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一、西部:21世纪中国能源与资源的“福音”!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的一次性能源供应有较大缺口。西部地区的一次性能源除供应本地区外,将有很大一部分输送到中部和东部地区。2000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首要工程“西气东输”正式开工建设。事实上,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因此,西部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_丝路之光创新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

一、西部:21世纪中国能源与资源的“福音”!

西部地形特征可简约概括为:青藏高原猛烈隆起,向北延伸至黄土高原,向南延伸至云贵高原,冷峻的雪山高耸入云,奔腾的大河流向四方,其间有无数丰美的草地、肥沃的平原、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看似荒凉的沙漠和戈壁,地下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7.8亿亩,林地18亿亩,草地38.7亿亩,人均占有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是2.1亩、5.1亩和10.9亩,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86.7%。

西部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能源和资源。长江与黄河的源头都位于西部地区,独特的阶梯地貌决定奔腾的大河带来了丰富的水能。据初步统计,西部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57亿KW(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为2.74亿KW,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82.5%,已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7%,开发利用量尚不足1%。全国规划中的十大水电基地有七个分布在西部。据有关消息透露,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已计划在长江上游再建4座水电站,总发电量将是三峡工程的两倍。其中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电站,已于2007年11月7日成功截流。

另一最具潜力的能量资源则来自阳光、风力。由于海拔高、大气洁净、纬度低等特点,西部在广泛开发利用太阳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测算,仅西藏一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就可以满足全世界1/7的用电需求。此外,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是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0W/m2,其中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地区可达500W/m2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m/s的时数为5000h以上,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风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正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西部的矿产资源储量也十分可观,总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6种矿产中,西部地区有138种;在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西部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80%,煤炭储量占全国的60%,石油储量占全国的28%,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近几年来接连发现许多大中型套装油气田,其开发前景十分诱人。有色金属稀土资源的优势地位更是明显。

西部丰富的能源和资源储量对于中国有何意义?我们不妨算一笔账: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据测算,在21世纪初的20年内,中国的能源需求仍将逐步增长。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的一次性能源供应有较大缺口。西部地区的一次性能源除供应本地区外,将有很大一部分输送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到2020年,煤炭和石油将有三分之一多的产量外送;天然气将有近一半的产量外送。

2000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首要工程“西气东输”正式开工建设。两年后,来自西部的天然气经过4000公里的长途跋涉,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了饱尝能源匮乏之苦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关专家认为,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提供了2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炭2660万吨。

早在1993年8月,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工程就已经成功联网运行。从1993年到“十五”末,广东共接收西电1500亿千瓦时。西电缓解了广东一次又一次能源缺乏、电力供应紧缺的困难;用上西电后,广东节约用电投入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伴随着能源东送步伐的,是巨额资本的西进。大批能源、化工企业溯源而上,纷纷涌入西部,外资、民营企业也迅速跟进,越来越多的“煤城”、“油城”、“气城”在西部浮出水面。仅以新疆为例,截至2007年底,进入新疆的大型能源开发企业高达一万家,开发资金超过千亿元。有关人士估计,这个数字仍是较为保守的。2006年9月,国土资源部高调向中外媒体宣布,西部已成为中国未来战略资源接替区。在全世界范围内能源安全问题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西部正成为中国21世纪的能源与资源的“福音”!

二、西部,中国人的灵魂家园

西部不仅有丰富的能源和资源,更拥有多样性的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

西部独特的阶梯形地貌使海拔变化非常剧烈,南北近32度的纬度差异分布也使其物种层次截然分明,一纵一横的交替作用造就了非常丰富的物种。作为我国野生动物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西部野生物种不仅种类多,而且特有性高,动物中野牦牛、白唇鹿、藏羚羊、大熊猫、藏野驴、滇金丝猴、蓝马鸡,植物中芒苞草、滇桐等众多物种只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已发现的苔藓类植物就有2200种,占世界科数的80%。此外,在世界上666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栽培作物中,至少有136种起源于中国,而其中又有半数是来自于西部的喜马拉雅地区。西部还以种类和数量众多的花卉闻名于世,花卉种类至少在1000种以上,是许多花卉植物的集中分布区。西南地区还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事实上,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据初步估算,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为39330亿。因此,西部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类型,成为西部农业发展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基础,也成为华夏文明农业文明孕育的摇篮,创造出一幅幅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秀美画卷。

自然的多样性孕育出了文化的多样性,西部人口约3.3亿,不到全国人口的1/3,有40多个少数民族,且多数是世居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回族、蒙古族等等,与东部不同,这些民族在传统上与周围的自然和生物环境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发展出多种经济文化类型,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像西部文化那样丰富多彩。它包括了外来文化、土生土长的汉族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包括了独具风情的滇黔文化,富有韧性的青藏文化、粗犷的草原文化和荒漠文化,豪迈的秦陇文化、瑰丽的西域文化和多彩的巴蜀文化。以宗教信仰为例,西部既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小乘佛教、道教、基督教,还有萨满教和图腾崇拜等原始宗教。

更为重要的是,西部作为历史上民族迁徙流动的大走廊,各种文化间的差别并不是绝对的,某些文化在多个民族间共享极为普遍。西部作为中国的民族大花园,作为世界四大文明的唯一交汇处,作为“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各民族在中华文化“一体多元”格局下彼此融合,各自发展,真正体现出“和而不同”的文明精髓。文化多样性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可以为人类的文化创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赋予更为多彩的基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在这个精神家园里,有从远古走来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半坡猿人遗址;有汉民族的先祖轩辕黄帝;有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有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两个黄金时期汉、唐遗址。70多年前,刚刚完成艰难长征的毛泽东,挥毫写下了充满自信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不是西部人,但是中国革命是在西部发展壮大,并从此夺取全国胜利,却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三、灵魂的颤抖:日益恶化的西部生态环境

西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和农业发源地。这里曾经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经济文化繁荣,有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母亲河黄河和黄金水道长江,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自古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说。3000年前的黄土高原,林木蔽天,据估算西周时森林面积约有4.8亿亩。但历经四次较大规模的开发,即西汉的屯垦戍边、唐代的屯田综合大开发、元朝的交通金融大开发和清朝的全面大开发以及受到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方已经成为不毛之地,不少地方失去生产、生存的基本条件。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西部社会逐渐落后了。

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实行以农耕与游牧为主的开发方式,人们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生产,向大自然索取财富,以赡养更多的人口,这种单向的、无补偿的开发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起到特定的积极作用,但最终的后果却是森林消耗、水土流失、生态失衡,大地成为光山秃岭或浩瀚沙漠,人们难以继续栖息和生存下去。黄河在历史上曾经灾祸频发,近代以来,由于宁夏和河套地区灌溉农田扩大,引水过多,导致水土流失,下游经常断流,不但无水灌溉,一些地区连饮水都很困难。长江以前是一条无灾害的大河,长江上游一直是历代中央政权大型工程取用木材的基地,“蜀山兀,阿房出”,便是大规模采用的历史记录了。[2]随着清朝以来中上游人口激增,四川的山林尽辟为农田,森林消失;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油固沙植被3000万亩,由于过度樵采,植被受损,已有1/3的土地被沙化。内蒙古自治区由于超量放牧及滥挖发菜,使2亿亩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已有6000万亩草原沙漠化。[3]近代以来,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2000年4月开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西部(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有关科研部门,利用遥感解译和现有数据收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西部地区生态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生态破坏严重,生态形势严峻。表现在生态结构趋于单一,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不断加剧。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呈现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

①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不包括西藏)水土流失面积为10436.9万公顷,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西部地区水土流失蔓延的趋势有所缓减,但水土流失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局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加。西部地区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②土地沙化依然严重。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6255.6万公顷(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陕西、西藏和新疆七省、区统计数据),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沙化耕地和沙化草地的面积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西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大。

③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增长势头仍在加重。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盐渍化土地总面积较1986减少了160.3万公顷,降幅为13.1%。但与此同时,局部地区盐渍化问题仍很严重,由大水漫灌、新开荒地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仍非常普遍。

④石漠化问题突出。截至1999年,西南地区五省(区、市)(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729.5万公顷,占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总面积的5.3%。虽然石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但分布集中,危害严重,是西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⑤耕地总面积持续扩大,主要来自于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1986年到1999年,西部地区因草地开垦而增加的耕地面积占到了新增耕地面积的69.5%,因开垦林地或果园而增加的耕地占到了新增耕地面积的22.4%。与此同时,每年各地又有大量的耕地因产量低、成本高等原因而弃耕,加剧了土地的水蚀、风蚀。在西北绿洲地区,耕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对水资源的消耗非常大,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毁林毁草开荒、陡坡地开垦、耕地弃耕、粗放型的耕作方式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⑥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变化趋势,森林类型比例向不合理化方向演化。近10多年来(1986—1999),西部地区(不含西藏、云南、重庆和新疆建设兵团)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达8.27%和12.75%;而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和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降幅分别达18.96%和25.14%。西部地区(不含西藏、重庆和新疆建设兵团)经济林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增幅为62.96%,而天然林、防护林面积分别下降14.49%和51.07%。西部地区以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布面积最多,各占全部林地面积的33.5%和32.2%;过熟林面积最少,仅占全部林地面积的7.9%。西部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西北地区生态用水比例大,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西南地区区域性和季节性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西部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比重大,农业节水工作滞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水利工程建设引起水资源时空分布改变,泥沙淤积、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西部地区河流、湖泊污染不断加重,出现水质性短缺现象。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冰川退缩,雪线上升现象明显;天然湿地萎缩,湖泊盐碱化、甚至干枯,湿地自然调控能力降低。

⑧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大,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不含贵州、西藏)因矿产资源开发破坏的土地面积累计达181万公顷,其中林地破坏占16.3%,草地破坏占8.6%,耕地破坏占8.0%。据有可比资料的青海、陕西、宁夏和内蒙古统计,1999年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比1986年增加了1.2倍,其中对林地、草地和耕地的破坏面积分别增加22%、24%和155%。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阻碍了一些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尘暴呈波动减少之势,90年代初开始回升。西部地区90年代旱灾的发生频率比80年代增长了7.5%;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90年代比80年代增长了49%。西部地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根据有可比资料的9省、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计算表明,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同期GDP的13%。而实际上,间接和潜在的经济损失更大。

调查结论认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的生态问题成因复杂多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近40年西部地区气温波动性增高,部分地区降雨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西部地区生态退化的速度和程度,但人为因素的作用是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人口增长及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资源短缺导致的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复杂性的认识滞后与经济开发利用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西部地区生态功能的重要地位与人为生态破坏的态势更加尖锐;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4]

这就是西部大开发所要面对的自然环境,西部的历史变迁说明,发展和繁荣西部地区经济,首先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