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境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任务是组成经济权益调查委员会,调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丧失的经济权益。从历史教育目的来讲,情境创设有助于评估并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难以言传的情境中,一份深深的历史感悄然浸入学生的心头,学生将会若有所思、若有所获。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再现历史、培养能力、建构认识三个方面。

从历史学科特性来讲,情境创设有助于将抽象的历史具体化。历史具有一次性的特点,逝去便不会回头。后人要认识历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将它还原。但历史浩如烟海,师生时间有限,原原本本的复原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因此,创设一个内涵丰富的典型教学情境,高度浓缩历史事物某些方面突出的特征,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二毛回忆录》

深圳市某中学的唐老师在《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经济》一课中,创设了二毛这个虚拟的人物,并以《二毛回忆录》贯通全课。二毛,广东香山人士,生于1840年2月14日。《二毛回忆录》有四段。第一段是1842年,他听省城读书的哥哥说:“清政府和洋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很多权益。”学生的任务是组成经济权益调查委员会,调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丧失的经济权益。第二段是1850年,二毛哥哥“想到省城做生意,开一家布料店,但他不知道是卖洋布好,还是卖土布好。于是他专门去做了一个市场调查”。学生的任务是扮演市场调查员,调查洋布与土布的销售情况。第三段是1860年,二毛哥哥“最终还是开了一家卖土布的小店,其中有好多布料还是我母亲亲手织的。这些布匹一开始卖得不错,可是进入60年代后,情况有些不同了。越来越多的洋布涌入中国市场,而且便宜得很,人们开始选购洋布,土布卖不出去,哥哥破产了”。学生的任务是探究二毛哥哥破产的原因。第四段是1872年,二毛家人听从容闳的劝说,使二毛赴美留学,“先是在哈特福德高中就读,后来又进了耶鲁大学经济学系。虽然在美国多年,但我无时无刻不思念自己的祖国。我毕业论文的题目就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生的任务是帮助二毛完成他的毕业论文。

【课例评析】

一般而言,经济史要靠数字说话,没有生动的人物,缺乏曲折的情节,老师不爱教,学生不想学。但唐云波老师别出心裁,以二毛及其哥哥的经历为线索,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权益的丧失、自然经济的韧性、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的困境等主干内容一网打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二毛同呼吸共命运,急其所急,想其所想,不知不觉就深入历史,学习效果奇佳。

从历史教育目的来讲,情境创设有助于评估并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一个或多个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评估与发展同样如此。学生在解读历史情境的过程中,总是暴露出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水平与倾向。

《为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史料》

北京某中学的张老师在《史料中的全民族抗战》中,布置了这样一份作业: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决定闭馆重新布展,将补充一批反映全民族抗战的新的文物资料。请每位同学为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一件反映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资料。主题范围:关于国内正规军、非正规军、青年学生、妇女、学者、艺术家、僧侣、市民、资本家、工人、海外华侨等各方面社会群体的具体活动。

时间范围: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胜利。

形式多样:一则故事,一张图片(文物图、漫画等),一个实物,等等。

内容呈现:对你选择的历史资料撰写200~300字的说明,要点包括该资料设计的历史背景、主要信息、历史价值或教育信息。自拟题目。

【课例评析】

为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一件反映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资料,这就是一个情境。这个情境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什么叫全民族抗战?什么材料最有说服力?在判断和选择、说服自己和感动别人的过程中,学生比较分析、理解判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将会暴露无遗,使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可能。

从教育学理论来讲,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历史认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任由教师在上面涂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同化或顺应所学知识,以达到意义建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的建构创造一定的条件,如知识的衔接和情感的共鸣等。

《冷战结束》

上海市某中学特级教师李老师在讲到冷战结束的时候,特意精心准备了这话,渲染出一个历史情境:“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国旗悄然在克林姆林宫上空徐徐降落,它似乎带着无奈与遗憾、不甘与挣扎诉说着什么。此时,离苏联成立69周年还差5天。寒风中,只有几个匆匆过客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场面。一个曾经令人类震撼的帝国大厦就这样在历史的无声地消失了……”

在同一节课中,李惠军老师满怀深情地说道:“当人类步入第三个千年的时候,当2000年零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刻,全人类都在期盼着世界的和平。然而,就在100年前,善良的人们也怀着同样的心情,聆听那1900年元旦的钟声。生性乐观满浪漫主义的法国人,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章:“2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科学将赋予我们行为的准则。我们希望抚育了我们的19世纪,把那愚蠢的仇恨、无聊的争斗和可笑的诽谤统统带走,抛进世纪的无底深渊。”但是,20世纪带给我们什么呢?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把战争推到了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的极端界限,战争向无极化方向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的话,那么,也许我们会有些许的侥幸,冷战兴许是人类理性和冷静的表现?然而,人类战争并没有走向消亡!人类何时才能消灭战争呢?”

【课例评析】

李老师寥寥几语,就勾勒出一幅意味隽永、发人深省的历史场景。是惋惜?是惆怅?在难以言传的情境中,一份深深的历史感悄然浸入学生的心头,学生将会若有所思、若有所获。李老师用心、用情、用理去体验和感悟,创设出“通脱而不空疏,精致且至博大”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泛起点点涟漪,带来学习的灵感和精神感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