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足学生语文能力的最大化

立足学生语文能力的最大化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读实录,感到梅老师的确是比较大胆的,带着初一的学生来学习一篇初三的课文,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冒险。梅老师的问题设计艺术在《差不多先生传》的教学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即问题少,问题有张力。

梁昌辉

与梅洪建君共事久矣,对他的敏于思考,对于他的勇于尝试,对于他的独出机杼的视角和观点,我是怀着钦佩之心情来学习的。这次梅老师发来他在2013年浙江省台州市“新思维新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教学《差不多先生传》的实录,未及细读,直觉之下感到活动的主题“新思维”、“新语文”与作为教者的梅老师在精神上是很契合的,微笑会意于组织者的慧眼。

细读实录,感到梅老师的确是比较大胆的,带着初一的学生来学习一篇初三的课文,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冒险。但于梅老师,也许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他是愿意甚至是偏爱有挑战性的事情的。当然,这样说,一方面更像是朋友间相互鼓舞的“谀辞”,另一方面停留于事情的表面,给人表面滑行的感觉。

那么,梅老师是如何敢于做这样的教学冒险,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来自于教师对课堂的基本定位:让学生学。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教师,他得学会让他们学。”让学是海德格尔对教学的本质认识,强调学习的本体是学生,凸显了学会的基本途径。这对课堂上那种广泛存在的“替学”现象,那种越俎代庖式的教学,无疑是一种纠偏和正名。

梅老师的让学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安安静静地扎扎实实地读书思考。在整个课堂的安排上,教学头绪简单不繁杂,主要是三个板块:理“事”,说“人”,深化主题把握,核心是让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胡适的这篇杂文。因为减少了板块,所以,学生实际接触文本、思考文本的时间就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保障。第一板块理“事”部分,是在学生小声读课文、小声讨论约6分钟的基础上开始的,因此才有了13个学生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整节课发言的学生数达到了32个。我没有现场观摩梅老师的这节课,仅从实录看,这样的参与率也是比较可观的。

与参与率高相一致的是课上梅老师对待学生的体贴,对“阅读就是视界的融合”的落实。老师少一分对答案的迫切,教学就会多一分从容,学生的各种观点不同层次的理解才能得以相互呈现、碰撞,才能从单纯的文本内容把握,走向内容理解与思维训练的综合。当生12朦胧地知觉到胡适如此排列五件事是有一定用意的时候,梅老师一步步引导,经过四个回合的对话,生12认识到这些事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表现了造成悲剧的原因,并且事情的排列是按照危害从小到大的顺序,小的危害没有及时补救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大悲剧。生12理解的逐层加深、语言表达的明晰直至思维的深刻、严密,正是进入真实的真正的学习状态下的能力得到发展的表现。

高参与率、真实的学习,其实就是教师肯给时间,愿给时间的体现,是教师教学观、学生观的体现。过教案,走流程的做法之所以遭到诟病,其表现在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时间来不及,不能让学生比较充分地发表看法,看起来似乎属于教学设计的技术问题,究其实质,则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意识上出了问题。

其次,是教师教学设计的艺术:课堂探讨的问题。

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提出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基本形式。之所以在黄老师看来问题探讨是阅读教学比较理想的一种策略,我想,这是因为问题探讨兼具指向文本理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多向作用,有利于达到一种综合性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同时,问题探讨也是一种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能较好地切分教学内容,划分教学段落,设置教学节奏。

这就要求教师精研学情,细读文本,设计数量精少,足以支撑和统领一个较大的教学段落的研讨问题,而问题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理解的深入,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可以这样说,问题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语文课效果的优劣品质的高下。

梅老师这堂课之所以看起来教得轻松学得实在,正是源于问题设计的精当。这堂课主要是围绕三个问题的探讨展开的:1.这五件事里面,你认为哪件事情最重要?说说你的理由。2.从文中看谁是“差不多先生”呢?请用“我认为某某是‘差不多先生’,因为……”的句式说说。3.胡适为什么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浅显呢?

问题少,教学就比较容易聚焦,主要教学内容的时间能够得到保证,核心目标的达成度就比较高。更重要的是问题要有张力,具有“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功效。梅老师的问题设计艺术在《差不多先生传》的教学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即问题少,问题有张力。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文中写了“差不多先生”的五件事,这五件事里面,你认为哪件事情最重要?说说你的理由。这个问题的张力表现在:一、它是开放性的,学生只要抓住五件事中的一件,深入分析事情的成因、危害及其对造成“差不多先生”悲剧命运的影响,言之成理即可。而问题的本身没有对唯一性答案的预设,语文学习就会因走向学习本身的这种纯粹,就会因没有外在逼迫与迎合的纯粹,而让师生都沉浸在“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之中。二、它是言意兼指的,学生就一件事来发表看法时侧重在文意的把握,当五件事都梳理完毕时,学生就会体会到胡适这样安排五件事的用意,也即领悟到文章在表达上的秘妙之一。这就避免了言意两张皮的现象。三、同时在这个问题探讨的过程中,学生既从细部解读,又有对五件事的整体把握,分析与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锤炼。这在生12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生13由衷地感叹道:“我终于明白了胡适匠心独运啊!”

第一个问题的张力使课的开局人人有话说,不但避免了公开课教师都比较担心的沉闷现象,也为教学的深入即第二个问题的探讨做了比较好的铺垫。经常听到有人埋怨学生不配合,气氛沉闷,我想,梅老师的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相互之间的配合是可以给我们以较好的启发的。

第二个问题是:请以“我认为某某是‘差不多先生’,因为……”的句式说说。当然,这里有个小插曲的。梅老师原本是这样提问的:我再来问大家,从文中看谁是差不多先生呢?在学生表示“这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吧,大家都明白的”时候,梅老师及时作了调整,调整后的问题显然要求更高,指向也更加明确。

在要求上,这个问题是要在通观全文的基础上才能把握的,在文意的理解上也从浅显的表层意思的理解走向作者深层的讽喻之意的领悟,即“差不多先生”并不具体指哪个人而是指向一类人——就是“苟且”,凡事不认真,没有原则的人,而这悲剧也不是某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悲剧了。

在指向上,因为有明确的句式要求,这个问题在训练学生的表达规范、思维严谨上是确定的。在阅读能力的层次上,也在第一个问题的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再跃升至评价的层面,表现出教者明确的阅读能力培养意识和高妙的问题设计能力。

第三个问题,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第三个学习活动,是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对文章主旨把握的深化,放在对梅老师此文教学艺术第三个方面的分析中更加合适。

第三,是教师教学推进的策略:教学凭借的使用。

联系起来看,教学凭借与问题探讨一样,都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策略。

教学凭借在推进教学上表现得要外显一点,直接一点。

教学凭借的形式是多样的,梅老师在这一课所使用的教学凭借集中体现在资料的运用上。梅老师总共引入了五条资料,其中两条涉及“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等《差不多先生传》的写作背景,两条为评述胡适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知人论世,梅老师希望通过这样的背景性文本的引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更深切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这些表面浅显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作者精巧的构思和伟大的灵魂。”“唤醒国民,提升国民的素质,是胡适的历史责任意识的体现。”也是作者致力于白话文运动的有力尝试。“胡适用明白浅显的文字来写文章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唤醒更多的人。”这些背景资料有利于学生在时代的语境中把握文本,达到对文本理解的深化,对时代文学特点的感受。

当然,这五条资料的经典性及其价值还可以再作斟酌。一般来说,引入课堂的最好是如资料一、三、四、五这样的有明确出处的,出自于权威人物或严谨著述之中的。从实录中学生的反应看,资料二和三是合并出现,还是只出现资料三(因为资料三中的出处已经点明了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也是一个可作进一步探讨的细节问题。

资料五是学者毛子水先生为胡适先生所作的墓志铭,梅老师以此结课,颇有些戛然而止之意,是想借此作为自己的收课的评价语,还是想引发学生阅读胡适作品的兴趣,抑或由文及人激发学生了解、学习“这位哲人”的想法?也许有其一,也许兼而有之。

我想,如果不是初一的学生,而是初三的学生,梅老师又会带给我们另一种结课的方式了吧?因为“发展型课堂设计”就是“立足让孩子的能力发展最大化来设计课堂”,这是梅老师的教学理念,也是他的追求

专家简介

梁昌辉,一位把读书作为基本生活方式的小学教师,一位愿意时而舞点文弄点墨的读书人,一位喜欢弄点小花样的语文教师。二十几年来一直在教语文,中学高级教师,区级德育学科带头人,市级教学能手和教科研工作带头人,曾应邀在各地上课、讲学,发表文章五十余篇,参编书籍五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