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发展与探索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发展与探索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新课程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社会等场所,凭借教材、报刊、文学、影视、新闻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有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见解,独创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发展与探索

魏成铁

为了“桃李满天下”的荣耀,怀着一颗无怨无悔无私无彷徨的心,“嫁”给了教育事业。总是用心良苦,躬耕于三尺讲台,希望洒一片心去,报得三春晖来。当我们背负师道尊严的枷锁,高高在上之时,把教学变成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育似乎就出了问题,学生因畏惧而学,因学习任务而学,何来动力可言?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新课程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与沟通。在此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发挥个人魅力,运用各种活动形式主导“磁场”的创建,激发学生情感态度里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生发,以此提升教学的成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可当学生仅仅为了通过升学考试而学习,其动力来自于个体生命的外部,是一种游离与于心灵需求的外部动力。压抑而又痛苦,如何使之转变为一种洋溢在胸中的内驱激情,使之成为求学创业所必备的内部动力,从而形成心灵渴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新的课程标准为新的教育理念准备了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教学时空,语文教学又是快乐的而又多情的,何不尝试做崭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和学生一起启动师生情感磁场,赏学海波飞浪过,看教坛云卷霞舒,放开架子,领着孩子们舞动青春,激发无限的潜力,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成效。

情感投入对高效课堂的形成非常重要

扬雄在他的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长久以来,我们的学生,天生又具有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开始喜欢这个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并且会努力把它学好。关键是怎样才能让学生亲你、爱你、敬你、信你。教师在寻找方法时,不妨向现下的流行明星们取取经,发挥出语文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修炼为学生心中的偶像,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喷薄而出。真情:这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无论是课上的知识情感交流,还是课下的思想交流,教师都必须对学生充满一腔真情。情真才能感人,情真才能动人,任何虚情假意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只有情真,才会赢得学生的信赖。一句贴心话,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真诚地赞美,一个安抚的动作,都可以是教师表达真情的方式。

热情: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个人只有对工作充满了热情,才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个教师也只有对教育工作充满了热情,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而教师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势必会感染学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激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生活对工作充满激情,时时刻刻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他能够挖掘出蕴藏在每篇课文中情感,并引导大家去体会。这种激情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内在的充满张力的,即应保持含蓄的有节制的奔放,决不能滥用,更不能夸张、张狂或嚣张。它应该像中国的太极拳一样,刚柔并济,阴阳协调,既能收的拢,又能放得开。教师应该是一副热心肠,一片冷静心。他的热心肠会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进而师生交流达到默契和谐;他的冷静心会让他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他都会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确保上课时充满激情,以求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具备了真情、热情和激情,才可以保证教学工作是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的,才可以在教学中适时、适当的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导引学生向往健康向上的情感,人之初,性本善。先天的东西,如果后天不加以培养,也会慢慢泯灭。情感也是如此。培养健康的情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一个人的生死全过程。青年阶段,人的心理生理未完全成熟,人生观正在形成,社会风气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因此,这个时期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社会等场所,凭借教材、报刊、文学、影视、新闻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教师可利用描写祖国优美山川和叙述祖国悠久文明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带领学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利用文学中描写亲情和友情的文字,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并珍惜亲情和友情。可利用影片,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他们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利用“名人”的经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勇于探索,勤奋学习,超越自我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凡一切有情有感之文、之事都可为我所用。

煽情让学生产生向上的欲望,鼓励质疑问题,培养精神,“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朱熹的这番话可称至理。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有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培养质疑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学生由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我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例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先鼓励学生读题质疑:“爸爸和花儿指什么?”“爸爸的花儿落了,指什么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哲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我都给予肯定。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从“敢问”到“善问”又是一个飞跃的过程,教师要不断为提高质疑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思路,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刚开始时,大多数学生只是从字、词方面考虑。但只要老师循循善诱,学生质疑就会越来越有质量。

运用多种释疑方法。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许多老师认为当堂对问题给出一种明确的回答才是好的释疑方法,其实,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自己没有发挥讨论的空间。在释疑的过程,老师不可包办代替,一般问题可指导学生查工具书解决;关键、重点、难点的问题,可组织学生讨论,最后老师作适当的讲解,纠偏和点评。总之,质疑应让学生自求得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见解,独创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课堂无须将所有的疑点一一解决,而应给学生留下思维,再质疑的空间。如学《黄河颂》一文,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什么黄河是伟大而又坚强?为什么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黄河这里发源?”我没有马上给学生解答,而是让学生去查阅有关的资料和访问老人长辈来找答案,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精神。

所谓“煽情”是指教师采用种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他会根据主观需要采取不同的态度。肯定态度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否定时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煽动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情绪低落时,要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情感,产生学习的热情;情绪过于高涨时,要适当压制,不要使之嚣张。

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热情。其次才是利用教材中的有情有感之文,去煽动学生向往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一切情感情操,摒弃那些消极颓废、消磨意志的思想观念。教师还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节日、时事、身边要事煽动学生处于休眠期的情感,或强化某种情感。“九一八”“一二九”借助回忆历史,煽起爱国之情;利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煽起学生投身生活,勇于竞争的豪情,利用身边的先进人物的实际,煽起学生勤奋上进的热情。

帮助学生调节好情感,人的情感随时都会变化,而不同的情绪情感会对学习、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消极地、不良的情绪情感会使人消沉、萎靡不振。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学生保持一份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感,从而更好的学习。在学生对学习厌倦时,要引导他们“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重新塑造自我;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要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当学生满足于目前成绩时,要告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要教育他们要持之以恒,要坚忍不拔。

成功的导入助推课堂的成功

人们都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身为教师,我们走进教室,站到讲台上,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什么样的开场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课产生兴趣。好的教学导入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双方轻松而愉快。

温故导入技巧。即以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从而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古代诗歌四首》这一课时,我先提出问题:在我国的唐、宋、元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好?让学生自我复习唐诗、宋词、元曲等诗歌常识。然后我便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们中的代表——四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从而引入新课。又如:《理想》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谈一谈自己曾经的理想和现在的理想,然后顺理成章引入新课。

当然复习旧知识的导入方式重在恰到好处的选用与新课内容关系密切的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而且易于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情境导入技巧。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我们教师在导课时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教材内涵。如:《七步诗》在导入时,我用动画作背景。画中一口大锅,锅中煮着豆子,锅下烧着柴火。然后配上《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七步诗音乐。忧伤的音乐和形象的动画让学生了共鸣。又如:《最后一课》在导入时,我们放一放我们自己的祖国当年国土沦丧,受外敌入侵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爱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情感。然后说: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在外敌入侵祖国时的法国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从而进入新课。

要使学生在导课时进入教师预设的“圈套”激发情感,教师就要成为好的编剧、导演及演员。

设疑导入技巧。这也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方式。它通过教师提出一些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学生已经了解的问题,激发起学生想要了解该问题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如:《皇帝的新装》开课时我们可以提出:皇帝的新衣服是怎样一件漂亮的衣服呢?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去边读边猜。又如: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可以问:这个题目要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引入新课,可谓水到渠成。

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有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往往一个好的问题也是一个好的导入。

故事导入技巧。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如:在《世说新语》两则这一课的教学之前,讲一讲“王戎识李”的故事,然后道出故事出处《世说新语》,从而引入新课。又如:教学《论语十则》时,可以讲一讲“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历史故事,从引起学生对论语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轻松进入了新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有时可以用幽默的故事导课,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导课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不过故事导入要注意几点:一是故事与新课内容要有紧密联系。二是故事本身生动有趣,对学生有启发性。三是语言要精练,故事短小精悍,用时不宜过长,以免喧宾夺主。

应变导入技巧。有时在上课之前,突然发生或出现了有利于设计导语的事情或情景,我们应该随机应变,充分利用,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上《童趣》一文时,学生在上课之前正聊着小时候的趣事,这时我们不妨就从他们的谈的话题“儿时趣事”说起。聊聊小时候的趣事,很自然地就引入了新课内容。

不过应变导课并不是常用的导课技巧,它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机智灵活、把握时机、因势利导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技巧讲求的是“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紧紧吸引住,后面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不同的导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在导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首先是针对教学实际内容设计导课,使它与教学相辅相成,不脱钩。其次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的差异程度。二是具备启发性。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三是力求新颖性。只有创新的导入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课文内容。四是注重简洁性。简洁的导课能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莎士比亚也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导课设计好了,教学时能产生良好的积极的“连锁反应”,因此,一个好的导入技巧在课堂教学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学生健康的、持久的情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耐心、细心的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学生处在一个平和的心态,拥有健康向上的情感,对生活充满信心,不怨天尤人,懂得进取之时,那他离成功就不远了。

教师的模范作用不可低估

事物的内容决定着事物的外在形式,但内容必须通过外在的形式加以体现。由此,教师的内在素养也只有通过外表形象才得以表现。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分子,客观扮演着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社会角色。学生初接触教师时,会形成一定的好感或厌恶感,这类感觉的产生,极大部分取决于教师的外表形象。一个温文尔雅、形象端庄、穿着得体、干净利索、充满书卷气的教师很容易使学生对他产生好感和信任感,甚至有盲目地崇拜感。学生一旦确立了这样的思维定势,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对他所传授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缩短彼此的距离,增加师生的接近度。教师必须利用为人榜样的角色强调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潜移默化,挖掘自身优势,创造差异,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

扎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能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假如处处都可能看出你的不通专业,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得不到什么。”这是善意的忠告。有一个熟悉的故事,母蟹对小蟹说:“你不要横爬,为什么不直着走?”小蟹答道:“妈妈,请您亲自教我怎样直走,我将照着你的样子走。”可母蟹根本不会直走,于是小蟹说她笨。是啊,教育者自己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才能去教导别人。

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要培养全面发展而又有特长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担负这项神圣使命的老师,自身无疑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要学有专长,具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否则,如果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基本功不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捉襟见肘,洋相百出,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以激情感染激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激情感染着激情,一个教育者的真诚的宗教心情会在学生身上激起同样的心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类似的话,“真正的教育能手是满怀激情地讲课的”。“喜怒哀乐愁、悲欢离合意、酸甜苦辣咸”语文课堂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文本样式,教师应真正进入课堂情境,教师能与文本与学生的喜而喜,与文本与学生的悲而悲,在文本师生“三情相悦”的氛围中,教师与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姿势共鸣”,会更多一份默契,成为推进教学的动力。就像弗洛伊德所说的:“没有一个凡人能不泄露热情,即使他的嘴唇保持沉默,但他的手指也会喋喋不休地泄露天机。”老师应似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携饱满的情绪,以情传情,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不断地把语文课堂推向高潮,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爱方有激情,眼睛里有光、有韵、有神,发自内心。浓浓的情感与学生与文本撞击出的思想的火焰,才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

如:诵读曹操的《观沧海》应豪情满怀,让学生感受到一代风流人物的雄心壮志;讲解《安塞腰鼓》不妨用语言慷慨激昂地敲响雄浑震荡的鼓点;和学生一起在千年的唐风宋雨中,看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在斜阳余晖下,品情意绵绵;在古道长亭外,听文本优美的呼唤。在“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中沉醉于李清照国破家亡时的凄美;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洒月”中为苏轼壮志难酬而悲愤;在“流水落花春去也”唏嘘于李煜际遇的浮浮沉沉;在“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中陷落于杜牧的一往情深……饱含深情地在学生心中再现“我的叔叔于勒”“那张又老又穷苦,满面愁容,狼狈不堪的脸”和“一只满是皱纹的老水手的手”的形象……让学生懂得去爱,懂得去恨,懂得自己的责任,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积极、正直、健康向上的感情的种子。充满激情地拥抱生活,对人、对物、对这个世界都充满爱心。把对生活的爱恋流淌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铭刻在脑海里,滋润着他们五彩缤纷的人生。

点亮美学的眼光,“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语文学科本身就散发着浓郁的美的艺术魅力。在追求教学成绩和即成效益下的“灌、填、喂”的填鸭式教学,把语文课变成了一帧模糊而黯淡的黑白照片,陈旧而沉重。而语文课堂必须是美的,该有对学生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该是一座看风景的平台,让学生坐在里头如沐春风。而教师是充满个性的魔术师,为学生点亮一道道的风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美育磁场,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正视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创新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了解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还要有相应的对策,即要从多渠道、多角度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是引领学生迈进文学殿堂、领略文学领域无限风光的开端,要让学生们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并被深深地吸引住,阅读是关键。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情并茂、文质兼美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是学生感悟人生、学会生活、完善人格的重要的素材。鲁迅先生就曾把文学比作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给人间的圣火。然而初中语文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不少教师常用条分缕析,切块而“食”的教学方法,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漠视阅读主体,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

前不久,读到我校初二学生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个“你”是谁呢,就是“语文”,他说“语文,你在初中校园里似乎并不得宠……本想从你那儿找出一点乐趣,你却给我平添许多烦恼……语文,我渴望你身上的灵气和雅趣,而不是晦涩和艰深”。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然而我们还是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他来自学生的内心,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状况还是值得进行研究和改进的。虽然我们的阅读创新教学不断改进,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

应试的教与学,作为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为基本任务的初中阅读教学,经常以应试为目的,凡是同中考有关的文章就进行没完没了的分析,且不少教师缺少自己的思想,漠视阅读主体,不问学生的兴趣如何,只是将教学参考书上的权威分析、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情感得不到表现,优美的文学作品则被公式化的字、词、句、章的分析所掩盖。

走进农村初中课堂,不难发现,课文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和接受。喋喋不休的烦琐阐释,千篇一律的条分缕析成了我们教师顺手的教学方法,无论阅读哪篇优美的文章,都从文题、作者、背景等说起,到文章中心,再到文章结构层次,文章写作特色,表达技巧……然后完成课后练习,完成配套练习册。如果是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教者常常分析得更细致,更深刻,更透彻,而学生的听课笔记也会随之更详细,且学生的练习也会更多,负担更重。

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守旧性,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充分地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用“心”去体会,用眼睛去“看”,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这就限制了他们能力的发展,往往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获得分数。这是一种接受式学习,学生自始至终均未自主阅读,自行思考。

无法正视文本,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语文的凭借。学生借助于教材,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精神生活。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若仅仅凭借教材中有限的篇章,是难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我们知道,从知识到能力,必须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可惜,目前相当一部分初级中学的阅读教学仍死死抱住一本教材不放。教材的内容非讲透讲烂不可,唯恐不能充分发挥“例子”的作用,更怕遗漏下什么重点,这样导致学生实际的阅读量偏少,阅读面过窄。即使有一些课外阅读,也是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使课内学习的方法用不上,课外阅读的质量比较差。

多媒体使用不恰当,课改后,大家都知道上语文课要用一些课件了,但是实际上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多媒体使用不当,本应充满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既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又不能进行恰当的板书,学生只见机器不见人,教师变成放映员。由于当前语文科现成的课件很少,资料库也并不健全和普及,且大多数教师对于课件制作及电脑操作仍不甚熟练,准备一个课件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因而不可能深入钻研教材,分析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法,本末倒置,抑制了教师创造性。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课改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思维和个性发展,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许多课堂设置了活动,形式多样,但问题也不少。学生对文本只是浮光掠影地了解一下大概,就匆忙地朗读或讨论、辩论开了,还有角色表演、拓展练习,形式丰富,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活动脱离了文本,就好像一条溪流脱离了源头,精彩的奔腾几下究干枯了。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思维少了,又何来独特的体验呢?学生自己默读、思索课文内容的时间少了,又怎样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思维的深化呢?

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语文课的基本内容应该是言语形式,必须紧紧围绕言语形式的学习进行。如果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生物课、政治课,那就是语文课的迷失了。语文课可以不拘泥于文本的解读,但最终别忘了要走回文本。

语文教学就是发掘美的工作

语文课本上的经典作品之美无处不在,承载着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润物而无声。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美;朱自清《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的风光美,苏轼《水调歌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情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结构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有语言美……把这些美充分挖掘出来,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得到享受和喜悦,本身就是一种美。因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地感悟文本的美,在阅读中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的人性美,在体验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生活美,在诵读中饱览作品的自然美,在品味中学习作品的语言美,在阅读中深刻感受作者的人格美。去擦亮学生“爱美”的心灵和“寻美”的眼睛。

情境之美挖掘出文本的美后,还要营造与文本和谐的审美氛围,真正做到润物无声,这一点,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装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导语妙用——愉悦美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上课伊始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精心设计导语,这样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而且还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精妙的导语如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以勃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迅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点投入到文本学习中。我们语文课的导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导入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让学生演一演。也可以是一段相关的视频,如教学《大雁归来》,就可以截取纪录片《迁徙的鸟》的部分视频作为导入,不用过多言语,大雁划过天际的鸣声在教室里回荡时,学生的心便已吸引了过来。还有教学悬念作文时,就可以用麦当劳的广告了,那小孩子一颦一笑的表情相当具有说服力。它可以是用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结合一幅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再配以相当的音乐来营造,如教学《吆喝》时,就可以配以老北京的胡同、老北京的风味、老北京人等图片和《北京土著》、《京韵悠悠》等音乐,以下面的语言导入“曲折的胡同、幽深的四合院、代代相传的老字号……这就是北京。有人说在北京住上一辈子,也读不完它的历史;也有人说,只要在京城胡同遛上一圈,就等于逛了一回民俗博物馆。北京的特色就两字——京味儿,可北京的风情讲起来,那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可不,提起北京人的那张嘴呀,不但能吃、能喝、更能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这段导语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老北京的场景,它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审美活动的兴趣和对文章中人物的探究激情,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伴随着教材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得到了美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诵读、美读——以声传情二、阅读教学的创新

“创新精神”的内涵包括人格因素、智能因素。人格因素包括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感情,坚强的意志,独立自主的性格,经受挫折和打击的承受能力等等,智能因素包括思维的开拓性、灵活性、独创性、流畅性和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科学知识等等,上述这些是我们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目的,努力的方向。

在《万紫千红的花》的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创新思路,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作者在说明昆虫对花色的选择写道:“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欢黄色,而喜欢红色和蓝色。”这一例子符合生活实际吗?从蜜蜂采集活动看,仲春时节,长江以南尽染黄色,只要是晴好天气,蜜蜂就嗡嗡地忙碌于油菜花“黄海”之中,怎能说蜜蜂“不喜欢黄色”呢?这就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从而运用感性材料来验证课文,获得超越作家认识的科学结论。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也是阅读教学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手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领略文章的情感意蕴。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文中的人、物、景、情跃出纸面,形成立体思维,从而感受作品的美。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思乡名作,教学中,我先放朗读带,师生共同欣赏专家精彩的诵读;然后再配上音乐,学生自读;再指名朗读,辅以适当的点拨;然后要求学生能够把诗歌中的每一个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朗诵比赛。这样,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和乡情美,陶醉在诗歌所创造的美的世界里。一节课,书声琅琅,此起彼伏,学生情绪高昂,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美读不仅事半功倍,更是美的熏陶!在当前执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诗歌教学的目标有这样一些表述: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于是,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某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把这个目标解读为“读读背背”。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诗歌教学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读出文采,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读来回味无穷。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读出美德,中华礼仪之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重视道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诗言志,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在古代,爱国往往与建功立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代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读出美感,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歌注重锤炼词句,注重修辞,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式多样,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注重平仄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反映出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中总是描绘中林林总总的形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诗歌中表现出诗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负,具有独特的情感美。

在阅读感悟诗歌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中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审美乐趣,让语文教育起到美育的作用。

综上所述,如果在诗歌教学中能做到读出文采、读出美德、读出美感,那么,诗歌教学就能走出“读读背背”的随意性误区,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

激发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技巧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据报道,台湾本土诗人余光中先生针对当前台湾部分青少年语文水平渐趋低下、作文交白卷的状况,提出要增加文言文的教学。而台湾“教育部长”不以为然。就是这位“部长”,在给已故沈谦教授的挽联中,竟有两大笑话:将“音容宛在”写成“音容苑在”;将“沈公千古”写成“沈府谦千古”。台湾众多语文教师在对“教育部长”失望的同时,发起了抢救国文运动。

这则消息引起笔者的深思。无疑,文言文作为古代书面语言,记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当代青少年,只有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科技知识,才能担当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重任。但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不能不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历验与进一步学习的体会,谈谈个人的浅见。

综合文字、音韵、训诂等知识,讲清字、词语的涵义

清朝著名小说家戴震小时候学《大学章句》,塾师说这是孔子之言,由孔子弟子曾子转述出来,又由曾子的弟子记录才保存下来的。戴震问:“您从何得知?”塾师告诉他:“朱子(熹)所言。”戴震又问“朱子何时人?”塾师答“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又答“周朝人。”戴震穷追不舍:“宋朝人怎么知道周朝的事呢?”老师不能对,让他去读《说文解字》。戴震学习了三年,就弄清了字义。并且,在后来的学术实践中,形成了由文字而通训诂、由训诂而通经学的古代书面语言诠释方法论。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能使一发即逝的语言“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早在唐朝,韩愈就意识到文字的传载作用,提出“读书宜略识字”。清人更是将这一思想深化,强调“读书贵先识字”。这里所说的识字,重在了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文字所常用,制度所常著,有习见而人猝然不能辨者。”结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常用字词的原委,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项羽本纪赞》云:“羽岂其苗裔邪?”苗裔指后代,在文言文中习见。苗,泛指初生植物,比喻小孩,进而指后代,这不难理解。裔为什么指后代呢?裔,《说文》:“裾也。”裾指衣服下面的边缘,以其下垂,引申为后代。

又如《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体现了古人的环保意识。六个字有三个难点。数,本是小学都应掌握的常用字,但因多音多义,读音与意义常混淆。《说文》:“数,计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计数为本义,因谓所计数为数。计数频繁,故为频数,又为数密也。”原来,表示计数,音shú,是数的本义。名动相因,词类活用成为固定意义,引申为数目,音shù。因计数频繁,引申为屡次、频频,音shuò,又引申为密,音cù。罟较生僻。img2,是网字的变形,本象网形。楷书中的从img3的字多有网义,如罗指捕鸟网,罩指捕鱼网。洿池,洿(wū),浊水不流。指污浊的水不流动。王筠《说文句读》:“洿、池同物,但分清浊耳。”因此,洿池泛指池塘。古人为了鱼类的生长繁殖,不许密网捕鱼。

深入浅出地讲清汉字的形音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当然,仅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应该教学生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的方法,如音序法、部首法,有条件的还可教四角号码检字法,并且讲清上下文中的词义与工具书义项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

现实生活中,政治演说、企业文化,甚至日常表达,语言简洁、精练,可收到极好的效果。而文言文中的许多名句,言简意赅,运用得当,尤显典雅,意蕴深厚。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奋笔疾书“相煎何急”。取自曹植《七步诗》,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国共两党的兄弟关系,也表现了国民党枪杀同胞的残忍和制造内讧的愚蠢,悲愤之情力透纸背。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1月21日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唐尼采访时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他经常引用古语诗文精确凝练地表达思想。2003年3月18日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提问时,温总理引用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恰到好处地阐述了自己的工作风格。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温总理引用《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了形象的注解。而在跨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连续五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核心价值观只两句话、八个字:“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楚天都市报》2006年4月5日),前一句话出自《尚书·大禹谟》,后一句出自《四书·大学》。这两句话表达了中国移动通信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的宣言:既正人德,又正物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们生活富足,关系和谐,最终达到完美境界。充分展示了一种永不止息、追求完美境界的创新精神。作为语文老师,要多读书、多看报,有条件还要上网浏览,搜集资料,激发学生读、背古诗文的兴趣。对于教材中的复背课文,不能一味地压任务让学生死背,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可采用背诵古诗文竞赛、板书一日一句、顶真格联句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

现代生活熏陶下的中学生,有其优势,但也有一些心理问题,这可在文言文中找到激励的良方。有的学生任性,管不住自己;有的学生抗挫折能力差,心胸狭窄。古人说《周易》中六卦最切人事,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君子以见弄则迁,有过则改。”“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这六卦含有深刻的哲理:一是要奋斗,振作精神,自强不息;二是要心胸宽广,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三是要重视养德养身,社会交际时语言得体,日常饮食根据保健的需要有所节制;四是抑制不健康的情感和要求;五是学习好的,纠正错的;六是正视社会环境,摆正自己的人生位置。老师可针对学生心理,将古人思想浅易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往往乐于接受。

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益的。

结合学生习作实际,讲解古代作品的构思及表达技巧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往往重阅读,轻写作,往往导致文言文与作文脱节。事实上,古代作品中的许多精品,在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仅以《小石潭记》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例稍加说明。

层次混乱、情景脱节、描写匮乏正是中学生游记的通病,而《小石潭记》是游记中的佳品,是写游记的绝好范例。从构思看,它有两大优点。其一,以游踪和视线为序,线索明晰。作者先从来路写起,先听到水声,后看到潭水,再看到潭的全貌和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潭中的鱼;再把视线荡开,写溪流。这样按照游踪的顺序,由远而近;又顺着视线,由近及远,层次分明。其二,因景触情,情景交融。刚听到如佩环鸣的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因“其景过清”,加上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长期被贬,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寞感伤之情跃然纸上。这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佳境。从表达技巧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写景上。一是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写潭水的清澈,先正面描写“水尤清冽”;再写阳光、鱼影,“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透潭底,鱼影清晰地印在潭底的石头上,足见潭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这种写法,有概括,有具体,形象生动。二是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青树翠蔓”是静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枝条的动态。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将鱼的动态与静态结合,颇有情趣。三是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水声“如鸣佩环”,溪岸“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运用比喻,写出水声的清脆悦耳,溪岸的曲折悠长,岸势的参差不齐。鱼“似与游者相乐”,运用拟人,道出鱼的多情,也是将人的喜悦之情移植在鱼的身上。若能借鉴这些描写的方法,举一反三,写景就会少些呆板、多些灵气。

中学生议论文论证乏力,孟子的文章颇有借鉴价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议论文中的上乘之作,孟子文章论证严密、气势磅礴的特点,于此可见一斑。本文先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逐层递进,先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为例,从进攻方的失败,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再守方条件有利却弃城而逃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最后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根本原因,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而点明中心论点。而“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排比句,气势磅礴,语气强烈,突出形势于守城极为有利,但弃城而逃,这种强烈的反差,雄辩的证明“地利不如人和”。

以文言文的构思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觉得文言文有宝可掘、作文有法可依,必然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教师必须做到三个“坚持”,把语文课上好上活

其一,要坚持“古为今用”,避免脱离现实。学习文言文,并非让学生钻故纸堆,并非让学生满口之乎者也,成为“孔乙己第二”;而是服务现实。中学生常写错别字,应用六书理论可有效地减少错别字。初,“衤”有人写成“礻”。其实,初为会意字,指以刀裁衣,是制衣之始;故为“衤”旁。而“礻”与祭祀有关,如祭、祀、神、祠等。人们常用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易将“见”读为“jiàn ”。“见”是多音多义字,有“jiàn”、“xiàn”两读。读“xiàn”时,义为显示、显露、出现、实现。《广韵》:“见,露也。”《集韵》:“见,显也。”《汉书·元帝纪》:“天见大异。”颜师古注:“见,显露。”事实上,见现是古今字:“现”字出现得较晚,大约在宋代才有“出现”之义。再如,现代汉语中有一常用词“伟大”,学生会用,却难以解释。《汉语大字典》释“伟”,列了四个义项:奇异、伟大、高大、姓。古代,“伟”有“大”义。《文选·魏都赋》注:“伟,大也。”伟、大同义连用。同义连用,凝固成词的标志是产生转移或偏义。伟大,作为常用词,不是指一般的大,《现代汉语词典》释“伟大”:“品格崇高,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所以,能说伟大的母亲,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建筑,不能说伟大的房子。讲解这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形音义知识,古为今用,化知识为能力,学生就不会产生“古文无用论”。

其二,要坚持循序渐进,避免“拔苗助长”。人类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我们必须先让学生熟读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言文,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积累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字词、课文,讲一些有关文言文的语音、文字、语法、古代文化等方面的常识,两者相结合。讲诗文时,尽量做到字、句落实,作为补充例句或设计课堂练习,充分利用课堂45分,努力做到日新、日新、日日新。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会通课文,提早作出总体部署,不能教课围着资料转,布置作业就搞题海战术。如果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势必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其结果只能是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其三,要坚持追根溯源,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准。教师应该学而不厌,对语音、文字、训诂、语法、古代文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逐步达到系统化,遇到问题勤查工具书,必要时求教于专家,不仅要知道流,还要知道源。只有如此,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才能深入浅出,将语文课上活,才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何提升作文教学的水准

写作教学的创新,在写作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文是学生自己自己的产品,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出新意。教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才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老套的办法是规定题目,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学生动笔写作,教师批改和讲评。这些条条框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只能被动地完成任务式的写作,针对这些弊端,写作教学的创新很有必要。

要指导学生培养观察力,炼就创新慧眼。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这就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努力发现那与众不同的“一点”。初一、初二的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初三学生每周利用双休日写篇观察日记,写什么、怎么写、用什么体裁,完全由学生决定。对人、对物的观察,自己的感受,均可进入观察日记。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坚持下来,学生的观察日记就是大量的写作素材,这些生活中的素材积累,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厚积薄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写作教学,与其仅仅让“训练”学生如何“怎样写”上下工夫,不如放开让学生更在“写什么”上动脑筋。这就是写作教学创新的精华所在。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然而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最感困难的是作文。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害怕,下笔写文章时咬笔头,老师讲评时他们皱眉头,久而久之对作文望而生畏,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教育学告诉我们:旺盛的写作热情始终是前进的巨大动力。我也认为:作文教学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作文教学只有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作文教学的内容,把学生引入写作世界中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现以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验,谈谈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尝试。

创设情境,排除畏难情绪

学生怕写作文,多是因为学生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如果教师只是在作文课堂上布置题目,就下命令让学生完成,我想交上来的作文要么是东拼西凑,三言两语;要么是生搬硬套,瞎写一通;有的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这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种痛苦,对老师而言改作文亦然是一种痛苦,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后,此文在对景物——紫藤萝的描写上很有特色,细致生动,运用了恰当的比喻,使文段生辉不少。针对平时学生不善观察,描写干巴的特点,我认为正好模仿此文进行练笔,于是我端来两盆学校老师种植的花草,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远看与近观,整体与局部,枝叶与花朵……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口述出来,并且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小组成员交流所见所感,在学生思维被充分激活的情形下动笔写,便轻松地以较好的质量完成了这次习作。

教师为学生创设欢乐的氛围,学生在这氛围中产生了轻松的心境,排除了消极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再例如在学完《社戏》一文后,文章流露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同学们也都刚刚告别童年,也有过缤纷的回忆,如能用手中的笔记下该多好。于是我精心筹备,提前折了四个写有人生寄语的纸船藏于操场,在一上课告知学生这节课的要求,并让学生找到老师所藏纸船,提出还有奖励哦,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飞快地跑到操场,兴致勃勃地找起来了,不一会儿就高兴地到我跟前领奖,我让他们阅读我写的话,让他们更深一步领悟我的用意,接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摸瞎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同学们高兴地玩起了这些熟悉的儿时游戏,下课了还意犹未尽。第二节课我让同学们静下来整理思绪,结合自己刚刚经历的和自己的感受,写下自己对童年的追忆,在内心确有其感的情况下,学生们顺利完成了写作任务,且有不少佳作。

激发兴趣,培养写作能力

根据各阶段的写作要求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常以“新闻报告”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说话训练,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同学们把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鲜事物表达出来。让学生说一段话或讲述一件小事,在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至归纳概括能力等方面,无疑都是一个锻炼、提高的过程。起初,学生羞红着脸小声说或不敢说,教师就带头示范。他们渐渐懂得观察周围的事物,从而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后来,他们都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争先恐后地将观察到的有意义的事物表述出来。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还采取了激励手段。我经常对学生说,“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通过这种交流,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自己习作的价值,并从中享受到习作的快乐。这样做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学生更加“乐于写作”;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健全人格。

俗话说:“毛驴没人骑不行,写文章没人逼不行。”我的“逼”,也是激发兴趣的手段之一。我采用小练笔的方法,坚持随课文内容仿写小作文,每周至少一文,定时交流,选出好的展示在“学习园地”上。还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文学讲座,郊游写作,写日记。正如老舍先生所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文章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如果你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通过引导,通过“逼”,更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设身处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困难

我所任教学校地处山区,学生大多看得少,想得少,我常常对学生讲:尽管大山遮蔽了你的眼睛,但不可让它遮挡了你的心灵。学生也反映写作时缺乏材料,于是我鼓励学生多看书,自己买一些好的杂志推荐给学生看,平时利用上课给学生读一些短小的美文,并作短评,这样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其中一些素材,使自己的作文增添了亮色。

我还认为教师有时和学生一起写作,对学生影响挺大的,比如写作材料作文,同样一则材料,怎么到老师那儿就能写出别样的效果,耐人寻味,拍案叫好呢?在对比反省与教师的适时点拨中,学生写出的东西越来越好,他也就对写作越来越有信心了。在每年的全校性作文比赛中,我所教班级的总成绩排列均在前茅,一、二等奖占的比例最大。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作文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作文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可行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也很卖力,语言也较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因而事倍功半。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幽默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使用会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教学幽默语言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在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得当,便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和指导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钱梦龙一次去外地做示范课。开始,课堂气氛严肃紧张。钱老师走上讲台后,微笑着说:“我请大家猜个谜,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财),打一人名。”此语一出,就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中,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活跃了课堂气氛,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同学们积极思考着,一会儿,一名同学举手回答:“钱梦龙。”全班随之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一下子和钱老师贴近了。学生顿时觉得这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跟这样的老师学习一定是轻松愉快的乐事。

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风趣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人生观。幽默语言是高雅的、优美的,它妙趣横生,使学生如沐春风,享受语言艺术所带来的欢娱。如表达方式可以总结为:书记说疫苗(抒情、记叙、说明、议论、描写);人物描写是:外语神心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精当幽默的语言是教师灵感的外现,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激励是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课堂激励是实现“学为主体”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人都渴望别人的激励和赏识,处在花季青春的中学生更是如此,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表扬学生,给学生以关怀和信任,这是促使学生前进的巨大动力。当学生专心注意时,教师投以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发言精彩时,教师竖起大拇指。课堂上多用“你真聪明!”“你的问题提得真妙!”“我喜欢你!”“说得好!感谢你”“夸夸你,你真棒!”等语言。哪怕他们说错了,也要对他们的勇气精神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多得些认同,少些失落感、失败感。这样,课堂上学生不再拘谨,踊跃参与,使课堂活跃了起来。

个性丰富多彩的学生,精彩纷呈的教学内容和变化多姿的教学情景,要求语文教师要具有演员“变脸”的才华。应当随时调整自己扮演的角色,把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时,要有“手中有书,胸中有人”的思想。因时、因地、因人、因课而制宜,不断变换自己扮演的不同角色,与学生发生“和谐共振”。你应当把语文课堂作为学生施展才华的天地,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挑战的快乐,你应当扮演打开窗子或开启门扉的人。

“人之交往,贵在交心”,孩子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可它们只对自己信任的人敞开。有人对于师生关系,打了个形象的比喻——电路适配器。通过一定的关系配置,就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场景,可以用与之适配的形象或语言,来拉近距离,提升学习成效。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应该总板着一副大冰棍似的脸,只有滔滔不绝的大道理,而是独辟蹊径,出乎意料时伸出五指,亮出招牌,揭开谜底。教法就该像西班牙斗牛士手中的那块色彩艳丽的红布,用它随时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主动出击,用自己尖硬的犄角去碰撞灵感的火花。

有时教师可少些师道尊严,多一点童言、童心与意趣,深入到学生中去,聊聊灰太狼,聊聊青春偶像;有时可以耍些无赖,特别是面对学生“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时候,降得比他还低,也能达到教育目的;有时可以是他们的知心姐姐,做只窝心的“垃圾筒”;有时严厉……以“爱”为前提,多样的面具、多种的教学方式,保持神秘的形象,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成效。

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的爱,不是溺爱,严格的要求是真爱的应有之义。

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现在的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缺乏不是爱,而是严格要求或者规则意识,因而适应学校和社会的水平低,如果教师再不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吗?落后生缺乏的不是泛泛的爱,家长不科学的爱可能正是他们成为落后生的原因。所以得引导他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好的老师,就如企业管理,既要有兄长的心,又要有厂长的手。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创建怎样的一种磁场?是互相的助力,还是彼此排斥。这就是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挑战。发挥个人的独特魅力,创建语文学习的磁场,激发学生学习的成效。古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罗曼·罗兰也曾告诫我们说:“没有一次争取是一劳永逸地完成的,争取是一种每天重复不断地行动,要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不然就会消失。”我想,以个人魅力来打底,教学活动来促进,坚持原则为保障。在教学中启动个人魅力的磁场,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成效,任重而道远。

初中语文教师有了思想创新意识,就会去研究教材,哪些地方予以肯定,哪些地方予以否定,哪些地方予以补充。就会去研究教法,教学生以知识,给学生以新的收获。就会去研究教育对象,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对待教育对象,分层次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的要求,以求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初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思想创新的权利。初中学生13~16岁不等,思想活跃,很少保守。他们对教材、对人、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这是正常的,应予以保护。我们不能扼杀学生的思想创新意识,更不能要求他们循规蹈矩,迷信权威、迷信老师,自己一点思考的权利也没有。我们应该提倡和鼓励学生的思想创新,千方百计开启学生思想的闸门,让他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还他们一方思想创新的蓝天。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多少“不一致”,这就是思想创新的必然结果。从某种角度说,宽容学生的“异端”,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就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思想创新权利的尊重。初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希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