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大缺失制约农信社改革

八大缺失制约农信社改革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者在调查与采访中发现,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中存在八大缺失,如不能有效解决,必将制约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农村信用社最缺的是人才。因为人才的缺少,带来农村信用社在技术和创新上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差距。先进理论的缺失进一步使得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缺乏指引。在他看来,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体制多变,主要靠行政办法进行管理,合作金融得不到法律保护,处于变动不定的状态。

(2006年3月4日)

当中央和地方的扶持政策和资金逐步到位后,农村信用社享受的优惠令金融同行十分艳羡,其实,这些政策和资金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难有根本的推动。

记者在调查与采访中发现,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中存在八大缺失,如不能有效解决,必将制约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

农村信用社最缺的是人才。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人才奇缺,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中部一个省的县级联社,600多人中,第一学历是本科的为零,正规大专毕业的不到10人,高级职称没有,初、高中学历占了一半。

因为人才的缺少,带来农村信用社在技术和创新上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差距。同样能扎根农村的邮政储蓄早已实现全国联网,技术缺失却使得农村信用社即便是实现省内联网,仍属于“新闻”。

先进理论的缺失进一步使得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缺乏指引。两位资深研究农村信用社的教授对《财经时报》表示,对农村信用社的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御用文化比较盛行,论文格式化,甚至关于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金融改革的新闻报道都是抄来抄去。

缺共识。关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争论不休。这个问题直到2006年2月底才基本解决。长达30年左右的争论,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缺少一部法律。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秦池江教授曾多次提议制定“合作金融法”,但至今没有说法。在他看来,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体制多变,主要靠行政办法进行管理,合作金融得不到法律保护,处于变动不定的状态。这造成了信用社的治理靠的是人治而非法治,并使得相当一部分信用社管理失控,经营业绩连年下降,不良资产数额很大,成为目前金融业中一个薄弱环节。

缺少全国性组织,没有统一的企业文化,撕裂了向心力和对信用合作的认同,更直接导致了农村信用社“腿壮无头”。农村信用社的意志难以向上真实表达,有消息称,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在“两会”中只有一名人大代表,还是农村信用站的信贷员(严格上说,他是农民代表而非信用社代表)。没有全国性的组织,直接导致农村信用社至今不能实现联网,甚至搞个业务培训也只好劳银监会的大驾。

内控与监管不力导致经营业绩泡沫化。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财经年会时曾就农村信用社系统存在的问题公开指出,“在改革整个过程中,有一些报刊、媒体发现,曾经有一些改革有点弄虚作假,或者是不太真实,或者是钻空子的。”

市场主体地位的缺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广文对本报表示,农村信用社管理权下放到省级政府,与市场化的方向不符。不仅如此,省市政府还通过向省联社派遣行政官员的方式,给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赋予了行政级别,使得本来应该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信用社趋于行政化,基层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消失。

(来源:《财经时报》,作者注:来自农村金融和监管系统的我,在八年前提出过自己的忧虑,目前有些问题略有改观,更多的问题更加突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