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舞蹈架起中菲友好的桥梁

用舞蹈架起中菲友好的桥梁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2年1月东方歌舞团成立,成为该团的一名舞蹈演员。1995年由东方歌舞团等三家联合制作发行了《东方舞蹈基础训练》录像教材,其中承担了泰国和阿拉伯地区舞蹈教材的编撰和导演工作。1990年与菲律宾中华艺术研究所合作并主持了庆祝中菲建交15周年晚会,促成菲外交部和中国驻菲使馆共同主办,加深了两国的友好关系。先后获菲舞协、菲舞蹈教协、菲师范学院、菲侨中学院和菲华艺特别颁发的奖杯5座。

1954届学生 王丁菲

作者简介

王丁菲,中共党员,籍贯山东省昌邑县,1941年4月9日出生在延安。后随父母到山东、大连、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1954年在东北第一育才完全小学校读小学;1954—1957年在辽宁省实验中学读初中;1957年在长春读高一;1958年9月在北京舞蹈学校东方音乐舞蹈班学习。1960—1961年音乐舞蹈班先后随周总理访问缅甸,随陈毅访问印度尼西亚。1962年1月东方歌舞团成立,成为该团的一名舞蹈演员。1978年任东方歌舞团舞蹈教员、编导。并把业务领域从东南亚扩展到阿拉伯地区。80年代初又深入到舞蹈的理论研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了六个国家的舞蹈词条。国家一级编导。1996年退休。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菲律宾舞蹈家协会和菲律宾舞蹈教育协会终身会员。

我是东方歌舞事业的第一代创业人,曾多次现场聆听周恩来总理外事工作教诲,并按其指示5次出访亚、非9国,进行文化交流。1978年结束演员生涯,开始从事教学、编导和理论研究工作,并主动把工作重点由丰厚的东南亚地区扩展到薄弱而无人负责的阿拉伯地区,创编了《东方舞蹈基础训练教材》和《阿拉伯女子“东方舞”训练教材》。曾任团里第一届学员班首任教师,任“文革”后第一期演员训练班教学组组长并兼课,此批演员多人成为主要演员长达10年。1986年在舞协、军艺和东方歌舞团共同主办,以全国各专业团体优秀演员、教员、编导为学员的“东方舞蹈交流讲习班”中,任阿拉伯舞教师并讲授约8个小时的理论课,效果突出。后多次任新演员训练班教师,参加了团内多台亚、非、拉美歌舞公演晚会的总体设计,为国内外共教排、导演40个节目,创作舞蹈节目13个。1995年由东方歌舞团等三家联合制作发行了《东方舞蹈基础训练》录像教材,其中承担了泰国和阿拉伯地区舞蹈教材的编撰和导演工作。

退休后,又教排、导演30个节目,创作节目8个。1999年应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邀请,教导、录制、发行了《阿拉伯舞蹈教程》和《泰国舞蹈教程》光盘教材。1997年任大铁塔夜总会舞团导演,2004年任世界公园艺术团导演,2005年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东方舞课教师。曾赴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学习,填补了东方歌舞团在此3国的空白。曾用1年时间,在菲律宾大型史诗性歌舞晚会《侨中颂》中,独立撰写了舞台艺术脚本;选拔学生组织舞蹈队,进行基训;创作、导演新剧目的安排、排练成品剧目;培养演员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与校方共同努力下,最终使晚会轰动菲华社会,振动了菲艺术界,多年后仍被人称道。1990年与菲律宾中华艺术研究所合作并主持了庆祝中菲建交15周年晚会,促成菲外交部和中国驻菲使馆共同主办,加深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为此《光明日报》发表《她为祖国赢得荣誉——王丁菲第四次赴菲传艺记》,新华社记者郑捷在菲律宾《世界日报》发表《中菲建交十五周年硕果累累》一文中,用很大篇幅介绍王丁菲4次赴菲从事艺术交流的作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撰写了亚、非6国舞蹈词条。在《舞蹈论丛》《舞蹈》《东方世界》和季羡林主编的《东方文化史话》等刊物上发表了《阿拉伯舞蹈初探》 《东南亚舞蹈源流之比较研究》 《埃及女子“东方舞”及其他》和《世界各国舞蹈现状与形势分析》等30多篇论文。先后获菲舞协、菲舞蹈教协、菲师范学院、菲侨中学院和菲华艺特别颁发的奖杯5座。艺术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世界文化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中国人才辞海》《21世纪人才库》《中华传世通鉴》和《中华名流世家》。历时3年多与侯军共同编著《忆王滨》一书,得到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于2003年初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发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