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眼睑及泪器病病人的护理

眼睑及泪器病病人的护理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睑腺炎又称麦粒肿,是常见的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眼睑皮脂腺或汗腺被感染者称外睑腺炎;睑板腺被感染者称内睑腺炎。久病者可导致睑缘肥厚变形,引起睑缘外翻及溢泪。术后应注意有无角膜暴露、眼睑闭合不全、穹窿部结膜脱垂等情况,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防止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一、眼睑炎症病人的护理

(一)睑腺炎

睑腺炎又称麦粒肿,是常见的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眼睑皮脂腺或汗腺被感染者称外睑腺炎;睑板腺被感染者称内睑腺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大多数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2.临床表现 患部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

(1)外睑腺炎的炎症反应集中于睫毛根部的睑缘处,红肿范围较弥散。若感染靠近外眦部,可引起反应性球结膜水肿。脓点常溃破于皮肤面。

(2)内睑腺炎的炎症浸润常局限于睑板腺内,肿胀较局限,有硬结、疼痛和压痛。脓点常溃破于睑结膜面。

3.治疗要点 早期局部热敷,滴抗生素眼液,每晚涂抗生素眼膏;重症或合并全身中毒症状者,全身应用抗生素;脓肿形成后,应切开排脓。

4.护理要点

(1)热敷,早期局部湿热敷,3/d,每次15min。

(2)指导病人局部应用抗生素眼液及眼膏。

(3)切开引流,脓肿形成后,如未溃破或溃破引流排脓不畅者,应切开引流。外睑腺炎在皮肤表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内睑腺炎则在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

(4)采集脓液或血液标本送检。

(5)健康指导,治疗原发病及用眼卫生等情况。

(二)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囊肿又称霰粒肿,是睑板腺排出口的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引起的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由于睑板腺排出口的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

2.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少年或中壮年,多见于上眼睑。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的肿块,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大小不等,触之不痛。相对应的睑结膜面呈暗紫红色。

3.治疗要点 小而无症状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以热敷,或向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促进吸收;如囊肿不能消退,可行睑板腺囊肿刮除;继发感染者,先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行睑板腺囊肿刮除。

4.护理要点

(1)囊肿小病程短,局部热敷。

(2)按医嘱行局部或全身用药,先控制炎症,再行手术刮除囊肿,在睑结膜面做与睑缘垂直的切口,刮净囊肿内容物并剪除囊壁,局部压迫5min,涂抗生素眼膏包盖。

(3)复发性或老年人的囊肿,应将标本送病理检查。

(三)睑缘炎

睑缘炎是睑缘皮肤、毛囊及腺体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根据临床特点,睑缘炎可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3种。

1.病因及发病机制 鳞屑性睑缘炎是由于睑缘部腺体分泌旺盛,皮脂溢出所造成的慢性炎症;溃疡性睑缘炎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直接感染引起或因鳞屑性睑缘炎感染后转变而来;眦部睑缘炎主要因莫-阿双杆菌感染引起或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

2.临床表现

(1)鳞屑性睑缘炎:特点是睑缘无溃疡。表现为睑缘充血,睫毛根部和睑缘表面附着灰白上皮鳞屑,自觉眼部干痒和烧灼感。

(2)溃疡性睑缘炎:有较明显的刺痒和烧灼感。睑缘充血,睫毛根部散在小脓疱和痂皮覆盖,去除痂皮后,有脓液渗出和小溃疡。炎症感染破坏睫毛毛囊,睫毛常被干痂粘结成束,随着痂皮而脱落,且不能再生,形成秃睫。久病者可导致睑缘肥厚变形,引起睑缘外翻及溢泪。

(3)眦部睑缘炎:常为双眼发病,眼部刺痒、异物感和烧灼感。好发于外眦部,外眦部睑缘和皮肤充血、肿胀,并有浸渍糜烂。

3.治疗要点

(1)鳞屑性睑缘炎:选用含有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的眼膏涂擦睑缘,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等。

(2)溃疡性睑缘炎: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清洗睑缘,去除痂皮及毛囊的脓液。可选用广谱抗生素眼液、眼膏及磺胺类眼膏。

(3)眦部睑缘炎:选用0.25%~0.5%硫酸锌滴眼药,眦部涂抗生素眼膏,适当口服维生素B2

4.护理要点

(1)寻找并去除睑缘炎的病因和各种诱因。

(2)清洁睑缘分泌物,并拭去鳞屑,根据医嘱选用敏感抗生素眼药,2~3/d。痊愈后改1/d,至少坚持用药2周,以防复发。

(3)健康指导,及时治疗屈光不正,减少视力疲劳,改善营养与睡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眼睑位置、功能和先天异常病人的护理

(一)睑内翻和倒睫

睑内翻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的一种眼睑位置异常。倒睫是睫毛倒向眼球,并刺激角膜和球结膜而引起一系列角膜、结膜继发改变的睫毛位置异常。睑内翻常与倒睫并存。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按发病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

(1)瘢痕性睑内翻:由于睑结膜与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

(2)痉挛性睑内翻:由于眼睑皮肤和皮下组织萎缩变薄,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的收缩作用,眼轮匝肌纤维向前上方滑动压迫睑板上缘,以致下睑上部向内翻卷。

(3)先天性睑内翻:由于内眦赘皮牵拉、眼轮匝肌过度发育及睑板发育不良所致。

2.临床表现

(1)畏光、刺痛、流泪、眼睑痉挛、异物感、视力下降等。

(2)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球结膜,导致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落、角膜溃疡、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角膜瘢痕,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3.治疗要点

(1)针对病因治疗。

(2)少数倒睫可行电解倒睫术,睑内翻行手术治疗。

4.护理要点

(1)减轻或去除疼痛原因,如仅有1~2根倒睫,可用镊子拔除或用电解倒睫术。

(2)遵医嘱滴抗生素眼液,防止角膜炎发生。

(3)大量倒睫和睑内翻者需做手术矫正,按外眼手术常规护理。

(4)健康指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睑外翻和眼睑闭合不全

睑外翻是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睑结膜不同程度地暴露在外,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眼睑闭合不全又称兔眼,为眼睑闭合受限或完全不能闭合。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睑外翻分为3类:①瘢痕性睑外翻由于眼睑皮肤瘢痕,牵引眼睑所致;②老年性睑外翻由于老年人眼轮匝肌功能减弱,下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松弛,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所致;③麻痹性睑外翻由于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收缩功能丧失,导致睑外翻。

(2)眼睑闭合不全:最常见原因为面神经麻痹后,眼轮匝肌麻痹,使下睑松弛下垂。

2.临床表现 轻度睑外翻和眼睑闭合不全病人,常见症状为泪溢;重度病人结膜充血、泪溢、干燥、肥厚及角化;更严重病人角膜上皮干燥脱落、溃疡,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角膜瘢痕形成,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3.治疗要点

(1)针对病因治疗。

(2)手术矫正睑外翻,恢复睑缘正常位置,及时消除睑结膜暴露。

(3)眼膏保护结膜和角膜,预防感染。

4.护理要点

(1)睑外翻和眼睑闭合不全的病人因容貌受损,产生自卑感,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

(2)眼部滴用抗生素眼液和涂眼膏保护结膜和角膜,防止角膜炎症发生。

(3)需要手术矫正睑外翻的病人,按外眼手术常规护理。

(4)指导病人正确揩拭泪液的方法,用手帕由下睑往上揩,以免向下揩拭加重睑外翻。

(三)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为上睑提起受限的一种眼病。病人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即在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遮盖超过角膜上部的1/5。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所致。

(2)后天性上睑下垂的原因有动眼神经麻痹、提上睑肌损伤、交感神经疾患、重症肌无力及机械性开睑运动障碍,如上睑的炎症肿胀或肿瘤等。

2.临床表现

(1)先天性上睑下垂:多为双侧,出生时睑裂不能睁开到正常程度。或伴有其他先天异常如内眦赘皮、睑裂狭小、小眼球及眼球震颤等。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及弱视,常有抬头仰视、皱额等现象。

(2)后天性上睑下垂:多为单侧,伴有其他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可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提上睑肌损伤有外伤史,交感神经损害有Horner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所致的上睑下垂具有晨轻夜重的特点,注射新斯的明后明显减轻。

3.治疗要点 先天性上睑下垂应尽早手术;后天性上睑下垂应先进行病因治疗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为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悬吊术。

4.护理要点

(1)上睑下垂的病人因容貌受损,产生自卑感,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消除自卑心理,恢复正常社交。

(2)需要手术的病人,按外眼手术护理常规,术前不需要剪睫毛。如果进行额肌悬吊术,需要剃眉毛。

(3)术后应注意有无角膜暴露、眼睑闭合不全、穹窿部结膜脱垂等情况,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防止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三、泪液排出系统障碍病人的护理

泪器在结构上可分为泪液分泌部和泪液排出部。泪液分泌部包括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等外分泌腺。泪液排出部包括上、下泪点和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及鼻泪管。

(一)泪道阻塞或狭窄

泪道阻塞或狭窄是指泪道的各部位如泪点、泪小管、泪总管、鼻泪管等,因先天或外伤、炎症、肿瘤和异物等因素引起管径狭窄、阻塞,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致泪溢。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眼睑及泪点位置异常,泪点不能接触泪湖。

(2)泪点异常,包括泪点狭窄、闭塞或缺如,泪液不能进入泪道。

(3)泪管至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包括先天性闭锁、炎症、肿瘤、外伤、异物、药物毒性作用等各种因素引起的泪道结构或功能不全,导致泪液不能排出。

(4)其他原因,如鼻阻塞等。

2.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泪溢。长期泪液浸渍,可引起慢性刺激性结膜炎、下睑和面颊部湿疹性皮炎。由于不断揩拭眼泪,可导致下睑外翻,加重泪溢症状。

3.治疗要点

(1)功能性泪溢选用硫酸锌及肾上腺素溶液滴眼,以收缩泪囊黏膜。

(2)器质性泪溢根据部位不同而有不同处理:①泪点狭窄、闭塞或缺如,可用泪点扩张器扩张或泪道探针探通;②睑外翻、泪点位置异常,手术治疗;③泪管阻塞可试用泪道硅管留置治疗,近年开展了激光治疗;④鼻泪管阻塞或狭窄,泪囊鼻腔吻合术。

4.护理要点

(1)协助病人查找泪溢原因,检查阻塞部位和阻塞程度。

(2)积极治疗原发病。

(3)针对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相应的护理。

(二)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为泪囊与鼻泪管黏膜的慢性炎症。是常见的眼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特别是绝经期妇女。多为单侧发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2.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泪溢。检查可见结膜充血,下睑皮肤湿疹,用手指压泪囊区或泪道冲洗,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流出。由于分泌物大量潴留,泪囊扩张,可形成泪囊黏液囊肿。

3.治疗要点

(1)药物治疗:滴抗生素眼液。

(2)手术治疗:开通阻塞的鼻泪管是治疗的关键。常用手术方式是泪囊鼻腔吻合术。

4.护理要点

(1)指导正确滴眼药4~6/d。每次滴眼药前,先用手指按压泪囊区或行泪道冲洗,排空泪囊内的分泌物,利于药物吸收。

(2)泪道冲洗,选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行泪道冲洗,每日或隔日1次。

(3)需要手术的病人,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

(三)急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是泪囊黏膜的急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性泪囊炎大多在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发生,常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2.临床表现 患眼充血、流泪,有脓性分泌物;泪囊区皮肤红肿、坚硬、疼痛、压痛明显;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及面颊部,甚至引起眶蜂窝织炎,严重时可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经过数日,红肿局限,出现脓点,脓肿穿破皮肤,脓液排出,局部炎症减轻。

3.治疗要点 早期可行局部热敷,全身和局部应用足量抗生素,待炎症控制后进行择期手术。

4.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局部热敷和物理治疗,注意防止烫伤

(2)按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

(3)炎症期切忌泪道探通或泪道冲洗,以免导致感染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

(4)脓肿形成,应切开排脓,禁忌挤压,尽量保持泪囊壁完整,以备日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