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列宁的经济理论

列宁的经济理论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是19世纪90年代俄国国内的主要理论问题。列宁还谈到封建地主徭役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问题。但又不可否认,这种结合是俄国农村经济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标志。列宁为了批判这种把小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大工业完全对立起来的理论,就开始研究、分析俄国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问题。

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是19世纪90年代俄国国内的主要理论问题。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反对民粹主义者和“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中,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的分析,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分工、农村阶级分化、市场问题等学说。

(一)农村中资本主义的形成

民粹主义者并不否认1861年改革后农民的分解(他们避免提分化)状况,但他们认为这仅仅是对财产的分配不均,因而它不可能使自然经济瓦解,转化为商品经济,进而演变成资本主义经济。由此,他们就把自然经济同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对立起来,极力否认俄国农村出现阶级分化;否认农村中出现了代替旧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新兴农村资产阶级。

针对民粹派的这一谬论,列宁依据很多省份的统计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列宁首先证明农村中的广大农民在改革之后已分化成为上等户、中等户和下等户。上等户是商品粮的提供者,他们掌握了农村的粮食市场,而粮食的生产又是靠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进行。这种分化情况不正是反映了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关系吗?

农村中的雇佣工人是怎样形成的呢?列宁在分析了村社农民租地的材料之后说,土地被租来后,是“按照货币”的占有状况在村社农民之间进行分配的。因此,较为富裕的农民就可以多得到一些土地,而穷困的农民只能得到很少的土地。于是这批地少的村社农民更为贫困下去,只好被迫为富裕农民做短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就形成了农村中的雇佣工人。列宁指出,雇佣短工的存在是最能表明农民资产阶级化的,因为“最典型的俄国农村无产阶级是有份地的雇农、短工、小工、建筑工人和其他工人”《列宁全集》第3卷,<a href=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44页。">,他们都是富农存在的必要条件。

列宁在批判民粹主义的谬论时,阐述了如下观点:财产不均是产生资本主义过程的起点,但是旧式农民在这个起点之后就迅速地瓦解了,他们为新型的农村居民所排挤。“这种新型的农村居民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基础。这些新的类型就是农村资产阶级(主要是农村小资产阶级)和农村无产阶级,即农业中的商品生产者阶级和农业雇佣工人阶级。”同上。

列宁还谈到封建地主徭役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问题。列宁指出,农民的分化促进了整个封建经济的瓦解,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但是这一历史的过渡在俄国是有自身的特点的,这就是它采取了徭役制的残余——工役制同资本主义剥削的结合形式,列宁把它称为:“现代地主经济。”徭役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封建农奴制的经济,1861年的改革严重地破坏了徭役制,使徭役制走向工役制。所谓工役制,就是农民用自有农具耕种地主的土地,而地主则用土地、实物、货币来进行偿付。列宁认为,这种工役制是徭役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过渡的证明就是工役制和资本主义的结合。同时,列宁指出,这种结合也证明了俄国不可能一下子过渡到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资金条件在俄国还不够充分,而1861年的改革只是破坏了徭役经济,并没有把它彻底消灭。但又不可否认,这种结合是俄国农村经济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标志。

列宁认为,工役制虽然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但却表现出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斗争。工役制不过是旧制度的残余,它注定走向自身的灭亡,而资本主义却是历史的进步,它将日益排挤、并最终完全取代工役制。农民的分化不仅破坏了旧的徭役制,还不断地促使工役制衰落。在农民分化过程中,资本主义采用了两种武器来摧毁工役制度。第一是广泛地使用机器。列宁说:“在农业中使用机器,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即导致资本主义关系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5页。第二是大量地使用雇佣工人。农民的分化,必然造成众多的农村居民丧失了土地,成为无产者,同时也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力。于是他们可以外出“自由”地寻找较高的工资,迫使地主们不得不放弃工役制,而改行资本主义。列宁说:“大机器工业把大量工人集中在一起,改革了生产方法,撕毁了掩盖阶级关系的一切传统、宗法式的屏障和外衣,使社会的注意力经常转移到这种关系(即资本主义关系——编者)上来。”同上书,第212页。

列宁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俄国农业中的历史进步性,因为它把农民从“世袭领地”中解放出来;它推动了农业的技术改造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它建立了以使用机器和工人的广泛协作为基础的大农业生产;它摧毁了工役制度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封建地主的徭役经济就过渡到资本主义经济。

(二)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民粹主义者不仅否认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也否认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认为,由于俄国存在广大的小手工业,而小手工业又是绝对地排斥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而资本主义在俄国工业中也没有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基础。列宁为了批判这种把小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大工业完全对立起来的理论,就开始研究、分析俄国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阐述了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三阶段的学说,列宁依据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在马克思学说的基础上,指出俄国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阶段:①小商品生产,即小的,主要是农民的手工业;②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③大机器工业。

最早的手工业形成,是家庭小手工业,它对自己收获的生产物进行加工,产品一方面供自己使用,另一方面送到市场上去出卖。毫无疑问,这种家庭小手工业是自然经济的附属物,它的特点是分散、狭隘、劳动生产率极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开始出现,它专门为市场而生产,这就是小商品生产。小商品生产的手工业,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因为它生产规模不大,市场狭小,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少,所以,它是刚从自然经济中脱胎出来的最初的工业阶段。但这个较稳定的小商品生产的手工业,相对于农民的家庭手工业来说,更易发生分化,一些小商品生产者必然上升为作坊主,而另外一些却下降为雇佣工人。于是它就开始向比较高级的工业形式过渡,从分散的小商品生产中就成长出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

列宁在论述资本主义简单协作时,特别分析了“包买主”制度。“包买主”是专门从事出卖产品并向小生产者购买原料活动的商人。这种活动还是采取商人资本形式,不过它已经开始渗入并逐渐控制生产了。但民粹主义者把“包买主”说成是站在生产之外,仅仅进行商品交换的人物。列宁却认为,就是这些手里握有资财的“包买主”们凭借着自己同市场的特殊联系,割断了生产者同市场的联系,控制和指挥着生产。所以“包买主”的商业资本在这里转变为工业资本;那些为“包买主”而工作的小生产者,却正在向丧失自己的地位——雇佣工人走去。

可见,列宁的分析,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另一方面又结合俄国的具体情况,把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同小手工业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又有力地批判了民粹主义的谬论。它雄辩地说明,小商品生产的手工业同资本主义工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资本主义的广泛基础和前提条件。正是在小商品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小手工业从简单协作的形式,进而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的形式。

手工工场为较大的市场工作,受市场影响很大,因而它就具有资本主义的不稳定性。列宁认为,手工工场的阶段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真正统治,它是大工业的直接先驱者,它的存在证明国内雇佣劳动的普遍化。手工工场的特点在于:①它建立在手工生产和小作坊的基础之上;②在这些作坊之间和各个作坊内发展着分工;③商人是这种工场的组织者;④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

列宁在分析俄国的手工工场的发展时指出,在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已流行于整个俄国。马克思在总结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后,曾经指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主要出现在沿海各城市和商业聚集区,而不会出现在受行会制度控制的旧手工业中心。而俄国的大量资料证明,只要存在着农民个体经济的分化、农村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农村手工业同市场联系日益扩大、各种包买主和富农的出现等条件,那么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就有可能产生,而不仅限于那些非行会制度控制的沿海和商业城市。在这一点上,列宁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工场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机器大工业。资本主义工业的这个发展阶段是在跳跃式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发展的。列宁在总结自己关于资本主义在俄国工业中发展的理论时指出:“事实完全驳倒了我国流行的关于‘工厂’工业与‘手工’工业隔绝的看法。……这两种工业形式的联系与继承性是最直接和最密切的。事实十分清楚地表明:小商品生产的基本趋势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特别是在于工场手工业的形成,而工场手工业在我们面前极其迅速地成长为机器大工业。”《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11页。

(三)农业与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共同点

俄国的一些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家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提出农业资本不参与利润率平均化过程,因为农业中的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慢,因而在农业中运用机器是无利可图的谬论;并据此断言,在农业中只存在着农户之间的竞争以及大农户排挤和吞并小农户的现象。

列宁坚决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农业的特点在于自然力量比工业中的强大,因而农业对自然的依赖性大一些,但是这只能使农业中的“机器体系”和工业中的“机器体系”不同,而不可能阻碍农业中产生技术革命,进入使用大机器的阶段。当然,这种新的生产手段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建立不如在工业中的建立那样顺利,也许要困难一些,迂回曲折一些,但它的建立却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弄清楚农业在什么形式下变为资本主义的,列宁专门考察、分析了商业性农业的问题。列宁认为,商业性农业的形成过程本身同工业并不完全相同。在工业中,这个过程采取简单的、直线的形式。在农业中,却是另一种情况。农业中的主要现象是商业性农业和非商业性农业的相互渗透,各种不同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就每个地区来说,提供给市场的商品,主要是某一类产品,而不是所有的产品。这样,地主的生产,特别是农民的生产,一方面具有商业性;另一方面又保存着自给性。正是这种不同的相互渗透的形式使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要迂回一些、缓慢一些和复杂一些。

在农业商业性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不可避免地分化,形成了农场主和雇佣工人两个阶级,这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的两个基本阶级。但农业不同于工业,它除了这两个典型的、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外,还有同旧的封建制度相联系的、与土地占有相关的土地占有者阶级。这个阶级的存在,使农业中的资本主义阶级结构不同于工业中的资本主义阶级结构。但不可否认,农业中的基本阶级仍然是农业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因而它的阶级矛盾同工业中的基本一致。所以,列宁认为,尽管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和工业中的资本主义有些不同之处,但在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各种发展规律、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都是存在的。因而,无产阶级在农村的任务,不仅是要反对旧的经济形式及其阶级势力,还必须反对自己的天然敌人——农村中的资产阶级。

列宁在19世纪90年代做了巨大的理论研究工作,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在农业和工业中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且说明由于俄国存在着封建农奴制残余的严重影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使其带上自身的特点。因而,俄国的无产阶级要争取自身的解放,必须首先领导全体劳动群众进行扫除农奴制残余,推翻反动的沙皇政府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随后将这一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一)农村土地问题

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俄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土地仍然集中在贵族地主手里,整个俄国28000个土地占有者,集中了6200万俄亩的土地,平均每个土地占有者就拥有2200多俄亩的土地。与此相反,1000万农户只占有7500万俄亩的土地,平均每户只有7.5俄亩。列宁说:“从这些数字中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中世纪农奴制地主的土地占有情况。”《列宁全集》第13卷,第205页。所以,列宁认为,俄国在废除农奴制后,却保存了半农奴制度,它的特点在于:还存在着贵族、地主按等级占有大量土地和对农民进行农奴制的剥削。

这种农奴制的残余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阻碍着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占有极少土地的广大农户在农业生产率极低、技术十分落后的农村中纷纷破产,其地位异常低下,生活十分贫困。斯托雷平“改革”后,土地更加集中在少数富农手中,广大贫农、雇农的土地更为减少、生活更加恶劣。它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给农民带来的痛苦。因而俄国社会需要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它的实质是消灭农奴制的残余和地主的大土地占有。这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

列宁在研究俄国农村土地问题时还指出,在1861年改革后,俄国农村资本主义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普鲁士式的道路,即保存中世纪土地占有制,并逐步向资本主义演进;另一条是美国式的道路,即消灭农奴制的土地占有方式,较为激烈地、迅速地走上资本主义。地主阶级选择了前一种道路,农民阶级却选择了后一条道路。农民与地主的斗争,就是围绕着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展开的。那么俄国工人阶级要同广大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统治和整个封建制度,就必须支持农民走后一条道路。

列宁根据俄国土地问题的这些特点,提出了布尔什维克党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并收归国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争取农民同布尔什维克党一道为夺取政权而斗争。为什么必须实行土地国有化呢?列宁认为,农业中的土地私有制的垄断,阻碍了资本从工业向农业转移,阻碍了自由竞争和利润平均化,也就是阻碍农业企业与非农业企业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而且,土地经营者必须向土地占有者缴纳绝对地租,就使农产品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个别价值出售。所以,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整个社会都向土地占有者缴纳绝对地租。它造成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提高,工人实际工资下降,从而导致平均利润率下降,降低了资本主义积累的速度,使整个农业、工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如果实行土地固有化,消灭了土地的私人占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不复存在,绝对地租被消除,这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阻碍。从列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实行土地国有化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因而这还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土地纲领。

(二)地租理论

俄国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布尔加柯夫说,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并不否认“土地肥力递减规律”,而且认为这个“规律”是地租产生的条件,因此把超过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当作地租的来源是错误的。在他看来,地租的产生是土地占有的垄断,排斥了利润率平均化过程所必要的竞争,使得农业中的利润无法参加平均化过程。所以,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来源都是一致的,不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两种不同的地租。它们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绝对地租是级差地租的一种特殊情况。

列宁批评布尔加柯夫是在随便地搬弄“垄断”的概念,把由于土地有限而产生的垄断同由于土地私有权而产生的垄断混淆起来。列宁说,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存在着双重垄断:一种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它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造成的。这种垄断使得农产品的价格不是取决于中等土地的生产条件,而是取决于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而中等地和上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必然低于劣等土地的生产价格,它却以劣等土地农产品的价格出售,因而在中等地和上等地上的投资都会带来一部分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这部分超额利润就形成了级差地租。可见,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另一种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它是由土地的私有制而引起的。这种垄断阻碍农业生产中的利润参加社会利润平均化而形成了绝对地租。因而这一垄断是产生绝对地租的原因。

列宁指出:“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和对土地经营的垄断,不仅在逻辑上而且在历史上,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列宁全集》第5卷,第99页。这两种垄断并没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绝对地租同土地优劣和土地上不同投资产生的不同劳动生产率是毫无关系的,这种状况的存在造成的唯一后果是形成级差地租;而土地的私有权不会造成级差地租,它只是使级差地租从土地经营者的手里转到土地所有者的手里。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没有土地私有权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在农业中同样可以发展,级差地租仍然存在。所以,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是两种不同的地租。

列宁以自己关于两种垄断的理论批判了布尔加柯夫混淆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论调之后,又批判了所谓的“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列宁认为,把土地肥力递减当作“规律”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每一个懂得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向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都可以递加地生产出同等数量的农产品,那么在一俄亩土地上就可以进行全世界的农业生产了。所以这个所谓的“规律”不过是最没有内容的抽象,它是抛开技术发展的水平、生产力的状况这样一个前提来进行的分析。所以“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只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才是对的;而在技术水平提高的条件下情况就不同了。而且实际上,土地经营者向一块土地连续投资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出现在生产技术提高的条件下。列宁指出:“要大规模地增加投入土地的资本量,就必须发明新的机器,新的耕作制度,新的牲畜饲养方法和产品运输方法等等。”《列宁全集》第5卷,第87页。因而,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并不是普遍规律,“而是极其相对的‘规律’,相对得说不上是一种规律,甚至说不上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同上。

(一)市场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绝不是自然经济,它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马克思就是从简单商品生产出发,来研究它是如何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而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离不开市场的,所以市场就成为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民粹主义者认为,发展着的资本主义必须为自己创造出广大的市场,而目前俄国国内,由于农民破产、贫困,丧失了对基本生活资料的购买力,更不用说对生产资料的购买力。因而,俄国由于缺乏社会消费能力,国内市场已不存在,所以资本主义不可能得到发展。

列宁的看法与此根本不同。他首先从社会分工入手对俄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他以大量的统计资料和事实,说明俄国的工业和农业中的社会分工现象是普遍的,是大量的存在和发展着的。他说:“这种日益发展的社会分工就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建立的关键。”《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由于技术的发展,必然造成了生产过程各个部分的专门化趋势;而这种专门化趋势又必然会引起产品相互交换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于是,商品市场也就由此不断产生出来和随之日益扩大,反过来又不断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民粹主义者极力否认列宁的这一观点,他们说,俄国存在的社会分工,不是本国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由于外部的侵入所引起的,因而俄国的社会分工不可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市场。列宁根据1861年改革后,俄国农村的大量事实和统计资料有力地批驳了这一观点。他指出事实说明,1861年改革以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地区都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的农产品,为不同的加工工业提供原料和粮食,农业生产就是在农奴制自身解体的基础上不断商品化的。产品不再是自给自足,农民带着农产品进入市场,这样才促进了农村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可见,俄国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是有自身的自然基础的,它必然成为俄国社会商品经济和俄国资本主义全面发展的前提。

另外,列宁还批判了民粹主义者关于农民破产、贫困化会导致市场缩小的观点。他认为,农民的破产、贫困化不仅不会阻碍商品市场的扩大,而且使广大小手工业者、小生产者脱离生产资料,除了依靠出卖劳动力外,没有任何条件来生产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必需品,他们的一切消费品都只有仰给于市场。可见,农民的破产和贫困化将促进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二)再生产问题

民粹主义者把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归结为个人消费品的实现条件,以致把它仅仅看成是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因此,他们认为,资本家和工人都只会购买供自己消费的消费资料,于是在社会总产品的全部价值中只有消费资料的价值才能在国内市场上实现,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只有依靠国外市场来实现。现在俄国不存在着国外市场,因为此时的国外市场已被国际资本主义占领完毕。由此,这部分剩余价值就无法实现,资本积累不起来,也就谈不上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认为,民粹主义者在实现论问题上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像亚当·斯密一样,否认在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包含着不变资本的价值。列宁说:“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按产品的实物形式分为两大部类:(一)生产资料;(二)消费品,然后又把这两大部类的产品各按价值要素分为三部分:(1)不变资本;(2)可变资本;(3)额外价值。”《列宁全集》第4卷,第66页。列宁把这种划分当作实现论的基本前提。实际上,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在于扩大再生产,因而与其说它是消费资料的生产,不如说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离开了生产资料的生产,扩大再生产无法进行,资本主义生产也就不存在。所以,民粹主义者把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归结为消费资料,把它的价值形式归结为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是极端错误的。

接着,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技术日新月异,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所以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总是大于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于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总是优先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正是依靠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就有了广大的国内市场。所以民粹主义者所谓的离开了国外市场资本就不可能积累起来的论调,是根本离开了客观事实的。

那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同国外市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必须舍去国外市场而假定国内市场的存在为前提。但马克思并不否认国外市场对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于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和国外市场的关系在表面上就呈现出理论上的矛盾,这个矛盾为民粹主义者和其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无法理解,以致造成了严重的混乱。

为了廓清这种混乱,列宁又着手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他说:“资本主义国家对国外市场的需要,决不是取决于社会产品(特别是额外价值)的实现,而是取决于下面几点:第一,资本主义只是广阔发展的超出国界的商品流通的结果。……第二,社会生产各部分之间(在价值上和实物上)的比例,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必要前提,而事实上只是通过多次经常的波动而形成的平均数,……彼此互为‘市场’的各个生产部门,不是均衡地发展着,而是互相超越着,因此较为发达的部门就寻找着国外市场。这绝不像民粹派甘愿绞尽脑汁所断定的那样,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实现额外价值’。第三,资本主义前生产方式的规律,是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即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重复:地主的徭役经济,农民的自然经济和手工业者的手艺生产就是如此。相反地,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是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企业必然超出村社、地方市场、地区和国家界限。因为国家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局面已被商品流通所破坏,所以资本主义每个生产部门自然使它们需要‘寻找国外市场’。”《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4-45页。因此,国外市场的存在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产生的历史基础是商品生产的发展;技术基础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不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而引起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垄断的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一切矛盾都空前的激化。矛盾的激化,必然引起各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并为争夺世界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结果,终于在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日益高涨。各国资产阶级为了掩盖战争的真正目的,转移国内无产阶级的视线,都把它们参加战争自诩为“保卫祖国”,是“防御性”的,还大量驱使劳动群众去充当炮灰。

于是,战争考验着国际无产阶级,它像一股山洪般的激流,冲开了河床上的污泥,把河底卵石的真面目显现出来。一切真假马列主义在战争面前都接受着检验。第二国际的各个修正主义党派都纷纷背叛了革命,站到本国资产阶级一边,支持政府参战,进行罪恶的掠夺厮杀。同时,为了给自己背叛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辩护,各国修正主义者都抛出了形形色色替帝国主义战争涂脂抹粉,掩盖其本质、根源的理论,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考茨基的所谓“超帝国主义论”。

考茨基认为:“帝国主义是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每个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力图征服和吞并越来越多的农业区域,而不管那里居住的是什么民族。”《列宁选集》第2卷,第810页。考茨基把这一论点作为帝国主义的定义。在这里,他否认了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工业垄断和银行垄断的融合产生出金融资本,这才是帝国主义的实质,也是帝国主义深厚的经济基础。在他看来,帝国主义的特点是先进的工业民族征服落后的农业民族,它不会发生国内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这不过是资本主义贸易政策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帝国主义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阶段”。

考茨基从自己对帝国主义的定义中得出一个必然的错误结论:帝国主义不过是一种政策,是“以实行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来代替各国金融资本的相互斗争”《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帝国主义的谬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117页。。这种“新政策”的实施,可以使帝国主义之间和帝国主义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缓和,甚至消失,于是世界就进入了“超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没有侵略、战争,和平将长期地保持着。因而,考茨基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在理论上是为时过早了。

面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猖狂进攻,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奋笔疾书,写下了《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基本特征

为了说明什么是帝国主义,必须弄清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列宁依据《资本论》的原理,对帝国主义的各种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全面地阐明了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

帝国主义的第一个基本经济特征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的高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8-259页。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必然导致生产不断地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控制着几个、几十个大企业的资本家们的竞争,必然带来生产力更大的破坏,而且这些大资本家之间也容易达成协议。于是他们之间就为控制原料供应、商品销售,甚至商品的生产签订协定、组织联合,就这样操纵了一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或一个地区的市场,从而形成了垄断。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最深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68页。

垄断资本主义是有其历史发展过程的。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垄断组织还处在萌芽的状态之中;187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它有了较广泛的发展,但还很不稳定;到了90年代和20世纪初,垄断组织已经统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生活,从而资本主义就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的第二个基本经济特征是:“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融而为一,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同上书,第259页。列宁认为,随着银行事业的发展和银行业的集中,银行由简单的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银行垄断和工业垄断的混合生长,便产生出金融资本,而控制金融资本的金融资本家就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这一小撮金融寡头不仅统治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还决定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方针。金融寡头对整个社会的全面统治,就使得私人垄断走向了国家垄断。

帝国主义的第三个基本经济特征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金融资本的统治,使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严重的分离;而且国内有利的投资场所已经很少了,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金融资本家就利用国家的力量,开始大规模的向外输出资本。资本的输出对于垄断资本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帝国主义的第四个基本经济特征是:瓜分世界的国际资本家同盟已经建立。随着资本输出的增长,大的资本家垄断集团的国际市场不断扩大,自然地促使这些垄断集团达成分割世界的国际协定,以保证其高额垄断利润的获取。

各垄断集团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必然要求从领土上瓜分世界,于是这又形成了帝国主义第五个经济特征:各帝国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

(二)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垄断的资本主义;第二,它是寄生和腐朽的资本主义;第三,它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实质,它表现为上述五大经济特征,并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它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地位。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寄生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垄断造成生产和技术的停滞趋势。资本主义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动力主要是追逐剩余价值和竞争。垄断使其可以较稳定地获得高额利润,而且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取代了竞争,使资本家发展生产、改进技术的动力消失了,甚至为了保持自己已获得的垄断利润还千方百计地阻碍技术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使用,于是造成了生产和技术停滞的趋势。然而,列宁特别指出,这仅仅是一种趋势,并不排斥资本主义生产和技术在某些企业、部门,甚至某些国家内都有所发展。因为垄断使生产更加社会化,社会资本更集中;而且垄断并不绝对排斥竞争,这都可能使生产、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2)造成大量的食利者阶层和食利国。垄断组织最广泛的形式就是股份公司,它的出现造成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普遍的分离;大量的货币所有者脱离生产,依靠“剪息票”为生,成了寄生的食利者阶层。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又造成了食利国。法国就是当时最大的食利国,食利阶层是吸吮国内外劳动人民脂膏的寄生虫。

(3)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和修正主义的出现。由于金融寡头的统治,帝国主义把资产阶级标榜的民主统治改变成赤裸裸的法西斯统治,它标志着政治上的全面反动。在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家可以从高额的垄断利润中抽出一部分来收买工人阶级的上层人物;而工人上层人物也甘当“工人贵族”,这就出现了工人运动中“修正主义”的社会基础。所以列宁认为,修正主义是帝国主义腐朽性在工人运动中的反映。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首先表现在,帝国主义使资本、生产不断社会化,由此出现了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最高和最后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切,为社会化的管理生产和占有生产资料准备了物质前提。其次,帝国主义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不仅是帝国主义各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而且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都激化了,于是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将是不可避免的。最后,列宁还说明了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依靠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必然导致战争。在战争中,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更趋激化,使矛盾最为集中的一国或少数几国成为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在这些国家中的无产阶级最先觉悟,集中力量,冲破这个薄弱环节,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代资本主义。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给第二国际修正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它证明: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帝国主义时代同时也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什么帝国主义会保持“永久和平”、会消灭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超帝国主义论”,不过是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机会主义者和社会沙文主义者做粉饰和辩护,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背叛。

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又面临着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不是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到现成答案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人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做指导,走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这无疑是十分艰巨的。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政权、苏联党和人民击败了国内反动派的反抗和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使新生的政权立住了脚跟,岿然不动;与此同时,逐步展开社会主义的改造。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之后,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全面进行。1924年,列宁逝世了。虽然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列宁逝世之后轰轰烈烈地进行的,但列宁在生前的实践活动中,也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研究,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留下宝贵的财富。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的改造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把自己变为统治阶级之后,就必须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对资产阶级实行经济上的完全剥夺,把社会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的国家手中,以此来发展社会生产力,于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就可以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来进行改造。

列宁依据这个基本思想,结合俄国的具体社会经济状况,制定了合乎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方针。

俄国是一个较为畸形发展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国家,银行业的发展很突出,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列宁认为,银行已经成为俄国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是全部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无产阶级在领导俄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必须接管国家银行,并把全国的银行统一起来,成为国家银行的分支机构。银行国有化,国家就能够监督和掌握整个社会资金的流动,对大部分社会经济实行国家控制。

银行的国有化必然导致大工业的国有化。因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大工业的垄断是同银行垄断结合在一起的,它们融合生长,形成紧密不可分的金融资本,所以把资本家的大辛迪加收归国有,交工人监督,是必然要进行的事情;同时银行的国有化,使国家可以控制大辛迪加的资金流动,使大工业国有化成为可能。所以,1917年11月中旬,苏维埃政府宣布银行国有化,接着下旬就开始了把资本主义大工业(如石油、煤矿、制糖、冶金以及运输业)收归国有。

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只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部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因此,必须十分予以重视。

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就提出了土地国有化的方针:没收地主的土地,并把一切土地都收归国有,建立国家农场,这样才可能彻底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仅如此,它还是进一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土地的国有化使得整个苏联的土地和一些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都为国家所掌握,于是把以往分散的个体农民联合起来,进行集体劳动、分工协作,就有必要提到日程上来。这样,列宁提出了建立农业合作社的理论。列宁认为,农业合作社是引导分散的小农走上集体经济道路的最可行的形式,所以应当逐步地,依据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组织起来,让他们在集体经济中得到改造,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亲身去体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与交换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中,社会主义实现生产资料的全社会所有后,商品货币关系就消失了,因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念都认为商品货币关系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不相容的。在这传统观念影响下,列宁也曾认为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生产的。但十月革命刚刚胜利后的苏维埃俄国的现实,使列宁认识到,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交换是必要的。不过列宁只是把这种交换当作一种短暂的过渡现象,要求国家对此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统计。1918年春,苏维埃俄国进入了战时共产主义,私商经营活动被强行取消,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并由国家的供销机构来进行工农业产品的交换,这就是所谓“国家垄断制”的交换关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合乎俄国的国情。当时的俄国,小农经济还占主导地位,限制私商活动,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显然打击了小农的生产积极性,使粮食生产下降,从而供销机构也就不能进行工农生产品的交换,必然严重影响工业生产的发展。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出现工农产品奇缺的情况,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威胁。

面对严峻的现实,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了自己的政策,并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观念做出科学的创造性的发展。

列宁承认实行“国家垄断制”交换关系的错误,在1921年春天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说:“新经济政策就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转到恢复资本主义。”《列宁全集》第33卷,第45页。于是国家允许农民出售余粮,允许私商活动,使“国家垄断制”的交换关系改变成“国家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制”。这就是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工业品,加上一部分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工业品,通过市场同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进行交换。但后来列宁发现,由于合作社供应的工业品价格太高,农民宁愿同私人工商业进行交换,结果私人工商业活跃起来,他们实际上掌握了大部分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交换,使国家掌握的企业生产的工业品同农民的农产品交换困难重重。因此,列宁提出,现阶段应承认私人工商业的存在,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但国家必须对它的活动加以控制和影响。这样,又从国家资本主义的交换关系退到“国家调节商品买卖和货币流通”。

在实践中,列宁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商品货币理论。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初期,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而且由于经济落后,小农占据优势,社会化的大机器工业还有待于恢复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承认各种经济成分的独立性,特别是小农在经济上的独立性,不能对他们的产品实行无偿调拨,而必须在工农业产品间实行等价交换。所以列宁说:“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化的’)工业的产品来交换农民的产品,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质,社会主义的基础。”《列宁全集》第32卷,第311页。

列宁并没有把他的理论停止在他生前的苏维埃俄国的状况研究上,而是对以后社会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也做了论述。他认为,在整个社会经济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之间还存在着商品交换关系,这时的商品交换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经济纽带了。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要组织大规模的商品交换,仍然要承认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列宁向苏维埃国家的全体人民提出“学会经商”的口号,要求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商业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社会主义各个经济形式的链条,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三)按劳分配和经济核算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还存不存在个人的物质利益,还要不要关心个人的物质利益?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正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列宁这样说:“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要经过多少年的准备工作),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许多过渡阶段。不是直接依靠热情,而是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依靠个人利益、依靠经济核算。”《列宁全集》第33卷,第39页。列宁把关心劳动者的个人物质利益和搞好经济核算当作提高生产的有力杠杆。

直接表现关心劳动者物质利益的环节,是消费品的分配制度。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度。这样的制度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劳动能力和家庭状况而造成的劳动者工资收入上的差别,但是它却正确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它一方面否认依靠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劳而获的原则;另一方面又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列宁不仅主张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还主张在一定时期内给一些专家们以较高的报酬;同时还应该给那些在各条劳动战线上不惧艰苦,表现出英勇精神,创造出很好成果的人们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要在经济工作中,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组织起社会主义的大生产,还必须在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中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列宁认为,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是战胜私人资本主义的必要手段。当时苏维埃国家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这些企业都实行了严格的经济核算,因而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情况下,就有条件较快地发展经济。所以国营企业必须实行经济核算,合理地调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织生产、减少非生产性开支,才能超过并战胜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当然,实行经济核算不仅仅同当时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相联系,而且是社会主义企业必须长期实行的制度。

要按经济的办法来管理经济,经济工作者就必须精通业务,使自己成为管理经济的内行。所以列宁要求苏维埃政府经济工作者学习经济管理,懂得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精通生产的组织安排,具备一定的科学修养。这样才可能搞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除了这里所论及的以外,还有许多论述。这些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阶段和新的领域,直到今天仍然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