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中国传统农业正在快速地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科技研究以可持续控制为目标,进一步深入探讨生物灾害频发原因、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与传播、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等一系列涉及多个分支学科的新问题。(二)存在的主要问题50年来,中国农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中国化学农药创制和研究能力落后,主要依赖于仿制的格局依然如故。
中国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_宁夏自然灾害防灾

二、中国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控制十大病虫害列入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成立防治机构,制定政策和防治策略,加强预测预报和植物检疫,组织农药生产,组织多方面科技力量研究病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基本控制了蝗虫、小麦吸浆虫、小麦条锈病、麦类黑穗病等病虫危害。水稻螟虫在20世纪70年代初也基本得到了控制。1975年,制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科技工作在控制病虫危害,保护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1975~1990年统计,全国年均防治病虫害面积“五五”期间1.26亿公顷,“六五”期间1.49亿公顷,“七五”期间1.74亿公顷,年均挽回粮食损失分别为1560万吨、2291万吨、2648万吨,年均挽回棉花损失分别为28万吨、61万吨、71万吨。较好地控制了农作物主要病虫危害,为保护农牧业丰产丰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前,中国传统农业正在快速地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科技研究以可持续控制为目标,进一步深入探讨生物灾害频发原因、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与传播、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等一系列涉及多个分支学科的新问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业科技工作者继承前辈艰苦奋斗、振兴中华的传统,在消化吸收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通过10余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甚至是突破性的成果。事实表明,我们已从传统农业科技向现代化农业科技跨越了一大步,有很多方面的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农业有害生物防灾减灾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以单一病虫草鼠为研究与防治对象,发展为以作物及其全生育期的多病虫草鼠为研究与防治对象,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开展综合防治关键技术与应用基础的系统研究,组建适合各主要生态区的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体系,分别在各示范区贯彻实施。在病虫害大发生的条件下,这些综合防治体系和配套防治技术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示范区显示出典型的科技主导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50年来,中国农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规划还不够系统化、规范化,防灾减灾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灾害评估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防灾减灾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需要加强;灾害救援装备落后,救灾物资储备制度需要完善,灾害应急能力亟待提高;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需进一步加强。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减灾工作,大力发展防灾减灾事业,以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农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牧业生态系统脆弱,病虫草鼠灾害此起彼伏

(1)重大病虫种类发生了变化:如条锈病出现了比造成1990年大流行的“条中29号”生理小种毒力更强、毒谱更宽的条中30和31号新小种,它对鲁麦15、扬麦5号等重要生产品种均有很强的致病力,预示条锈病在适宜条件下具有继续扩大流行的潜在威胁;新发现小麦白粉病毒力较强的8个新小种;稻飞虱以生物型Ⅰ型转变为生物型Ⅱ为主,并发现了致害力很强的孟加拉型;稻瘟病小种变异也很频繁。这些病虫新种型的出现,将引起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丧失抗性,危害加重。

(2)主要病虫再猖獗、次要病虫上升: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和农药品种的更换,导致过去已长期控制的小麦吸浆虫、二化螟、三化螟、东亚飞蝗、稻蝗等多种病虫又回升造成灾害。玉米螟随着玉米种植面积和密度的增加,危害加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淮河流域由于春玉米减少,导致玉米螟向棉田转移。另外,一些次要的或局部性病虫害,如稻瘿蚊、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恶苗病、麦蜘蛛、麦叶蜂、玉米病毒病等亦常成灾。

(3)农田杂草危害严重: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除草剂单一品种的长期使用,导致农田杂草群落演替加速,农田草害防除已成为农业发达地区首当其冲的主要问题,一些难治杂草、多年生杂草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并出现了抗性杂草及农药残留危害后茬作物等新情况。

(4)鼠害上升:由于全球性气候异常、化学农药污染及杀伤天敌等因素的影响,农田鼠害非常突出,华北、黄淮、华南等农区鼠害十分严重,夹捕率普遍高达20%左右。西北、东北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区鼠害连年暴发,严重地威胁着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因此,防治农田鼠害,“鼠口夺粮”,不仅对促进农牧业持续稳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保护人类自身健康也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5)危险性病虫害传入:近年来,一些国际上成灾频率极高的危险性病虫害如稻水象甲、苜蓿黄矮病、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马铃薯象甲等先后传入中国主要粮棉产区、牧区和林区,马铃薯象甲在新疆地区猖獗危害,疫区随时有扩大的危险;美国白蛾已沿主要铁路干线分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稻水象甲已由几年前仅在天津市局部发生,蔓延至河北、山东、辽宁、浙江、福建、江苏等省区;美洲斑潜蝇的传播更快、危害更大,迄今已在南北十多个省(区、市)发现其严重危害蔬菜、花卉、烟草、油料和棉花等经济作物。

2.关键防治技术落后

(1)农药使用技术落后:农药的施用至今仍沿用20世纪50年代的大容量淋浇喷雾法,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仅20%左右,施药器械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一贯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民用飞机施药发展缓慢,机动施药器械拥有量小,使用范围有限,目前防治病虫草鼠害主要是手动器械施药。在病虫草鼠害大发生时,还得靠人海战术,尤其是除草的问题愈加突出,全国年耗除草用工约250~260亿个劳动日,几乎占农牧业用工的一半。有关农药的药效测定、残留动态监测、病虫抗药性评估及治理亦严重滞后,盲目用药现象十分严重。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虽有一定基础,但与产业化的目标差距很大。此外,中国化学农药创制和研究能力落后,主要依赖于仿制的格局依然如故。

(2)抗病虫作物品种选育亟待加强:对棉铃虫、棉蚜、黄萎病、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病毒病等主要病虫害,尚没有研究出高效的可稳定控制其危害的农作物品种,生物技术在抗病虫品质创新与选育的应用上也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3)病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化学药剂防治仍是中国当前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减灾手段之一,随着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威胁中国农作物生产的主要病虫草鼠害有200多种,其中27种防治对象已产生严重抗药性,如水稻螟虫、棉铃虫、棉蚜、红蜘蛛、菜青虫、褐飞虱、水稻白叶枯病、小麦赤霉病、蔬菜霜霉病、小菜蛾、温室白粉虱等,尤以棉蚜、棉铃虫、白粉虱、小菜蛾、蔬菜霜霉病的抗药性突出,成为生产面临的重大难题。

(4)生物防治技术呼唤新的突破:中国是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近40年来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取得很大成果,就总体而言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但近年来在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贮备)、生物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投入市场新的生防制剂和保护利用天敌的实用技术越来越少。生物防治技术有待新的重大突破。

(5)农业措施的控害作用有待重视:中国农业面临人多地少的矛盾,可持续发展只能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农艺措施在稳定控制病虫危害中的作用将愈来愈大,不容忽视。但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和发达国家的距离已拉大。

3.灾害预警能力差

农作物生物灾害的灾情受农牧业结构调整、耕作栽培制度改变、品种布局变化、病虫害抗药性和异常灾害性气侯等的影响。因此,农业生物灾害发生的成因是十分复杂的,尤其对一些流行性大、迁飞性强、易于暴发成灾的病虫的预测,需建立在对病菌生理小种、病虫害抗药性变化和害虫迁飞动态监测,以及天气趋势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目前我国对病虫的中、长期预测主要依靠经验和统计分析

长期以来,受研究经费和条件限制,中国对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吸浆虫、棉铃虫、玉米螟、棉蚜、草地螟、稻瘟病、黄萎病、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暴发成因和灾变规律的研究相当薄弱,因而对大区域流行暴发的重大病虫灾害的整体预警能力差,目前仍难以完全摆脱被动应付的局面。研究和监测手段普遍落后,设备简陋,计算机在病虫监测预报及防治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刚刚起步,遥感技术、卫星技术在农牧业生物灾害的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几乎空白。

4.基础研究薄弱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遗传学、现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有害生物与寄主互作关系的研究已逐步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于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提高了重大农业生物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宏观性;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应用于植物保护学科已成为当前研究领域中最活跃和热门部分,并展示了极其诱人的应用前景,可能导致一场新的产业技术革命。但由于经济实力和原有基础所限,中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基础研究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远不能满足关键防治技术开发对基础研究的需要,也不能适应2000年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增长对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的需要。目前,基础研究的薄弱已经限制了关键技术开发的后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