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确定课例研修主题

确定课例研修主题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节选自北京市西城区四根柏小学语文学科课例研修小组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阳光》为例,经过第一轮教学后,不断发现真问题,修改课例研修主题的过程。选自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语文学科课例研修小组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为例,确定了三个课例研修主题供大家辨析和选择。一节课的研究容量是有限的,课例研修主题应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要注意避免把涵盖多方面问题的研究专题作为课例研修的主题。

解读/认知

课例研修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是课例研修小组共同的研修目标,是课例研修有效开展的前提。

研修主题源于小组成员发现的教与学中的真问题或共同面对的困惑,研修主题又是对问题的梳理和浓缩,以便能够借助一个具体的课例在有限时间内得到解决。

课例研修主题的确定可以来自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中的“关键事件”等方面。


案例/方法

案例一:

节选自北京市西城区四根柏小学语文学科课例研修小组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阳光》为例,经过第一轮教学后,不断发现真问题,修改课例研修主题的过程。

本次课例研修,原定的主题是“提高‘会认字’在运用过程中的正确率的研究”。课后题是让学生用会认字组词语。课前周艳青老师设想,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错误,研修小组的老师们将记录学生错误的表现并分析,然后再调整教学设计,上第二轮课,对比两轮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但上完了第一轮的课后,周老师发现学生完成课后题时居然没有人出错,周老师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设想并不成立。课例研修小组的老师们在观第一轮课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白琳老师:我发现学生在用“会认字”组词语的时候错误率为零。

顾兵老师:我认为学生全对的原因是,本课的7个“会认字” 字形简单,不易混淆,不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龙文老师:记得崔峦老师曾经讲到,“要求认识的字,学生在课文中认识,换个地方也认识即可,没有其他要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再现,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要求会写的字,则既要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意思,还要写得正确、端正。”仔细思考崔峦老师的一席话,我们应该再来分析一下,这节课最需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白琳老师:我在观察学生中发现,其实学生写字是个问题。这节课共写了“长”“也”两个字,用时11分钟,但坐在我周围的四个学生,写得依然不够规范,与田字格中的范字有很大差距。课后,我将学生的生字本收齐,对学生书写的“长”“也”这两个独体字逐一进行了分析和比对,发现“独体字的书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普遍问题。

李龙文老师:低年级的语文课有10—15分钟指导学生写字的环节,高年级的语文课则以阅读理解为主。我认为低年级语文研究“会写字”比研究“会认字”更有价值,这也是课堂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在老师们共同的交流中,我们调整了研究的主题,把目光聚焦在指导学生写字的环节上,最终确定本次课例研修的主题为“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独体字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案例二:

选自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语文学科课例研修小组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为例,确定了三个课例研修主题供大家辨析和选择。 



指导/总结

一、确定课例研修主题应遵循的原则


1.  确定课例研修主题应具有真实性

在上述案例一中,周老师原定的研修主题是“提高‘会认字’在运用过程中的正确率的研究”,并设想学生在做课后题时会出现错误,但课后发现学生完成课后题时发现错误率为零,显然周老师的设想并不成立,主题的确定缺乏真实性。研修主题的确定不能凭空想象、假想或设想,一定要从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真实问题中提炼,这需要教师在常态教学中增强问题意识。

2. 确定课例研修主题应具有普遍性

研修主题一定是参与教师共同面临的教学难题或是共同感兴趣的教学问题。

案例中,课例研修小组的老师们在第一轮课后将问题聚焦与细化,找出了低年级语文课堂的“真问题”,即以“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好独体字”为出发点的研修主题更具有普遍性。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低年级学生在初学写字时,首先接触的都是独体字。独体字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它们是合体字基础,是汉字书写的核心。独体字由于笔画较少,笔形较难,字形多不规则,在田字格中的疏密位置不好安排,因此每一笔的形态、位置和运势都很重要。许多低年级学生在入学之前过早写字,由于错误的笔顺、笔画和握笔姿势先入为主,致使学生写出的独体字虽形似但不规范,这已成为影响低年级学生写好独体字的普遍问题。

3. 确定课例研修主题应具有可行性和延续性

如果所确定的主题过大或者过难,不易操作,那么课例研修将失去可行性。

在上述案例二中,展览路一小的老师结合小学语文中年级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三个研修主题。结合课文哪个更具可行性呢?新《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在中间部分“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出现了一个学习提示: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这正是这篇课文最值得学生质疑的问题。“发挥‘学习伙伴’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质疑、解疑”这个研修主题恰巧找到了“新课标要求”、“课文重点”和“学生学习方式”三者的契合点,提高了课例研修主题研究的价值,使课例研修主题具有可行性。

人教版教材,以“学习伙伴”形式出现的提问有很多,教师可以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时机和内容,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同一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阶段进一步开展后续研究,使之完善深化。

二、确定课例研修主题应依据的步骤

1. 课例研修之前确定主题



从案例一可以看到,研修小组成员将发现的问题汇总、归类,提炼出最切合实际的典型问题,初步拟定研修主题。然后,结合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进行讨论、细化,分析主题涵盖面及影响因素是否过大导致一课时完成不了,或者过难是该年级教师和学生达不到的。当对主题的适用范围和可行性有了充足的把握后,最终确定研修主题。

2. 课例研修之中调整主题

参与研究的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才是真主题,很多时候是需要在实际研究中才能发现并确定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第一次上课、研讨之后,通过老师们的课堂观察及课后反思,找出课堂中的真实问题,调整课例研修主题。

课例研修的实际过程是动态的,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教师有时会发现选择的课例内容与研修主题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例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问题,调整研修主题,增强课例研修的实效。



建议/关键点

一、准确区分课例研修主题与研究专题

课例研修离不开真实的课堂。一节课的研究容量是有限的,课例研修主题应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要注意避免把涵盖多方面问题的研究专题作为课例研修的主题。

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初拟的课例研修主题是“小学古诗教学有效性拓展策略的研究”,这个主题过大,像个专题,一节课的研究不能满足“古诗有效拓展策略研究”这个大目标。经过研修小组老师们的重新修订,最终定为“在古诗学习中感悟诗人表达情感的方法的研究”,这个主题的研究点缩小后更加便于操作。

二、准确界定课例研修主题中的关键词

主题明确之后,研究者首先要考虑自己这一次课例研修的意义所在,明确主题中的关键词,找到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哪些词是属于研究范围层面的,哪些词是属于研究方法层面的,哪些词是属于未来研究结果层面的。主题中的关键词界定好之后,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将随着内容的明晰而更加明确,之后我们可以根据主题来选择更加适合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例如,对上述课例研究主题“在古诗学习中感悟诗人表达情感的方法的研究”可以这样进行对关键词的界定。首先要对主题中的两个关键点进行界定。诗人表达情感的方法和感悟诗人表达情感的方法,这两个关键词看起来很接近,其实指向不同,一个指古诗中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另一个则是感悟诗人的情感可以有哪些方法,这是学习方法层面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