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课异构”英语教学活动评析

“同课异构”英语教学活动评析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会上出不同的风采,这就为“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了素材。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课题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在不同的班级实施不同结构的教学活动。这样做其实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

“同课异构”英语教学活动评析

杭州市光明中学 沈元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会上出不同的风采,这就为“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了素材。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课题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在不同的班级实施不同结构的教学活动。正因为不同素质的教师对同一课题会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能够促成同行的不断思考和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以导入、演示、操练、作业四个环节,来谈谈课堂教学的不同设计。

一、导入的设计不同,学习热情不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英语教学中,导入(leading-in)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成功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做好充分的准备。反之,会影响到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案例一?两位教师上〈go for it〉,Book 7A,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Section B.第一位教师放一首英语儿歌:themonth of a year,请同学们一起跟唱;接下来greeting,“What’s your name?How oldare you?...”

第二位教师一开始放同样的儿歌,接着播放了一小段mickymouse的动画,随之提问:When is Micky’s birthday?并采用男女生PK的方式,请同学们竞答,同学们纷纷举手……

案例一 中的第一位老师,因为是借班上课,与同学们的greeting虽然没有新意,但也无可厚非。选择的儿歌与本课内容也相关,但遗憾的是,这位教师手提机音响坏了,没有声音的歌曲叫学生如何跟唱呢?这样做其实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第二位教师由于播放的儿歌声音清晰,同学们对mickymouse也耳熟能详,但对于micky的生日却不甚清楚,存在信息差,回答问题又采用男女生PK的形式,活动主体是学生,所以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如何使新课导入形象生动,能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为此,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问题设计必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有,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要符合学生相应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设计的问题应有足够的“信息差”,学生要“跳一跳,才能够到”。再有,需要教师的充分准备,运用教学机智来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二、演示的创设不同,学习积极性迥异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演示(presentation)这一环节,往往被认为是一节课的关键,后面的操练是否开展得起来,作业是否会做,都直接与此相关。

案例二 〈go for it〉Book 9A,Unit 9,Sect ion B.在教学salty,sour,sweet,bitter,spicy等新单词时,第一位教师利用PPT展示辣椒的照片,问同学们:What food is it?How does it taste?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做了回答,“You’re clever!”老师表扬,接着出现该单词,然后领读两遍;再用PPT展示巧克力的照片,问:What food is it?How does it taste?……

第二位教师拿出四只袋子,“There are 4 kinds of foods in it.Who wants to taste these foods and tell the class how it tastes and what food it is?”

霎时,全班的手都举了起来,“Me.Letme try.”

老师选中了其中一位女生,并把她的眼睛蒙起来,从每只袋子中各拿出一种食物,分别喂给她吃,随后问:“How does it taste?”

生:“It’s...”

师:“What food is it?”

生:“...”

并把新单词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都瞪大了眼睛在看,有笑的,还有流口水的。全部尝完了,单词也都写在了黑板上,老师再带读,同学们声音洪亮地跟读。接着,老师补充:“Ihave another kind of food.Who wants to taste?”

有个男生跑了上去,老师剥掉糖纸放进了他嘴里,“What does it taste?”

生:“Sweet.”

师:“Do you like it?”

生:“No.”

师:“If you don't,you can spit it.”

就看到男生跑到垃圾桶边把糖吐了。正当同学们疑惑时,“Do you know what it is?”老师问,“If you can’t answer it in English,you can answer it in Chinese.”

刚才那位男生说:“榴莲”。

“Right.It’s durian.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tastes.”不着痕迹地把taste的两种词性(名词和动词)都教学了。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案例二中,第一位老师为教而教,学生的兴趣自然打了折扣;第二位老师创设的情境既贴近生活又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非常新颖,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标理念,所以能激发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三、操练的把握不同,输出效果有差别

操练(practice)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从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语言点的掌握情况、语言的运用是否正确、自如,从而反映出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做出调整。但操练并不是越多越好,课堂上应尽量避免同一层次的反复操练。

案例三 〈go for it〉,Book 7A,Unit8When is your birthday?Section B.第一位老师为让学生掌握日期的用法,设计了一个guessing game:when is the birthday of your classmate?为此,老师先做了个示范:“Guess!When ismy birthday?”并教同学们用句型:Is your birthday in...?(月份)Is your birthday on...?(日子)同时进行了拓展,教学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词组:the first half year,the second half year...让同学们把这些词组用到句型中来猜。同学们很配合,该用的词组都用了,最后终于猜到了老师的生日,费时颇多。接下来,老师请同学用同样的方法来猜同学们的生日。举手的同学不多,气氛有点沉闷。

第二位老师也设计了同样的猜谜内容:先猜自己的生日,但这步是为了引入三个句型:Is your birthday in...(month)?Is your birthday on...(date)?Are you... years old?老师把这三个句型写在了黑板上,就一带而过;接下来是“游戏”:在happy new year的配乐下,PPT上闪过该班同学的照片,5秒钟停一次,停在哪位同学的照片上,这位同学就走到教室前面,其他同学对其提问:

生1:Is your birthday in May?

生:No,it isn’t.

生2:Is your birthday in August?

生:Yes,it is.

生2:Is your birthday on August 3rd

生:No,it isn’t.

生3:Is your birthday on August 21st?

生:Yes,it is.

生3:Are you 14 years old?

生:No,I’m not.

生4:Are you...?

由于照片都是该班同学的,又用到了游戏的形式,所以,同学们兴趣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提问十分踊跃。

分析这两位老师的设计,原则上没什么区别:都是以猜自己的生日为引子,先教学一些基本句型和词组,再让同学们猜自己同学的生日。而且第一位老师增加了很多和本课有关的新词组,这样做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来说很有裨益。那么为什么学生的反应不同呢?仔细品味就会发现:

(1)设置的操练,层次梯度不同。操练应符合认知规律:由易至难,不断递进。案例三中,第一位老师两次操练的内容相近,属于同一层次的练习;第二位老师重点放在后面学生“游戏”上,有梯度。

(2)设置的难易程度有别:第一位老师增加的新词组有点多,学生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少数接受能力很强的同学能够运用自如。而第二位老师一共三个句型,都在黑板上写出了,降低了难度,为更多同学的参与打下了基础。

(3)设置的游戏细节差异。第一位老师的方法比较平常,“游戏”成分不高;第二位老师提前给该班同学拍了照,看到自己的照片总是比较亲切的,何况请谁上来是随机的,更增加了兴奋度,所以同学们才会如此踊跃。

四、作业的布置不同,学习效果有差异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作业(homework)不仅仅是对课堂所学的检测,更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一个好的作业同样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树立自信心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案例四 〈go for it〉Book7B,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 fice?Section B.第一位教师的作业是这样布置的:(1)Review thewhole unit.(2)Homework B6.

第二位老师增加了一个作业,请你给远方的笔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你的邻近环境,并给出了范本:

Dear John:

Iwant to talk to you aboutmy neighborhood.There is amarket__________ my house.__________the market there is a__________.The post office is__________.__________the post office there is a__________. I can see a fruit shop__________the__________.

Yours,

Mary

(说明:可以不用范本,自己写)

分析 案例四中第一位老师的作业是常规作业。第二位老师增加的作业有一定难度,也会增加作业批改量,还需要时间进行讲评。那么,这种增加的作业是多余的吗?当然不是。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实践能力。让学生用英语去写自己熟悉的环境,是教师创设的“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是“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使学生把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对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种“运用”不能跳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布置此类作业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同学的情况,必要时,予以各种提示。

《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为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不同教师在具体教学的时候,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教材如何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做到教学最优化呢?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同课异构”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可以给教师提供一种平台,通过它,可以互相学习、交流不同的教学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互相学习中生成,在生成中构建,在构建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