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励问题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励问题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动机源自内在的心理需要,如好奇心、兴趣、求知欲、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信念、理想等。有效地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实质就是激发这些内部的心理需要。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该实验充分说明反馈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显著作用。竞赛不可避免地分出胜负,对于认为自己无望获胜的学生或可以轻易获胜的学生,竞赛没有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励问题

一、激励动机的条件

学习动机可由外部条件激发,也可由内部需要转化。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外部条件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事件和情境,如名誉、竞赛、评优、批评和表扬等。心理学家历来强调内部动机的作用,但自始至终依靠内部动机来维持学习行为的力量不足。在教学中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某些外部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源自内在的心理需要,如好奇心、兴趣、求知欲、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信念、理想等。有效地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实质就是激发这些内部的心理需要。

(一)内部条件

1.唤醒学习需要,激发求知欲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七层,前四种属于缺失性需要,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包括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自尊需要。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是部分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能产生。认知需要作为成长需求,处于第五层,在教育心理学中,认知需要即学习的内在动机。要满足认知需要,首先要设法满足学生的缺失性需要,进而引导学生从基本需要提升到成长需要。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关注并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营造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都旨在满足缺失性需要。

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通过引入难度适宜,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制造学生心理上的不协调,激发其好奇和求知的欲望来进行。利用动机迁移,将学生对其他活动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让学生感到有必要学好将要学习的知识,才能更充分地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天然”地喜欢绘画、音乐、体育、手工这些有趣的科目,是因为有趣意味着在开始学习前就已经具备心理上的需求。而大部分知识科目,则需要靠学科本身具有的诱因或其他驱力来引发学习的动机,所以通过教材教法设计,让学生觉得有趣,让学生喜欢学习,就成为培养学习动机的第一步。外在动机获得适度满足之后,就有可能转化为内在动机。(7)

2.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目标体系

学习需要目标指引,既需要长远的总体目标,又需要阶段性的具体目标。长远的总体目标稳定,不易受环境因素干扰,如同灯塔引导船只航行的方向。而一个明确的、难度适宜的和近期内有可能达成的目标,则有利于加强学习的动机和完成任务的持久性。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学生的目标可分成两类: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掌握目标以掌握所学内容为定向,持此种目标的学习者被称为专注于任务的学习者,他们愿意接受挑战,不介意犯错,把成败归因为努力和学习方法,更能承受挫折和困难。成绩目标以成绩为定向,持此种目标的学习者被称为专注于自我的学习者,他们避免冒险和出错,对任务的坚持性差,不是关注自己学到了什么,而是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别人相比如何。两相对比,引导学生树立掌握目标应当成为目标教育的方向。

3.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期望

从成败经验中学习合理归因,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建立积极的学习期望。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学习的成败,对成败的归因,将影响其以后学习动机的强弱。成功固然令人向往,对成功的积极归因使个体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产生自我价值感。失败也并不可怕,挫折后的自我反省,使人变得合乎实际,也更坚强。通过积极的合理归因,失败就不是失败之源,而是成功之母。在学生完成学业任务后,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既要找出成败的原因,更要根据学生一贯的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哪怕这种归因并不真实。(8)根据归因理论,将成败归因为努力这种内在的、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是最佳选择:成功不至于骄傲,推动个体继续努力;失败也不至于自卑,警醒个体更加努力。

(二)外部条件

1.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

反馈是告知学习的进展和成绩信息,评价则是对学习进展和成绩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评价与反馈通常难以分割。反馈的原则是及时,如果学生在长时间学习后,既不知道学习的进展情况,也不知道成绩水平,就不可能维持学习的热情。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9)

img19

图4-2 反馈的效应

罗斯曾做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说明学习成绩与反馈时间的关系。他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不同反馈: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成果;第二组,每周告知学习成果;第三组,没有反馈。在实验进行到第八周后,第一组和第三组调换实验条件,即第一组不再给以反馈,第三组则每天反馈,实验进行到第十六周后的成绩如图4-2所示。该实验充分说明反馈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显著作用。

评价的最主要原则是对指向学习(掌握)目标的活动(努力)作肯定评价。(10)引导学习活动指向掌握目标。教师应当避免采用成绩导向的竞争性评价,对分数和名次的过度关注,会打击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处于末位的学生,他们的努力被忽视,因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得到肯定,很难想象他们会持续地刻苦努力。其次,评价应当具体且有针对性,才能发挥效用。

2.合理利用奖励和惩罚

教学中的奖励泛指能带给学生愉悦体验的诱因条件,反之,带来不愉快体验的诱因条件则为惩罚。我们的共识是奖励的效果比惩罚好,因为奖励传达出“好”“应当如此”的信息,有助于巩固有利于教学的行为;惩罚只是说明“不对”以及“不能怎样”,但没有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因此,惩罚应该谨慎,惩罚的意义在于预先警告,避免学生出现懒散、违纪等不良行为,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在教学情境中,表扬和批评是运用最多的奖励和惩罚。

实验证明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动机,促进学习。首先,表扬应当具有普遍性,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因为进步而得到肯定。其次,表扬应当有理有据,在进步与成就出现时及时给予。最后,表扬一定要针对真正的进步与成就,不能大而无当。教师对学生的努力进行额外的表扬,可能会让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能力。对学生的错误或失败,若一味鼓励和同情,也可能会让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低下,用批评促使其更加努力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3.合理地开展竞赛

学生在学校中会面临多种形式的竞赛,如考试和评优。竞赛以胜负或名次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在竞赛中,个体的成就动机和自尊需要强烈,斗志被激发出来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强的学习动机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但竞赛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竞赛可能引发学生的焦虑,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损其身心健康。竞赛不可避免地分出胜负,对于认为自己无望获胜的学生或可以轻易获胜的学生,竞赛没有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并且,学习竞赛往往是对不合作的一种无形鼓励,不利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建立。(11)因此应当合理开展竞赛,多采用集体竞赛和小组竞赛,激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鼓励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对每个学生,鼓励其进行“自我竞赛”,促使其不断进步。

正确对待考试和分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视其价值和作用。分数不是衡量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也不是与他人比较的尺度。测试与分数的价值在于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并提供教与学的信息: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原因何在?今后该如何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与动机

经验告诉我们,对一门科目,首先要学会弄懂,其次才能喜欢。学生在课堂上先要懂得学科的基本原理,明白其中奥妙,才能热爱它,进而产生学习动机。所以学习动机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如何在教学情境下将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将学习的愿望转化为学习的行为?下面列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1.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提供达成目标的指导和建议

教师在讲授一门新课程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意义,阐述课堂学习内容的价值,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其次应该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具体的目标更能激发动机。最后还应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达成学习目的。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和怎样去学,有方向才有动力,明确目标才会乐于学习。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既要求学生克服困难,又是他们在指导下能够完成的。这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能是简单重复所学知识,也不能跨度过大,超越学生的发展水平。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应用思维上的冲突,用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教师能够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关联,了解学生已有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结构,找到一个合理的跨度,行成思维的反差。

3.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

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为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教师可采用鼓励学生提问,开展小组讨论,在授课中穿插游戏或活动的方式,改变沉闷的教学模式。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新颖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采用新颖、形象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避免程式化教学方法以及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要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可通过举例、实物演示和参观等方式把抽象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还可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满足和激发学习的需要与兴趣。

5.组织合理的课堂活动结构

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内进行,课堂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成为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多伊奇提出的目标结构理论着力于系统描述课堂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他认为团体中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三种:相互对抗、相互促进和相互独立。因此存在三种课堂目标结构: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

竞争型目标结构中团体成员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某人的成功会降低其他人成功的可能性,同伴间的关系是对抗的、消极的;合作型目标结构中团体成员具有共同目标,只有所有人都达成目标,个体才能达成目标,取得成功,同伴间的关系是积极的、相互促进的;个体化目标结构中个体是否成功与其他团体成员无关,个体注重自己完成学习和自身的进步,同伴间的关系是独立的、互不干涉的。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课堂目标结构将激发学生不同的动机系统。

竞争使学生的注意力指向完成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相比自己能力的高下。埃姆斯的研究表明,竞争突出了个体对能力的感知,引导个体进行能力归因。竞争获胜者夸大他们的能力,认为自己比竞争对手更聪明,更优越;而竞争失败者则认为自己天生无能。(12)总之,竞争型课堂结构激发了以表现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在这样的情境中,只有能力最强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而能力低的学生为了自尊不受威胁,通常会逃避竞争情境,表现为回避最有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而选择极难或极易的任务,但这些任务对个体提高学业水平的帮助微乎其微。

合作意味着团体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共担责任、共享成功。合作情境中,相互帮助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当使用“我们”的概念时,团体成员会认为彼此的水平和能力相近,即合作关系会引起一种平等的自我评价。合作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到集体的成就上,集体的成就成为影响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总之,合作型课堂结构激发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研究表明,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需要将团队奖励和个人责任相结合。即对达成目标的团队进行奖励,强化共同目标,同时每个成员都应该对团队成绩担负责任,对团队的成功有所贡献。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个体化结构强调对学习任务的掌握,关注自我的发展和进步。个体坚信只要努力就能完成任务,取得进步。因此个体倾向于把成败归因为努力——获得成功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遭遇失败也不会否定自己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而是认为自己不够努力或是方法不对。个体化课堂结构激发以掌握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反思与总结

1.动机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动机,无论是生理性动机还是社会性动机,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都以一种异常复杂的组合渗透在个体的行为模式中。

2.在教学活动中,有经验的教师会认识到学生的动机乃是一个变化中的系统,时间推移、情境变换、家庭背景、社会风气等都会影响动机的形成和发展。缺乏动机的学生

之培养是对教师的最大挑战。

3.如何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如何合理地利用外在激励?如何引导学生使用内在激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这些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永恒难题,凸显出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意义和价值。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

2.如何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4.如何有效利用外在强化来增强学习动机?

5.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网络资源索引

1.http://www.pep.com.cn

2.http://202.195.195.140/column/view2877

3.http://www.oh100.com

4.http://www.xinzhi.info

【注释】

(1)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2)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3)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5)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6)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页。

(7)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8)汪凤炎:《教育心理学新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0页。

(9)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0页。

(10)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2页。

(11)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

(12)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