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与社会需求

教育与社会需求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为满足社会的知识需求和道德法律需求。由此,社会需求也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秩序需求、承传需求,创新需求、纷纭需求。学校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在现代词汇的积累,各种文体、风格的范本阅读、理解、鉴赏,常用的实用性文体的写法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训练。在人才培养方面,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不是一个概念,所以,仅以就业状况的好坏而决定高校专业的招生与设置,是有失偏颇的。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需求

一、学校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

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为满足社会的知识需求和道德法律需求。知识需求包括两个方面——知识技术的传帮带和技术的创新。从知识结构分析,社会需要各种职业、各种知识层次的公民,社会的价值需求也决定了教育培养的方向。由此,社会需求也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秩序需求、承传需求,创新需求、纷纭需求。

学好前人的知识,传承前人的技术,是社会的需要。正是基于这一社会客观现实,在教育中,不能放弃学习型人才的培养。承传需求除了智商的现实因素外,还有一个历史因素。就抽象性认识而言,它包涵两个方面:理论精髓和交流方式。对优秀成果,应不折不扣地继承;对交流方式,尤其是语言形式,因为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只要略作了解就可以了。学校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在现代词汇的积累,各种文体、风格的范本阅读、理解、鉴赏,常用的实用性文体的写法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训练。

创新需求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创造是永无止境的,它包括技术的革新,新理论的诞生。新理论尽管有限,但应用是无限的。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社会现实;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在技术上引领新潮流。道理虽然是如此,但又不能不顾及创新智商的现实。或者说,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这一素质,他们只能依葫芦画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实行分类教学。如果我们不因材施教,将会耗费教育时间,事倍功半。

纷纭需求包括基础需求和专业需求。初中、高中阶段还属于满足普遍基础需求阶段,基本不存在社会价值定位。作为教育部门,就得弄清什么是普遍的基础。英语、函数、微积分是不是普遍的基础?美术是不是普遍的基础?有些学习内容,如函数、微积分,已经带有明显的价值定位,不是普通初、高中的主要内容。如果你在这方面还转不过弯来,说明你对“社会需求”还不甚了解。从内容上分析,这种“函数”理念,严重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强调数学教育,是中国大部分教育专家的观点,认为数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实,真正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能够举一反三的,只有科学哲学体系。数学的思维不过是由数到数,根本没有将思维拓展到其他领域。现在,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潜能不进行综合分析,而是一视同仁地将数学视为其各门功课的基础,不仅给某些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还阻碍了部分有文科方面特长的人才的成长。中学教学只有把数学、物理、化学中的定律、原理同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才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能解决具体问题,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素质,是社会的第一需求。社会试卷是纷繁复杂的,不像校园一般平静,一样和谐,其答案是我们的书本上找不到的,学校没有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关系。有些学校只强调校园学习,忌讳学生社交;只讲正面,缺乏反面;只讲道德,不讲“缺德”;只讲思维方法的控制,不讲认识的自由;只讲绝对,不讲相对。在教育方式上,只注重课堂的灌输,不重视自学和社会实践;宁愿培养温室里的花,也不愿意这些花沾染丝毫泥尘污垢。其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一大批高智商低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

二、社会的需求是培养人才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人才培养方面,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不是一个概念。像人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对于一些目前看不到市场需求的专业,只要有潜在的社会价值,我们就要办下去,我们要为社会储备人才,为未来储备人才。”确实,大学的人才培养要重视人才市场的需求,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市场的需求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需求。遗憾的是,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弥漫在今日的大学校园,甚至有关部门在招生文件中规定,就业不好的专业减招或者停止招生。

毫无疑问,就业市场的需求应该是高校专业设置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它绝对不能成为唯一尺度,因为市场也存在“失灵”的问题。虽然大部分专业的社会需求能够在就业市场上得到明显反映,但仍然有一些专业,如纯粹的数学理论等基础学科、哲学、训诂等人文研究领域的冷僻学科,等等,很难在就业市场的需求点上得到反映,甚至根本没有反映。如,在前些年,报刊上就出现了哲学博士就业困难的新闻。假如我们完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那就意味着一些学科将面临被削弱,甚至是被取消的命运,更意味着我们的学科建设将残缺不全。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基础研究学科的发展,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教育也势必成为“跛足”的教育。

我国的就业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缺陷,即市场本身固有缺陷和市场发育过程中的缺陷。就前者而言,市场虽然能够反映当前的就业状况,却不能充分地指明将来的就业需求。有些专业可能现在非常“热门”,假如以此为据而扩大招生,谁能够保证几年以后这些专业仍然“热门”呢?事实上,这些年已经发生了一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情况,就后者而言,由于我们的市场发育不成熟,就业的市场需求曲线尚不能科学全面地反映真正的社会需求。以上这两种市场缺陷的存在,必然会妨碍人们对于人才需求的科学判断。

在人才培养方面,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不是一个概念,所以,仅以就业状况的好坏而决定高校专业的招生与设置,是有失偏颇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市场万灵论”的体现。记得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它深刻地告诫人们,市场经济的原则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到处滥用,否则,整个社会就会被功利主义所左右,被物质主义所垄断。同样,在高校专业招生和专业设置的问题上,不能仅仅把一时的就业市场需求状况作为唯一的尺度,否则,就会影响整个教育发展乃至我国的科学发展。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成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形势不容乐观。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用人单位在择材用人方面出现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其思想品质、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团队意识等综合能力,对专业对口有所淡化。在过去,专业对口一直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故“用人所学”和“学有所用”成为一种定式。现在,用人单位的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更青睐于综合素质高,沟通、协调能力强,语言表达好,性格开朗,可塑性强,为人处事比较活的毕业生。

第二,注重对毕业生实行再培养。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教育和支持员工的自我教育。如,岗前适应性培训、专业培训、岗中技术提高培训等。用人单位从使用现成人才到培养自己的人才这一转变,说明大学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使用的人才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

第三,偏爱有特长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有特长的毕业生的偏爱与宽容,往往超出学校与学生本人的估计。当然,如果这些毕业生还懂一些办公室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知识的话,那就更抢手了。

第四,注重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用人单位在一般情况下都会要求新人到基层锻炼一段时间,以熟悉有关运作技能,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加强动手与实践能力。

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首先,从社会方面来说,我国高等学校连续4年的扩招,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影响。按照马丁·特罗教育发展阶段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在15%~50%为大众化教育,在50%以上为普及阶段。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达到15%的入学率,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高校扩招的成绩是不能抹杀的,扩招对于中国在21世纪实施的人才战略,建设现代化强国,增加我国的人力资本含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有效需求在短期内增幅是有限的,这势必造成部分毕业生找不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

其次,从学校方面来说,教学、科研和实践还存在脱节现象。大学教学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有不少是空而不实、包罗万象,与实践脱离。

最后,从毕业生本身来说,一是所学的知识很难立即适应社会需求。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很可能已经过时了,再加上存在着教学质量等问题,大学生在求职中就难免会被淘汰。二是动手能力不强,基础理论不够扎实,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社会经验不足,或者说情商方面存在缺陷。情商高的人说话、办事都很得体,而情商低的人则相反,会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三是在确定自己的工作时,未能充分考虑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等。在寻找单位和工作时,不是有的放矢,而是跟风随大流,哪里待遇高就往哪里去,盲目跟从。

三、调整学科结构,重视通才教育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主要集中在需求错位、结构性矛盾等方面。根据世界一些著名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素质情况的反馈,高校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单位需求之间存在很大距离。目前,世界著名企业在人才需求上普遍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如团队精神、诚信程度、外语水平、沟通技能、积极心态、道德修养等。关于道德修养,以前只有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单位比较强调,现在许多大型的外资企业也很重视,甚至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理念。

因此,对于重点大学来说,要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在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上花力气。具体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不能将专业划分得太细,在本科段要强调“通才教育”。因为社会需求多变,专业划分过细,势必限制大学生将来的就业空间;因为许多大企业对员工都要进行岗前培训,更看重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因为企业的产品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保优势,因此,产品转型和员工换岗将变得比较普遍,专业过于具体或技能过于单一,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二,高等教育要强调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要注意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潜能来培养人才,注意拓展和完善大学生的智能结构。今后的教育将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其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第三,教学形式应该多元化,并贴近实际。高等教育是为了大学生将来有更大的发展,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尽快成才,应该是高校甚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锻炼动手能力。譬如,一个综合性大学既有社会学专业,又有高等教育学专业,还有与人力资源研究相关的专业和机构,那么,完全可以让这些专业的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必要的课题研究,为学校的决策提供依据。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