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系列主题作文训练

系列主题作文训练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请以“为仁由己”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在许多方面,绝对主义与儒家思想相呼相应。其中,一个与绝对主义者和儒家截然相反,认为为仁由人的便是以边沁为首的功利主义者。克己、自律是“为仁”的核心。纵观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违背“仁”的现象。

在某一个主题下,完成若干次写作任务,每次写作题目不同,但同属一个主题。这样的系列主题训练,必须以强化思维训练为主要目标。在具体题目的顺序安排上,遵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逐步提高思想认识的原则。

系列主题训练一:诸子的思想

训练目标:

其一,学会对比、递进等基本的论证结构,然后能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合的结构模式。

其二,对于古人的思想你可以保留自己的主见,但在古人那里能够找到解决今天困境的思想资源是毋庸置疑的,将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融于笔下的字里行间。

第一次写作任务——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论语·颜渊》中,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请以“为仁由己”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想”的解说】

何为仁?恐怕没人能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论语》出现的“仁”举隅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第一章)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第六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章)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第七章)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第十一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第十一章)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第十二章)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第十七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第十九章)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实“仁”自有其渊源。

“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

《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仁,和美字联系一起,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

《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

《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此外,仁还有其他含义。如《国语晋语二》说“利国之谓仁”。

题目“为仁由己”出自于下面这段话: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第十一章)

孔圣人眼中的仁是一种自发的、自律的行为,是克制自己的私念以恢复礼的状态。虽然这句话并不能描述出一个完整的仁,但无疑它表现出仁是由己的。

仁否取决于自己,自己应恪守道德标准,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都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操守,这样便可以说是“仁”。

然而,道德究竟是什么呢?在康德等绝对主义者眼中,道德是由己的,一个人是否道德应该由个人的动机与目的来考量而不是其行为的结果,同时在他们眼中,道德还因出于对于人本身的尊重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如名声、利益等。在许多方面,绝对主义与儒家思想相呼相应。然而,就如百家争鸣一般,在道德的定义上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其中,一个与绝对主义者和儒家截然相反,认为为仁由人的便是以边沁为首的功利主义者。在他们眼中道德即是使最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之事。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目的与动机已不再重要,我们只需关心其结果,因此为仁也无需由己,我们所要做的是利用一个巧妙的制度将人性之恶转化为好的结果并让它成为社会进步之源泉,如此看来似乎为仁由己由人皆可,而为仁由人还更为容易,然而,看似美好之物在实际中可能不像其外表一般美好。

为仁由己虽然困难,但却稳定而高效,为仁由人看似简单高效实则困难危险。为仁究竟由己还是由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的争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倡导人性之善,然而我们实际所用的却是法家思想中许多关于人性之恶的方面,而许多所谓的品德高尚之人他们的仁也并非由己而是由人。汉朝的儒表法里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我们看到每当太平盛世时,似乎人人都是仁者,但面对危难,昔日拥有高尚道德的便迅速丢弃了节操,其根本原因便是为仁由人而没有做到为仁由己。为仁由己,孔子在几千年前便已提出,然而几千年我们都在寻找一种为仁由人的方法。可是仁所代表的道德、理性与智慧并非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源于现实世界但又高于现实世界的理想境界,它的含义也在随着我们的进步而愈发深邃,对于它只有通过自己的内心才能追随,若一定要寻找一种方法、一个外物来达到恐怕也就是为仁由己这句话了。

由己,就意味着“为仁”必须自律,靠不得别人。

克己、自律是“为仁”的核心。纵观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违背“仁”的现象。大到国家官员贪污受贿,男童双眼被挖,小到普通市民乱穿马路、在地铁上让孩童如厕,都反映了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渐渐背离“仁”的道路?探其实质,都是因为缺乏一颗克己、自律之心,他们太过于追求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远离了“仁”。

当然客观因素对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为仁”就要求我们做到内心足够自律、强大,不受外因的干扰,而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在追求“仁”的道路上奔走。

在这个物欲世界里,我们更需要一点精神追求,一点“仁”的洗礼,否则便如烟花般消散在金钱的天空里,淹没在利益的海洋中。立身难,立德更是难上加难,而只有“由己”而散发出的那种自我追求与自我约束,才能体现“仁”的真正含义。

训练重点:

根据题目中出现的“由己”,确定题目中没有出现的其相反概念“由人”,学会通过自行确定相反概念的方法,在矛盾关系的二元概念间进行正反对比论证,从而证明原初命题的正确性。

第二次写作任务——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孟子曰:人有鸡犬放则知求,有放心而不知求。

【“思想”的解说】

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中,《三字经》是首位,其后是《孟子》。古人在8岁以后读它。《三字经》中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孟子说的。

南宋之后,儒家思想被读书人直接叫做“孔孟之道”。为什么孟子这么重要?因为他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性”即性质、本性。孔子基本没有提到人的本性问题,因其看不见摸不着,六合(上下东南西北)之外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圣人是不论的。孔子只讲过“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不讨论不意味着它不重要。因为人的本性关涉人为何会行善、行恶,即行善、行恶的根据是什么。

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发展了孔子仁学思想。人性论就是孟子思想的出发点。

《告子上》中有言:“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此章在《孟子》一书中颇为重要,因为它是孟子对自己“性善”理论所做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正面论述。它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仁义礼智这些道德观念是人与生俱有的,并不是人生下来以后再从外面加到人身上去的,因此它们是人的天赋的本性。

人性本善之“本”是根的意思,即开始的地方,源头处有这东西。这个“善”也仅是个“端”,即萌芽而已。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不善,人的恶从哪里来?“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揭示了不是人的材质不同,而是外在环境不同,外力的作用的结果。良心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就好比牛山上的树木,如果用斧子去砍伐,又有牛羊不断地去吃掉新生的嫩草,山上便草木不生了。但这不是牛山的本来面目,同样,人出生之初是有“良心”的,但在外界因素的不断破坏下,“良心”被丢失了。所以,“良心”尽管人人都有,但却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的东西。

因而如何保持扩充这个“善端”,即“良心”,修养工夫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

所以孟子哀叹:“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这章中所谓的“放其心”“放心”,就是“放其良心”“失其本心”的意思。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正路。舍弃正路而不走,放失本心而不知去找,可悲啊!有人家中的鸡犬走失了,还知去找,可放失了本心却不知道去找。学问之道没别的,只是将放失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孟子还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人与兽的差别“几希”,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由仁义行”。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性,而不是动物性,就在于人的这四种心,懂得了它们,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有放心而不知求”的人,是个自暴自弃的人,不求被放失的良心,就是放弃了做人的权利,放弃了做个有人格的人的资格。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儒家哲学最大的特点是我们学习的最大目的是恢复人的本性,追求客观知识是第二位的。但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一直是知识第一位,做人忘记了。其实知识低于德行。因为我们所有教给学生的东西,概括地说就是:如何安身立命,做个合格的人。

训练重点:

能借助孟子关于“心”系列理念、思想,学会层层深入地阐述人们必须把丢失的“心”找回来的重要性,在本论部分能够形成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第三次写作任务——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荀子劝学》开篇中提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请以“善假于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想”的解说】

荀子是性恶论的提出者,主张人性本恶,这与孔孟推崇的人性本善背道而驰。荀子主张人只有借助外界的力量,通过自身的学习与修养方能成为君子。

孔子称刚、毅、木、讷可以称为君子。而君子的含义本指道德高尚者,后又衍化为一种精神境界。而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能致千里而绝江河,是因为假舆马又假舟楫。登高自然望远,先秦诸子追求深度与广度,深谙只有在高处以高山的眼睛才能修成平原的心灵。

真正的知识并非传授,而是来自内心。“善假于物”的真正精髓,在于一个“善”字。庄子的《逍遥游》,鲲鹏时而在空中飞翔,时而在海底遨游,说的不就是善假于物的道理吗?

善假于物的善,不仅是指善于和擅长,更是指一种君子的博大胸襟。欲能游刃有余地借助外物的力量,首先得有一颗赤诚的心包容下、承载起万物。

荀子对善假于物的理解是通过借助外界的学习而成为君子。纵观先秦诸子,儒墨法道,即使百家争鸣,也始终有这种质朴的学术之风卓然屹立。君子的最高境界并非善假于物,而是能够做到不假于物。然而,因为人类的局限性,凡夫俗子不可能皆成为圣人,而圣人也不可能皆明天理。我们之于宇宙,恰恰正如毫毛之末之于马体。

对寻常人而言,自知分明、善假于物是一种自我救赎、人格升华,而这终究归为一个完满如月的圆。性本非异,奈何不为?“善假于物”可能最终又回归为“善假于己”,借助于自己内心的一种向往、一种欲望、一种信念,是促进我们寻找外物达成目标的动力。

训练重点:

打开思路,围绕“善假于物”的“善”对论题作多角度的分析,在论证结构上自选一种最适合的结构框架。

第四次写作任务——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韩非子·五蠹》

当对父亲的爱与对国家的责任产生矛盾时,楚国的直躬与鲁国的孝子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因而得到了人们不同的评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亲情、友情、爱情等这些人之常情往往会与法律、责任、义务、志向等产生矛盾冲突,你会作出怎样的思考和选择呢?

请以“人之常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思想”的解说】

直躬之父窃羊,直躬谒之吏,这确是不孝。然而坐视不管便是孝了吗?

鲁人三战三北,以家有老父为借口,仲尼以之为孝,难道是对的吗?

当“情”遇“法”,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常情”之于我,乃是人与人,人与家,家与国间的联系,如何做到“情”与“法”的平衡,于我,于他人,均是一个难题。

世上有众多的矛盾,用不同的价值观来审视这些矛盾即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父亲的爱和对国家的责任产生矛盾时,楚国的直躬与鲁国的孝子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而历史上也确有“大公无私”来赞扬直躬的做法;传统礼制也推崇孝道。这两人不同的做法即根据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然而,如果我们从本源来看这个问题,或许这两种做法并不矛盾。我们不妨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伦理道德从何而来?中国传统的儒家观念推崇仁、义、礼、智、信;墨家宣扬“兼爱”“非攻”的理念;推举官吏有“举孝廉”的做法。我们为何要尊敬师长?我们为何要遵守礼仪?我们为何要被束缚于如此多的条条框框?或者,我们来想这么一个疑问:古代中西方文明独自发展,并没有交流,为何会有相当多的相似之处,维护一定的伦理道德?

答案是维护社会秩序。伦理道德,或一定的规则在文明起源即开始萌芽。假设上古并没有伦理道德,一切皆处于原始状态。人们在大自然中处于弱势,必须相互依赖,形成部落,则开始有相处之道,开始有“管理”和“服从”,伦理道德便开始形成。生产生活,个体间产生一定的矛盾和摩擦,就萌生出一定的规则;人们发现规则的确有作用,相应的规则便得以保留、流传。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便不断进化、完善。文明发展,有了“国家”形成,自然也有了国家内部的秩序,发展出了法律、对国家的忠诚和义务。中国文明中,礼制的代表有周公和孔孟之道;西方文明中,相应的记载出现在《新约全书》与《旧约全书》中。《出埃及记》即记载了许多“规则”的萌芽,本源是为了解决问题;《新约》中几篇《福音》也记载了耶稣所宣扬之道。而无论宣扬法制的法家或尊崇礼制的儒家初衷均是维护社会秩序,使百姓生活和谐,从而治国。

从根源上看,伦理道德与法律责任的目的实为统一。“孝”并非只是子女对长辈深厚感情的体现,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我们日常所谈“人之常情”,其实不仅包括了我们狭义上所理解的感情,也在潜移默化中催生出了传统文化观念。同样是维护社会秩序,究竟是恪守孝道,服从于“人之常情”,还是选择遵法律、尽责任,则依据于个体自身的价值观。取舍依于个人。

话虽这么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司法是一种权力,一种社会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它衡量着你的道德观、价值观。它用强制的手段帮你拨乱反正,明白何可为,何不可为。当你心中的那杆秤已然歪斜,你应该去看看律法,明白它的存在是为了使这个社会更多的人更幸福。如果认清这一点,我想很多人心中会有一个明确的选择。

老子说:“非不为也,不能也。非不能也,不为也。”许多伦理观念在心中扎根,自是在心中约束着你的行为与作风。当我们以“人”的形象,在律法采取措施之前先去感化他人,是否能够达到更高的效果?看人看物,应该放大坐标。在社会、时代之中看待问题。当我们的明德改变了自己所爱的人,如此平衡,亦可达到。人之常情,若能常安心中,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偏私而周全,是否对于社会,完成了我们的一个使命?

总而言之,人之常情是以法律、义务为基础的。这世界上不存在不带有感情的法律,同时也没有不受任何事物所束缚的爱。

训练重点:

能从材料中提出“法”与情;

思维有深度,不要将二者对立看(比如站在“法”这一边),而是将二者统一看。对概念即“法律”和“常情”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辩证分析。看出在表面矛盾的下面,实质是统一的;

最后基本立场要正确。认为“可以顾情不顾法”是不对的。

第五次写作任务——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请以“人之所宝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思想”的解说】

《吕氏春秋》中有云:“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人生在世,当有所宝。世间一切皆无定数,为了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人应该有所宝。比如延陵季子,生于乱世,却以诚为宝,不惜以宝剑来实现他于徐君的承诺。也许在别人看来,乱世之中一兵一卒皆为宝物,他这样做不值当。但他靠守住所宝而获取的精神宁静又岂是他人能够望其项背的?人若无所宝,便无所依。想想人生几十载春秋,心无所依,就如蓬草无根般,永远找不到栖身之地。一旦有所宝,便架构起了一个精神乐园,纵使外界再兴风作浪也无法毁灭内心的澄净。而人之所宝者,也应有所选择:身外之物为最次,以名财为宝,不如无宝。感情为其次,感情总需多人维持,即使你一心向之,他人不屑,也是空无所获。况且易随人事消磨,不宜为终生所宝。而最高之宝则为德,仁义勇忠孝皆为德。人若以德为宝,就真可谓君子了。固人生在世,当有所宝者,且此宝应慎选之。

人之所宝者,有三重境界。第一层境界是“财宝”,宋人有得玉者,以玉为宝,为了利,欺骗自己的良心。第二层境界是“珍宝”,也可以说是人自身的道德品质,将自身的修身养德作为宝的人,他们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在污浊的环境下不受人干扰,坚持“慎独”的美好品格,这样的人不失义,不离道,只求“独善其身尽日安”。而“所宝者”的最高境界是“至宝”。何为“至宝”?是将自己的宝与人所共适,用己宝来兼济天下,使自己的宝成为人之共宝,这样的人之共宝,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无尽藏”,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源头活水,这才是“宝之至也”。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取“财宝”者,拥有功利境界,取“珍宝”者,拥有道德境界,取“至宝”者,方能拥有天地境界。

子罕以“人有其宝”而拒宋人献玉者,可谓机智。其实每一个人所宝之物都会有所不同。苏轼以“求真”为宝,所以为了察清石钟山的名字由来不惜以身犯险,夜泊绝壁之下而寻找真相。这是求学的一种精神,也正是这样对学问的认真、执着成就了一代文豪。同时,一个人对于他所宝的追求是时时刻刻的贯于他生活的点点滴滴。苏轼对于真理的执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的坚持不仅在于做学问,做官也是如此,他并不阿谀奉承,而是客观的去分析保守派与改革派的主张,认为不妥就表达出来。这不是愚蠢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对于他所宝者的态度。虽然这使苏轼仕途不顺,屡屡被贬,但他对人生信条的坚持从未动摇。人各有志,人各有宝,不同层次不同人生境界所宝之物定然不同,但每个人对于自己所宝之物的追求都是不懈的。为了一生的追求之物更有意义,我们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

人之所宝者各异,他们或坚守自己的节操,或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或探寻自由的道路。穷其一生,只为其宝。一个人既然有自己的宝,那么他不希望自己的宝被否定的同时,他也没有权利否定别人之宝。子罕在拒绝玉的同时,一定很看不起献玉的人,觉得那人以玉为宝,为人所不齿。事实上这是自大的表现。只要人有自己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到底,无悔足矣。人一生为自己活,无论学识多少,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宝。人的追求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但是那些不知道自己最珍视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的人,最后才是一无所得。

人各有其宝。这样就决定了不同的人朝不同的地方发展。使得所有人都相似,但却都不同。子罕和宋人没有什么精神上的高低贵贱,只是所宝的东西不同,而正因为这样一种现象,才会有这样一篇文章,当一个人的一种现象和另一个人的一种现象结合时,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越来越多的现象相结合,就组成了现在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现象,因为任何一种现象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的改变整个世界。

训练重点:

不仅要基于古人的思想对古人的“人之所宝者”的价值观进行体认判断、辩析,更能结合现今的社会现实下,提出自己对“人之所宝者”该为何的独到看法。

系列主题训练二:个人与社会

训练目标:

其一,学习在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就题目的各种情况展开思辩性议论。

其二,丰富与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这一主题的思想认识。

在进行写作训练之前,可以先进行就“个人与社会”这一主题集中探讨、钩沉、集思广益、在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丰富,为写作训练做好思考的铺垫工作。

儒家思想中对社会和个人关系的看法是,儒家思想是主宰中国千年的政治思想,它所阐发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基于家庭伦理。人的独立性的扼杀自伦理关系中人的地位开始。孟子也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还有更广为人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君要臣亡,臣不得不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些看法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年。

辛亥、五四前后思想界对社会和个人关系的看法有了突破。陈独秀说:宗法制度是种种国民劣根性产生的根源。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本位,人们长期生活在宗法制度下,造成以下恶果:一是损坏了个人独立自尊的人格,二是窒碍了个人的自由意志,三是剥夺了个人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四是养成了依赖性,戕贼个人生产力。孙中山说:外国人说中国是一盘散沙,原因就是中国人只有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

但是,“文革”期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发生了逆转。政府、社会约束个人和团体的力量太强,个人、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压抑,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如“文革”期间就是这样。“文革”中发展到颠狂地步的“主义”崇拜,则把个人完全视同工具,认为人应当为某个遥遥不可期的“理想社会”,某种完美社会制度的建造无代价、毫无保留地奉献一切,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不论是个人自由、生活享受、基本人权的限制和剥夺,还是血汗泪水、痛苦折磨乃至残害无辜、草菅人命。

我们再考查西方文化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史。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社会和个人关系有如下阐述:“人不存在社会中,不是真正的人。”作为独立、独特的个人的个体正是由其社会关系和纽带所建构而成的。亚里士多德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个人美德与城邦治理之间的关系:个人美德与城邦治理如何通过对幸福的追求联系起来的;城邦治理如何限定了个人美德的性质;个人美德如何影响着城邦治理。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影响了西方人许多年,不能否认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是曲折坎坷的。到了中世纪个人被严重压抑,“中世纪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法律一扫而光,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恩格斯)基督教成了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影响到整个文化、学术领域,以“神”为中心的宗教观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导致整个欧洲的文学和科技处于停滞状态。对个人实行禁欲主义,并且压抑理性,满足宗教信仰。在中世纪,国家和君主被说成是上帝所赐,为的是拯救堕落的人类。君主是上帝的代表,对君主的服从是一种宗教义务。

文艺复兴时期,试图复兴古希腊文明。这个时期,有关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言论,比如马丁·路德曾认为,人比君主还重要。“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他个人从独身到结婚,都表明他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世俗的享乐。这说明他接受了文艺复兴的强烈影响。

达·芬奇说:“谁要靠引证权威来辩论,他就是没有运用理智。”运用自己的理智,运用自己的头脑,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加思考,把所谓神定论视为超越一切的绝对权威。这就是文艺复兴树立的思想原则。

“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费尔南·布罗代尔著《资本主义论丛》)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

二十世纪上半叶爆发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文明陷落。德国二战期间社会与个人关系的主导性言论可以从希特勒的话中找到。他说:“民众是盲目和愚蠢的。”“民众不思考就是政府的福气。”“我的意志决定一切。”“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一个领袖,一种群众,一个国家。”“世界上变革的最强推动力不是统治群众的科学认识,而是赋予群众以力量的狂热,有时甚至是驱赶民众向前的歇斯底里。”

将领袖个人的作用极端化的恶果是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从六百万被清洗至四千人,犹太民族差点被灭绝。

但人类文明薪火相传,不会断绝在纳粹之流的手中。

爱因斯坦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看法是:“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那样的一些人,他们的安乐和喜悦,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而,同情的纽带将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的命运同我们联系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的和物质的生活都有赖于别人的劳动。其中既有活着的人,也有已死去的人,我必须尽自己的努力以同样的分量来偿还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他还说过——

“国家的最高使命是保护个人,并且使他们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创造能力的人。”(1931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2005年,德国政府纪念他的方式是,决定将爱因斯坦的政治信条刻在政府大楼上。“国家是为人而建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的。”

爱因斯坦关于“社会和个人”的伦理思想是:个人应该献身社会、服务他人。社会应该保护个人的独立性,以及维护人和人之间的民主、平等、自由。

接下来,围绕“个人与社会”,进行三次渐进式的议论文写作训练。

第一次写作训练的题目是:

人不能脱离社会,也不能一味依附社会。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训练重点:学习通过对关键词间的关系的思辨来展开对观点的阐释和论证。

第二次写作训练的题目是: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谈谈你的感悟或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岛屿矗立在海上,当茫茫海水退去的时候,发现自己与大陆紧紧相连。

训练重点:学习喻体还原和紧扣某个变化因素来对一组关键词进行思辨性议论。

第三次写作训练的题目是:

有人说,人可以随心所欲,但不可以随波逐流。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训练重点:学习通过分类分析和思辩性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充分论述观点。

这三个题目本身都是可以思辨的,在训练重点上是渐进式推进,以使得学生能真切地掌握一些思辨性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同时这三个题目的内涵特征也是渐进式的:它们都属于“个人与社会”这个议题,各自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样的系列使学生对一个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充分。

第一个题目是单纯讲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的。

脱离,就是离开、摆脱的意思。依附,就是依赖、从属的意思。“不一味依附”,即独立,却不超然物外;“不能脱离”,即融入,而不随波逐流。“人不能脱离社会,也不能一味依附社会。”题目本身显示了观点,直接拿来作为主旨,并根据题目中这两句话的表述,作如下构思:

总论点: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和而不同。

分论点一:独而不众单调也。

分论点二:众而不独无思也。

分论点三:和而不同境界也。

当今社会存在两种极端倾向:过度自我、追求个性和过度依附别人依附社会。

这样的立意构思也没什么大错,但是很模式化。

个人身处于社会中,需要做到外融而内独;或者这样理解:个人独立地融入社会;或者这样理解:中庸处世,既独立又融合。这些观点既符合题意,又能有更深刻、独到的见解,显得卓尔不群。

而把题目中的“不能脱离”的含义理解为“顺应”,“在顺应中独立”这样的观点尽管独到,却是偏题的;把题目中的“不能一味依附”的含义理解为“回报”,“个人应该回报社会”,扭曲了关键词的含义,观点也是偏题的;至于写“不忘初心”或“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之类的观点,更是有套题之嫌。

【范文】

独立非孤立

有这样一句话:“你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也不能一味依附在社会和他人身上。”这正是独立于社会而非孤立于社会的见解。

在当下的时代主题中,人们推崇自我的独立意识,然而,这并不代表脱离于社会与他人生活是一种独立的高级境界。恰恰相反的是,它违背了“独立”的初衷。

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如果不是立足于靛草的蓝又怎么能超越蓝呢?冰,没有水,又如何凝结为冰呢?独立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脱离社会,脱离个体生活发展的基础平台。牛顿曾形容自己能有巨大的成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社会正是这样一个巨人,由无数前人的经验,无数当代人的思想,由社会不断发展的积淀所组成的巨人。它孕育了我们人格的形成,情操的发展,知识的不断积累,满足了人作为群居性动物最基本的与他人交流沟通的需求。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用了8000年;当人类社会初步形成后,人类只用了不到千年的时间从青铜器时代过渡到了铁器时代。社会的形成将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不同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我们脱离他人生活,这就好比我们是井底的青蛙,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都受到了我们因肉体而产生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与他人思想的交流沟通使我们能够超越这一限制,寻找我们自己心中渴望的金苹果。启蒙运动中的孟德斯鸠在中国儒家文化中找到了它,为他宣扬自己的思想找到了依据;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先驱者们也在西方的世界中找到了它。

置身于社会与他人交流是我们保持独立的基础,但过分依附于社会与他人就丧失了我们个体的独立性。社会的力量是由千百万人的集体意识所形成的,它强大到能够改变我们个体的意识,让丧失个体意识的人成为时代洪流中的附属品。只有那些在时间的河道中顽强抗争的巨石最后留存了下来。

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年轻时献身于社会的主流意识,推崇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遵循“格物致知”。然而,从当下学者的观点来看,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在当时已经被世人误解甚多。如果王守仁也像芸芸众生一样依附于社会、依附于他人的思想观点,恐怕这样一位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巨大的圣人就不会出现了。王守仁在漫长的“格物致知”的过程中,最终与朱熹“分道扬镳”,提出“知行合一”,开创了心学,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个体的独立并不是指身体上的单独站立更重要的是指我们能在思想上勇于挣脱时代洪流的吸引。精神上的独立能帮助我们改善社会的现状,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孤立于世的思想却只是一种排斥消极的态度,最终会被时代遗忘。

我们在社会的土壤中埋种,吸取他人在土壤中给我们提供的水分,最终独立地生长成冲天大树,反哺社会,而不是选择沉睡在土壤的温床之中。

第二个题目是多了一重意思,讲这种关系是有隐现变化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加入了一个变量“茫茫海水”。

这个题目先需要将比喻还原。“岛屿”比喻个体,“大陆”比喻“社会”或者“祖国”等,“茫茫海水”是某种遮蔽物。前两者的关系,如题所示是“紧紧相连”,这是限制好的观点。不过,对核心词“紧紧相连”的理解会因为它看似极为平易,反而让人吃不准它的意思,下面这些观点是偏题的:

上述三种观点错误类型不同、错因不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的错误是在思考的起点上就错了,它们以“岛屿”所喻指的事物作为本次写作的议题,而不是将“岛屿与大陆”的关系作为写作的议题。前一个议题远大于后一个议题,因此不合题意。

【范文】

岛屿·海水·大陆

岛屿矗立在海上,当“茫茫海水退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与大陆紧紧相连。”每个个体存在于世界上都倾向于把自己视作“特别”与“惟一”的存在,但当个人的偏见消退之后,会发现人无往而不在社会的枷锁之中,更进一步来说,又正是“大陆”成就了“岛屿”,社会性强的人更易有更突出的个性。

可以这么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屿,在独立的思维系统和身体机能的帮助下,又有太多人以为自己是孤立的岛屿,特别是年少轻狂之人,然而这样的认识是常见而错误的,是雄心壮志的人类的幼稚病,因为没有一座岛屿是真正孤立的,它一定来自于大陆。这是因为人的本性是社会性动物,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写道:“我们胜过野兽的真正优点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的。”社会是个人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是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提供者,是所有个体的导师,是个体百花齐放的前提。“岛屿”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就会陷入孤立无援。如果不是社会支配着个体从生到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那么个体就将被自负与无知淹没。

那么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呢?关键在于“让茫茫海水退去”。当岛屿发展得太快时海水也在上涨,当个体认为自己超越于时代之上矗立于世界之巅时,偏见的海水正汹涌而来。所谓偏见既是对自我的拔高也是对他者、社会的无视。当今年轻人就流行“非主流文化”,所谓的“特立独行”不过是被幼稚的偏见蒙蔽了罢了。因而,要让“茫茫海水退去”就要让个体保证足够的谦卑,以足够大的视野去了解社会,理解社会。

进一步看“岛屿”发现自己与大陆紧紧相连以后呢?实际上,人认识到自己“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反而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以作家为例,梭罗的《瓦尔登湖》看似是一次将自己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实验,实则着眼于社会问题——“文明进步得太快以至忽略了自然”,他与社会紧密相连,他为社会开出良方,成就了自然文学的经典和自己自然主义哲学家的美名。推广到所有普通人均是如此,让自己“接地气”时就能充分利用社会条件,那么也就能更易塑造个性。

回到当下,有多少人还认为自己是矗立在海上的岛屿,那些叫嚣着社会不公的“孤傲者”?那些迷离社会、逃避社会的“胆小者”是否都是被海水淹没而忽略了“大陆”之于“岛屿”的重要性呢?

总之,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只有消除偏见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而社会性的发掘又有助于个体特异性的增强。

上文的论述从破斥个体是孤立存在这一常见的错误认识开始,再写到去蔽的关键,再写到个体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的双向的积极意义,论述始终紧扣个体与社会二者关系,先破后立,思路自然流畅又十分紧凑,绝无旁逸斜出之处。

第三个题目讲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关系:是随自己的心还是随社会的主流?

从题目入手,反复追问“到底”可不可以“随”。于是对于“心”和“波”,产生了下述“随”“不随”的思考——

人可以“随心”的“随”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探寻自己真正的内心需求可以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每一个人以真正有意义的方式生活时,我们也在向社会赋予意义,避免它沦为模仿者互相模仿的场所。

但是一味的“随心所欲”也是不对,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我们必须要遵守各种契约和规则,否则我们根本无法“随心所欲”。

“随波”的“不随”的原因又是什么?

因为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轻易随波逐流,敢于表达自己特立独行的胆识和认知的人,即朱光潜先生说的“站在十字街头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古有孔子、苏格拉底、释迦摩尼,今有胡适、王小波等。

为何“随波逐流”往往被视作贬义?那是因为我们当中的部分人难以意识到他们随的“波”的谬误所在。

“随波逐流”难道都不对吗?非也。人可以“随波”的“随”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的潮流是引导人们生活的一种形式,它与当下的时事、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年前的思想和现在有了极大的不同,若不能融入这个潮流,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会使人渐渐被孤立,渐渐成为不被社会认可的人。

多数人为了安全考量,选择了不冒出来,而随潮流而动,并使更多人加入进来,成为更大的潮流。于是就有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样的话。随波逐流是可悲的,而更可悲的是永远地随心所欲、一味单纯地逆流而行了。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随波逐流。

上述追问的内在思路是对写作对象“随心所欲”和“随波逐流”进行分类分析,并且在分类的同时进行归因。如下表所示:

显而易见,题目中的前一句话“人可以随心所欲”,和后一句话“但不可以随波逐流”都是需要我们思辨的。

再进一步看,即把前后两句话连在一起看,“随心所欲”与“随波逐流”这两个概念之间也是存在着让人辩证理解的思考空间的,如此开拓出题意的更深层面的内涵。

“随心所欲”与“随波逐流”二者的同一性是:

——在人的生活中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最终都是为了个人、社会的进步发展。

——二者前提都是要符合真、善、美的标准。

——二者都要受到道德的约束、符合法律的法则

“随心所欲”与“随波逐流”二者关系是:

——“随心所欲”是“随波逐流”的必要条件/保障。

——“随波逐流”是“随心所欲”的前提/必要条件。

——从“随心”到“随波”

——从“随波”到“随心”

——在“随波逐流”中“随心所欲”

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现实,思考本题目可以生发出哪些现实意义?

1.网络空间中,谣言众多,我们不能“随波逐流”。

2.对反腐倡廉之风,我们应该“随波逐流”。

3.坑蒙拐骗、昧着良心追逐利益之流,我们不能“随”。

4.随心所欲,说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可取。

随心与随波

有人说:“人可以随心所欲,不可以随波逐流。”邦有道,邦无道,人都面临着随心与随波的抉择。

人可以随着社会的正能量,不可以盲从社会负面的潮流,但其前提是人要随着向善的心。

以心为形役的人是可悲的,人若不能随心所欲,被各种流言蜚语、他人的价值判断羁绊得身心疲惫、焦虑不堪,那人便失去了自由的灵魂。但人的随心所欲必须“不逾矩”,人必须随的是一颗良善的心。孔子曰:“无求生以害仁。”人不能随心所欲到伤害仁德的地步,不能随心所欲到破坏规矩的地步,也不能随心所欲到将自己的一己私利建立到他人之上的地步。人也的确不能随波逐流。若是跟随拜金主义的物质之流,太囿于物质的享受与沉沦,难免堕落成社会机器的一个零件,被金钱与外物役使,变成一个奴性十足的非人;若是跟随人云亦云的言论之流,无法分辨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无法理解精华与糟粕的差异,最终要么成为可悲的盲目的被动的接受者,要么成为叔本华所批判的那种“把自身价值建立在他人的外在评价之上”的愚人。

然而人真的不能随波逐流吗?我认为在邦有道时,随心随流,却能保持“和而不同”的作风,这样随着良善之流能帮助追随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心。现代社会没有人能遗世独立,高蹈尘外,既然本心良善,就不妨逐着社会正能量之流,顺流而行。在社会反腐倡廉时抑恶扬善;在社会抗灾救险、众志成城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社会提倡新风气时敦品厉行、努力践行,这样众人向善的心汇聚成更具有正能量的社会潮流,随波亦是随心。

但是,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些随心逆流的人。这样的人首先有良善的心,有自觉主动的做良善之事的欲望,在邦无道时,仍敢于逆流而行,随心来维护社会正能量之流,阻止负面的潮流。鲁迅在“邦无道”时无情地批判揭露国民身上的精神劣根性,他怀着对国家“沙漠化”的担忧和一腔唤醒国民的深沉的爱,随着他的心,纵使他逆流,遭到人们抗议,他仍是寻觅光明与正义的巨人,即使在动荡颠簸的年代,依然不断求索社会信心与道德情操的挽救之道。因为这种随心,无关乎外面的波流,而关乎大爱的灵魂,关乎本善的真我。

陈寅恪先生曾提出过人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人首先要随善心所欲,拥有独立之精神,继而随波与否便有了答案——同样取决于自己的心。

上文始终高举随心的旗帜,也不忘对随心设立前提,人们应该随善良的心、随心要不逾矩,显得立论十分严谨。作者重点考察的是随波,他先批评了随波的两种错误,接着按照“邦有道”与“邦无道”两种特殊情况进一步作了分类分析,最后将随心与随波归结起来,作了归纳随波与否都取决于自己的善心。其议论的思路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较为彻底地谈清楚了随心与随波的问题,实属不易。

系列主题训练三:做好我自己

训练目标:

其一,能够根据所给材料和论点,写出议论文连贯、流畅又环环相扣、不断推进的议论思路。

其二,丰富与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

第一次写作任务:

根据下面这段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卢安克是德国人,在中国广西山区做志愿者,义务支教达10年之久。支教期间,他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和村民都很喜欢他。卢安克不愿意媒体“打破”他的宁静,他说:我来中国义务支教并不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我只是追求和享受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我害怕被人崇拜,因为崇拜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失望;我也害怕去感动别人,但是中国却感动了我。

训练重点:

1.材料里的人“说了什么”比他“做了什么”更值得我们关注。不仅要关注主人公做了什么,叙述了什么事,更要关注材料里的人“说”了什么。在“他说”,“一个人说”,“另一个人说”,“网评一”,“网评二”里,有对材料中心的直接提示。如果有出题人自己对这则材料议论的话,要格外揣摩他的倾向,是赞同还是反对还是中立。

2.抓住原因。原因比表象更关键。事情或现象是外在的,而原因是内在的。原因是本质,事情是表象。抓住原因,就是抓住了事情的本质,也就是抓住了材料的中心。据此的立意是最准、最佳的立意。

“不愿意被媒体打破他的宁静”,“害怕被人崇拜”,“也害怕去感动别人”,他说“我来中国义务支教并不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我只是追求和享受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卢安克的话凸现了他作为个体的主体性。

一个原本生活优越的人,来到广西山区做志愿者,义务支教达10年之久,如果同样是个中国人,也足以令人感动了,何况卢安克是个德国人。你可以赞他做志愿者做得非常纯粹,你也可以赞他是个国际主义人士,总之,他身上有我们熟悉的崇高品质,更有我们陌生的价值观。

“个体存在的巨大意义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益突出和重要,个体作为血肉之躯的存在,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展,在精神上将愈来愈突出地感到自己存在的独特性和无可重复性。”(《李泽厚哲学文存》下)这种作为生命个体的主体性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必须具有,因为我们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陈寅恪先生在为王国维先生撰写的碑文中有这几句广为人知的话“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而永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此外,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真理,比如自由、正义等”。没错,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便属于永恒真理。因为一个主体性凸显的生命个体必定是具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所以请不要误会卢安克他不是为了跟随人们所熟知的主流价值观而支教10年的,他这样做的动机非常简单:追求和享受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

21世纪在“主体觉醒”之后,该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价值或意义的实现应该回归自身,而不是为了别的。“我”的生活方式有无实现我的个人价值,该由“我”决定和评判。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1500米夺金者周洋的“感谢门”,让人惊诧于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一个奥运冠军,不感谢或不先感谢国家会受到批评。而更可悲的是,记者再去采访的时候,周洋改口了,重新说了一套感言,把父母排到第五位。冯小刚认为:“我觉得一个人,他要发表什么感言,不能是你教给他怎么说,你应该让他真实地表达他的感情,不管是电影得了奖还是拿了冠军,你都应该真实地表达感情。”

所以我们说,卢安克的这番与“高大上”相悖的朴实平易的话,是真实地表达感情的真话,是彰显了他生命主体意识的打动人心的诗句。

下述主旨适合卢安克的这个事迹:

走自己的路。

成为你自己,享受真我。

我要的生活,感动我自己。

真味独淡。

志愿是一种心态。

第二次写作任务:

“我在舞台中央起舞,华丽或者平淡,留下的都是我的弧线。”

请根据这句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训练重点:

1.对于内容不长的材料,可能的话能够对它的每一部分都做透彻的、辩证的认识,然后再将这些认识合拢归并,从而确定自己的观点。

2.能够对自己的观点作至少2—3个层次的分析论证。层次间关系或并列或正反或递进或两种以上逻辑关系的组合。其间注意设计路标,让阅卷者一目了然你的思路走向。

路标其实就是总起、过渡、总结的语句。它标出你的思路正在哪、将去哪。例如:

①用关联词组。如不仅……而且……;既然……那么……;虽然……但是……

②用一些醒目的句式。如用设问句,或用反问句。

③用一些直接表示论述内容与论点关系的词语。如……的前提是……;……的基础是……;……的关键/核心是……;……的保障是……;……的趋势/结果/后果/影响是……;……的意义/价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而言……;对……而言又……。

“我在舞台中央起舞”启示我们:

●拥有生命的人,有的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而有的却成为他者的奴隶。

●认识自我,找到自我的独特性。

●坚持自己的意志,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思故我在。

“华丽或者平淡,”启示我们:

●华丽和平淡是观众的看法,那么不必介意,尽志无悔即可。

●华丽和平淡是自我的选择,那么该追求华丽的人生,还是追求平淡的人生?

(前者如牛顿、乔布斯、比尔盖茨,后者如陶渊明、庄子。)

●华丽中有平淡的人生。(如王维、托尔斯泰。)

●平淡中有华丽的人生。(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普通人,如默默无闻的医生、教师、司机、公务员等。)

●无论人生是华丽还是平淡,都应以平淡的心态看待人生。

●无论人生是华丽还是平淡,都应以追求华丽的心态看待人生。

“留下的都是我的弧线”启示我们:

●留下了我生命的价值

●“华丽”人生留下的弧线是:为人类、世界历史作出贡献的生命价值。

●“平淡”人生留下的弧线是:为身边的人作出贡献,为社会添砖加瓦;各种真善美的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的滋味。

第三次写作任务:

根据下面这句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吴晓波说:“生命需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训练重点:

1.能够理解并阐释具有复杂性内涵的关键词。

某些词语在句子里是个古怪的存在,没有它句子显得很顺畅很正常,有了它句子显得拗口别扭,但是意义也不寻常了。不要忽视这样看似多此一举的词语。站在时代特定的氛围下,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理解该关键词复杂的内涵。

通常“浪费”是个贬义词。但这里显然有其特殊含义。是“所谓的浪费”,而不是通常的含义。

从吴晓波使用这个词的感情色彩看,此处的“浪费”体现着对某种短视和偏见的嘲讽意味,它不是花费/享受/花时间/追求的意思。对“浪费”的理解需要脑子里绕一个弯。它是:花费的心血与得到的回报不对等却仍甘心花费的意思;也可以是在人生的主目标之外享受美好的事物的意思;或者是花时间做别人认为无用的浪费生命的事情;或者是追求别人不理解不认同的理想的意思。

如果把“浪费”理解为努力、奋斗、拼搏显然是与这个词固有的意思相差太远。就十分牵强,难以自圆其说。

如果干脆对“浪费”视而不见,很容易写成:生命需要美好的事物了。比如生命需要追梦、生命需要真情、生命需要理想。这样这个题目的特点就不存在了。

“浪费”这个关键词的内涵的复杂性在于:某个美好的事物对个人而言是浪费生命,但是对他人或对众人而言却不是浪费;对过程而言,某个美好的事物是浪费人的生命,但是就效果而言它又不是浪费人的生命;某个美好的事物从短期来看属于浪费人的生命,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属于浪费生命;从物质层面看,某个美好的事物是浪费生命,但从精神层面看,某个美好的事物不属于浪费生命。总之,个人与众人/过程与效果/今天与未来/短期与长远/自己与人类/物质与精神,根据你论点的需要而选择你论述和证明的角度,千万不要面面俱到,否则容易写成解释“浪费”的说明文。

回到原句,从语法上看,“浪费”的宾语是“生命”,状语是“在美好的事物上”。不要错误地理解为:浪费美好的事物。

吴晓波的这句话是谈论生命的,讲得很简洁深刻。那么,那些事物是生命需要的,而且往往被误以为是浪费生命的?这句话引导我们向内去发现自己的生命的奥秘,从而自发自觉去促成自己生命的成长,不被世俗的短视或偏见所遮蔽,过好自己的人生。像知识、智慧、真理、信仰、梦想这些美好的东西。因为一般认为把生命花在这些事物上是值得的,是顺理成章的,是不必深思熟虑的,不算“浪费”。因而它们不是我们这个题目要求我们寻找的东西。

梦想是生命需要的,它不算浪费。那么如果是一个奇怪的、不被周围人看好的梦想算不算浪费生命呢?周围人会说它是浪费生命,不过也许恰恰相反这种“浪费”恰恰是生命需要的,我们应该不顾干扰无怨无悔地为之付出。

眼下到处都可以感受到“小时代”氛围,在我们这个功利色彩浓重的时代里,艺术对非艺术家的普罗大众来说,几乎是无用的东西,它不能带来任何物质的利益,它甚至完全可能损失你的物质利益,所以花时间在艺术享受上是“浪费”。但从精神层面来说,它又绝不是浪费的。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里,我们的生命需要浪费在真情上、走万里路上、沉思上、读喜欢的课外书上等等不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和功利的美好事物上。

这个兼有嘲讽和自嘲色彩的“浪费”,一定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在现实语境中,它迫使我们思考自己的生命到底应该怎样浪费才不算浪费。

系列主题训练四:社会面面观

训练目标:

其一,学习在给材料作文中怎样自定角度、怎样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二,通过这一主题训练,希望能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和思考在校园和家庭生活之外的法律、艺术、体育、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发生的事情,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一次写作任务:

2013年6月达州一位老婆婆在小区里自己摔倒,然后喊在旁玩耍的三位小学生过来拉她一下,当小学生们扶她起来的时候,她却抓住小朋友的手说是他们撞倒了她,并要求他们赔钱。在支付了一万多元的医药费、护理费等费用后,老婆婆和她的儿子仍不满足。后三位小学生的家长向法院起诉老婆婆及其儿子敲诈勒索。在7位证人(当时在场的小区居民和清洁工等人)以书面证词、手印、签名作证下,警方经过调查宣布这三位小学生的行为是助人为乐,老婆婆及其儿子的罪名成立。而在警方宣布案件真相之前,网络调查显示,百分之十五的人选择了当老人摔倒时,自己会扶起老人;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则表示不会做傻事去扶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根据上面的材料,自定角度,自行拟题,谈谈自己对这类社会现象的看法。不少于800字。

训练重点:

不就事论事,如先从老人角度讲贪欲,再从85%的人的角度讲恐惧懦弱,再从警察调查还小学生清白的角度讲要法制,最后总观点是老人还是要扶起来的。

学会选择材料中的一个角度切入材料。“自定角度”的意思是:自定“一个”角度。“自定角度”的原则一是可以抓住材料最核心、关键内容,二是可以紧密、频繁地结合材料。

上述材料给我们提供观察社会的角度是多个的。根据上述两条“自定角度”的原则,再根据自己的已有的思考沉淀,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其实,一个角度之下,能提供给我们观照社会思考社会的东西仍旧是多样的,把它们一一厘清用主题词的方式把它表述出来,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一个或一对主题词形成自己的观点。如下表所示:

孟子曰:“源泉滚滚,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苏子曰:“苟非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愿人们能在内心抵制金钱的诱惑,控制自己的邪欲,守住道德的底线,皆成为一个能在精神上到达四海的有本者。

第二次写作任务:

索契冬奥会的闭幕式上,下届东道主韩国平昌奉献的“8分钟表演”充满了古筝、水墨画、宫殿、活字印刷等中国元素,受到中国民众的质疑和批评。也有人说我们不妨把四大发明再借给他们用一晚,毕竟早在11世纪活字印刷术就传入朝鲜了,但愿韩国人不会像占有屈原端午节那样侵犯毕昇的发明专利吧。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平昌八分钟”事件的看法。

训练重点:

针对同一个事件产生了两种不同态度或看法,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两个办法。办法一是就抓住这两种态度中的一种写,表明你对这种态度的态度、看法、理由、建议、展望。办法二是深入这两种态度的内部,找到它们本质上的共同点,然后抓住这共同点写,表明你的看法、理由等。

材料中呈现了两种中国民众的态度。一种是“质疑和批评”,另一种是宽容大度、不太在意。(“我们不妨把四大发明再借给他们用一晚,毕竟早在11世纪活字印刷术就传入朝鲜了,但愿韩国人不会像占有屈原端午节那样侵犯毕昇的专利吧。”)

也许你会想当然地认为其中必有一种意见是对的,则另一种是错的,只要以对的观点来作为自己对事件的观点就行了。但是,实际情况是完全可以千变万化的。可以两种意见都对,不过都是局部的真理,写作者需要对它们整合,以形成一个对事件更为完善正确的观点。也可以两种意见都明显不对,写作者需要在批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与之相关的观点。也可以两种意见都基本不对,但其中各有其合理之处;或两种意见都基本合理,但其中各有缺陷。遇到这类情况,写作者更需要对这两种意见辩证分析,不一概肯定也不一概否定,取其中合理的东西来组织自己的观点。所以打破框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产生真正有见地的思想。

这两种看似不同的意见具有本质的共同点:心理上不自信,行动上不自强。按照当前的流行语来说,便是“最终都是打了自家的脸”。堪称传统文化流失的悲剧之后国人又上演了一场闹剧。所以写作者欲强调的重点都需落在“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的不足要反思。”

“平昌八分钟”事件反映了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不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反被认为是异国的传统文化的社会问题。在动笔之前,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些准备性知识才行:

①什么是文化?

②文化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

③一国之传统文化对该国的意义何在?

④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我国不重视传统文化之原因是什么?在已有的历史、政治、语文常识的积累上,高中生是完全能够自己思考这个问题的,教师主要帮助他们梳理归因有横向逻辑和纵向逻辑之分。如下表所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于是,可以继续追问:那么,为了防止类似的悲剧、闹剧重演,中国人该怎么办?只争虚名,不如拿出实际行动。以我为主体,取精华弃糟粕,完成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开放融合,在积极传播中传承保护。三条是切合题意的当务之急。学生可能想出一大堆具体的措施,但是要甄别,是否“切合这个题目”是原则一,其次写“怎么办”也要有高度,以站在高山上的眼光来看平原的事。

第三次写作任务:

“嫦娥”成功登月,着陆器和巡视器“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欢庆、自豪、期待之外,也引发了热议。

其一是质疑:当中国有几千万城乡特困人口的时候,当贫困地区的孩子连午餐都成问题的时候,花这么多钱搞嫦娥登月,有什么意义?

其二是对质疑的挞伐:认为“登月与解决贫困没啥关系”是“猪栏的理想”,是“爱国”意识淡漠的表现。

(以上素材由2013年12月17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提取)

围绕“嫦娥”登月成功,你对上述热议怎么看?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写议论文;③不少于800字

训练重点:

针对同一个事件产生了两种不同态度或看法,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续)。认识上层次在于辩证分析,但辩证分析不是“1+1=2”的模式,即各打五十大板,然后说正确的是二者要结合。

质疑一者因知识的缺陷导致没能理解科技给民生带来的实际效益,而质疑二者一味强调登月并且对前者爱国意识的批评有失偏颇,这些在作文中都应有所指出。针对质疑一、二各谈一谈,说明二者都要兼顾的,这样写全面是全面了,不过认识还没有真正上层次,仍然是较为肤浅的。

辩证分析的作文应联系事件本身及现实和历史,能明确指出科技的发展与民生本质上是一致的,看似冲突实则统一,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发展科技,尤其像“嫦娥登月”这样尖端的航天科技,是需要花费难以计数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而中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人口众多。在国家有限的物质资源的约束下,到底要不要发展,或者说该不该优先发展高科技,这确实很值得思考。这个题目能够激发高中生集中关注科技与民生之间的关系,探究国强与民富之间的关系,考查国家的当前发展需求与长远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思考政府如何才能真正带给全民族以光明的未来,以激励学生们勇于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的自觉心。

回顾历史,科技与民生不仅相互关联、依托,而且在某些意义上,前者还是后者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而言)。若不是工业革命的发生,何来英国国力的强盛,“日不落帝国”的辉煌,英国人民如何得以最早地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如何能够先一步跨入现代社会?若不是美国雄厚的科技实力,美国又何以称霸一方?美国人民又如何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医疗环境?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正来自于国力衰弱。

发展科技对于当前中国的复兴而言是绝对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强国”评判标准的重要指标。没有雄厚的科技力量,便只能受制于人,“民富”这个目标当然便可望而不可即。

科技与民生并非对立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具有统一性——国家的进步。不论是登月还是脱贫,其最终目的都在于给予国民以更好的生活和更光明的未来。所以,单方面地去肯定“脱贫”的价值或是否定“嫦娥”的价值都是片面而错误的。

国家的价值不仅仅是均衡财富,而是带动整个民族进步。登月计划的价值并不会在今天或是明天就有所反馈,但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其价值必定展露无遗。发展科技增长了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假以时日会转化为硬实力。政府不单单是帮扶型,作为一个大国的政府更应该是先导型的。

不论是希望人民早日脱贫,还是执着于巨大投入的登月计划,只要是对我国的现状有所担忧,有所思考,有所憧憬,都可以说是有爱国之心。但在思考之余,如何拓宽我们的眼光则是个必修课题。我们所需要的是上述这样全局的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1+1=2”的所谓思辨模式的盛行很大程度上因为思想认识的贫乏肤浅。缺乏对问题的真切思考,只会说一些套话空话,贴上些抽象名词,其实远远没有在思维和知识积累上动起来,这根本就不是“思辨”;而且比不会思辨还要恶劣,因为写作的态度不老实,有蒙人投机心理。

【范文】

猪栏目光

“嫦娥”奔月,已成现实。天外登仙,终非妄言。经过长久的钻研和努力,我国的航天科技终于实现了突破,这确实值得国人自豪。

但是,随着我们的脚步越来越远,我们的眼光能否也更加深长成了问题。比起过去的眼高手低,现在却有了脚长眼低的毛病。

猪栏目光的第一条,只顾眼前。看着火箭升空时拖起的长长尾焰,摸着依旧空无一物的口袋,心中往往不是滋味。但是我们可曾想过,那颗升起的新星,恰恰证明了未来。科技的成果并非是少数人争面子的道具,而是终将结出民用的硕果。波音公司,从前生产军火的巨头,如今转为民用,“Jeep”汽车,开进寻常百姓家的钢铁猛兽。你可曾发现,自家用的太阳能热水器,还使用了人造卫星的光电技术?你可曾想过,自家宝宝身上的尿布曾是航天员专用的宝物。看似遥不可及的尖端技术,往往已融为了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国力增长而增长的外企投资,谁说不会惠及山区的孩子们。头痛医头,向来是庸医的拿手好戏;抛砖引玉,未必不是致富之道。

改善国力,不争一朝一夕,但不脚踏实地,同样一事无成。梦很重要,努力实干也很重要。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自卑的烙印,但立足现在,我们要证明大国的复兴。现在我们放人造卫星,但别忘记我们也曾放过“高产”卫星。为了撑面子追求高不可攀的目标不但可笑,而且可耻。解决实际的问题,亦是宏伟目标。战争过后,日本民众被冠上了“工蚁”的称号,因为全民自愿加班,默默工作,使日本经济用奇迹般的速度复兴。不解决贫困,不消除贫富差距,我们仅凭几根火箭,几颗卫星,怎么能使我们无愧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不仅仅是看到国家的成就与未来,还要看到问题与现状。猪栏目光第二条:不分缓急。

“嫦娥”奔月,不一定让人人吃饱,“嫦娥”一味奔月,一定人人吃不饱。别让短视和斜视绑架我们的未来。

猪是什么动物:只顾眼前吃,哪管明天路。人之所以比猪高级一点,正是因为人懂得立足现在,懂得展望未来。缺了哪一条,恐怕人的眼睛就会变得像猪一样,又圆又小了吧。

文章写得很幽默也很深刻。作者认为在发展道路上,人们不应该有“猪栏目光”(从材料中提取出来的新词),发展科技和发展民生,前者展望未来,后者立足现在。在思维上的亮点是文中明确地指出了科技的成果终将惠及民用,用雄辩的事实(当然表述的语句是简练的)证明“看似遥不可及的尖端技术,往往已融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这就讲清楚了二者为何要兼顾缺一不可的道理所在。此外文中还将民生看作改善国力的基石,“不解决贫困,不消除贫富差距,我们仅凭几根火箭,几颗卫星,怎么能使我们无愧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也讲清楚了科技与民生为何要兼顾缺一不可的道理。

文中不少语句表达凝练而内涵警策,“头痛医头,向来是庸医的拿手好戏;抛砖引玉,未必不是致富之道”。“改善国力,不争一朝一夕,但不脚踏实地,同样一事无成。”“‘嫦娥’奔月,不一定让人人吃饱,‘嫦娥’一味奔月,一定人人吃不饱。”“别让短视和斜视绑架我们的未来。”作者的语言功底和他的思维能力一样值得称道。

第四次写作任务:

1964年曼德拉走进罗本岛的囚室,里面仅有的设施是一条灰色的薄毯,一条棕色的薄褥,一个小桌子,一个红色的马桶,没有床。空间极其狭小,长宽最多两米,三步就能从牢房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而墙壁的厚度却有60厘米,隔墙交流根本不可能。这一招想让囚犯们死心,一声不响地承受灵魂的重压。在隔离的强大压抑下,政治犯内心的能量积聚得异常艰难。但即便在铁桶一般的监狱里,他们仍然能打造出一小片自由天地。曼德拉带领其他犯人暗地里搜集新闻情报,明着争取伙食平等,争取有一小块地种植花草,争取学习权利、争取探视权和通信权,在哪里看到不公平,就在哪里进行斗争。

1994年,曼德拉邀请罗本岛看守他的三名狱警参加总统就职典礼,他与三人一一拥抱,对惊讶的众人说:“我年轻时性子急、脾气暴,在狱中,正是在他们三位的帮助下,我才学会了控制情绪。”

根据上述材料,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训练重点:在材料中提取若干主题词,用一个更大的概念来统率它们,使文章立论全面,而且内容有思辨的高度和深度。

方法是通读材料——按照材料本有的话题的切换相应地分层次,并归纳各层次的主题词——思考这些层次是否都属于某个更大的主题之下——提炼出这个更大的概念。上述材料内容各层次的主题词分别是被隔离的重压——为自由而斗争——感谢隔离者。笔者的分析是:被隔离的重压反映了罗本岛的监狱给政治犯的待遇是极度地不让他们享受到哪怕一点自由;“为自由而斗争”体现了曼德拉带领着犯人对这种妄图通过剥夺犯人肉体的自由以达到夺取其精神的自由的狱中隔离制度的坚决反抗;“感谢隔离者”是曼德拉经过27年狱中岁月之后产生出来的发自心灵深处的博爱,正如曼德拉自己所言,如果他依旧对所受到的压迫、仇恨念念不忘那么他将永远生活在监狱中。一个人的真正的自由是内心世界的自由,曼德拉人格的伟大也正在于此。因此,它们可以认为都属于“自由”这个更大的主题下。“自由”是可以统率全文的更大的概念。当然,这不是唯一的答案。

当今世界种族隔离制度虽无,种族歧视观念仍然存在,几乎每天都有人在种族战争中丧命。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们的痛苦便是我们的痛苦。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上,彼此的命运息息相关。

南非国父“曼德拉”,被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为“一个令我永远怀着谦卑的心关注着、崇敬着的人”,为了他的理想——“我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我珍视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中,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并希望实现这个理想。但是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而死。”(著名的《出狱演说》)——面对死刑的危险,漫长的28年监狱生涯,鲜血中诞生的新南非,实现理想后的不眷恋权力等,都让我们感叹人类的精神是多么了不起。这个可以上溯至中国儒家仁义道家无为墨家兼爱的思想线索,经由俄国的托尔斯泰主义、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传递至曼德拉手中,他采用调解和协商的方式实现了民主理想,而不是通过报复白人、“秋后算账”的方式。多么了不起!

【范文】

曼德拉身上的“中庸之道”

曼德拉是南非前总统,是一个让美国总统奥巴马“怀着十分谦卑的心情关注着,崇敬着”的人。

2013年12月5日,他走完了他自己的传奇之路,然而他身上的“中庸”之道却依然影响着、教育着后世子孙万代。

说他“中庸”,首先因为28年的囚禁都不足以使他放弃希望、放弃信仰。28年,一个人能有几个28年,何况还是在监狱里受千般刁难的28年。一般人早已被磨灭了心志,然而他却借此当做修炼。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整个南非,始终装着被歧视、被隔离的黑人。他从不妥协,从不偏离,从不改变。

不仅如此,在他出狱后,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他以宽容、智慧的态度放弃了暴力推翻白人政权的计划,以和平方式建立了南非民主政权,消除了种族隔离,他不以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情为先,企图通过牺牲自己以保全国家,这是多么伟大又多么无私。他不偏激,不情绪化,不过分,不自私。

让人敬仰的还不仅这些,他在新南非的政治基石奠定完毕后,主动交出权柄,居功不自傲,有权不恋权,以自我为代表,以身作则,继而奔走于慈善事业。他不恋权,不图名,不居功自傲。

他的一生致力于维护和平,追求自由、平等、尊严。

他站在黑白之间,坚持自己的信仰,既不向白人妥协,也不向白人宣战。

他不偏不易,即为“中庸”。

这虽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却在曼德拉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曼德拉就是“君子”,值得我们抬头仰望,用心追随。

曼德拉的“中庸之道”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是“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我觉得曼德拉就是这样一个中庸典范。

他从小接受着“白人是敌人”的教育,深植于心中的仇恨种子茁壮成长成为一种极端力量。但在狱中艰难岁月中的反思让他发现黑人们真正的敌人,并不是白人,而是“白人至上”的种族隔离制度。所以当他出狱后,在黑人们鼓动推翻白人政府,一致呼吁“把白人赶入大海”时,他却满含深情地说:“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他不赞成白人专制,同样也不赞成黑人专制,在种族隔离的背景下,他没有“比而不周”,一味偏私自己的种族,抵制其他种族。这种持中的态度正是他建立和平、自由的新南非的基础。也是这场反种族主义运动的重要保障。君子周而不比,曼德拉就做到了周全他人,普遍地团结他人而不偏袒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他宝贵的人格魅力所在。

有了正确的政治主张,还需要有坚定地实施下去的毅力。他受尽了白人政权的压迫、排斥。在狱中却不改变自己追求自由、平等的信念。纵观他的一生,他的目标十分明确,打破种族隔离,实现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并且这个目标也从未改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切能带来帮助的事都是曼德拉可能的战术选择,也正是他的这种信念的破门而出,给了他精神上的强心剂,使他在面对监狱中非人的折磨时依然能坚守心中的那份美好。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与庸的结合,注定让曼德拉成就他的民族事业,给了南非一个美好的开头。

上面两篇文章不约而同地用一个更大的概念——“中庸之道”——来统率,但内容完全不同。他们各有各的思考,并都能切合曼德拉的实际情况阐述论证。后一篇对中庸之道的理解比前一篇更加准确深入,文章的内容更为深刻,论证层次更为清晰。

总而言之,系列主题训练的最大好处是能够通过一定时间内集中的多篇作文训练使学生对某个主题或某个论域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更为充分的提升,有时甚至还可以弥补学生原先在这些方面的认识空白。比起零散的随机的作文训练,这种有目的、针对性更强的系列主题训练在坚持较长一段时间后(比如一学年),优势会越发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