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

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必须从促进整个国家向现代化转型的角度出发,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每一个重要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段论述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指出了路径,指明了方向。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必须从促进整个国家向现代化转型的角度出发,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

1.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史延续性。在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兴盛,中华文明代代相传,从未中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奥秘正在于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任何时候都必须继承的。不继承,就是数典忘祖,就是民族虚无主义,就会丧失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但是,创新是社会转型期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发展,才能不朽;惟有不朽,才能避免成为历史前进的包袱。历史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民族精神不会有终结形态,民族精神的创新就成为永恒的追求

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每一个重要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且,这些新的民族精神都不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民族精神的创新与发扬光大。

因此,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向广大大学生宣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涌现出来的传统民族精神,让他们在厚重的历史传承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增强战胜艰难困苦的前进信心;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不断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出现的新课题,培育新的民族精神,提升新境界,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为创新、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要以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为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段论述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指出了路径,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必须和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必须以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同时,先进校园文化建设又必须把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作为极其重要的任务。

高等学校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承并创造出体现时代潮流的先进文化。悠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是维系中华民族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的精神纽带,这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好好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和必须大力传承的精神财富。同时,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通过深层挖掘,重新审视,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繁荣创作,多出精品,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来培育其民族精神。

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要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努力创新和发展新的民族精神。具体而言,必须培养当代大学生理性求实的科学精神、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友爱互助的团结风尚、坚毅自信的强势人格、开阔前瞻的风险意识、遵规守法的纪律精神、敢闯敢冒的竞争意识、兼容并包的开放胸襟、生于忧患的危机意识,使当代大学生既饱受传统民族精神的熏陶,又迸射出富含时代进步因子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时代民族精神风貌,在契合现代化价值取向中完成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