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人开始不满这种境遇,并作出了相应的反抗。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的作用非常重要,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以及对现存世界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的指导。

在本书介绍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前,首先要共同了解一下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卡尔·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现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犹太律师,这对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他的母亲罕丽·普列斯堡是荷兰人,出生于犹太法律学者的家庭,贤淑善良,善于持家。后来,马克思在回忆中说,母亲的唠叨对他的鞭策作用几乎是无法估计的。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在中学期间,马克思就立志做一个能为人类而工作的人。中学毕业后,他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却用在哲学上。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后来,因为“林木盗窃案问题”——德国西部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地,居民经常在这里捡柴、放牧,后来这片区域被德国贵族地主霸占,他们不许居民进入这片土地,后来有居民在森林里捡柴,却被认为是“盗窃”,并且德国议会审议的结果认定居民的行为的确是盗窃行为。马克思发表文章抨击了当时的普鲁士政府,普鲁士政府气急败坏地派人查封了《莱茵报》,马克思也愤而辞去主编职务。通过这件事,马克思逐渐认识到反动政府的丑恶本质。后来马克思遇到了他这一生最好的朋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恩格斯出生于莱茵省一个工厂主家庭,17岁辍学经商。恩格斯十分欣赏马克思的才华,并在马克思最困难的日子里给予他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1844年,马克思完成了《哲学经济学手稿》,1845年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1848年,马克思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问世,并开始组织领导工人运动,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在后来被反动政府驱逐的颠沛流离的艰苦岁月里,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后来的两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内辞世,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

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是伟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他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终极真理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用毕生的心血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不畏艰难困苦,为不断求索真理而牺牲奉献的精神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对马克思进行了初步了解之后,接下来就要探讨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产生的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任何一个科学体系都是时代的产物,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状况、思想状况和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都有直接关系。18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逐渐取代传统工厂手工业的革命兴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蒸汽机的应用为开端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由于机器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间,每个工人一天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然而,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却出现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生活在社会上层的资本家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他们可以不用劳动就获得财富,而广大工人阶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因此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资本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以满足他们贪婪的本性,他们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可是广大工人阶级因为受到严重的剥削,越来越贫困,以至于买不起商品,这样就使得大量商品堆积在仓库里,没有用武之地,也就是所谓的商品生产过剩。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此后,每过几年,资本主义世界都会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这一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没法解决的,这就预示着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

当然,随着资本家对广大工人剥削强度的加大,如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用童工等。工人开始不满这种境遇,并作出了相应的反抗。最初工人认为是机器使他们的生活过得如此悲惨,所以他们用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的形式进行反抗,这不仅遭到了当局的镇压,反而使机器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后来随着工人对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他们认识到有组织有纪律的罢工的重要性。最典型的欧洲三次工人大罢工就是: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大罢工;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罢工。这三次大罢工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的作用非常重要,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以及对现存世界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的指导。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科学学说的创立和发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任何一个理论的产生都是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在批判吸收这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工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实践经验进行创新,从而形成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比如在之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国情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发展的理论,包括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时对其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理论产生,丰富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也将指导人们更好地建设自己的祖国。

归根到底,何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追求真理。

第一节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其根本属性。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客观性。首先,在本体论意义上,客观性是指客观事物对人来说所具有的实在性,即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独立存在的特性。其次,在认识论意义上,客观性是指认识客体对主体来说具有先在性和外在性。再次,在知识论意义上,客观性是指作为认识结果的思想理论、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等与认识的对象相符合相一致,从而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因此,一切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定律、学说、体系都是真理。同时,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因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不能是任何个人、任何阶级的主观意志。这些经得起实践检验、验证、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唯物论之所以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基本的哲学问题的前提。在这一前提的指导下,就必须承认人们的认识来自客观物质世界,认识是能够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承认这一点,也就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我们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的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虽然,不同的人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由于观点、立场、角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但是这并不能表明所有人的认识都是真理,只有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才能被称为真理。也就是说,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有一个能与认识对象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认识才是唯一的真理。

以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为例,伽利略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比萨母校任数学教授期间,特别注重观察、思考和实验。1590年,25岁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理论“如果两件东西同时从空中扔下,必定是重的先着地,轻的后着地”提出了质疑,在伽利略看来,不管是轻的还是重的,从空中同时扔下后会同时落地。这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嘲讽,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当时被奉为金科玉律,从来没有被任何人怀疑过。为了证明自己,伽利略宣布要在比萨斜塔上进行一次实验,教授、校长等人气势汹汹地赶来,看他当众出丑,当伽利略左手拿一个铁球,另一只手拿一个重十倍的铁球准备实验时,还是没人相信伽利略会是对的。当伽利略松开两手,两只球从空中落下,“咣当”一声同时落地后,在场的人一片寂静,接着便嚷作一团。校长和教授仍然认为,亚里士多德是不会错的,一定是伽利略在球上做了手脚。伽利略说他可以重新再做一次,而校长说:“不必了,亚里士多德是靠道理说服人的,轻的东西肯定比重的落得慢,这是公认的道理。就算你的实验是真的,也不符合道理,不能让人认同。”伽利略说:“如果你们不相信事实,我们就讲道理,假如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现在把两个球绑到一块,从空中扔下,按照亚里士多德的道理,它落下时是比重球快还是慢呢?”校长思考了一下,解释道:“当然是比重球快了,因为大球加小球,自然更重了。”这时旁边的教授反驳道:“当然比重球慢,因为重球加轻球,轻球拉着重球,下落的速度应该是两球的平均值。”伽利略听后,笑着说:“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怎么会有两个结果呢?”校长和教授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伽利略慢条斯理地说:“看来亚里士多德错了,物体从空中自由落下时,不管轻重,都同时落地。”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真理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亚里士多德违背真理的客观性,以主观臆断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并被后人当作“真理”持续了1900年之久。伽利略不盲从于前人的认识,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揭开了真理的面纱,发现了真理的本来面目,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二、真理的主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作为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中正确的认识来说,终究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具有主观精神现象的特征。真理作为人们的认识成果,必然带有人们的主观印记。因此,真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主观性。

真理反映的虽然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但这种反映并不是盲目被动的,而是由认识主体的人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去正确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

真理的主观性首先表现为主体所主导的主观选择性。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可以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主体以外的客观对象都会成为主体的选择、认知的对象,从而对其进行观察、探讨、分析,得出关于事物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找到属于特定事物的真理。当然,也并不是进入主体认识范围内的每一个部分和侧面都成为认识对象。主体会根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来选择认识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在社会生活中不同领域的人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主体的需要不同,所关注的确定的对象就不尽相同,外在事物即使进入人们的感知范围,也会出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现象。正是由于主体的这种主观选择性,所以真理性的认识既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又能有效地指导和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其次,真理的主观性体现为主体的主观创造性。人们在认识确定的对象时,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客体。主体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图式认识、理解客体,从而发觉客体的本质规律,进而对其进行加工改造,然后把形成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就感性认识来说,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认识,被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整合。理性认识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对象。这种理性认识如果在后来的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预想的目的,从而证明这种认识具有普遍的客观性,那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性的认识。

三、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回归到真理的概念中来,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最终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使人类的认识与被认识的事物相符合。从真理来源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看,真理具有客观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真理离不开人的认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真理又具有主观性,如果单纯地理解真理是纯粹客观的或纯粹主观的没有任何意义,要想真正地把握真理的真谛,还需要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是思维的产物,毫无疑问它是人所特有的,属于主观精神世界的东西。可是,当真理作为主体认识的结果,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和改造,并在实践中加以证实,就转化为正确的知识而存在。这样,真理作为再认识的对象,已经具有了思想客体或精神客体的性质,当人们判定一种真理何以为真理时,不可避免地同样要遵循客观性原则,要求真理本身具有客观性,不能含有任何主观随意性、臆断性、虚妄性的成分,使主观符合客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特定主体的主观认识只有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是真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对应一定的主观认识能力才能概念化为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相互限定的过程。

以“地心说”和“日心说”为例,最初,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到了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经过近40年的辛勤研究,在分析过去的大量资料和自己长期观测的基础上,于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动。由于托勒密所处的时代,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没能把真理的客观性、主观性统一起来,即没能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从而产生了谬误。哥白尼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测、分析、研究,将主观能力所认识到的事物的本质规律概念化为真理,即主观正确反映客观。

真理作为一种认识,离不开主体的活动,主体把客观对象作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客观对象的存在使认识产生成为可能,一定的客观对象规定着一定的认识指向和内容。“反映”范畴就表明认识同客观事物的联系,并从这一联系中获得自己的内容。反对把真理看作纯粹精神性的活动,或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观念,不能割裂真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实际上,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同时也被客体所改造,主体在掌握客体的同时,也被客体所制约,真理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