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列宁事业的继承者

列宁事业的继承者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事业的继承者,共产国际的领袖之一,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斯大林在此次会议上被缺席选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主持党中央俄国局工作。但在此期间,他也犯过一些错误,受到了列宁的批评。列宁逝世后不过四个月,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就首先挑起了一场关于苏联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

列宁事业的继承者

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1879—1953),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事业的继承者,共产国际的领袖之一,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

斯大林原姓朱加施维里,参加革命后改名为约瑟夫·斯大林。生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州的哥里镇,出身贫寒。父亲是个鞋匠,由于穷困,常借酒消愁。1890年,在一次酗酒打架中,被人用刀捅死。母亲是农奴的女儿,靠当佣人,含辛茹苦地把斯大林抚养大,并供他上了哥里镇的教会小学。母亲希望儿子将来当个传教士,在为上帝服务的同时,也可摆脱低微的出身,过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

父亲的惨死,母亲的艰辛,给年少的斯大林留下了痛苦的烙印,也养成了勤奋好学、刚强不屈的性格。斯大林上小学时,由于个头矮小,穿着寒酸,常受到一些富家子弟的嘲弄和欺负,但是他毫不示弱,敢于回击他们的挑战。由于学习成绩较好,14岁那年,他被校方保送到第比利斯正教中学。

斯大林入学不久,就参加了当时南高加索一些俄罗斯人在学校秘密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他在这个小组读了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研究了英国进化论者达尔文,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屠格涅夫、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作品。这使他的思想豁然开朗。由此,他变成了一个不信神者,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他因此而受到学校当局的多次处分。

校方的压制,反而更坚定了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念。自此以后,他不仅在校内宣传无神论,还于1898年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开始在校外组织秘密工人小组,写传单,组织工人罢工,结果于1899年被学校开除。从此,斯大林成了一名职业革命家,他一边在第比利斯的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一边撰写文章,批判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以普罗柯波维奇为代表的“经济派”观点。

1900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机关报《火星报》出版后,秘密运给了第比利斯的党组织。斯大林差不多读了每一期发表的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得、马尔托夫等人的文章。通过仔细研究和对比,斯大林认定,列宁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和导师,他制定的革命道路和策略方针是惟一正确的。“因为只有他一人才了解我们党的内部实质和迫切需要。”从这时候起,斯大林就成了列宁思想和路线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

1901年11月,斯大林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比利斯委员会委员,受党的指派,前往濒临黑海的港口城市巴士姆创建社会民主工党巴士姆委员会。他到达这里仅几个月,就建立了11个民主工党小组,成立了秘密印刷所,组织了巴士姆工人政治示威。不久被捕,流放西伯利亚。1903年,他缺席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委员会委员。1904年1月,他从流放地逃回,12月便在巴库领导了震动全国的石油工人大罢工。次年12月,他代表高加索党组织出席了在芬兰墨尔福斯召开的布尔什维克第一次代表会议,首次会见了列宁。会议结束后,他遵照列宁的指示,反对孟什维克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右倾路线,领导第比利斯的布尔什维克创办《新生活》和《新时代》等报刊,清除孟什维克派对高加索党组织的影响,使这一地区党组织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布尔什维克人手中。

从1907年到1912年3月,斯大林先后6次被沙皇政府逮捕,其中5次被流放,但是每次他都机智地从流放地逃回。1912年,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布拉格召开了第六次代表会议。这次会议开除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孟什维克派,使布尔什维克成了一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斯大林在此次会议上被缺席选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主持党中央俄国局工作。斯大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逃出流放地,前往彼得堡,受列宁之托创办《真理报》,并兼任主编。这年12月,斯大林写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受到了列宁的赞扬。1912年3月,斯大林第七次被捕,流放到北极圈附近的图鲁汉斯克边区。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3月,斯大林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按照党中央指示,主持《真理报》工作。4月,他出席了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会上,他坚决支持列宁关于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策略方针。5月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负责指导彼得堡党的工作。10月16日,斯大林站在列宁一边,投票坚决主张立即举行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斯大林因此被选人起义总司令部,直接参与组织指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十月革命胜利后,斯大林被选为苏维埃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人民委员,在1918—1920年的国内战争时期,斯大林先后担任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南方战线、西方战线和西南战线革命委员会委员。在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中,哪里形势最危急、哪里情况最复杂,列宁就将他派往哪里。尽管斯大林在执行任务时经常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发生激烈冲突,但是他基本上完成了列宁交给的任务,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立下了功勋,因此获得了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授予的红旗勋章。

1922年4月,列宁患病以后,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根据列宁的建议,斯大林被选为党中央总书记,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列宁逝世前的这段时期内,他为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稳定国内局势、协调各民族间的关系、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此期间,他也犯过一些错误,受到了列宁的批评。

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在追悼列宁的大会上,代表全党宣誓,保证永远遵循列宁的遗训,团结全党,完成列宁未竟的事业,把苏联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历史的发展却不以斯大林的意志为转移。列宁逝世后不过四个月,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就首先挑起了一场关于苏联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1925年5月,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又结成了“新反对派”。该派认为,列宁在国内战争后,为恢复国民经济而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向资本主义的退却,在这种政策下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为了捍卫列宁主义,维护党的统一,斯大林连续发表了《论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论列宁主义几个问题》等论著,批驳了新老反对派的论点。同时,发动全党展开大辩论,从思想、理论和组织上击败了新老反对派。1926年至1927年,新老反对派又结成了“托季联盟”,重新提出已被全党批判过了的“苏联不能单独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调。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他们在历史上曾反对过列宁这一致命弱点,新账老账一起算,结果轻而易举地摧毁了“托季联盟”。

斯大林在同党内反对派进行斗争的同时,从1925年4月起,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他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针对苏联工业比西方先进工业国家落后50至100年的状况,他要求苏联人民用10年时间跑完这段路程。但是,由于西万国家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苏联严重缺乏资金和技术,斯大林便采用加大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差”,由农民向工业缴纳“贡税”,强行推行农业集体化等所谓“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措施,来完成国家的工业化计划。虽然经过1929—1937年提前两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二位。但是在此期间,苏联人民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尤其是农民付出的代价更大。在强行实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上百万农民因反对集体化,不愿加入集体农庄而被“专政”机关驱赶到偏远的边区,其中饿死、冻死和被处死的不计其数。联共(布)著名的经济学家布哈林也因为反对这种工业化政策,而被扣上了“右倾”、“反党集团头子”的帽子,遭到了无情批判和残酷迫害。苏联农业因为这种工业化政策而长期滞后,最终制约了苏联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934年1月,斯大林在党的十七大上宣布:苏联已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已不存在阶级斗争。然而不到一年,即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今彼得堡)州委书记基洛夫被暗杀。这一事件发生后,拉开了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在全国展开的“肃清反革命分子和帝国主义间谍分子”的大检举、大揭发、大处决的清洗运动。这场运动时紧时松,一直延续到1938年。它所造成的冤假错案,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没清理完。当时苏联最有威望的党政军领导人、列宁的亲密战友和学生、老布尔什维克,包括第三国际的著名领导人和活动家,差不多都被处决。它给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乃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恶劣影响。

受这场运动摧残最严重的是苏联红军。由于大批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高中级优秀指挥员被处死,导致了在苏德战争初期,号称“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蒙受了重大损失。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地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不到三个月,德军就攻到了距莫斯科只有370公里的斯摩棱斯克地区。苏军在德军攻入后三个星期内,有28个师被击溃,70个师的兵力和武器损失了一半。苏军损失如此惨重,除了斯大林对战争形势严重估计不足,而缺乏及时的战备,在“大清洗”中大批高中级将领被处决,军队缺乏指挥员,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斯大林在经受了战争初期几个月的挫折后,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这一错误。他及时地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亲自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和苏军最高统帅部统帅,调整了苏联对内对外政策,破格提拔新人,团结和率领全国军民,经过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6年,斯大林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领导苏联人民进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仅用4年时间,苏联的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就超过了战前1940年的73和64。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终年73岁。斯大林一生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捍卫列宁主义,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维护苏联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也犯过大国沙文主义、破坏法制等严重的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