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观怎样转化为客观,客观为什么不能转化为主观

主观怎样转化为客观,客观为什么不能转化为主观

时间:2022-09-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观可以转化为客观,但客观不能转化为主观。如果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混杂,那么也就是说真理是可以带主观性的,不从实际出发的。总认为反映是主观,被反映才是客观,真理是主观的反映和客观的被反映构成的。引起错误的原因是对主观和客观的片面理解。因为有的反映已经作出,就会成为不再依赖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真理的这两种客观可以从演示仪的真理构成来看真理的反映和被反映,认识真理所要求达到的客观。

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不是一回事。主观可以转化为客观,但客观不能转化为主观。《辞海》把 “主观”和 “客观”注释成:“‘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客观’指人的意识外的物质世界,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如果这样确定 “主观”和 “客观”,那么,人的意识、精神的存在就不是客观的存在了。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主观会转化为客观。所以,不能把客观认为不包含意识和意识反映。如果论 “客观、存在、物质”说不包括反映主体和主体的反映,就成 “反映主体‘非物质’论”了。

主观指反映主体的反映,客观指客体的反映。主观可以转化为客观,但客观不能转化为主观。

主观怎样转化为客观呢?如果真理是主观的,那么真理就可以说不必存在反映的对象,只凭主观的反映就可以定为真理了。显然,这是不对的。真理不是主观的。真理不是主观的,那么真理是不是主观和客观的混杂呢?也不是。如果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混杂,那么也就是说真理是可以带主观性的,不从实际出发的。这显然也是错误的。抛开这两个方面之后,可以肯定:真理只能是客观的。纯客观的真理才是真理。可是这个定论很难理解,很难表述。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反映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总认为反映是主观,被反映才是客观,真理是主观的反映和客观的被反映构成的。那么,也就认为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混合物。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引起错误的原因是对主观和客观的片面理解。为什么呢?原来,反映的本身一旦是真实的存在,它本身的存在也就是客观存在。因为有的反映已经作出,就会成为不再依赖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比如:语言的反映,“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语言是可以用录音证明客观存在的。人的行为也如此。人的行为可以用摄影证明。这种语言反映和行为反映虽然来自主体,首先是主观,但它毕竟也是客观。这种由主体反映形成的客观,我们称之为 “主观转化的客观”。比如对 “鬼神存在”的反映,鬼神是不存在的。说 “鬼神存在”的被反映就不是客观的。因为被反映的鬼神是不存在的。可是说 “鬼神存在”的语言一旦反映出,语言又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反映的本身是客观的。

为了避免误解,严格的区别真理和错误,认识和承认客观真理,我都把真理的构成称为 “反映和被反映的构成”。

客观不能转化为主观,只有客体才能转化为主体。客观不能转化为主观,是因为客观不具备转化为主观的条件。客观都是存在,主观有的对象不存在。黑格尔认为:“主观性只是作为主体才真正存在,人格只是作为人才存在。”但黑格尔不认识作为主体的不一定有主观性,作为人的不一定有人格。关于 “主观”和 “客观”问题,原有的用意就不恰当。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把客观看成是反映和反映对象的实际、真实、存在。既把真理看成是由主体反映转化的客观和被反映的客观两种客观构成来看待。真理的这两种客观可以从演示仪的真理构成来看真理的反映和被反映,认识真理所要求达到的客观。如果对 “客观”的认识不正确,会带来一系列的错误。《简明哲学辞典》按列宁的观点把 “客观”理解成:“在人类意识之外和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东西。”对 “客观实在”的认识,也认为是 “在人的意识之外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存在的自然界,物质”。这种认识把 “客观的”“存在的”“物质的”都看成是反映主体之外的,不包括反映主体和主体的反映的。这就把 “客观的”看成了不依赖主体反映的,排除了反映的人的意识的。这种认识把人和人的意识看成不是客观的,存在着的。这种认识把 “客观真理”看成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反映的,没有反映部分的,单独的只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真理”。这样,就带来了客观真理不真,也不是理的 “真理”。这种“真理”是错误的真理。这种错误看起来只是一点点,但它引起的错误是整个哲学原理的错误,我们不能小看这一点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