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如何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提供的三则案例均运用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真实的情境脉络。由于多媒体能实现图、文、声、像并茂,因此在创设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案例3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绚烂的樱花、了解樱花前线、参与学习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以某一生活现象作为情境,将这一生活现象转变为一个地理问题,再将地理问题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可见,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意义构建及知识迁移,而多媒体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4.如何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如何将“惰性知识”激活,使其不再仅仅为考试服务,而成为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工具,创设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是有效途径之一,而多媒体技术在这一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下面提供的三则案例均运用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真实的情境脉络。

案例1:“巴西”教学片段

片断1(引入新课):视频滚动播放巴西足球狂欢节的画面,并配以欢快的桑巴舞曲,屏幕的左右上角分别为巴西国旗和国徽的图案。

教师:这画面大家熟悉吗?是哪个国家?(生答)

教师:巴西可是个风情独特的国家,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独特的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片断2:巴西南北部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师:巴西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现在让我们跟随向导到巴西去游历一番,好吗?

视频播放一段以游客身份叙述的画面。

游客的叙述材料:我们到了第一个地方,这里既潮湿闷热又幽深黑暗,数以万计的林木为了抢夺阳光都拼命向上,长得高不可攀。藤蔓像大蟒一样死缠住大树干,挣扎向上,直冲云霄,力求一睹阳光。一些美丽的附生、寄生植物密密匝匝地聚生在高高的树巅,许多树木长着用来呼吸的气生根,这些气生根匍匐在地面犹如长蛇一般。丛林深处传来阵阵低沉的声音,向导说这声音可能是吼猴或美洲豹发出的。

渐渐地靠近河边,向导告诉我们这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大的河流。我们泛舟河面,河面上有一种大圆盘似的植物叫王莲,是世界上叶子最大的植物,直径有一米以上,浮力很大。突然,向导大叫“小心!”原来,水里有大鳄鱼、水虎鱼、电鳗等动物。特别是水虎鱼,个头不大,仅50厘米,但牙齿锋利,且凶残成性,比海里的鲨鱼还可怕。向导曾目睹它猛咬船上的镰刀,钢刀爆米花般地纷纷碎裂开来。最令人生畏的还是丛林里的蟒蛇、毒蜘蛛、蝎子和食肉蚂蚁,难怪有人称这里为“绿色地狱”,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接着我们到了第二个地方,这里是广阔的大草原,除了孤零零的一些树,到处长满了茂盛的青草,草原上热浪袭人,又热又渴。真糟糕,忘记带饮料了,“别着急。”向导说着把我们带到几棵瓶树前。原来,这种瓶树又叫纺锤树,大肚子树干里能容纳许多水,据说最大的瓶树主干直径有2.1米,能储存两吨多水分。向导用小刀在树干上挖了个小洞,水就流出来了,乐滋滋地痛饮一杯,顿时浑身一阵清凉。

教师:刚才我们去了a、b两个地方(附图),谁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里?是什么景观吗?(生答)

片断3:结束部分

视频滚动播放整节课出现过的精彩图片画面,配以欢快的桑巴舞曲。

教师(小结):多巧妙的构思,多精巧的建筑啊,这是巴西的能工巧匠们智慧的结晶。

正如巴西人所乐意承认的那样,巴西是幸运的,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伴有可爱的蓝色海湾,在山陵中有黄金和蓝宝石,在江河中有大自然撒下的钻石。它拥有免受飓风和地震袭击的有利位置,以及能生长任何一种你能想象出来的果品的土壤。然而巴西人更乐意承认的是“巴西最有价值的财产是巴西人民”。正是勤劳而勇敢的巴西人民使巴西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急流险滩,创造了“巴西经济的奇迹”,使巴西成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让巴西人民尽情地狂欢吧,也让我们在这欢快的桑巴舞曲中结束今天这节课。

(案例来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江红设计)

案例2:“黄河”教学片段

教师:请同学们读中国干湿地区图,黄河流经的宁夏平原属于什么干湿地区?

学生:宁夏平原属于干旱区

教师:请你们想象一下那里应该呈现怎样的景观特征?

学生:应该是比较荒凉的荒漠景观吧。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宁夏平原的景观图,你能想象地处干旱区的宁夏平原呈现的是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观吗?

学生:发出一片惊叹声……

(案例来源:南京市伯乐中学杨平设计)

案例3:“日本南北温差大”教学片段

在学习日本的气候特征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日本南北气温差别大的特点,教师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樱花图片,然后阅读“樱花前线”的材料,并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再通过阅读“日本1月气温分布图”,联系日本大陆轮廓呈南北延伸的特点,使学生理解由于纬度差异导致日本气温差异大。最后再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课件显示北九州、名古屋、东京、札幌几大城市的位置)小明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要去日本拍摄樱花的照片,他应该先去哪里,后去哪里?

(案例来源:江苏省吴江市中学谢元丽设计)

情境是渗透在任何学习过程和迁移中的潜在影响因素。适宜的情境可以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促进理解和记忆的保持,有利于学习的强化和迁移。先于学习事件的情境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动机、需要、认知准备和情感等因素。学习中的情境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理解、态度、方法等种种因素,帮助学生认识如何从愿意学习转变到善于学习,即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多媒体能实现图、文、声、像并茂,因此在创设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案例1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音乐、图像等方式,营造声画并茂的效果,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好像就在眼前,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也感受到了巴西高原与亚马孙平原迥然不同的景观。为学习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相关研究表明:与抽象的、静止的信息相比,学生在感受形象的、动态的信息时,大脑皮层更容易兴奋,引起的表象更为丰富,思维更活跃而有想象力。有经验的地理教师善于将抽象的地理概念、现象、原理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一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时,可以通过呈现当地的特殊植被、典型服饰、不同的生活方式等学习材料,使学生不是直接面对抽象的符号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2中,教师先让学生阅读中国干湿地区图,了解到宁夏平原处于干旱地区,再让学生想象那里的景观,最后通过多媒体呈现宁夏平原江南水乡风景的景观图片,这与学生预期的想象形成极大的反差,学生必然由此产生认知困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促使学生兴趣学习的策略之一是超出预期策略,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处理教学内容,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3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绚烂的樱花、了解樱花前线、参与学习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以某一生活现象(樱花前线)作为情境,将这一生活现象转变为一个地理问题,再将地理问题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教学过程从学生欣赏樱花图片开始,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通过情境与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情境—问题—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的地理原理知识,但是最常见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直接提问学生“为什么日本气温南北差异大?”这样的提问由于脱离实际生活情境,地理知识就显得枯燥而不鲜活,也不利于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蕴含地理原理的生活现象。可见,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意义构建及知识迁移,而多媒体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过对案例1、2、3的分析,在多媒体创设情境方面,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点行动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让学生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