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学者开始注意到,改革出现了一种值得警惕的“空转”倾向。由此可见,能否有效消解改革带来的伴生风险,将成为新一轮改革面临的重大考验。2016年9月,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上说:“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这将成为执政党引领变革的主要挑战,也是领导学界必须作答的关键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良好开局,特别是在简政放权、惩治腐败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同时还必须承认,与愿景目标、民众诉求相比,新一轮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政策的生命力全然在于实施。2015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学者开始注意到,改革出现了一种值得警惕的“空转”倾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2015中国改革论坛”上说:“近两年光我知道的财政方面发的文件,国务院和财政部发了将近40个,平均每一个月差不多发2个。还有诸如教育、卫生等各个部门,他们发的文件可能不比财政部门少。这么多文件发下去了,下面的反映是这个文件还没消化,新的文化又来了,更谈不上执行和落地了。按照现在的方式,大家忙于发文件,忙于传达文件,忙于监督,下面忙于汇报,那么改革很可能就出现了在冰上开车的现象,轮子在转,车不往前走,出现了改革打滑、空转的现象。”

“改革空转”并非杞人忧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也表示,新一轮改革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八个方面的新问题:一是宣传与改革“两张皮”,舆论氛围不利于推进改革;二是关起门搞改革、中央部门主导改革,改革易被部门利益所左右;三是破坏政府公信力的事件时有发生,影响民众对改革的信心;四是改革全面出击,突破口选择不当;五是顶层设计不顶层、基层创新放不开,导致地方协调中央;六是反腐败深得民心,但制度建设有待加强;七是改革缺乏明确受益群体,影响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八是人事制度升迁未与改革绩效挂钩,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对于这些新矛盾、新问题,中央很早就有清醒的预见与判断。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李克强总理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表态:“改革中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来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毫无疑问,要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就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改革压力问题,如果缺乏内在动力,就得靠外部压力来倒逼;二是改革能力问题,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如果能力不足、操作不当,有可能会使改革误入歧途;三是改革资源问题,这将影响到改革执行过程;四是激励兼容问题,只有官员切实认识到“搞改革有好处,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才会发自内心地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改革是一场革命,更是一种使命,必须毅然决然地勇闯“地雷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改革的成功推进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全面深化改革可能有三种前景:其一,改革迅速推进;其二,处于中间状态;其三,不改革或进展缓慢。由此可见,能否有效消解改革带来的伴生风险,将成为新一轮改革面临的重大考验。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去全球化浪潮迭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古老的东方,中国经济多年保持中高速增长,改革创新正激发出巨大潜能。作为世界经济的强力引擎,中国持续为世界提供强大能量,“发动机”“稳定器”的地位无可替代。2016年9月,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上说:“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2]此前,他在“七一”讲话中则强调,中国要“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放眼2020年,如何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进而做到多点突破、纵深推进、蹄疾步稳?这将成为执政党引领变革的主要挑战,也是领导学界必须作答的关键命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