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这项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使防治工作心中有数。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正在进行修编。开展了全国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气象预报预警。二是在经济建设活动中,一些单位忽视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导致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经常发生。
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_宁夏自然灾害防灾

一、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了六大转变。

1.从无法可依向有法可依转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步入法制轨道

我国第一部地质灾害防治行政法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于200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的出台和实施,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新轨道。

2.从“家底不清”向“心中有数”转变,重点地区市、县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616个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市、县开展了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相继自行安排了一部分县的调查与区划。通过这项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使防治工作心中有数。

3.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规划有序进行

在基本摸清全国地质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通过了省(部)级审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正在进行修编。以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骨架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初步形成,促进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无序向有序转变。

4.从被动向主动转变,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强监测预报

国土资源部一直将汛期地质灾害预报、监测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各方努力,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逐年上升的趋势得到了控制。开展了全国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气象预报预警。通过以上工作,使我国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

5.从单一部门防治向多部门协同、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共同防治转变,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与建设部、交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加强配合、协作,共同做好人为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监管工作。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共同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填补了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领域的一项空白。组建成立了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国家与地方政府在一些重点地区安排了200多项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工程。

6.从单独的政府行政管理向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全面防灾意识逐步提高,群测群防体系逐步完善

通过努力,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普遍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络,成千上万的群众义务监测员成为预防地质灾害的主力军,使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单独的政府管理转变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工作薄弱,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不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编制不规范。二是在经济建设活动中,一些单位忽视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导致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经常发生。三是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存在着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报告渠道不畅、应急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完善,应急反应能力不强。四是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和有关单位的权利与义务有待进一步明确。五是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机制不完善,防治资金渠道尚未建立,防治资金不足,一些急需治理的隐患点、危险点的治理经费得不到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