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本研修中“同课异构”模式的运用

校本研修中“同课异构”模式的运用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几种操作模式,一线教师最常用的是“同课异构”模式,因参与人数的广泛性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有利于研讨的深入和问题的解决。可以说,关注问题的梳理,是“同课异构”的研究基础。“同课异构”模式的运用,究其本质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目标的教师团队行动研究。“同课异构”研究报告是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主要形式,也是体现研究过程的重要载体,在校本教研中有重要作用,

校本研修中“同课异构”模式的运用

引言: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于2003年就教师的专业引领方式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专家、老教师借用课例指导教学占36.7%;

2.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指导占35%;

3.同事间对教学问题的切磋交流占21.6%;

4.和同事共同阅读理论材料并交流占3%;

5.高校教授不结合课例的纯理论指导占3.6%。

调查结果表明,专家、老教师借用课例指导教学的方式是教师们最乐于接受的。换言之,课例研究是校本研修中教师们认同的一种重要模式,实践也证明了这种研究模式对教师的专业引领有明显效果。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教师需要课例研究的专业引领。

一、对课例研究的理解

1.课例研究的内涵

课例研究是指教师围绕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所开展的一系列教研活动。研究的重点是分析典型课例。一系列教研活动包括上课教师与他的同伴、学生及研究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等。

课例的呈现形式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含教学片断)、教学反思三部分。

2.课例研究的价值

(1)课例研究真实体现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全体参与者都能获得对于有效教学及其意义的理解。

(2)课例研究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研究过程为平台,引导教师共同探讨,在交流分享中感受成功与困惑,实现教师间的互助互学,共同提升专业水平。

3.课例研究基本操作程序

基本操作程序包括:研究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反思—课例总结。

(1)研究内容:即课例研究的主题,指学科组确定的研究专题的核心内容,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目标。

(2)教学设计:围绕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设计出具体详细的教学预设方案。有两种设计形式:①先由一位教师设计,介绍设计意图和思路,经同伴讨论、修改,完善教学设计;②小组集体讨论,确定教学方案的结构和有关细节,再由执教者写出实施方案。

(3)教学实践:执教者授课,其他人听课,观察记录。

(4)教学反思:群体研讨,对授课过程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意见,形成第二次教学设计方案。

(5)课例总结:对研究的主题、问题解决的方法及过程进行全面反思、研讨,撰写出课例研究报告

4.课例研究常用操作模式介绍

在校本研修的实践中,课例研究的操作有以下四种活动形式。

(1)一人同构:一位教师围绕研究主题,就同一教学内容多次上研究课。

(2)同课异构: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同一教学内容顺次上研究课。

(3)多课异构: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不同教学内容先后上多轮研究课。适用于同年级教学班少的学科,或进行专题研究。

(4)一人异构:一位教师围绕主题,就不同教学内容连续上多次研究课。

以上几种操作模式,一线教师最常用的是“同课异构”模式,因参与人数的广泛性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有利于研讨的深入和问题的解决。

二、“同课异构”模式的活动方式、特点及优势

1.活动方式

(1)组内任意两位或三位教师不同设计的课例比较。

(2)师徒不同设计的课例比较。

(3)名师与普通教师不同设计的课例比较。

(4)不同学校两位同年级教师不同设计的课例比较。

2.特点

(1)主题鲜明:围绕课题的核心内容(即小专题研究的主题)进行研究,克服了以往研究课的盲目性。

(2)过程突出:提供了展示教学全过程的平台,研究团队全员参与,有利于教师间互助互学,深入探讨、反思。

(3)目的明确:“同课异构”是一种以教学团队为主体的教学循环式研究,在对不同设计和实践的比较研究中,力图大面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3.优势

(1)选择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为教师共同研究同一课例的不同设计,感受不同的教学经验和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及影响,为后继的教学研究积蓄能量。

(2)鼓励教师不同思路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产生多样的教学课例,重点在于总结“异构”过程中的教学经验,有利于大家共享。

(3)对有价值的教学课例进行互动式诊评,通过比较,反思不同教学策略的长处与不足,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

三、“同课异构”模式的运用

1.典型案例再现

课例:小学数学“最小公倍数”教学情境创设比较

【教学设计说明】

创设适切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看到教师乐于“津津有味”地讲,告诉学生这个概念是什么,那个概念怎么理解……显然,尽管教师讲得卖力、全面,可从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来看,学生的接受和教师的讲授并不成正比。

究其原因:教师实际的设计和教学缺少有效的情境创设,没有将数学概念同生活实际有机联系,造成了教学中“数学化”的缺失。因此,由三位教师就“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在情境创设的主题下设计教学方案,比较三位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情境创设的不同运用,思考教学情境创设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学片段】

教师A: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师:我们先复习一下倍数的概念。(师提问、复习)

师:好,现在看黑板(板书)4、8、12、16、20、24、28、32、36……

6、12、18、24、30、36……

师:大家看,这两行数字都是哪个数字的倍数?

生:上面是4的倍数,下面是6的倍数。

师:有没有4与6的公有倍数呢?

生:有,12、24、36……

师:4的倍数有没有最大的呢?

生:没有。

师:6的倍数有没有最大的呢?

生:没有。

师:4与6的公倍数有没有最大的呢?

生:没有。

师:那有没有最小的呢?我们先看4的倍数。

生:最小的是4。

师:我们再看6的倍数。

生:最小的是6。

师:4与6的公倍数有没有最小的呢?

生:有。最小的一个是12。

师:好。我们分小组讨论总结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教师B:

师:我们现在做一个游戏,请大家报数,记住自己所报的数。

生:报数1、2、3、4、5、6……

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坐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发现1)

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6、12、18、24……的同学。

师:报6的同学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两次都站起来呢?

生: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站起来。(发现2)

师:说得好。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以说6是2和3的公有的倍数。

师:这样的数还有吗?……

生:12、18、24、30……

师:请找一个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得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在板书前填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教师C: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请听好:

晶晶的妈妈从4月1日起,上3天班休息1天,她的爸爸也正好从这天起,上5天班休息1天,爸爸妈妈一起休息的时候才能带晶晶去公园玩,你知道晶晶在这个月哪几天可以去公园玩吗?最早又在哪一天?你能帮她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师引导:同学们可以在带来的日历纸上画圈,再把它记录下来。同桌合作,一位找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找爸爸的休息日,然后……)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师: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刚才的问题。

师生活动概括:

学生读数,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4、28……

师顺势在板书中标出“4”的倍数

学生读数,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师顺势在板书中标出“6”的倍数

师:再来看,两人共同的休息日4和6的公倍数:12、24……

师:如果我们超出30天继续找下去,还能找出来吗?可以找多少?有没有最大的?(生举例,师依学生回答,添上省略号)

师:没有最大的。4和6最小的公倍数(其中最早的一天)是12。

师:根据你的理解,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师板书课题)

【教学反思】:对三位教师教学效果的分析

教师A的教学:

教师是习惯性的教学,师生是问答式的活动。教师用两行抽象的数字死死牵制着学生的思维,在追问中完成了数学概念的抽象解释。教学缺少教学情境,脱离研究主题,将数学和生活割裂。因而教学效果不明显。

教师B的教学:

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在辨认2和3的公倍数中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加以点拨、评价,体现了教学的互动性。与教师A的课相比,有明显改进。但情境创设的实际效果还值得反思。

教师C的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就是生活”。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在情境活动中,教师及时引导思考,启发学生去发现、总结;最后将爸妈“共同休息日”和公倍数的概念巧妙联系,把“其中最早的一天”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融合。合理的情境创设,使数学教学向儿童生活回归,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活动中,完成了数学概念的意义建构和教学的数学化过程。

2.操作流程

“同课异构”研究的操作流程如下:

(1)思考问题,确定内容。

(2)分析学情,开发资源。

(3)自主设计,展示个性

(4)集体研讨,分析比较。

(5)听课观察,互动研讨。

(6)深度反思,总结提高。

3.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的教师也不可能千人一面。由于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必然导致教师的教学个性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又将决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教学策略不同,资源选用不同,从而使课堂呈现多样化。如何使每个独具教学个性的课堂都能吸引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乐于接受,真正发挥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就成为“同课异构”的关注重点。因此,我们认为,“同课异构”的研究就要注意如何在问题解决中求发展。

(1)关注问题的梳理。

就某一学科而言,不同年级的授课内容千变万化,教学要求各异,梳理问题应从教师教的设计、教学中知识的呈现、课堂调控、教学反馈中寻找问题。还应从学生学的视角,包括学生认知基础、学习动机、学习困惑、活动方式等角度发现问题。另外还应从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探求问题。可以说,关注问题的梳理,是“同课异构”的研究基础。

(2)重视反思过程中的研讨。

反思在校本教研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可以说是研究的灵魂。反思不仅有用理论观照下的集体研讨反思,认识交锋,思维碰撞,产生新的发现,而且也要有个体用理论指导实践,认识教学得失,吸纳同行、专家的经验和建议,不断调整、修正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使教师和团队的教学活动处于一种研究的鲜活生态环境之中。

(3)坚持反复实践、螺旋上升。

“同课异构”模式的运用,究其本质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目标的教师团队行动研究。因此,“同课异构”的实践贵在长期坚持,在一个教学问题解决后,去寻找发现新的问题,在不断积累研究经验的过程中,提高研究能力,坚持反复研究,螺旋上升,促进专业水平提升。

四、“同课异构”研究报告的撰写

“同课异构”研究报告是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主要形式,也是体现研究过程的重要载体,在校本教研中有重要作用,应学习和掌握。

1.写作思路

“同课异构”研究报告通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重点在于反思和剖析。写作的主线是:“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基本写作思路包括三部分:

(1)教学设计说明。

(2)教学实录或提炼后的教学片段。

(3)总体教学反思。

2.注意的问题

(1)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课前和课后的反思。

(2)要有能说明问题的“细节”或“片段”的描写。

(3)要有反映教学“成功”与“不足”的批判性反思。

(4)要有理论的分析和提升。

(5)涉及范围不要太大,能以小见大,探寻有规律的东西。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是以教师团队为主体,以研究改进教学为目的的校本研修模式。其研究过程和课题研究过程同步进行,将个体和团队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在研究、反思、改进和分享中引导教师走上行动研究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