练两大阶级。但是在德谟克拉西社会里,就要打破这种阶级。一方面固然要讲自由,一方面还须受训练。自由与训练两方面调和起来,才是真正的德谟克拉西。

 

 【第十九次】

 

二、自由主义和训练主义的冲突(续前次)

三、守旧主义和革新主义的冲突(大略)

 

前次所讨论的矛盾学说,因为社会有了阶级,所以生出文雅和实用、自由和训练、守旧和革新的几种抵触。文雅和实用的冲突,前已说过。今天把自由和训练的冲突拿来继续讨论,但是非从社会的状况或阶级讨论的。

二、自由和训练的冲突

主张训练学说,也有几分真理。它的坏处在哪里呢?就是太偏于消极,不晓得改造经验。我们必须能改造经验,免去种种消耗。——散漫的动作、过当的动作——对于经验,要具有力的控制,纳入正轨,利导以达目的。要能积极地去做,不是仅仅靠着消极的。自古传下来的训练学说,都是偏于消极方面。凡是心理上,或是品格上,要受训练的,不过是压迫天然的活动,抑制天然的兴趣。所做的都与他所好的背驰。不高兴做的,也要去做,完全是消极的。但是有的时候,也偏于积极的训练。然而又把“积极”二字误解,以为脑中有若干的才能,若干的能力,都是可以拿来训练,使得精神常常集中于一件事情,注意一件事情。以为这样的训练,能使注意的能力渐渐发达,从没有拿批评的眼光研究过。这类训练,既不足为心理的陶冶,又于实利没有什么效果。其训练才能,好像磨刀一样,把头脑拿来磨磨,就可以快了,于心理实利两方面,无一点用处。所以这种训练虽有几分真理,但是他这样去做,就是大错。好比西比利亚的文字奇奇怪怪的,看也看不懂。拿这种文字叫儿童学习书写,日久下来,一见这字就能写出来,但是意义还是不懂。现学校里是常有这种文字看的。但是后来出了学校,不能再有这种文字看了。岂不是一生的精神,已经空空地耗费掉吗?所以从训练生出来最大的流弊,就是无论什么科学或材料,其本体上都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没有目的,不过是一种磨炼罢了。天天这样磨炼,儿童后来就要生出厌恶的心理,一看见这种科目,就觉得讨厌。在受训练的时候,因有压迫,不得不暂忍苦痛,去学习这种材料。一旦没有压迫的时候,就把这种材料丢开很远,存一种规避的念头,可逃避就逃避,不肯再忍苦痛。照这样看来,他们的责任,是在教的人身上,不在学的人身上,所以不免生出规避的态度。真正的训练就不是这样了。不同的地方,就是有目的。所做的都是与自然兴趣相合的。做事有目的,就仿佛有一种动机在后面,叫他不得不去做,即如学音乐的时候,假使有目的,就要常常去练习。成人做事,儿童游戏,都是自动的。无须强迫,他自己有一种动机,有一种欲望,都是从他自己生出来的,不是别人强迫的。这才是真正的训练。和训练相反的,就是自由。其意义一部分是方法,(工具)一部分是目的。如果当为方法,那么自由就是脱离机械的束缚,人为的束缚。凡是所谓限制,都是无理的限制不应该有的限制。除去这种限制,就能自由活动。如果当为目的,那么儿童假使脱离外界的束缚,就能任性做事。于是可见儿童真性之所在。倘若规定怎样,叫儿童照样去做,那么儿童所做的都已有了修饰,其内部的真性如何,无从看见。所能看见的,不过是经过一番修饰的表面罢了。所以儿童能自由活动,可以养成“诚实”。假使叫儿童依照一定的规则去做,就要养成“假冒”或“伪善”。因为任他自由,可以养成“独立的能力”。事事听人指挥,就同走路听人指点。自己没有试验的机会,终身不能做事。我们通常看那种温良的善人做事,处处要合乎中庸之道,待人要有礼。在消极方面很温文的,而在积极方面却做不出什么事体来。但是凶悍的恶人,反觉很像强有力,很能做事。何以善人这样懦弱,而恶人这样强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这一班温文懦弱的善人,都是受过训练的教育的。被这种教育束缚住,如同两边砌的墙,人在中间走路一样。所以养成一种“驯谨之士”。假使叫人有自动的机会,自筹的机会,自由发展的机会,自由选择的机会,就是“积极的善”。道德上所谓“善良”,是积极的善良,并不是那种阿弥陀佛的温文消极的善良。讲到以上所说的束缚,都是人为的束缚。由人发出种种命令,使人遵守,人就受了限制。这还是消极的。倘若做事要看成败,就其成败能发现自己的长短,那么就是拿事制人。这种束缚,是从事上来的,效果上来的,状况上来的,不是从人来的。那么可以养成一种强有力的能力。学校中大概都有限制。人与人之间也有限制。即如两个人做事,互相尊重彼此的自由,不肯侵犯,就是限制。所以自由是人人不可少的。有了自由,就能发现自己的短处。这是知识的自由,最高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必定带有知识的性质。做事能了解意义,就是自由。我们看自由,要看了解的程度怎么样。譬如甲乙两个人,走入南京城。甲对于道路很熟习,乙并方向都不知。我们就晓得甲自由,乙不自由。又如两个人骑脚踏车。甲能知道脚踏车的构造,以及驾驶方法,乙则莫名其妙。我们就晓得甲自由,乙不自由。何以故呢?因为自由是知识的。所以能自由,当然了解意义的程度很高。

三、守旧和革新的冲突

以下要讨论的,又是一种教育的理想,也是不调和的学说。今天不过略略地说一说,明天还要详细讨论。什么学说呢?就是新旧的问题。无论什么社会里面,都有两种理想。一种是保守,要想把古代遗传下来的思想制度,一概继续保存。还有一种是进取,不肯泥古,必定发现新思想新制度。但是这两种理想,是两个极端,都有所不是。我们要一方面保存旧的,一方面发现新的。所以把这两层如何调和,是现在教育上的一个大问题。保守派何以有这样大的势力呢?我们晓得学校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所借以保存古代文物思想的机关。社会好像必须靠着学校,才能维持生活。所以古人老死以后,他的思想制度都存在学校里面。后来的人做事,都要适合古人的思想制度,普通所谓学校,好像就是这一层用处。所以古代思想制度,在社会上有如此之大的势力,就是因为借学校遗传的缘故。在社会看起来,以为幼年人没有成熟,没有发达。他有许多缺乏,许多需要。成人的知识和技能,他都没有。要得到这种知识和技能,必须费若干时间。所以儿童不及成人。成人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最高。更把这种高尚的知识和技能传给儿童,就是教育上最大的事业。在幼年人自己方面,都觉得很欢迎变迁。无论在什么变迁的社会里面,成人都以为习惯已经养成,骤然根本摇动,舍旧趋新,觉得损失很大。而幼年人毫不觉到有什么损失。成人以为有关系社会安宁,非常危险,而幼年人毫不觉得有什么危险。于是就生出成人和幼年人的一种大冲突。其实老幼相抵触,也是生物学上所不能免的事体。而教育上的大问题,就是调剂这种冲突,使他们不致互相抵触。

 

 【第二十次】

 

一、新旧的冲突

二、学校的责任

 

一、新旧的冲突

前次讨论社会原因、社会状况,足使古代的习惯制度传到后世。又有一种状况,足使新状况发生。于是社会里新旧相冲,而学校里当然也有一种变动。所以学校应当负调和的责任。

社会里思想的习惯,最能持久,最不容易改变。平常所谓“改变”,都是表面的改变,都是浅薄的改变。其内部男女思想的习惯,仍是与从前一样。所以思想的习惯如不改变,虽社会的表面改变,而其内部终究依然如故。倘若根本思想已经变动,虽社会的表面安然平静,而其内部实已奏了革命的功效了。我到中国来常常听人说,中国辛亥革命,不过表面制度有的变更,而精神上毫未改动。好比布景虽已更换,而做戏的人还是如故,毫没有改变。所以要改变必定心理上有大变迁,然后表面上的变迁才可以持久,才可靠得住。欧洲二百五十年前,社会上生了变迁。当时有一个学者,他说:“假使我管理欧洲学校三十年,可保社会上生大变化。”他的意思就是支配儿童的心理,改造儿童的习惯,都必须基本上有大变迁。用和平的方法,使得他自己活动,自然发生变迁。这是很自然的发展,很健康的发展。用这种和平的方法改良社会,不但是很经济的,而且也是很合于共和的。即如两种方法:一种是本着一定的计划,去改造社会中少数人,然后推而广之,使多数人采用这种计划,继续改造;还有第二种方法,就是使儿童的思想上改革,精神上改革,然后把种种制度上改革,好像制度是精神的结果。这样改革是很和平的,很自然的,很合乎共和的意义的。不像那第一种方法是强迫的,是从上面加压力的。但是一个人患了很重的病,到了不可救药的时候,无论什么药,只要有人说可以医治,总要铤而走险,拼他一拼。所谓“死马当活马医”。人情大概如此。中国社会的病,差不多也到了不可救药的时候。此时倘若有人说出什么方法,可以医病,就马上采用,不加审慎。所以药不对症,弄到这种地步。我们要知道病不甚重的时候,还可以稍微疏忽一点。唯其病到危急的时候,尤须格外谨慎。要在病的根本上着想,不能从表面上医治。现在社会上根本的毛病,就是因为没有教育。假使有了教育,根本上就可以改革。根本既已改革,制度也就随以改革了。那么我们对于过去的历史文化,应该取什么态度呢?有的人取保守的态度,事事不问好丑,不加选择,一概都要保存起来。有的人取进取的态度,凡旧有的,不问好丑,不加选择,一概都要推翻掉。这两种态度,都嫌偏于极端。我们要取执中的态度。种种过去的文化,固属不能尽行保存,也不能尽行推翻,要详加选择。哪种是有保存的价值,就应当保存。哪种是无保存的价值,就应该推翻。中国的文化范围很广。当把种种文化互相比较,批评其价值之高低,然后再定去取。如同在试验室一一试验一样。好的存起来,不好的铲除去。在一两个礼拜之前,有人问我,说:“研究哲学,是从中国哲学着手呢?还是从西洋哲学着手呢?”我回答他说:“研究哲学的一事,若就材料方面说,当先研究中国社会沿革史、中国哲学史、须用批评的眼光研究,不可用盲从的眼光研究。看出合于现在的需要的就保存起来,不合现在需要的就丢掉它。若就方法方面说,就不妨先研究西洋的方法。因为西洋的方法,能比较古人的种种著作,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所以研究哲学,最好是莫如以西洋的方法,应用到中国社会沿革上来。中国春秋的时候,是创造时期。东汉是证明时期。西洋也是差不多的。所以拿西洋来证明中国研究哲学就不致盲从。那么研究哲学,宜先弄中国哲学史,然后研究西洋的方法,然后应用到中国这是很好的方法。”我们对于过去的学说,假使取这种“试验的态度”,就不致与过去脱离关系了。现在与过去,必定要能互相沟通,如同合金一样,已经打成一片。我们要晓得最危险的事是新旧同时并列,各有界限,不能沟通。好像新旧的知识,分成两部,中间隔开,一滴不渗,一点不漏,这是最不好的弊病。我们不能把新旧相融,不能看出什么分别来。大凡新旧交递,新旧过渡的时候,中间如有鸿沟,显著得很。即如法国百年前,封建制度很长久。自拿破仑战胜普鲁士以后,才一意图新。近三十年内,吸收英国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日臻发达,才把封建制度完全推翻。这种科学知识和方法,在英国还有守旧的性质。到了德国以后,德国把它加以改造,加入许多要素,为英国所没有的。于是科学格外昌明,为英国所不及。但是科学虽甚昌明,而又要保存政治的知识。新旧两方面同时并立,不能融和,卒酿成这一次大战争。即此可以证明两种矛盾的学说,不能同时并立。因为人同时不能注意两种,所以最好把旧的当中,拣可保存的选出来保存。把新的也要注意。新旧打成一片,互相调和融洽起来。否则就要发生危险,同德国一样了。

二、学校的责任

学校应有调和新旧,使新旧打成一片的大责任,那是不要说的了。但是有什么方法,使儿童受教育的时候,一方面保存旧有的教化,一方面还要能生存于现在社会里面?这个问题,再具体一点说,就是人生存于共和社会里,应该有什么心理的态度,作为“德谟克拉西”的基础?简单地说起来,德谟克拉西有四种性质最要紧:

(1)公开心;

(2)目的;

(3)责任心;

(4)欣赏。

这四种心理的态度,要选出适当的名词来表示,很不容易做到。但是这样表示,意义也可明白了。第一种所谓“公开心”——无成见的习惯——就是心境廓然大公,对于种种事物,都很表“同情”,好像与之俱化,绝无坚硬不化的痛苦。一切新思想、新现象,都很容易感觉。不是麻木的心,不是闭塞的心,是很公开的,很能吸收外界现象的。但是一方面如此,一方面又生出一种流弊,就是对于外界的现象,无论好丑,一概吸收。所谓“来者不拒”这也是一种大坏处。所以我们一方面吸收,一方面还要抵制,不使生出这种流弊。抵制的方法就是“集中,”就是第二种所谓“目的”。必定要有一定的倾向,然后所吸收的才都有关系。这种目的是人人应该有的,不是仅仅少数人应有的东西。贵族政治与共和政治不同的地方,就是这一层,贵族政治是少数人有目的。少数人定下计划来,叫人遵守。人就依照这种计划去做,自己不必再有目的。共和政治就不是这样,人人都能定计划,人人都有目的。至于第三种所谓“责任”,就是共和社会里人人应当负有责任,做事有功有罪,都要自己担负,绝无规避的思想。第四种所谓“欣赏”,就是共和社会里人人可以欣赏高尚优美。人人可以受此教化。一切美术道德很高尚的优美,人人可以欣赏。这种欣赏的能力,是普及的。

 

 【第二十一次】

 

学校应培养的几种习惯

(一)公开心

(1)公开心的重要

(2)公开心的阻碍

(3)公开心的培养

(二)目的

(1)目的的重要

(2)目的的阻碍

(3)目的的培养

(三)责任心(见下次)

(四)欣赏(见下次)

 

前次讲的几种心理的习惯,是学校所必须培养而为共和社会所必需的。就是:(一)公开心;(二)目的;(三)责任心;(四)欣赏的能力。今天把这几种拿来继续讨论。

(一)公开心

“公开”就是能伸张发展的意思。假使我们的心被成见束缚住,闭塞住,就不能继续发展了。儿童的心都是很公开的,能吸收种种新知识。脑筋中没有丝毫成见,没有什么东西束缚住他。所以最好在那个时候,养成他的公开心。但是公开心,是两方面表示出来的,就是:一方面是消极的。就是打破种种成见。有了新观念发生,就觉得旧观念不能存在,要完全把它打破。

一方面是积极的。就是对于新观念——他人的需要——有一种同情的反应。普通人因为缺少这个同情,所以对于他人的要求都不开心。这就是很窄狭的心理。我们能常常关心他人的需要,就可使我们的心理继续伸张。学校里所有的方法,或是使儿童心理闭塞,不能吸收种种思想,或是使儿童心理公开,能吸收种种思想。这些方法,都是于无意之间表示出来的,在教师并不觉得,而在学的人很容易觉得的。这种方法,与儿童的思想很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不可不注意的。

学校里所用种种方法,与儿童心理的发展很有不利的影响。大概有三种。

(1)养成机械的习惯。一件事情做来做去,反反复复,使儿童的心理囿于习惯,不能吸收种种新思想。这是禁锢的思想,所以养成机械的习惯。

(2)偏重表面的标准。教师都是偏于结果,不注意中间所经过的历程。即如教授数学,只要有正确的答案。而此答案何以正确,其中间所经过之历程如何,一概不问。又如讲话只求宛转合乎规矩,表面上看起来不错罢了,其“所以然”从没有研究过。这都是重在结果,而不重在方法,完全是表面的。所以使儿童的思想上受一种牵制不能自由活动。英国有个学者曾经说:学校里所以不得发达的缘故,就是因为教出来的学生,不是自由活动的学生,都是俯首听命的学生。先生说是怎样,他就怎样,不敢自由设想。所教出这种俯首听命的蒙弟子来。

(3)偏重权威。教师所说的,或是书中所载的,儿童一概没有质问的权限,问难的权限。好像教师的话,书中的记载,都是不错,应该唯一地依从,不能发生什么疑问。

有的人在校读书,以为世界上的知识,已经发达到极点,发明已经到了极限,所有的知识,都被前人发明。我们做事,只要依照前人的方法,吸收前人的知识,不要再去费心研究了。殊不知知识是无穷的,现在方在创造发明之进行中。成人固应晓得知识还没有达到最后的高度,还要继续研究。儿童也应该晓得知识没有达到止境。因为儿童最富于好奇心,对于种种新知识新思想,很能以公开的心境吸收研究。倘若学校里的空气,是注重权威的空气,那么儿童必定都是依照教师所说的,或是书本所记载,去解释种种问题,种种现象。于是生出一种死的空气,最后的空气。事事都以为到了最后的地步,不能再加了。种种知识,以为是固定的,不要再继续研究了。这种情形,最足以阻碍学校生活的发展。所谓“创造”、“发明”,并不是创前人所未创、发前人所未发。创造发明是在方法上,不是在结果上。一种结果或已为前人所发明,我不妨另用一种方法重行创造。所以创造最要紧的是方法历程,不是仅仅模仿前人。我们须知真正的创见与“真实”相近。那种“虚伪”都是从模仿来的,依照前人的方法,去求同样的结果。这是创见最大之仇敌。真能创见,必须用自己的方法去求结果。这样可以见出个人的真实。若论用到权威,强迫别人从其主张, 这就是缺少同情。我们有了同情,一方面自己能有主张,他一方面又能探知他人之所有,否则不能发展。

(二)目的

这一层从前已经说过了,就是做事必须有宗旨,作为一种动机。但是今天所讲的“目的”,还要比从前加一点的。就是“精神的集中”,心不外散。人做事往往犹豫不定,都是由于心太散漫,精神不能集中的缘故。通常闻“集中”二字,未始不以为很有价值。但是它们很容易误解。以为凝神于一样东西上面,毫不移动,或是看一样东西,或是说一句话,必须这样,才是“集中”。其实大误。所谓“集中”是如聚集军队向中靠拢,仍是个个活动,同趋目的。所以“集中”是活动的,有次序地继续进行超向目标的意思。学校里要培养注意的能力,集中的能力。最要紧的须看儿童的精神,能不能够完全贯注于一桩事情。如果能以全副精神贯注一事,就能自然发生注意,不必要人强迫他注意。但是学校里有许多事体,不足使儿童注意,反足使儿童分心。做事的时候,心分为两层,不能以全副精神贯注,就不免发生很多的弊病。现在把它分述如下。

(1)督促过严——儿童被教师严督,不得不在表面做功课。所以读书的时候,看他的嘴边子也连动连动的,而他的心已经注意到其他以为有趣的事上去了。当那个时候,同时有两种思想:一方面做表面的功课;一方面注意别的事情。耗费了许多精力,养成两种无关系的心。这种习惯,最足使儿童不能以全副精神贯注。

(2)自觉心太重——这就是一方面要做功课,一方面怕丢脸。看别人都是这样,自己觉得不好不做,否则要受他人责备。所以精神分成两方面,不能贯注。美国有个心理学家,想出一种难题来,叫人解释,看其反动如何。有的人犹疑作势,用了许多的工夫,深怕失败,受人批评。其自觉心太重,不能用全副精神去做。大部分的精神,消耗于怕人批评上去了。这是最不好的习惯。我们要用全副精神做事。不问他是毁是誉。那么所立的地位,就是很高的地位了。

(3)自己有意识——我们做事的时候,常存“做事”两个字。自己觉得在此做事,精神已经分掉一部分。我们做事要不觉得做事。读书的时候,不要问他什么字句对不对。不要故意做出读书的样子。要贯注全副精神,把兴趣集中于一桩事情上面。完全失了意识,精神就不致分开了。所以最要紧的做事要无意识。

从前所说的校内的学科,往往与校外的生活分离。这就使儿童的精神不能集中的最大原因。学校所有学科,尽是干燥无味。儿童当然不能发生兴趣。于是不得不得注意校外有趣味的种种生活。那么一部分的精神在校内做事,都是表面的敷衍。一部分的精神到了校外。所以要使儿童做事,能精神集中,能有目的,最要紧的就是必须把校内的学科与校外的生活联结。那么才能增加他们的兴趣,也就是能养成用全副精神的能力。

 

 【第二十二次】

 

学校应培养的几种习惯

(一)公开心(见上次)

(二)目的(见上次)

(三)责任心

  责任心的重要和培养

(四)欣赏

  欣赏的重要和培养

道德教育

(一)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二)社会原理和道德的关系

 

今天晚上继续讨论学校应该培养的种种态度。第一和第二已经在前次讨论过了。今天讨论第三和第四。

(三)责任心

“责任”二字,平常人都以为无大关系。要晓得我们做事的时候,必须同时想到结果是怎样。对于结果,要能自己负责。究竟哪种结果是欲望所要的?哪种是不要的?要有知识的责任心,把效果想得透澈明了。假使学校里学生做的事,或是他们耳目所接触的,都要一一经过教师规定好了去做,那么学生在这种状况之下,绝无考虑结果的机会。简单地说起来,就是不能自由规定。所以学校里必须使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才足以养成他的责任心,否则必将摧残他的责任心。无论什么青年人做事,或是有什么新提议,都觉得非常高兴。到了中途的时候,就往往趣味减少。或是要看其他更有趣的事,心就注意那件事,而把这件事的趣味减少掉许多。或是做事做到中途,遇着什么困难,什么危险,就把它完全丢开。这种不能从头至尾做到底,或是高兴的一部分就做,不高兴的一部分就不做,都是养成规避的心理,不肯始终如一。这就是与责任心相反的习惯。平常人都欢喜自由。但是一方面有自由,一方面还要有与自由相称而不可少的东西,就是责任心。德谟克拉西所以现在还没有稳固的道理,就是仅仅有自由,而没有与自由相称的责任心。自由的代价,原是责任心。没有责任心,自由绝不成为自由。所以做事必须肯负责任,不相规避。然后自由乃能稳固。然后德谟克拉西的精神乃能实现。平常有的人不希望要有自由,就是不喜欢负担责任。人叫他怎样就怎样,自己也不考虑。处处相规避,不肯始终一致。这就是无责任心的人。这种无自由的人,都是听人指挥的人。然而自由仍是不可少的,因为责任心是靠着自由的。倘若不能自造方法,自己规化,就是无自由。无自由,就没有责任心,就是生出两种流弊:

(1)规避的态度——做事遇着危险,就想丢开,就想推诿,不肯始终一致。

(2)调和的态度——做事遇着困难,就要投降,不肯和困难宣战。

这都是因为不能自由规定,自由考虑,所以生出这种弊病来。

学校教师用种种的方法勉励学生,当为一种机械。好像种种琐细节目,都必须一一注意。这就是所谓“精细”,所谓“精工”。其实大错。所谓“精细”就是“看透”。做事的时候,能从头至尾,通盘筹算,从大处落目,不在琐细的节目上注意。这就是“精细”的正当解释。普通最坏的弊病,就是不精心,不留意。做事零零碎碎的,前后不相连贯,从没有通盘打算过。这种弊病可算顶坏。要想除去这种弊病,必须使能自由规化,自由考虑,有自由发展的机会。那么做事必能从头至尾通盘看到底,就是所谓“透澈”,自然可以除去这种毛病了。

(四)欣赏

这个当中,含有对于人生一切高尚生活的欣赏。所谓“人生,”就是美满的生活,丰富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一天一天地发展起来的。即如教育是使得人能受教育的容量大起来,经验多起来,我们对于这种经验,有一种欣赏的态度。这就是所谓“欣赏”。儿童在学校里学习,都是极快乐的事体。而普通往往以为苦,看见书就厌恶它,恐怕它。其原因在哪里呢?反面说起来,就是缺少“欣赏”。正面说起来,就是不能利用他的“欲望”。儿童有什么欲望,我们要利用他的欲望,满足他的欲望。教儿童学习,乃是要促进他精神的发展的,不是增加他的苦痛的。我们必须使得他知道读书是与他自己有利的,不是和他自己有什么害处的。那么他对于所学习的东西,就能发生趣味,就有一种欣赏的态度。我们年长的人,读书的年代较多一点。回想到初年的经验,觉得教师之中,最足以给他最后的印象的,就是能引起他的兴趣的,能见他所未见到的,能使他容受新观念的,能使他培养欣赏的态度的。就是能使他欣赏所未能欣赏的。这种教师,是他最感动的,印象最深的教师。德谟克拉西所根据的原理,就是人人都是目的,不是工具。其意就是人人的生活,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教育是所以解放人人。使得人人不致受卑污龌龊的束缚。能欣赏世界上最高尚最优美的观念。这种生活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当为目的的。

 

我以上讲了许多,虽说没有提到“道德教育”的问题,但是间接都有关系。所讲的种种原理,也能应用到“道德教育”的问题上去。即如前几次所讲的应该培养的四种态度——公开心、目的、责任心、欣赏——必须就知识方面讨论。把这四种态度推演出来,那么与道德的关系非常地明显。例如,“欣赏”是最优美的一种思想,有了这种高尚的思想,世界上种种卑鄙的观念,总不足以摇动他的心。因为他的想象,受了这种优美的培养,足以保其不受下等的牵制。这是关于欣赏的。至于“公开心”,就和人人有同情,能容纳他人的思想。至于“目的”,就能精神贯注。至于“责任心”,就能做事不规避。这四种态度,都是与道德有密切的关系。

(一)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我们把“道德”看做孤立的,好像与智育无关。这是大错。假使得了专门的知识,而没有道德,那么思想发达,而品行不发达,这种思想,也不是高尚的思想。假使有了道德,而没有知识。那么品行发达,而思想不发达,这种品行,也不是圆满的品行。我们做事要有丰富的思想,自由的规化,没有规避的态度,能发动新事实。在普通人的意思,以为“有所不做”就是“道德”。这都是消极方面的话。所谓“道德”是积极的。要有知识的发展。所以“道德”是和智育有关系的,不是孤立的一样东西。

(二)社会的原理与道德的关系

社会的原理,是人常常提到的,这就是人与人往来的原理。校内校外都要有互助的精神。这也是与道德有密切的关系的。普通人对于道德教育,有一种大谬的见解。就是把道德当为孤立,因而不得不特立一部。所以有这种“书生教授”,希望培养一种特异是好品行。殊不知“品行”就是全部的生活。儿童的品行,是与全校的精神有关系。不是学校的事情是一部,道德的事情又是一部,仿佛要培养品行,必有些事情不做,仅做几件他所以为是道德的事情。这何异要强健身体,天天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只做半点钟的体操呢?所以简括说起来,“道德”是社会的。我在这儿讲了二十二次,没有提到什么“道德”,并非不注重“道德”,正是很注重“道德”。因为“道德”和“教育”不能分叙。全校应做的事情,都是“道德”,都是根据“道德的原理”来的,有的虽没有直接的关系,却都有间接的关系。所以学校教育就是“道德。”不是两下分开,另有一种“道德”在那里。

 

 

48 1920年4月杜威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讲演,刘伯明口译,沈振声笔述,原载教育哲学上海大新书局1935年版

49 此标题为本书编者所加。

50 此标题为本书编者所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