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学前教育

中国的学前教育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古代没有社会化的学前教育机构,入 “小学”以前的教育主要在 “家庭”中进行。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我国还成立了各级学前家庭教育研究会、学前心理研究会、幼儿园各科教育的研究分会等学术团体。参加研究的人员,既有幼儿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又有活跃在学前教育第一线的保教人员及行政领导。

一、产生和发展

(一)近代中国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古代没有社会化的学前教育机构,入 “小学”以前的教育主要在 “家庭”中进行。直到近代,学前教育才具有公共教育性质。

1.“癸卯学制”:学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学制

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 《学务纲要》《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章程》等,统称 《奏定学堂章程》,又称 “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更为可贵的是,这个学制中第一次以国家学制形式将幼儿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癸卯学制”分为三段七级。其中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阶段,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蒙养院是幼儿教育机构,招收3~7岁幼儿。将其纳入学制系统,标志我国幼儿教育已经进入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

在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对蒙养院的教育宗旨、招生对象、设置范围和地点、设置科目、教学方法、屋场设备、保教人员、行政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它规定,蒙养院实行 “蒙养家教合一”的宗旨。“蒙养家教合一之宗旨,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智,使之远于浇薄之恶习,习于善良之轨范”。它还规定,“蒙养院专为保育教导3岁以上至7岁之儿童”,它规定蒙养院设在育婴堂或敬节堂内,以堂内乳媳和节妇经过训练后充当蒙养院保姆。蒙养院保育教导的科目有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4门。它规定 “蒙养院保育之法,在就儿童最易通晓之事情、最所喜好之事物,渐次启发涵养之,与初等小学之授以学科者迥然有别”。可以看出,它已注意到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当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蒙养院的建制和办院的思想方法深受日本影响,具有明显的殖民色彩,这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表现。

真题再现

1.学前教育被第一次正式纳入国家学制,其学制称为 ( )

(云南省2016年)

A.辛亥革命 B.癸卯学制 C.子卯学制 D.戊戌学制

【育萃专家解析】B。“癸卯学制”:学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学制。

2.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 《奏定学堂章程》中,将我国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 ( )

(福建省2016年)

A.幼稚园 B.幼儿园 C.蒙养院 D.托儿所

【育萃专家解析】C。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 《奏定学堂章程》中,将我国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蒙养院。

2.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

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当时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的呼声响遍中国大地,一些先进人物纷纷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西方的教育制度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效法西洋,倡办西学”成为当时的潮流,对幼儿实行 “公教公养”的主张也随之被提出来。为了满足民众变革的要求以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湖广总督创办了 “湖北幼稚园”,之后在长沙、北京、上海相继出现了蒙养院。

真题再现

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13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 )

(云南省2016年)

【育萃专家解析】×。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二)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育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1949年至1957年

我国借鉴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接管、改造旧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新的学前教育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初步确定了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针、性质、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从而建立起了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学前教育理论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前教育体系。

2.1958年至1976年

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运动—— “大跃进”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 “文化大革命”,这使我国的学前教育实践大起大落,直至处于崩溃的边缘。初步建立起来的学前教育理论,遭到了错误的批判或歪曲,取而代之的是政治口号,以及成人化、教条化的非科学的思想。

3.1977年至今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发展,学前教育实践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国家重新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文件,学前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而学前教育理论,在借鉴国外现代的自由活动教育理论、总结我国历史上的学前教育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也开始恢复和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学前教育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纷纷成立

自1978年中央教科所开设 “学前教育研究室”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中央、省 (市、自治区)、地区、县四级学前教育研究机构网。自1979年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以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成立了学前教育研究会。我国还成立了各级学前家庭教育研究会、学前心理研究会、幼儿园各科教育的研究分会等学术团体。全国许多高等师范学校都成立了学前教育系 (学院)或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招收学前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

(2)学前教育书刊丰富多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有一份学前教育方面的报刊。1987年,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与湖南长沙师范合办 《学前教育研究》,使我国有了第一份学前教育理论刊物。10多年来,我国出版了大量的学前教育书籍,翻译出版了日、美、法、苏、瑞士等国的学前教育著作,整理出版了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教育家的论著。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恢复、发展做了理论奠基和资料准备的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了 《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等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科书及参考资料,这是我国学前教育理论成果的一次大总结。

(3)学前教育文件相继颁布

1989年6月,我国颁布了 《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6月正式施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不仅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任务,而且用专门的章节对幼儿园教育从原则到活动的组织,教育的形式、方法等作出了规定。1989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了 《幼儿园管理条例》,从宏观上调控了幼儿园的管理与发展。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就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关 “幼儿园教育”部分内容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2003年,教育部等部门 (单位)共同颁布了 《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幼儿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要求。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新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对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幼儿教育具有推动性的作用。

(4)学前教育研究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范围极其广泛:既有对学前生理、心理的研究,又有对学前教育的研究;既有综合教育的研究,又有分科教学的研究;既有对幼儿园教育的研究,又有对幼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研究。参加研究的人员,既有幼儿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又有活跃在学前教育第一线的保教人员及行政领导。从课题的级别分析,既有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又有省级、县级,甚至各幼儿园自定的研究项目。总之,我国形成了一股研究学前教育的热潮。

二、著名的理论流派

(一)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方面,他主要的贡献和观点有:

1.重视幼儿教育

陶行知先生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

2.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陶行知先生猛烈地批判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坚决主张改革外国化的、费钱的、富贵的幼儿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他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

真题再现

1.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 ( )

(江苏省2016年)

【育萃专家解析】√。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

2.陶行知批评20世纪初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幼儿教育机构存在 三大弊病。 ( )

(河南省2015年)

A.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B.城市病、外国病、富贵病

C.读书病、外国病、花钱病 D.城市病、读书病、外国病

【育萃专家解析】A。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他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力所能及的一切生活场所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等劳动,让儿童从做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

真题再现

提倡生活教育的是 ( )

(江苏省2016年)

A.陈鹤琴 B.张雪门 C.陶行知 D.杜威

【育萃专家解析】C。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教学做三者是统一的,不可偏废发展。

真题再现

陈鹤琴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 )

(河南省2015年)

【育萃专家解析】×。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具体包括六个方面:①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②解放儿童的双手,给他们动手的机会;③解放儿童的嘴,给他们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④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⑤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做的事;⑥解放儿童的双眼,让他们自己去观察。

真题再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

(河南省2015年)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 D.创造力

【育萃专家解析】D。陶行知先生在 《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教育并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对于如何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提出了六大解放。”,“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二)陈鹤琴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他创立了 “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因此他被称为 “中国的幼儿教育之父”。他的学前教育理论观点有:

真题再现

1.中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 ( )

(河南省2015年)

A.燕子矶幼稚园 B.南京鼓楼幼稚园

C.湖北省立幼稚园 D.河北幼稚园

【育萃专家解析】B。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他创立了 “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2.创建 “活教育”体系的教育家是 ( )

(河南省2015年)

A.陈鹤琴 B.福禄贝尔 C.杜威 D.蒙台梭利

【育萃专家解析】A。“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陈鹤琴坚决主张 “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教法也可以采用,以不背离国情为唯一的条件”。同时,他积极地推进为中国平民服务的、培养民族的新生一代的幼儿教育,大声疾呼 “幼稚园不是专为贵族们设立的,还要普及工农幼稚园”,指出这是中国求进步,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处境,发展进步合理的社会需要。

2.反对死教育,提倡 “活教育”

陈鹤琴提倡 “活教育”,反对死板的教育,提出了一套完整的 “活教育”理论体系。

(1)教育观

陈鹤琴先生指出,要遵照 “活教育”的精神办幼儿园,必须 “以主动代替被动”,必须是幼儿 “主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

(2)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育人,培养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新一代,培养身体健康,能建设、能创造、能合作、能服务的 “现代中国人”,即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真题再现

陈鹤琴活动教育的目的是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 )

(云南省2015年)

【育萃专家解析】×。陈鹤琴的教育目的是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3)教育方法

实现 “活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是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4)教育内容

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

(5)教育原则

陈鹤琴先生提出 “活教育”的17条原则,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动手动脑,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基础。

3.幼儿园课程理论

(1)课程的中心

陈鹤琴先生主张根据儿童的环境——自然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作为幼稚园课程系统的中心,让儿童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获得直接经验。

(2)课程的结构

陈鹤琴先生认为:“应当把幼稚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等五项,但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被称为 “五指活动”。

(3)课程的实施

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行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 “整个教学法”,俗称 “单元教学法”;主张游戏式的教学。

真题再现

陈鹤琴主张幼稚园课程的组织方法为 “_____”,俗称 “单元教学法”。

(云南省2015年)

【育萃专家解析】整个教学法。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家庭对幼儿的影响,积极主张幼儿园与家庭合作起来教育幼儿。只有两方配合,才会有更大的效果。

陈鹤琴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在我国幼儿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学习和研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他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张雪门

张雪门是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一生潜心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稚园教育。张雪门1918年在浙江创办了星萌幼稚园,后在北平主办了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受聘到台湾,主持台北育幼院。

张雪门认为,教育是改造旧中国的关键,幼儿教育担负着培养下一代中华民族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这种幼儿教育不应当是对国外幼儿教育的抄袭与模仿,而应当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国家民族的需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根据对幼稚园课程的多年研究,他提出了 “行为课程”理论体系。

1.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含义

早在1929年,张雪门在 《幼稚园的研究》一书中就提出:“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同时明确指出:“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这是给三周岁到六周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欢喜做的经验的预备。”他认为,不应当把课程仅视为 “知识的积体”,而应当把 “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他要求教师一定要注意儿童的实际行为,要 “常常运用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以唤起其生活的需要,扩充其生活的经验,培养其生活的能力”。他认为: “若教师真能做到这样,这便是行为课程了。”

2.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组织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特点有:①“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所以编制课程时如果分得太清楚、太有系统了,反不能引起儿童的反应。②“在幼稚生的时期中,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要求。”所以编制课程时,应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需求。③“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虽然这种经验不如传授式的经济和整齐,但对于幼儿来说,意义重大。

3.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

张雪门指出,行为课程的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在活动进行中,教师应在各科教材中选择与学习单元有关的材料,加以运用,适当配合幼儿实际行为的发展,使各领域教材自然地融会在幼儿生活中,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发展,也从生活中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采用行为课程教学法,教师在课程进行前要准备教材、布置环境、详拟计划;在课程进行中,教师要随时巡视指导,不偏重讲解,而着重指导幼儿行为的实践,使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负责守法、友爱互助等基本习惯。行为课程的教学结束后,评量与检讨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幼儿的知识、思考、习惯、技能、态度、理想、兴趣等方面的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至于单元的选择,则须配合教育宗旨、教育政策、社会需要及幼儿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