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励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励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该实验充分说明反馈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显著作用。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励

当一位老师如果发现自己所教的一个班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时,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用传统的经验性方法一般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原来基础、学习状况),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因素等;二是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常用提高学习志向、理想、提高能力等方法。而用心理学的观点则可以更深入地解释学生在这方面的内在差别,如成就动机的高低问题、学习动机的归因、成就目标激励、焦虑的调整、学习策略的改进、自我效能的提高等。用心理学的理论可以进一步提供比较细致而系统的方法,从而弥补我们的经验上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动机与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和完成的重要条件。在过去的教育心理学领域,人们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却忽视了动机与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学习的效果又反过来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也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专心致志,具有更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较顽强的自制力和毅力,更能坚持不懈的进行学习活动。而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在遇到困难时容易自暴自弃。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学习动机能够影响学习的效果。

许多研究表明,不仅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反过来也会影响学习动机。因此,即使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的适当兴趣或动机,教师也没有必要推迟教学活动。对于那些对学习尚未产生动机的学生而言,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不管他们的学习动机状况如何,都要尽可能有效的教授他们,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就可能使学生产生要学习的动机。所以,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最适宜的方式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认知方面,而不是动机方面,依靠良好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即掌握了知识或者取得好的成绩,所付出的努力与自己的收获成正比,使学习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强化已有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的效果更佳。如此循环反复,最终形成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良性循环。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需要的培养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利用原有学习需要的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二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是由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的工具或手段转化而来。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需要考虑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布置疑团,使学生迫切要求了解,并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好奇心得到满足就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使他领会到知识的力量或重要性及智慧的伟大,同时使他自身又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并使之顺利发展。

利用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和爱好。学生有时缺乏学习动机,并不意味着学生对一切活动都没有动机,而是对学习活动以外的某种活动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把原有的动机转化到学习活动上。例如,学生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可能并不是对数学这个学科感兴趣,而可能是为了追求活动的娱乐性和在活动中与同伴交流的快乐。随着活动的不断进行,学生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快乐而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这样就从原来的娱乐性的需要中产生了新的学习需要。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既要求学生克服困难,又是他们在指导下能够完成的。这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是简单重复所学知识,也不是跨度过大,超越学生的发展水平。问题情境在于思维上的冲突,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教师能够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关联,了解学生已有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结构,找到一个合理的跨度,行成思维的反差。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

反馈是告知学习的进展和成绩信息,评价则是对学习进展和成绩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评价与反馈通常难以分割。反馈的原则是及时,如果学生在长时间学习后,既不知道学习的进展情况,也不知道成绩水平,就不可能维持学习的热情。学生学习结果反馈时还要具体。例如,作业只是指出优良等第,不如用眉批、评语等形式具体指出学生作业的优点及不足。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罗斯曾做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说明学习成绩与反馈时间的关系。他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不同反馈: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成果;第二组,每周告知学习成果;第三组,没有反馈。在实验进行到第8周后,第一组和第三组调换实验条件,即第一组不再给以反馈,第三组则每天反馈,实验进行到16周后的成绩如图8-3所示。该实验充分说明反馈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显著作用。

img17

图8-3 反馈的效应

评价的最主要原则是对指向学习(掌握)目标的活动(努力)作肯定评价。引导学习活动指向掌握目标。教师应当避免采用成绩导向的竞争性评价,对分数和名次的过度关注,会打击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处于末位的学生,他们的努力被忽视,因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得到肯定,很难想象他们会持续地刻苦努力。其次,评价应当具体且有针对性,才能发挥效用。

4.合理利用奖励和惩罚

教学中的奖励泛指能带给学生愉悦体验的诱因条件,反之,带来不愉快体验的诱因条件则为惩罚。我们的共识是奖励的效果比惩罚好,因为奖励传达出“好”“应当如此”的信息,有助于巩固有利于教学的行为;惩罚只是说明“不对”以及“不能怎样”,但没有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因此,惩罚应该谨慎,惩罚的意义在于预先警告,避免学生出现懒散、违纪等不良行为,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在教学情境中,表扬和批评是运用最多的奖励和惩罚。在教学中实施奖励与惩罚时应该注意下列问题: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奖惩观——把奖励与惩罚看成是增强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②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正、适当。另外奖励的方式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③奖惩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

实验证明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习动机,促进学习。首先,表扬应当具有普遍性,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因为进步而得到肯定。其次,表扬应当有理有据,在进步与成就出现时及时给予。最后,表扬一定要针对真正的进步与成就,不能大而无当。教师对学生的努力进行额外的表扬,可能会让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能力。对学生的错误或失败,若一味鼓励和同情,也可能会让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低下,用批评促使其更加努力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学习的成败,对成败的归因,将影响其后学习动机的强弱。成功固然令人向往,对成功的积极归因使个体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产生自我价值感。失败也并不可怕,挫折后的自我反省,使人变得合乎实际,也更坚强。通过积极的合理归因,失败就不是失败之源,而是成功之母。在学生完成学业任务后,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既要找出成败的原因,更要根据学生一贯的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哪怕这种归因并不真实。根据归因理论,将成败归因为努力这种内在的、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是上佳选择:成功不至于骄傲,推动个体继续努力;失败也不至于自卑,警醒个体更加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