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高效小组合作型思想政治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打造高效小组合作型思想政治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但是,目前在思想政治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而进行科学的分组、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主题、明确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定位等都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中适应和发展作准备。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是发展中学生主体性的良好教学形式。

朱秀梅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作为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思想政治新教材,给我们呈现出了“求实、求新、求活”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但是,目前在思想政治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而进行科学的分组、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主题、明确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定位等都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小组合作 探索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中适应和发展作准备。通过合作交流,不仅能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和能力。

构建科学的合作小组

首先,必须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可考虑两方面:一是争取小组间的零差距,做到每个小组实力相当;二是组内成员的异质互补,就是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

在我所任教的213班,共有54名同学,根据“同质与异质相结合”的原则,共分为9个小组,每小组6人。设小组长1人,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等;副组长1人,配合组长完成各项工作;汇报员1人,负责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向老师汇报,或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监督员1人,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做好记录。这样,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合作中各司其职,这些角色定期进行轮换。同时每个小组还自拟个性化组名。

选择恰当的合作主题

合作学习的内容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学习任务,也即学生遇到的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认知学习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研究哪些内容真正适宜让学生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目标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主题。

(一)钻研教材,挖掘主题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离不开教材,但也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在对教材有效挖掘的基础上,找寻促进学生发展的亮点,拓展合作学习的主题。

比如,我在讲“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框中“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这一内容时,采用创设情境,挖掘出合作主题,让学生在合作体验中自动生成知识点,具体如下:

萧山的花卉苗木是我们区的一个特色产业,很多萧山人靠种植花卉苗木而发家致富。今天我们也要成立一个虚拟的花卉苗木公司,来感受一下商场的风云变幻并经营好这个公司。

小组分工:推举一名同学为“董事长”,课代表为“市场营销部主任”,其他同学分组为公司的智囊团,为公司的经营出谋划策。

(二)整合教材,重构主题

教材只是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在需要重新整合,从而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重新整合的方式包括文章结构重组和教学内容模块(单元)重组。文章结构重组是指思想政治课程教材很多章节对具体概念、观点、原理、规律的论述都是先结论后事例,我们可以颠倒顺序,引导学生先质疑结论,就事例开展小组讨论或交流实践,然后总结概括,得出结论。如高一《经济生活》中第四单元中第一框的“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与第二框中的“宏观调控”就可以组成一个专题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对这两块内容进行整合并展开学习交流。

(三)贴近生活,开发主题

“生活即教育”,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主题。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时,可以结合学生在教材、报刊、网络媒体和生活中亲身经历或感受的正反事例开展小组专题活动或社会实践。尤其是要利用好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探究”,教学中也可以创设各种生活情景,提供各种体验,引导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产生兴趣、感动和疑问,并从中进发思想的火花,最终明确学习的内容与实质。

比如,讲《经济生活》第6课“投资的选择”时可以结合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创设情境,让学习小组分别提供一个投资理财的方案,由汇报员向全班同学汇报本小组的投资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并结合教师引导,最后概括出投资的原则。

启用多样的合作类型

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是发展中学生主体性的良好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类型。

(一)小组讨论型

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这一教学形式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即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和指导小组成员展开讨论,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

小组讨论型又可分为三种方式。

1.自由发言式

即人人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全班充满争论的氛围。比如我在讲“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时,借助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的中美关系变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时政知识畅谈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因素”的结论。在各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引导和总结,教学目标和任务在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广泛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完成。

2.轮流发言式

这一方式就是让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可以在“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这个环节中安排这一讨论形式。如我在教学“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时,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不同商品价格变动时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于是各组同学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这一讨论形式不仅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此外,对于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某一知识,教师也时常采用轮流发言式,旨在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发言而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3.连锁评价式

即令学生小组面对一个中心问题,先由一人发言,然后由他本人请组内一个同学补充,若未完成,依次接续。比如,自主独立做好一个主观题后,准备在全班讨论,组里同学回答不全面时,就请本组同学加以补充。这样一来,不仅评价和督促了个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一帮一”讨论型

每组既有优秀生也有学困生,那么如何让学困生也能在小组里占有一席之地呢?就必须有人去帮助、指点他,这个任务就落在了优秀生身上,从而形成一帮一的讨论类型。这样优秀生带着学困生学习,减少了学困生学习的困难,提高了学困生学习成绩,使之不断进步,同时弥补了教师对学困生无法一一纠正的不足,同时又帮助优秀生巩固了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办法。

我在班级进行小组分组时就对学生学科成绩做了全面分析,尽量做到“以优带劣”。比如,“力争上游”小组的6位同学中,陈某各学科均衡,成绩优秀,可以帮助组内的任何一名同学;舒某数学成绩特别优秀,但英语问题较大;徐某语文和英语有明显优势,但数学较差;汤某数学和文综较好,但英语较差;戴某英语和文综较好,但数学较差;王某各学科都较落后。通过“一帮一”把存在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的学生组在一起,不仅在课堂讨论时充分发挥以优带劣的作用,在平时学习中也起到带动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种方式对组内学生的成绩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小组长轮换型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他有很大关系。但我们不提倡小组长“终身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于是我让每个组的每个同学轮流担任组长(随学习内容或任务的变换而变换)。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