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五个特性

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五个特性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必须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本文从五个方面谈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为成长,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释放出应有的正能量。情境创设的针对性是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因人、因时、因地、因教材而异。首先,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遵循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内心要求,尊重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其次,教学情境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设计、选择。

徐国文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政治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适时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必须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本文从五个方面谈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为成长,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释放出应有的正能量。

关键词:真实性 针对性 趣味性 启发性 情感性

课堂教学中,“情境”是一种共同学习的环境、氛围;教学情境,包括情感情境和学习情境。当教师和学生因为关注一个共同的话题而走入课堂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种基于共同学习的“情境”开始形成。课堂教学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活动,这种围绕“情境”建构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真”是前提——创设的情境要真实可信

肖川教授在《完美的教学》一文中说:“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真诚的教学,能激发师生在课堂上的真情实感,从而使课堂真实起来。所谓真诚的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真实性。对于情境教学而言,创设情境的材料应真实、有效。材料的选择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需求,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形成真情实感,感受理论学习的真实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进行《文化生活》模块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时,笔者以世博会为题材创设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在筹备和举办世博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严谨科学的实干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保证了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也必将促进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用PPT展示上述文字,营造学习氛围,感受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意义。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学会了运用知识。

“实”是基石——创设情境要针对实际

情境创设的针对性是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因人、因时、因地、因教材而异。首先,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遵循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内心要求,尊重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只有针对学生实际创设的教学情境,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获得知识、启迪智慧、促进成长。比如,我们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可以关注学生所切身经历、参与过的经济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将生活中所发生和经历的“素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其次,教学情境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设计、选择。创设的情境只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激发情感的载体。因此,情境创设要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实现价值引领,有助于达成三维目标。比如,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对比较复杂的政治现象、政治问题进行选择,尤其是要注意我们所使用的教学素材的学科价值和政治导向,引领学生从理性的、科学的、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能力的角度走进政治生活。

“趣”是调剂——创设的情境要生动有趣

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能使教学内容化枯燥为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能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使教学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慑力和感染力,让学生难以忘怀。

在《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二单元第六课“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教学时,笔者首先和学生一起回忆“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老牛说这条河河水很浅,只没膝盖;小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前几天它的同伴还淹死在这条河里了,弄得小马无所适从。在妈妈的鼓励和劝导下,小马勇敢地蹚过了河,结果是: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在重温了童年时代的故事后,依据童话中的对话,提出了引起辩论的问题:我们做一件事情,常常面临着两难,有人说“不知道能怎么去做?”也有人提出来“不去做怎么能知道?”在座的同学支持哪一方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小马过河》的故事充满了童趣,教师依据故事进行的设问富有启发和哲学的思考,这一堂课的教学,在这样的情境中顺利展开,使学生较好地从“知道”与“做事”、“知与行”的关系中逐渐地深入到对实践与认识的哲学思考中,实现了从生活经验到哲学思维的提升,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既要考虑生活性,也要注意趣味性,这样才能充分点燃学生参与的热情,才能像“磁石”一样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和探究,实现学生的自为成长、全面发展。

“启”是归宿——创设的情境要启迪智慧

在进行《生活与哲学》模块的“价值与价值观”教学时,笔者一开始就通过PPT给学生提出了两组很有意思富有启迪的问题:

第一组:

1.一件衣服值不值得你去买?2.一处美丽的风景值不值得你去游?3.一本书(电影)值不值得你去看?4.一首歌(音乐)值不值得你去听?5.一个人值不值得你去爱?

第二组:

1.什么样的衣服值得你去买?2.什么样的风景值得你去游?3.什么样的书值得你去读?4.什么样的歌值得你去听?5.什么样的人值得你去爱?

在学生对这两组问题进行讨论、比较之后,教师引导大家一起分析得出结论——“第一组,我们考虑的是这些事物有没有价值,第二组,我们关心的是这些事物对于‘我’有没有价值,然后决定‘我’是否取舍。我们把第一组所涉及的问题,叫作价值;把第二组所涉及的问题,叫作价值观。”通过这样一类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逐步走向了对于人生价值问题的思考。

“情”是升华——创设的情境要富含情感

在进行《文化生活》模块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时,笔者在课堂结尾播放了歌曲:《感动就行动》(杭州首届平民英雄主题歌)。伴随着音乐,教师满怀激情地说:“正如歌中所唱的,感动就行动,把爱的种子播种,让心更近、人更亲、情更浓!感动就——”学生齐声回应:“行动!”通过播放歌曲,烘托气氛,伴随着音乐,教师满怀激情地表达,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激发学生“学英雄事迹、做有道德的人”。

在进行《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矛盾是对立统一”教学时,笔者和学生一起朗诵了艾青的《光的赞歌》(节选):每个人的一生/不论聪明还是愚蠢/不论幸福还是不幸/只要他一离开母体/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通过诗歌朗诵,师生之间实现了情感的交流,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与统一。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够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生动的事例树立榜样,用真挚的情感渲染课堂,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读懂学生的内心,以情感的交流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走进情感空间,去感受和品味人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陶冶情操,分享成长。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生命激情,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内在的成长力量的教育。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需要为基础,贴近学生实际,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为成长,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释放出应有的正能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