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分对史实的客观描述和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区分对史实的客观描述和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在选择史实、记载史实的过程中无法离开人的行为,那么在呈现史实的过程中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史实进行客观描述或对史实进行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两个不同的方面。这说明对史实的描述要基于事实的基础,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事实的本真面貌。种姓制度是有据可循、在史学界达成共识的史实。因此尼赫鲁对种姓制度的评价是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闸北区教育学院徐 洁

目标内容:能区分对史实的客观描述和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一、史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史实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古印度曾经遭遇过外族的入侵与征服、从“瓦尔那”制度发展而来的种姓制度、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北部印度的佛教等,这些曾经发生过的事一直留存在历史长河之中,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发生任何改变。

但是如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发生过的事也具有无法再现或重复的特点,所有的史实都是单一且唯一的存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了解这些发生在过去的事实?一般而言,可以经由当事人、目击者等人实事求是地记录,或由专家学者在详细考证多方史料的基础上予以实事求是地重建。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史实的本身是客观存在,但由于它发生在过去,且如此浩瀚繁杂,因此只能在有选择的前提下,借助文字记载的方法呈现。这也决定了一切历史事实都是人写出来的,我们今天所获知的、发生在非当下的一切史实都是间接而得的,是人为的产物。既然在选择史实、记载史实的过程中无法离开人的行为,那么在呈现史实的过程中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史实进行客观描述或对史实进行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两个不同的方面。

二、对史实的客观描述

描述,即描写叙述之意。《现代汉语词典》中“描写”的原意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叙述”则意为“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

基于对这两个词语基本意思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描述”就是用语言文字来记载事件、表现事物形象的一种手法,有依样画葫芦之意。这说明对史实的描述要基于事实的基础,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事实的本真面貌。因此,客观描述史实时必须秉承实事求是的求真原则。这不仅需要描述者全面正确地了解史实的具体内容,更需要描述者能够从实际出发,不夸大、不缩小,在描述时不使用任何形容词、副词或任何修辞手法来表达个人认知与看法,以平铺直叙的方式交代清楚与该史实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过程、主要内容、直接结果等要素,呈现史实的基本原貌。

如教材在描述有关古代雅利安人在印度扩张势力范围的过程时,其表达为:“约公元前14世纪,一批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出现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后征服土著部落。”(《高中历史》第一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约公元前14世纪左右,古印度曾遭遇外族的入侵与征服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教材在描述这段史实的时候,非常直接地介绍了事件发生的大致时间、外来征服者是谁、征服者名称的由来、他们到达的地点,以及到达之后产生的直接结果等内容,是基本史实的再现。

这种仅以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内容、结果等最基本的事件组成要素,来直接呈现史实“是什么”的方式,属于对史实的客观描述。

三、对史实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表述,即表达叙述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对“表达”解释为“表示(思想、感情)”  。这就是说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听闻者,在选择与重建历史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记录者本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究其原因,是因为任何个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6页)任何史学家都是具有情感和思维能力的人,也都生活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之下。当需要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做出选择、重建历史事件的时候,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政治环境等因素势必左右行为结果。

如在印度独立前,国大党元老莫提拉尔·尼赫鲁曾经说过:“只要制度仍然存在,印度就不能在世界文明国家中占据应有的地位。”(郑艳萍,《论印度社会的贫富分化及政府对策》,《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14页,转引自S.I.萨加尔著,《印度的印度教文化和种姓制度》,德里1975年版,第202页)这句话以种姓制度为研究对象。种姓制度是有据可循、在史学界达成共识的史实。但是“只要”一词清楚地说明尼赫鲁将种姓制度视作阻碍印度文明发展的必然障碍,将种姓制度与印度的世界文明地位直接联系。然而事实上,种姓制度本身正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印度社会的发展与种姓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应对其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究其原因,是与莫提拉尔·尼赫鲁希望通过改革改变印度社会现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主张有关。尼赫鲁将对在印度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种姓制度的批判,作为实现其政治主张、获得民众支持的工具。因此尼赫鲁对种姓制度的评价是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高中历史》教材认为:“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高中历史》第一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虽然无论是从印度古代典籍,还是当今印度社会发生的一些现实事例,都能够发现种姓制度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以及在当今印度社会中仍顽强存在的社会现实。但这也是从后人研究者的角度,站在教材编撰者的立场上对种姓制度做出的评价,并使用了“重大”这样的词语来表达影响之大及深远,因此也属于对史实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当代英国历史哲学家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中把历史认识的主观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个人偏见、集团成见、历史观、世界观的原因。这充分说明对史实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是受到个人政治立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在“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与“怎么看”的方式。

四、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求真

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习历史并不是仅仅为了知道曾经发生过哪些历史事件,也不是为了死记硬背知识点来获取考试的高分。当学生面对当今时代流传于网络中的各种所谓的“信息”“野史”之时,如何分辨真假、获知历史的真相,就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有它亘古不变的求真原则。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培养求真精神,获取历史启示,从宏观上观察现实、展望未来,形成对自身、国家、社会、文化、民族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为了实现这个育人目的,历史课堂教学就必须以求真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使用史学思想方法不断接近历史真相。既然在学习与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文字史料打交道,因此需要掌握从文字记载中准确地辨析史实本身与作者对史实看法的方法,以便既了解历史真相,又获知他人的态度与想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做出自己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偏听与盲从,才能培养出有真知灼见、求真务实的人才,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庸才。

五、如何区分对史实的客观描述与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1.辨析历史事件的组成要素

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包括:背景(原因、历史条件、目的、动机)、内容(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经过、结果)、意义(性质、作用、影响、评价、经验、教训、启示)三部分。一般情况下,“内容”部分就是对史实的客观描述,而“背景”与“意义”部分则是对史实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如在已知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佛教经典和《摩诃婆罗多》是基本史实的前提下,“种姓制度下的印度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摩诃婆罗多》是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用梵文写成的古代印度史诗”等,分别是对种姓制度的基本内容,佛教经典的名称,以及《摩诃婆罗多》成书时间、文字及类别的介绍,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讲清史实的基本内容,因此属于对史实的客观描述。

但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历代诗人、歌手在漫长的口耳相传过程中不断积累加工而成,结合神话传说与真实事件,反映了古印度列国纷争的社会背景,其内容深深地植根于历代印度人民的心中,因此“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高中历史》第一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这是有关史诗的性质、地位、影响的介绍,其内容是否“深深”地植根于历代印度人民心中,能否被视为“最著名”,都是作者主观认识的表现,因此属于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又如教材评价《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史诗的内容虽然多为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多个侧面以及雅利安人扩张的情景。这两部史诗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同上书)虽然这使用了文学作品证史的史学思想方法,也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这两部史诗的世界文学地位以及内涵做出评价,但由于是经过对史实研究后得出的看法,因此也属于对史实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2.辨析语句的表达方式

对史实进行客观描述一般使用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多使用中性词汇,不加修饰,没有侧重点。只交代史实最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反映的是在史学界已达成共识、无其他出入的基本内容。

如“《摩诃婆罗多》是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用梵文写成的古代印度史诗”,这句话交代了《摩诃婆罗多》成书的时间、语言、所属国家、文体等基本内容,是对《摩诃婆罗多》的客观描述。

而对史实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因为表达的是对史实经过个人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与认识,通常会使用修饰词语来予以强调,或使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所感所想,突出个人认为的重点,往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同上书),这句话是对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社会基本状况的介绍,但使用了“急剧”等描述程度深浅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古印度社会状况的看法。

又如“随着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新学说广为流传,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者之一”(同上书),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佛教的诞生与北印度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是社会经济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教材编写者以“明显”“日益”等词表达刹帝利与吠舍社会经济地位上升的程度,以及他们对婆罗门特权地位发起挑战的过程;“广为”“最大”等词则表达了新教派、新学说流传的普遍性,以及佛教在其中的影响力。虽然这是基于对史实的了解与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但这只是教材编写者对佛教诞生时印度社会的认识。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与立场,占有的史料不同,便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与看法。因此这段文字是对佛教的诞生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总之,区分史实的客观描述与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的方法,是史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评判并不是以重建历史的人是否处于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是否公正地判断了历史问题,是否没有与社会及政治压力妥协,是否没有成为党派立场的鼓动者和宣传者,是否没有将个人的利益放入历史的判断中等为基准,而是要将其放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观念传统等语境中去审视,在辨析历史组成因素的同时,还应辨析语句的表现手法,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掌握区分的方法,更好地了解历史,不断接近历史的本身,探知历史的真相。

六、实施案例

目标1:辨析历史事件的组成要素。

师:在古代印度历史中,种姓制度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这个历史事实进行研究与解读的材料也很多。请同学们阅读以下两段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材料:

材料:当雅利安人在“七河流域”活动时期,在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土著居民接触时,根据居民的肤色及文化上的差异,将社会上的居民分为两类:即雅利安瓦尔那与达萨瓦尔那。

如果说种姓制度在古代还有存在的理由的话,到了近代,它已显现出最顽固、最腐朽的本质,它的等级性、封闭性和守旧性限制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个性,对社会生机起着僵化、窒息作用。

——张发青,《浅谈印度种姓制度》

师:这两段材料分别从什么方面介绍了种姓制度?

生:第一段材料介绍了种姓制度诞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大致过程。第二段材料是作者评价种姓制度对今天印度社会的影响。

师:作者根据现有的史学研究成果,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大致过程等要素,描述了种姓制度诞生的基本概况,这就是客观描述史实的手法。然而作者对种姓制度的评价则是个人的研究成果,代表作者的立场、看问题的角度、政治背景等,这就是主观表述史实的手法。这就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辨析历史事件的组成要素来区分是对史实的客观描述,还是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目标2:辨析语句的表达方式。

师:当然,仅仅从辨析历史事件的组成要素来区分是不够的。请同学们看以下两句话:

材料:“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代印度的社会成员中产生了等级分化”与“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代印度的社会成员中产生了严格的等级分化”。

师:请同学们辨析一下,同样是对古印度社会等级分化这个史实的介绍,这两句话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生:后一句多了“严格”一词。

师:仅仅是多了一个词语,就使得这两句话表达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生:加上“严格”一词,表明的是社会等级泾渭分明,彼此不能逾越也不能打破或违背的特征。没有“严格”一词,只说明出现等级分化,但并没有说明等级分化的程度等特点。

师:是的,仅一词之差的两句话,前一句交代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代印度社会出现等级分化的史实,后一句则特别说明了等级分化的特征。结合之前的学习,你们认为哪一句是客观描述,哪一句又是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生:第一句是对史实的客观描述,第二句是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

师:这就说明在客观描述史实时,一般不使用修饰词语,也不使用修辞手法,无须突出重点,更无须表达思想感情,只要平铺直叙把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交代清楚。但是若要对历史事件表达个人的所想所思所感时,免不了会有补充修饰和强调。因此辨析语句的表达方式也是区分对史实的客观描述与带有主观认识的表述的方法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