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何种品质所作出的设想和规定。目前,我国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是: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育目标和大学德育目标。以往我国的德育基本忽视了这一点,结果造成了学生在面临实际的道德现象时不能作出初步的辨析。在《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中,爱国主义教育都处于核心的地位。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我国学校德育中最重要的内容。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及其分类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何种品质所作出的设想和规定。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学校德育过程能够使学生的道德境界提升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的问题。

德育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较之分目标来说具有唯一性或统一性的特征。我国尽管学段不同,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但德育均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总目标是一致的,而这种总目标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是不同的。如在改革开放之前,德育总目标强调的是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而当前,我国德育的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德育总目标具有明显的统一性。

德育总目标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它能为学校德育实践指明根本方向。但是,由于总目标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笼统性,不便于在实践中直接操作。因此,总目标应分解成分目标,通过分目标去逐一地实现。分目标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划分:

1.德育目标的内容分层

我国的德育是“大德育”,包含了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和心理教育五个方面。所以,德育目标的内容可以分层为:道德教育目标、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法制教育目标和心理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则可以划分为公德教育目标、私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等;思想教育目标中又可以分层为世界观教育目标、人生观教育目标、理想教育目标等;政治教育目标也可划分为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方针方面的教育目标,民主教育目标等;法制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民主与法制教育目标、自觉纪律教育目标等;心理教育目标可以划分为青春期教育目标、健全人格教育目标等。

2.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

学校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是依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制定出适合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特征的学校德育目标。目前,我国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是: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育目标和大学德育目标。

(二)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1.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规定

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实施德育的直接依据是原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阶段德育目标的规定。这些规定集中在两个文件中,即1993年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和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这两个文件分别对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2.对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解读

(1)强调基础性

这表现在更加重视基本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方面的教育以及心理品质教育。以往的德育目标特别强调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从而使得德育目标有“大”与“空”的特点,这不太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德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认识何为善、何为恶,而且也应该要让他们能够辨别出善与恶、是与非。这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以往我国的德育基本忽视了这一点,结果造成了学生在面临实际的道德现象时不能作出初步的辨析。《小学德育纲要》中的德育目标则提出了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一要求。《中学德育大纲》在初中德育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在高中德育目标中提出了发展“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的要求。

(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

以往的德育目标,常常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要求过高、过空,很难对学生产生实际效果。现行的德育纲要则注意到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它既有总的德育目标,也有分阶段的子目标。而且每一个具体的德育内容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如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分别有不同的要求。

(4)具有全面性

现行的德育目标注意到了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的统一。《小学德育纲要》中有相当部分强调个体道德观念,个性心理品质,个人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个人责任感,个体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这就扭转了过去德育目标中过分关注社会要求的倾向。

(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现行的德育目标既继承了以往德育目标中比较稳定的内容,也根据时代的变化趋势,对德育目标作出了必要的变革。如对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强调,对质量、效益、服务观念的培养,对环境道德教育的强调,对尊重人权的强调等等,都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与趋势。

二、德育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中,爱国主义教育都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还特别颁布过《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我国学校德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但是,反思半个多世纪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相对区分开来。爱国主义的对象是“国”,“国”的含义有两种:一是祖国,二是国家。祖国和国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祖国是地理的、历史的和文化的概念。而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在阶级社会中,它是统治阶级的代表,总是与阶级统治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所说的爱国主义教育,其中的“国”只能是指爱祖国。诚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可以说是朴素的、近乎“本能”式的,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我们常常说,“祖国就是母亲”,一个人对自己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所以,对祖国的爱也是一种无条件的道德义务。但对国家的爱则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这个国家能够真正反映和代表每个公民的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阶级的利益或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当国家能够给人民以实际利益,能够处处维护人民的利益,那么,此时的国家与祖国之间才有内在的关联性。爱国家与爱祖国才是一致的。

其次,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那么什么是热爱祖国呢?传统的理解就是要让学生对自己祖国的伟大、光辉和灿烂一面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这种了解和认识中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光荣感、荣誉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但是,我们认为一味地进行这种“自豪感”教育,或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这种正面的、积极的、光明的教育,却是极为有害的。因为在中国,还存在着很多消极的、阴暗的、落后的、丑恶的一面,我们只有勇敢地把它们揭露出来,让全体国人同胞去一起正视它、改变它,才是真正的爱国者。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那种能够正视祖国危机,敢于揭露祖国缺陷与不足的个体。

再次,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今天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避免走向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就必须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信任、交流和理解。而不要固步自封,更不要盲目仇外。那种认为仇外就是爱国的表现实质是一种假爱国主义,是误国主义。

最后,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层次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也即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该有所不同。

(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处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时,要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就是要求用集体主义的观点来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使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同时,能够让他们自觉地用集体主义的理念来调节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时,应该要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从理论上明确集体主义教育中的“集体“是“真集体”,而非“假集体”。真集体能够代表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能够代表与反映每个成员的利益。而假集体就是由少数人打着集体主义的幌子谋取一己之私的所谓集体,或者说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操纵的集体,这种集体成为压制多数人的工具。集体主义教育要抛弃这种虚假的集体。我们提出集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就是要求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要服从集体利益。这种服从有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即这一集体必须是“真集体”。

其次,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利益。集体是由活生生的个人组成的,个人利益的汇集才有集体利益。无视个人利益的存在,将会导致集体活力的丧失,集体利益也必将虚无化。如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无条件地提倡集体利益,反对个人利益,也即灭私、斗私、批私。结果是集体也丧失了活力,集体利益也很难汇集。当然,个人利益必须是正当的利益,即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遵纪守法,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利益。对于这种利益,我们必须承认它的正当性,要多加鼓励和保护。

最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肯定个人主义的价值。个人主义通常被看成是一个贬义词,是一种完全的利己主义,它会把个人与社会相对立。因此,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水火不容的。但是,这种看法是对个人主义的误解,也是对集体主义的歪曲。个人主义,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理解,它重视个人利益、尊重个人权利、捍卫个性自由,倡导独立自主,鼓励个人奋斗。它的精神实质是在尊重个人价值、个人权利和个人选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社会个人利益或福利的增进以及在平等相待之基础上的互利。这样的个人主义实质与集体主义是相一致的。

(三)道德品格教育

道德品格是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道德规范。这些规范主要是以道德条目的形式概括出来的,如正直、诚实、亲切、勇敢、善良、谦卑、同情等。这些道德品格一般具有超历史性和超阶级性,具有普世价值的特点。道德品格教育应该是中小学德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教育内容。

在进行道德品格教育时,应该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赋予道德不同的内涵。传统的道德品格教育把道德绝对化,忽视了道德的情景性。所谓道德的绝对化,就是把道德划分成美德和恶德两个系列,并且认为它们之所以为美德,或之所以为恶德,都是由道德自身所决定。如诚实、善良、合作、宽恕、同情等天生就是美德,而欺骗、偷窃、说谎等天生就是恶德,所以,道德的价值是确定的。同时,它相信道德的价值是稳定的,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实际上,人的德性的真正意义要在一定的情景中绽现,只有把道德置于特定的情景中才能对它做出准确的理解。离开了情景,它们只是毫无意义的符号。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你脱离了情景,你怎么知道什么是美德、什么是恶德?正如当别人问勇敢是美德还是恶德?对这种问题,只有放在具体的情景中才能回答的出来。所以,每当有人来向他求教什么问题的时候,他决不用抽象的、绝对的知识“告诫”对方,而总是首先把自己摆在一无所知的位置,先让对方讲出心里的答案。然后通过反复的诘问、不断地给出不同情景,逐渐让对方感觉到答案之间的冲突,使其认识到自己曾经的答案是有问题的。因为,脱离情景的答案,肯定是不可靠的。苏格拉底通过他独特的“苏格拉底法”,可能最后找不到任何确定的答案。但是,他却是告诉了对方探求道德的方法,即一定要把问题放在情景中,才能有与之相应的答案。脱离了情景,“我什么都不知道”。道德不是一些教条,而是一种智慧。

其次,要提升学生的道德动机和意图。在传统的道德品格教育中,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对道德的执行程度(如完全做得到、基本做得到、做不到)来衡量他们的道德水平,而不能从“为什么要这么做?”所揭示的意图动机推理上来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如对“诚实”这一道德品格的教育,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我们只要能够教育到让学生不说谎,就意味着他们具备了诚实的品德。诚实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但是,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我们还应该要追问,他为什么不说谎,为什么要诚实?如果说两个学生都能够不说谎,但是一位是因为认识到说谎很可能会被教师或家长识破,而一旦识破,就会受到惩罚。所以,为了避免因惩罚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才觉得还是不要说谎为好。另一位学生认识到,诚实是基本的道德品质,如果说谎自己良心上会过不去。在这两位学生中,尽管他们对诚实这一美德的执行情况是一模一样的(都没有说谎),但是他们的动机是不同的,前者很明显境界比较低,而后者的境界要高。

所以,道德品格教育既要围绕道德的概念来进行各种说理,并伴之榜样故事、行为操练、环境强化等,还应该要兼顾情景与动机意图。

(四)民主与法制教育

民主与法制教育是指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具有当家作主、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意识与能力。同时,要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民主与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学校纪律与规章制度的教育等等。进行民主与法制教育,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反对极端民主化与无政府主义。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大敌。真正的民主是执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结果。离开集中谈民主,必然导致民主的抽象化,甚至是极端自由主义的泛滥和无政府主义的出现,这就走到了民主的反面。

其次,要发展学生的民主反思与批判意识及能力。民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具有的公民意识、公民权利与义务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不意味着个人对政治生活的消极、被动适应。更重要的是要求个人具有对政治制度、政府治理行为等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批判的意识与能力,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现代公民所应具有的政治素质

最后,要重视学校的纪律教育。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学生一旦学会了遵守纪律规范,那么,在进入真实的社会中,他才有可能对法律法规加以遵守。所以,要发展学生的法制意识,可以从最基本的学校纪律规范教育着手。

(五)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一个学生如果缺乏远大的理想,那么,他的前途就会很迷茫,甚至走向歧路。所以,加强理想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理想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三个方面。理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能够为理想的实现不懈努力,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加强理想教育应该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避免对三大理想作分裂式教育。这其中的原因是,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生活理想是理想结构中的基础,职业理想建立在生活理想的基础之上。而职业理想是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实现的中介。社会理想则是生活与职业理想的方向指导。所以,离开统一的关系,我们将无法进行理想教育。换言之,如果孤立地进行某一理想教育,将导致理想教育的偏颇。如脱离职业理想教育去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则会陷入到“坐而论道”的空谈之中。

其次,理想教育要注重理想的层次性。人生理想可以划分阶段层次,如近期理想与远期理想等。如果不分层次来加强理想教育,有可能导致理想的好高骛远,最终很难实现理想。在加强社会理想教育时,就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进行。一是对未来社会最美好的追求,如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二是对近期目标的追求,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理想教育应该要首先从近期理想目标的实现着手,因为只有建设好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可能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目标。如果抛开近期理想目标,直接进入终极理想目标,那么,这种理想教育将走向空洞化。

(六)心理品质教育

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因为道德是为处理某些关系而出现的,所以,德育就是要把学生带入的世界,使他们学会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在道德涉及到的关系中,我己关系是最基本、最根本的道德关系,是个人能否处理人己关系、群己关系的基础。因为一个人如果能够与自己构成和谐的道德关系,那么,他才有可能与其他对象进行健康、愉快的交往。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其根源就在于我己关系失调了。德育是把如何协调我己关系当作根本的关系,所以,涉及我己关系的心理品质教育理应成为德育的组成部分。

目前,学生所具有的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情绪方面的不稳定;意志上缺乏对挫折的承受力;性格上狭隘自私、孤独自卑、偏执;自我意识上则是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社会适应方面较任性与不合群,等等。

心理品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在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时,教师要掌握心理品质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在教育原则上,心理品质教育要考虑尊重学生的隐私。因为,把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公之于众,会伤害学生的心灵。所以,保密性是心理品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教育方法上,心理品质教育则主要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来进行,其目标主要依靠学生自身努力和主体性的发挥来实现。在某种意义上讲,心理教育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