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足古诗文,修养学生性情

立足古诗文,修养学生性情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中国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来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修养他们的性情,最终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造就健全的人格。而古诗文中无论是四书、五经等经典名著,还是《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启蒙教材,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倡导着一种嘉言懿行,对于开拓心胸志趣、提升人格教养、培养敦敏好学精神和开发潜能、启迪智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十分重视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立足古诗文,修养学生性情

■罗渝慧

摘要: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知性教育太过,德性教育不足;科技教育偏胜,人文教育不及。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道德修养、性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缺乏自控能力、优柔寡断,缺乏毅力、不能经受挫折,懒惰、性情暴躁,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与人合作与分享能力差……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①学生的思想素质、个性情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误区。②人性、心性、性情教育,文化理念与信仰的教育才是最根本的。

本着培养学生仁义敦厚的品性,造就健全人格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立足于古诗文,修养其性情……

关键词:古诗文 性情

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知性教育太过,德性教育不足;科技教育偏胜,人文教育不及。不少孩子,性情乖戾,行为习惯欠佳。

有的孩子在和别人发生矛盾时显得急躁、打人、骂脏话,行为很不礼貌。有的孩子家庭环境好,乱花钱,认为有钱就可以骄横无理、为所欲为。有的孩子不爱劳动。有的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表现出厌学情绪。有的孩子在生活中、在学习上遇到不如意的事,碰到较难克服的困难时,就没有了主张,有的甚至选择了出走、轻生自杀等做法。为了表现自己的“成人感”,一些学生却选择了抽烟、酗酒、打架、斗殴;为满足好奇心,一些学生整天沉溺于电子游戏机室里;甚至在中小学校园里出现了暴力与性侵害的现象……

事实证明,如果拿智育与德育相比,智育太过,德育不及。两者根本未达到所谓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的平衡状态。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道德修养、性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缺乏自控能力、优柔寡断,缺乏毅力、不能经受挫折,懒惰、性情暴躁,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与人合作与分享能力差……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学生的思想素质有待提高,而其个性情感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误区。

因此,我们当前教育学生的重点应当是——让其懂得正心诚意,洁身自好,坚持做人的准则

为此,我们必须用心去做好孩子们人性、性情的教育。

那用什么来改变孩子们的性情与习惯?

——用中国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来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修养他们的性情,最终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造就健全的人格。

一、人性、心性、性情是教育的根本

我国古代高度重视思想教育,提出了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成人养德、老年养福的教育理论,将人的一生,自觉地规范在道德教化的全过程之中。

而古诗文中无论是四书、五经等经典名著,还是《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启蒙教材,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倡导着一种嘉言懿行,对于开拓心胸志趣、提升人格教养、培养敦敏好学精神和开发潜能、启迪智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孟子也曾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他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可见,人性、心性、性情教育,文化理念与信仰的教育是最根本的。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二战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上了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在每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时,他都会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的内容完全一样,里面写的是:

“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和幼儿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因为,只有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读了这封信,不禁让我们想到:今天学校的教育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学生人品的培养。

老师的职责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所谓“传道”就是培养孩子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我们现在有太多的老师和家长把获得知识的多少放在了第一位。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对于一个坏人来说,他获得的知识越多,对社会危害越大。就拿“原子能”来说,好人可用它来发电,而坏人可用它把整个地球毁灭。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事例向我们警示:“人性、心性、性情才是教育的根本。”

中华民族历史的文化是悠久的。“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人之初,性本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响彻在我们耳边的话语,透露着国学经典中闪耀着的人文、人性的光辉。

现在,我们最缺乏的是生动活泼的、适合不同学龄孩子的人性的教育,最缺乏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价值观、做人做事底线与终极信仰的教育。让孩子读读古诗古文,让孩子的心静下来。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让中国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来浸润学生性情养成,应该有现实意义。用国学中的温文尔雅,休养孩子的性情,帮助孩子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个大的方面养成良好习惯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诵读经典,培养仁义敦厚的品性

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等重要的人格的因素,是最难“教”的,至少不能用一般的知识教育的方式来教。这种有关“德性”的成长,是在一种“陶冶”、“熏习”或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情感因素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具有动力功能、定型功能和补偿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过程、学习成绩能产生重大影响。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十分重视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典故使学生在个人品质、价值取向上有个正确的定位,正确认识自身的人生价值,明确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乐于奉献。这样的情感因素,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既能自尊、自爱、自律、自立、自强,又能尊重、关心、爱护、同情和帮助他人。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情感因素,以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也正因为如此,当代许多国学教育专家通过反复研究、实验证明:0~13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记忆力、接受力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候诵读古诗文经典,就会受益终身。

诵读经典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对一些生性好动的孩子,能有效地改变其多动的性格。天天坚持诵读古诗文经典,慢慢就能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国学经典更是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孩子通过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其气质就能达到一定高度,文化修养也得以提高,性情也会有良性的发展,最终培养成仁义敦厚的品性。

三、实施方法

1.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国学的兴趣?通过让孩子们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多部典籍,三年多实践,我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例如,为了让孩子们用心品读唐诗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1)故事引趣,用活动深入

午会时间,我就给孩子们讲了许多古代文人名家创作诗词的故事,让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让孩子们明白自古以来就有“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其实诗词离他们的生活很近。开展《走进唐诗》系列品读活动,不久前我们在班会时间举办了《李白诗中的花》品读活动。班会后,我让孩子们回家种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植物,仔细观察,并用五言、七言的形式夸夸自己种的花。孩子们在吟诵古诗词的同时,也感受一下创作的乐趣。并把这种对花的喜爱带到班级——书香乐园,我们的教室鲜花盎然、处处弥漫花的味道、诗的味道……

(2)吟唱诗词

我向孩子们讲述古代的诗词都可以浅吟清唱。乐府诗、宋词原本就是古代的流行歌词。古人们做好诗词以后,往往哼唱品味。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崂山道士》里的酸秀才不是就常常吟唱吗?可惜的是好多诗词的曲调已经失传。

孩子们是喜欢歌唱的。他们听我这样说,就跃跃欲试,他们觉得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曲调来唱古诗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于是孩子们用儿歌——《歌声与微笑》《数鸭子》……

于是孩子们用京剧、黄梅戏、用昆曲……

于是孩子们用绕口令……

于是孩子们用自编曲调……

……

孩子们常常说“我快乐、我歌唱”。所以课余时,孩子们的耳边常常会萦绕着一阵阵快乐的清唱,就像一杯甘醇的清茶让人回味。

“离离原上草”……

(3)鼓励多积累,多运用

积累了古诗词,孩子们在运用中才能体会到如同“农人辛苦劳作之后,面对秋日的丰收”般的满足与快乐。

孩子们去郊游,有的小书虫会随口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起风了,有的小书虫会说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并让你猜猜是什么……

孩子们在诵读、记忆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多说、多写,灵活运用古诗词。将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才是真正的语言积累。这好比把“绿茶”发酵为“红茶”。孩子们的内心越来越丰富,写起文章来如行云流水,说起话来字字珠玑。那种成就感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惬意。

用这样的方式来“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对孩子们进行一种人格的修养和熏染。

2.研究的途径

(1)语文课堂渗透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精辟概括。

面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学生的冷漠态度,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母语中注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将国学点点滴滴地渗透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文字时,感受到字字皆珠玉,从每一个文字中透视古人的智慧;在学习古诗文时,在意象里体味诗词美韵,言简意丰。

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方土壤中汲取营养,热爱我们的母语,真正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为此,我们在备课中可从以下四条线索去构建教学目标:第一,从教学内容角度,提炼基础性目标;第二,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方式的维度,挖掘发展性目标;第三,融国学经典导读于课堂教学环节之中,提升学生的国学修养为目标;第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目标。

(2)在日常行为中渗透

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可以成为关注的焦点。孩子在学校、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作为班主任,我利用午会、班会的时间走下讲台,到孩子们座位中间。根据孩子出现的问题来设计一些话题,用聊天的方式,并结合国学经典中的教诲,让孩子们来评判对错,一点一点地引导孩子们自己来领悟遇事应当具有的正确态度,处理方式。

例如:当孩子们发生了矛盾,我们就从“今天你开心吗”的话题聊起。让孩子倾诉,并结合《弟子规》的故事,劝慰孩子们“泛爱众,而亲仁。”“恩欲报怨欲忘”。

当有的孩子被同学批评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从来都不主动让座时,我会用谈心的方式,让孩子渐渐明白“天下之人皆相爱”。“长者立,幼勿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样,在学生日常行为中渗透国学经典做到:

不间断地进行——有恒;

让孩子们真正有内心的感受和触动——有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丰富其内涵,取其精华,舍弃糟粕——有变。

(3)家校合作

学习经典,老师的讲授诵读是一种途径,而真正落实到位的,是家长对国学的重视,是生活中国学的渗透与深入。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进行国学经典的亲子阅读,并把经典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

当孩子看电视时,妈妈老半天也叫不动时,妈妈可以提醒孩子:“‘父母呼,应勿缓’,《弟子规》就是教育孩子遇到父母呼唤的时候,要孩子礼貌地说:‘妈妈叫我什么事情?’”

“晨则省,昏则定,当爸爸妈妈睡觉时,孩子要和爸妈说晚安,早晨起来,向爸爸妈妈问好。”

通过家长的配合,孩子们的身体力行,经典中很多的行为典范已在施教过程中变通到了现实生活中。

3.分阶段学习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学这些艰涩难懂的古典知识,会有一些困难。虽然孩子们当时读的时候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意思,但不要紧,读得多了,运用也就很自然了。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虽然很拗口,但当学生真正帮助过弱小之后,他就很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一二年级学《三字经》、三四年级学《千字文》、五六年级学《论语》、《老子》。每周用一节课来品读国学经典,并在每天早读时用十分钟诵读就可以了,无需增加学生负担。”

这样坚持下来,坚持下来……

我们会看到——

通过诵读古诗文,我们能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传递给孩子们,给孩子们精神骨骼里补充钙质。让孩子们懂得孝顺、谦让、勤学、爱国、贤能、忠义、礼貌、自立自强……

通过诵读古诗文,它能涵养孩子们的性情。当孩子们的胸怀里容纳下纵横千年的文化,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淡定从容、高雅脱俗。国学经典,是最质朴的人生指南。先贤的谆谆教诲,穿越时空萦绕在耳畔,他们对世界的精辟认识,对为人处世的精准总结,让孩子们有了日常行事的准则。

目前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实验,我们书香乐园也有了一些效果:

孩子们能静得下来,乐学好学。孩子们更团结、更友爱,发生矛盾的现象越来越少。孩子们不管是在校园,还是在校外都很有礼貌,例如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主动向长辈问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强。遇到困难不气馁。

……

这表明,诵读国学经典让孩子们正朝着令人满意的方向发展。对调查结果和访谈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发现孩子们好的习惯越来越多,坏的习惯越来越少。父母和教师对孩子们越来越认可;孩子们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个大的方面养成了一些良好习惯。诵读古诗文,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及素养,带动了学生气质的变化,培养了学生仁义敦厚的品格。

如果说,用米饭可以滋养身体,用音乐可以滋养心灵,就让古诗文如花、如茶一样来浸润孩子们的心灵,滋养孩子们的人生。

让我们立足古诗文,修养学生性情。

(此文在成都市第八届教育改革与研究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