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背景·意义

背景·意义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2年,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院长弗·阿多拉茨基等人,在其编辑出版的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国民经济学批判》为题全文发表了这部手稿。几乎在同一天,两位德国社会民主党作家在他们编辑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卡尔·马克思早期著作集》中发表了这部手稿的另一个德文版本。时至今日,它还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同时又最难懂的文本之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一部手稿。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迁居在巴黎,写下这部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马克思在世时从未发表过。直到1927年,马克思逝世44年后,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梁赞诺夫院长主持将这部手稿中的部分译文以《〈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为题收入《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并出版,当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1929年2月,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第1期上,编者以《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关于需要、生产和分配的札记》为题发表了这部手稿中的另一些片断。1932年,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院长弗·阿多拉茨基等人,在其编辑出版的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第3卷中,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国民经济学批判》为题全文发表了这部手稿。几乎在同一天,两位德国社会民主党作家(齐朗兹胡特和J·P·迈尔)在他们编辑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卡尔·马克思早期著作集》(1932年阿尔弗勒德·克勒讷出版社莱比锡版)中发表了这部手稿的另一个德文版本。这两个德文版手稿全文刊出以后,这部手稿很快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视,法文本和意大利文本先后于1932年和1937年出版。这部手稿的中文本有两个版本,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的版本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的版本;单行本共有3个,即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丕坤译本,1985年人民出版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译文排印的版本,以及2000年人民出版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译文排印的版本。

《手稿》自问世以来,经历了许多神奇遭遇,也担当过不少重大历史角色。时至今日,它还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同时又最难懂的文本之一。这部著作尽管不是很长,但由于术语新旧参差,内容庞杂,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各种必要的思想元素开始汇集、融合,日益成长为一些新的思想,并得到了尽管还不完备、但却是较为系统的创造性发挥,因而它有很大的思想含量和解释空间。在西方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东欧思想界、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一次又一次重大的释义活动,显示出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的学术价值通过国内外的研究状态看得更清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