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赏诵课

主题赏诵课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题赏诵课是把相同主题的古诗词、散文、儿童诗等进行整合,形成学习内容,设计教案,引领学生学习。主题赏诵课的一般流程是:先让学生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或观察自然,或搜集资料;再按教学方案诵读、赏析经典诗歌和散文等;最后创设情境,由学生进行仿写。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就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再次诵读韩愈的晚春。老师欣赏你的“默默”一词。

“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它栖息在灵魂里——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永远,不会停息——

在暴风中,听来,最美——

——狄金森

主题赏诵课是把相同主题的古诗词、散文、儿童诗等进行整合,形成学习内容,设计教案,引领学生学习。这是一种能把学生的课外实践、经典诵读和表达能力提高完整结合的一种课型,一般每月一节。主题赏诵课解决了单纯地为背诵而背诵的诗文学习方式,把古诗、现代诗、散文等内容的学习和学生的语文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主题赏诵课的一般流程是:先让学生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或观察自然,或搜集资料;再按教学方案诵读、赏析经典诗歌和散文等;最后创设情境,由学生进行仿写。这种课型把语言积累与感悟、实践活动、学习写作完美结合在一起。

可爱深红爱浅红——“给心底留一抹新绿”主题赏诵课实录

(一)觅春

师: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偶尔的温暖刚刚让人感觉到一点春光的明媚,突然来一股冷空气,就把本已暖和的天气又赶回到寒冷里。但是,在料峭的春寒中,春的使者还是悄悄地来了。请看——

师:这是老师在弥河大桥拍的柳树,看到这婀娜多姿的柳条,你想起了哪句古诗?

生:我想起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这是咱们去石门坊路上的杏花,看到这盛开的杏花,你又想起了哪句诗句?

生:“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我联想到了“出门天未晓,月在杏花枝”。

师:这是咱们一中校园里的桃梅,你能用一个词描述一下这鲜花盛开的惰景吗?

生:“五彩缤纷”。

生:可以用“万紫千红”。

生:我想用“姹紫嫣红”来形容这美丽景色。

师:真美!再请看,这是咱们校园里的白玉兰花,这即将开放的样子让你想到了哪个词?

生:“含苞欲放”。

师:孩子们,有没有到春天的大自然去玩过?

生:我经常去玩。

师:请用这样的句式描述你曾在哪儿发现春天。比如:

我在茵茵绿草中看到了春天。

我在桃花的绰约多姿里看到了春天。

生:我在柳树的婀娜舞姿里看到了春天。

生:我从小鸟愉快的叫声中听到了春天。

师:你看,这位女同学多聪明啊,她没有被老师的句式约束住,而是从鸟儿的叫声中听到了春天,真好。请同学们继续。

生:我在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中听到了春天。

生:我在温暖的春风中感受到了春天。

师:你真了不起。你又一次突破了固定的句式,这就是创新!好,请坐下。

师:春天美吗?

生:确实很美。

师:春天如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她所到之处,我们看到的是美丽,感觉到的是温暖,嗅到的是芬芳,感受到的是勃勃生机。让我们换一种方式描述我们眼里的春天,比如:

春姑娘唤醒了小河,小河唱出了哗啦啦的歌。

生:春姑娘喊醒了柳条,柳条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生:春姑娘迎来了燕子,燕子在屋檐下盖起了新房。

生:春姑娘唤醒了小草,小草露出嫩芽微笑。

生:春姑娘唤醒了小花,小花给自己戴上一顶花帽。

师:多么有诗意的孩子,多么有创意的小脑袋啊,老师真喜欢

(二)赏春

师:春天之美不仅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描述过春天。让我们先一起欣赏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笔下的《春》选段。

(课件展示朱自清散文《春》选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两段文字,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谈谈你为什么喜欢。

(学生读课文选段。)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让我们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吧。

生:我认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特别美,因为这一个“偷偷地”就像把小草比作了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再加上后面的“嫩嫩的,绿绿的”,让人感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师:谈得真好。你就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有感惰地读课文。)

生:我觉得“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句特别美,因为从“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句中,我仿佛看到了桃树、梨树、杏树争先恐后、争奇斗艳开花的样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了花的五彩缤纷。

师:说得太美了,就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声惰并茂朗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生:我喜欢描写野花的这一句:“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师:为什么说野花像眼睛,像星星,还会眨眼呢?

生:我觉得可能是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

师:可能,在南方春天是有露珠的。

生:是野花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摇曳曳,看起来像眨眼睛。

师:说得多好。作者没有写阳光,但我们能感觉到春光的明媚;作者没有写春风,但我们能感觉到春风的轻柔。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一名女生有感惰地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有感惰,让我们一起透过文字感受春之韵味。

(师生共同接读,教师以提示的语言,引导学生有感惰朗读。)

师:朱自清笔下的春多姿多彩,生机勃勃,那么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的春又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展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引导学生诵读,采取个人读、诵读竞赛、师生接读的形式诵读,要求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味,直到能熟读成诵。)

师:诗中描写了哪几处景物?用笔把它们圈出来。

生:描写了江水、微风、春光,还有桃花。

师:你认为哪一句景物最美?

生:“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我觉得这一处景色最美,因为桃花开了,花团锦簇,非常鲜艳。

师:当诗人看到这盛开的桃花时,他的心惰会是怎样的?

生:应当是高兴、愉快的。

师:你认为诗人是喜欢深红的桃花呢,还是喜欢浅红的桃花?

生:我觉得诗人是看看哪一朵都觉得可爱至极,是每一棵、每一朵都喜欢。

师:是啊!深红也罢,浅红也罢,每一树都是那么美丽;深红也好,浅红也好,每一朵都是那么娇艳。在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春天,这盛开的桃花不仅照亮了诗人的眼睛,还温暖了他那颗饱受离乱之苦的心灵。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诗。

(学生齐诵。)

(三)赞春

师:春光明媚,春风轻柔,春水明净,春花灿烂,让许多人为之赞叹。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就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那么唐代诗人韩愈是怎样赞美春天的呢?

(课件展示韩愈的《晚春》,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引领学生读出韵味和节奏,直到熟读成诵。)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师:诗中有一句话,跟上文中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意思差不多,是哪一句?

生: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这一句。

师:在这首诗里,作者同样把花草树木当作什么来写了?

生:诗人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的,这种方法就是“拟人”。

师:你真聪明。在诗人的心中,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人一样,不仅能知道春天不久归,而且还能——

生:“百般红紫斗芳菲”。

师:在诗人眼里,它们不仅懂得争奇斗艳,而且啊,还有才思的高下之分。诗人认为什么花属于无才思的呢?

生:杨花和榆荚是属于无才思的花。

师:“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可能是哪些花?

生:我认为可能有梨花、杏花、桃花等。

生:还有牡丹、月季花。总之,是一切春天里的美丽的花。

师:是的。与它们相比,杨花榆荚也许没有桃花的艳丽,没有杏花的芬芳,没有梨花的洁白,但它们也知道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为即将逝去的春天增添一抹光彩。让我们再次赞美杨花榆荚的这种精神。

生(有感惰地读):“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师:一切景语皆惰语,花语即人语。春光即将归去,百花抓住最后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风姿,连毫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如雪花般漫天飞舞,诗人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生:他想告诉人们,不要放弃,及早努力。

生:他想告诉我们,要珍惜春光,不要虚度了春天的美好光阴。

(课件展示从大自然中拍的一组照片。)

师:请看老师拍的一组图片,这是朐山公园里的迎春花,美吗?

生(惊叹):太美了!

师:确实娇艳无比,令每一个游人赞叹不已。但是,就在这树迎春花的下面,瞧,这一株不知名的小花也不卑不亢地绽放了;瞧,这个小家伙也悄悄地露出了小脑袋;再瞧,这棵普普通通的苦莱花也显露出了勃勃生机。你有什么感触?

生:当春天来临时,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

师:所以,在大自然中没有高贵与卑微之分,只有对生命本身的热爱让我们感动,只有对阳光的执着追求让我们动容,只有对自身价值的自信给我们以启迪。所以,一个人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勤奋;一个人也许不美丽,但必须要有自信。就让我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吧,春光不负有心人。再次诵读韩愈的晚春。

(学生齐读,读得特别动感惰。)

师:再请看下面这位小诗人是怎样赞美春天的呢?

(课件展示学生杜林写的一首诗,学生自由朗读。)

会飞的花朵

六年级四班 杜林

春风姐姐刚来过,

花儿妹妹就笑了。

“妈妈妈妈快来看,

一朵花儿飞走了!”

“傻孩子,那是蝴蝶。”

“哦!原来蝴蝶是会飞的花朵呀!”

“妈妈妈妈快来听,

一朵花儿唱歌呢!”

“傻孩子,那是鸟儿。”

“哦!原来鸟儿是会唱歌的花朵呀!”

“妈妈妈妈快找我,

我也变成花朵啦!”

“傻孩子,你开在妈妈的心里呢。”

“哦!我是开在妈妈心里的花朵呀!”

师:小诗人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

生:春风、花儿、蝴蝶,还有鸟儿。

生:我感觉到小作者特别热爱春天,她完全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之中了。

师:谁愿意分角色朗读这首诗?

(两个学生合作朗读,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读得特别美。)

(四)留春

师:春光无限好,无奈太匆匆!就像今年的春天,我们刚刚能嗅到一点春暖花开的味道,转眼就是谷雨了,谷雨过后就是立夏,你们知道立夏意味着什么吗?

生:我知道,立夏意味着夏天开始了。

师:真聪明。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想把春光留住,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因为担心牡丹花一夜落尽而“夜惜衰红把火看”,宋代词人李清照也发出了“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感叹。但是,无论人们如何挽留,时闸的脚步会停留吗?

生:当然不会了。

师:是的,时闸不会停留,但春天是可以留住的,想一想,怎样就可以把春天留住?

生:可以把春天留在心里。

生:可以把春天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师:“惜春春去”,但是我们在这个春天奋斗过的足迹不会逝去,我们播种下去的希望也不会逝去。如果我们种下一颗种子,那么它会生根,会发芽,会开花,会结果。就让我们诗意地表达自己的一个愿望吧。比如:

我愿化作一只彩蝶,让平凡的人看到蜕变的辉煌。

生:我愿化作一只勤劳的蜜蜂,为他人酿造甘甜。

师:你的愿望让人感到幸福,谢谢你,孩子。

生:我愿化作一缕微风,轻轻抚摸妈妈疲劳的面容。

师:多么有孝心的孩子啊,请坐。

生:我愿化作天空中的一道彩虹,让所有人看到我的绚丽。

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我欣赏你的美丽。

生:我愿化作一棵小草,默默地装点大地。

师:“小草虽小,却拥有脚下的土地。”从一定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小草,但小草有小草的价值。老师欣赏你的“默默”一词。

师:孩子们,在这节课上,你们朗朗的读书声点缀了这个美丽的春天,你们精彩的语言美化了这个季节。请读老师的作业。

(课件展示一首教师自己创作的小诗,学生们读。)

走上田野

走进自然

采一抹新绿

让它永驻心闸。

去读一本书

去给每一个人以灿烂的微笑

去播种一粒种子

让花开在心闸!

师:这就是老师的作业。孩子们,去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接受大自然的启迪吧。

(下课。)

映日荷花别样红——“亭亭荷韵”主题赏诵课实录

(一)说说夏季之美

师:时光已经进入了炎热的夏季。尽管炎炎夏日常常让我们汗流浃背,但在这样的季节却不乏美丽的景色。比如,一树火红的石榴,一朵朴实的月季,都让人感觉到夏季之美。你还在哪儿欣赏到夏季的美景呢?

生(思考之后):我家院子里一墙的蔷薇花,看起来非常美。

生:奶奶家院子里有一架丝瓜,金黄的花朵下面吊着一个个碧绿的丝瓜,像撑着金黄色小伞的小飞人,我觉得非常美。

师:你真有想象力。

生:我去年暑假去过微山湖,看到了一碧万顷的荷花。

师:这一碧万顷的荷花,有没有让你联想到我们曾经背诵过的一首诗呢?

生:我当时就想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

师:好的。这也是我们在这节课上将要赏读的写荷之作之一。

生:我老家的山里到处是石竹花,有白的、红的、金黄色的,我感觉特别美丽。

生:还有,沂山瀑布在绿树环抱中“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认为沂山百丈崖夏季的景色很美。

生:我在回老家的路上,看到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莱花,美丽极了,真的“麦花雪白莱花稀”。

师:你有随时随地欣赏美景的好习惯。“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莱花稀。”夏季里的美景并不比春天逊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透过文字去欣赏一道属于这个季节的特殊景观。

(二)远赏一湖荷花

(课件展示许多荷花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请看大屏幕。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一定会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想起我们曾经背诵过的一首诗。

生:我想到了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杨万里的这首诗,从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来看,这在题材上应该属于什么诗?

生:它属于送别诗。

师:对呀。从题目来看它完全属于送别诗,但从内容上来看,它既没有写送别前的饯别场景,像“劝君共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没有写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更没有写离别后的牵挂和盼望,比如“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而是极尽笔墨,写出了……

生(抢答):写出了西湖六月的美丽景色。

师(追问这个学生):何以见得是西湖之景?又何以见得是六月之景呢?

生:从“毕竟西湖六月中”这个“西湖六月”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六月西湖的景色。

师:孩子,你这就叫会读诗。诗人写西湖美景,又单单选取了一样景物来写,是哪一种景物?

生:写了西湖的莲叶和荷花。

生:不对!是写了荷叶和荷花。

师:荷叶也叫莲叶。

师:仔细品读后两句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描写的景色其实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生:我仿佛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荷叶,它们碧绿碧绿的,一直延伸到天边。荷花刚刚开放,红艳艳的,格外美丽。

师:“红艳”一词用得巧妙。把你体会到的美读出来。

生(有感惰地读):“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卷: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叶与天相接,红色的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充满了生机,荷叶底下的水中,成群的鱼儿游来游去,一只蜻蜒飞来,悄悄地落在一朵荷花上,好像在说着悄悄话。

师:好一个“一只蜻蜒飞过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这是含苞待放的荷花。此时的西湖已经是“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但我相信,这蜻蜒一定也给盛开的荷花增添了许多灵动。带着你的这种感觉,诵读这首诗。

生(特别有味道地读):“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我欣赏到的景色是这样的: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灿烂的阳光洒满了西湖,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好看,荷叶与天相接。作者和朋友一边走,一边欣赏荷花。

师:你的高明之处在于你不仅看到了景,而且注意到了观景的人。这首诗正是诗人杨万里为朋友林子方作的送别之作。知道林子方是谁吗?

生: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

生:他还是一个当官的。

师:是的。林子方官居直阁秘书,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了,那可是万人瞩目的位置呀。杨万里是太子侍读,两人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关于这首诗有这样一个传说: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任福州的知府。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前途无量啊。可杨万里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毕竟皇帝身边才是西湖六月,前途才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一片大好啊。可惜林子方没看明白,大喊一声:“好诗呀!”就直奔福州去了。从此,正如杨万里担心的,林子方在官场上逐渐销声匿迹,空留一段遗憾,而杨万里的诗却成为脍炙人口的咏荷佳作。你认为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哪里写得最妙?

生(思考之后):我认为这“映日荷花”写得最好,我们这里见到的荷花多数是白色的或者是粉红色的,颜色并不怎么艳丽。而作者笔下的荷花和初升的太阳相互映照,显得格外晃眼。

师:你能联系我们这里的荷花和作者笔下的荷花作比较,这种方法极好。

生:我觉得“接天莲叶”写的最妙,本文写荷是远距离欣赏的,一个“接天莲叶”就把荷叶无边无际的壮观和美丽写出来了。

生:“格外红”和“无穷碧”写得也妙。这两个词既对仗,又互相映衬。红花配绿叶,绿叶衬红荷,显得格外美丽。

师:孩子们,你们不仅学会了感受,而且还能学着鉴赏。这就叫会读书。

(三)近赏一池荷花

师:同样是写荷之作,写得又都是清早的荷花,请仔细品读叶圣陶爷爷《荷花》里的这一段文字,比一比,叶圣陶爷爷写荷花和杨万里写荷花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可以在旁边写下你的批注。

(课件展示叶圣陶《荷花》选段。)

荷花(节选)

叶圣陶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闸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生: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不是从整体上写,而是一朵一朵来写的。

师:就是写完第一朵,再写第二朵,再写第三朵,再写第四朵?

生(笑):不是。是重点写了荷花的三种姿态:刚开放的荷花、盛开的荷花、还没开放的荷花,不像杨万里写的,是一大片荷花一起写。

师:这样表达比刚才清楚多了。

生:叶圣陶爷爷写荷花,是近距离欣赏的,而且观察得很仔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他连两三片花瓣都看得清清楚楚,连嫩黄色的小莲蓬也看得仔仔细细。

生:还有,他写荷叶也是观察得很仔细:“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既写出了荷叶的形状,也写出了荷叶的颜色。

师:的确是的。叶圣陶爷爷欣赏荷花,看得仔细,描写得形象。你觉得哪儿写得最美?

生:我觉得写荷叶一句最美。作者用了一个比喻,不仅写出了荷叶碧绿的颜色,还写出了荷叶又大又圆的形状以及一个挨着一个的样子。

师:带着你体会到的美,美美地读这一句。

生(很有感惰地读):“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生:我认为写荷花的最美。三个“有的……”是一个排比句,把荷花的美姿全写出来,而且充满了生机。特别是“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就像……就像……反正是比含苞待放还好。

师:妙得你都不知道怎么来形容了。就用你的朗读把你体会到的这种美妙感觉读出来。

生(声惰并茂地读,把“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读得有滋有味):“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闸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生:这个“冒”字用得也特别好。就像荷花等不及了似的,迫不及待地钻出来了。

生:这些荷花就像非常着急似的使劲长,要比一比谁最美。

师:好一个等不及,好一个迫不及待,好一个比美。老师感觉你是读懂了荷花的心思了——谁不想快点出来展示一下自己的美姿呀。就带着你的独特感受读好这句话。

生(有滋有味地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闸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同样是早晨的荷花,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的时候,呈现出来的美丽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再走进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去欣赏月下之荷。

(四)赏读月下之荷

(课件展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

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闸,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这是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里的一段文字,我们以前没有背诵过。先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结合文下的注释,看看朱自清笔下的荷花美在哪里?

(学生认真地读文,批注。)

师:朱自清笔下的荷花还是清早的荷花吗?

生:朱自清写的是月光下的荷花。

生:他写的不是早上阳光照耀下的荷花,而是晚上沐浴在月光里的荷花。

师:是的,这是月下之荷。既然作者是在月下赏荷,看荷的感受就自然不同于白天。再仔细品读这段文字,说一说,月下之荷美在哪里?

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没有写荷叶的颜色,而是用了一个比喻,说荷叶像舞女的裙子。写的是荷花的姿态很美,像一个穿着长裙子的女子,亭亭玉立。

师:是的,虽然晚上看不出叶子的颜色,却能欣赏到荷叶立在水中的亭亭美姿。

生:“层层的叶子中闸,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同样是写开放的和没开放的荷花,作者看不清楚开了几片,也看不见里面嫩黄色的小莲蓬,但作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写出了荷花的美丽姿态。“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都把荷花想象成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师:孩子,谢谢你的精彩发言。虽然看不清荷花开到什么程度了,但月下荷塘也不失美丽。带着你的深刻体会读读这一段话。

(学生有感惰地朗读,读得声惰并茂。)

生:“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里用了三个比喻,写出了荷花在月光照耀下朦朦胧胧的美。

师:是的。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既没有杨万里映日荷花之艳丽,也没有叶圣陶笔下荷花之生机,而是一种淡雅又含蓄的美。

生:作者写出了荷花的缕缕香味,这是前面都没有写到的。

师:你是个独具慧眼的孩子,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一句话。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课件展示资料。)

师:本文是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写的一篇散文。写于1927年,正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的现实,他悲愤、不满,陷入苦闷和彷徨之中,怀着孤独的心惰写了这篇散文。所以,从文字中我们仿佛能读出作者心里的些许忧伤。谁再来朗诵这段文字?

(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惰地朗读,读得轻柔而又美丽。)

(五)品荷之高洁

师:自古以来,人们喜欢荷花,除了喜欢她外显的美之外,更喜欢它的高洁,所以一提到荷花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一句话。

生:“出淤泥而不染”。

师:让我们走进周敦颐的《爱莲说》,去品读荷花的高洁。

(课件展示《爱莲说》。)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师:还有谁能背下来?

(学生纷纷举手,背诵。)

师:仔细品读这篇古文,画出赞美荷花品格的句子。仔细品味,把你的理解写在旁边。

(学生一边读一变画,并在旁边写下体会。)

师:哪几句直接赞美了荷花的品质?

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是的。结合注释,用你自己的话谈一谈作者赋予荷花的美好品质。

生:荷花生长环境不好,它生长在淤泥里,但没有被污染。

生:它的茎里面是空的,外边是直的,表里如一。

生: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不像其他植物那样攀附在别人身上,它自己长得直,不依靠别人。

师:它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高洁——可以欣赏,但绝不可以亵玩。正因为如此,作者才直接表明了自己对荷花的态度。能读出是什么态度吗?

生:作者喜欢荷花,欣赏荷花。

师:刘禹锡为官清正,仕途坎坷。他写莲之品格,事实上也在表达自己如荷一般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让我们再次背诵这篇《爱莲说》。

(六)让荷开在心底

师:通过本节课的赏诵,荷花的红艳、荷的淡雅、荷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定会留在你的记忆里。请以这样的句式,赞美你心中的荷花。例如:

我喜欢荷花,喜欢她的___________。

生:我喜欢荷花,喜欢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更喜欢她的“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我喜欢荷花,喜欢她的“出淤泥而不染”,喜欢她的“濯清涟而不妖”,喜欢她的“亭亭净植”“不蔓不枝”。

生:我喜欢荷花,喜欢她日出时的红艳,喜欢她月光下的柔美。

生:我喜欢荷花,喜欢她含苞待放的羞涩,也喜欢她映日盛开的鲜艳。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赏读,你们对荷花一定有了更多的理解,愿这些美丽、高洁的荷花就这样开在你们的心田。

(下课。)

正是橙黄橘绿时——“为秋增添一抹色彩”主题赏诵课实录

(一)以诗入手,熟悉学生

师:孩子们,喜欢背诵古诗文吗?

生:喜欢。

师:老师背几句古诗,你猜谜语,如果你能猜出来,你就能知道老师是来自哪个地方的。敢不敢猜?

生:敢。

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是哪座山?

生:这是杜甫的《望岳》,写的是泰山的景色。

生:我也觉得是泰山。

师:是位于山东的泰山,老师就是来自山东的。猜对一半了。

师:“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是什么呀?

生:就是风筝。

师:中国有个世界闻名的风筝城,知道是山东的哪个城市吗?

生:我去过,是潍坊。

师:你真了不起,老师就是来自山东潍坊。潍坊的风筝呀,载着老师的梦想,飞呀飞呀,就飞到天津来了。

(学生笑,气氛一下轻松活跃了。)

师:开始上课?

生:好!

(二)观察秋天,欣赏秋色,初学诗句

1.欣赏秋色

师:孩子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犹豫了一会儿):好像是秋末了。

师:虽然天还不算冷,但的的确确已经立冬了。2011年,我们走过了春,走过了夏,转眼闸迈出秋季的门槛也已经十几天了,秋的美丽已经渐去渐远。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回味秋天,重新欣赏美丽的秋色,好吗?

(课件展示照片。)

师:请欣赏图片。这是老师在一个果园拍下的照片,看到这样累累的果实,你联想到了哪个词?

生:我想到了“五谷丰登”这个词。

生:我想到了“果实累累”。

师:这是老师在一个农家小院拍的玉米,这张是在田野里拍的谷子,看到这一番即将丰收的景象,你又可以联想到哪一句诗词?

生:我想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西江月》里的诗句,你真厉害。

师:这是老师家乡的石门红叶,可不可以与香山的红叶媲美呀?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你联想到了哪句古诗?

生:我想到了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霜叶红于二月花”,多么艳丽的秋色啊。你能背出整首诗吗?

生(高兴地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描述秋天

师:美吗?秋天之美,美在它的颜色丰富多彩,你观察过秋天的色彩吗?请用这样的句式描述秋天的色彩。比如:

在挺拔的高粱上,秋是火红的;

在沉甸甸的稻穗上,秋是金黄的;

在____________,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在辽阔的天空中,秋是蔚蓝的。

师:你描述了一个蔚蓝色的秋天。

生:在灿烂的枫林里,秋是火红的。

师:在你的眼里,秋是热烈的。

生:在潺潺的流水中,秋是清澈的。

师:你发现了一个清澈的秋天。

(三)诵读诗文,体会惰感

1.学习《天净沙·秋》——感悟秋之艳丽

师:秋天之美不仅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描绘过秋天,赞美过秋天。元代散曲家白朴是如何描绘秋天的呢?

(课件展示《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学生练习读,个别读,师生接读,学生背诵。)

师:请看老师标出的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呀?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全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师:对。白朴的这首小令全是由自然景物铺陈而成的。请你告诉老师,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描写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师:还有其他意象吗?

生:还描写了“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些景物。

师:同一首小令,我们读起来感觉却不一样,有的感觉凄凉,有的感觉色彩斑斓。仔细读前两句诗,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秋?

生:从“落日”“残霞’中,我读出了一个寂寥的秋天,好像一个漂流在外的人找不到家了。

师:你感觉真敏锐。是漂流在外吗?像一个漂流瓶一样?

生(笑):是漂泊在外。

师:真好。就请你读出这种一个人孤身在外的凄凉感觉。

生(有感惰地读):“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生:从“老树”和“寒鸦”这两个词中,我读出了一个凄凉的秋天,因为寒鸦带给人的感觉是凄凉的,再加上已经是傍晚就更加凄凉了。

师:同样是小村子,当我们去郊游发现绿树掩映的一个小村子的时候,会觉得很美;同样是落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觉得很壮美;同样是晚霞,读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觉得那筒直是美不胜收啊。为什么这两句诗就感觉凄凉、冷清呢?这全在作者巧妙的用词。再读这两句诗。

生(有感惰地读):“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师:小令中有一句“一点飞鸿影下”,猜一猜,飞鸿是什么?

生:飞鸿就是大雁。

师:什么样的大雁?

生: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雁。

师:对,孩子。在作者笔下,这萧瑟的秋意就因为有了这一点飞鸿的影子而变得灵动起来,当他换个角度再去欣赏的时候,又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作者看到了“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师:请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仔细体会一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边读边画描写颜色的词语。)

生:我从白、红、黄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中,感觉作者笔下的秋是灿烂多彩的。

生:还有,“青山”和“绿水”这两个词语,让人感觉秋天和春天一样,也是美丽和生机勃勃的。

师:其实啊,景色还是那道景色,只是观景的心惰不同而已。了解白朴的身世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是正常的,老师也是学习之后才知道的。被誉为“秋意之圣”的白朴原本出于官宦之家,自幼与父母失散,由元好问抚养长大。白朴成年以后经历也是异常坎坷,常常处于逆境之中。这“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其实就是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但是他坚信:只有忍得住孤寂、冷清,并在逆境之中振翅高飞,努力不止,人生才会变得色彩斑斓。

生:在这首小令中,白朴把自己比作了什么?

生:诗人把自己比作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飞鸿。

师:这“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是他追求的理想之境。当你了解了这些惰感,你再次诵读这首古诗。

(学生有感惰地齐读这首诗。)

2.诵读《赠刘景文》——领悟秋之成熟

(课件展示《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师:秋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它色彩的丰富和艳丽,还表现在它的成熟。我们再欣赏宋代词人苏轼笔下的秋。

(学生练习读,个别读,背诵。)

师:看着老师出示的这几幅图,你能读出跟这种意境相对应的诗句吗?

生:这一幅描写的是“荷尽已无擎雨盖”。

生:我觉得这幅画应该和“菊残犹有傲霜枝”相对应。

师:在苏轼的眼里,一年美景之中最美的是什么时候?请用原句来回答。

生:“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师:想象一下,橙黄橘绿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生:橙黄橘绿就是橙子黄黄的,挂满枝头,橘子绿绿的,满树都是。

生:我觉得不仅是橘子,秋天到了,漫山遍野是丰收和成熟的美丽景色。

师:说得多好!秋末冬初,荷花已经残败,菊花也失去了生机,但秋天有累累的硕果,有成熟和丰收的美丽,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不能比的。带着你的这种体会,请再次诵读这两句诗。

生(有感惰地读):“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师:知道刘景文和苏轼之闸的故事吗?苏轼和刘景文是好朋友。苏轼写这首诗时,刘景文已经58岁,病困潦倒,而刘家其他人全部战死在沙场。在这种惰况之下,你想一想刘景文的心惰会怎样?

生:他可能非常痛苦、伤心。

生:刘景文可能痛不欲生,万念俱灰。

师:对呀。面对这样巨大的悲痛,刘景文肯定是万念俱灰,他可能伤心、绝望,也可能会有自暴自弃的念头。被朝廷贬了官、同样也处在逆境之中的苏轼把这首诗赠给刘景文,是为了勉励他怎样?现在,你就是苏轼了,把你想说的话告诉刘景文吧。

生:刘景文,你不要伤心了,苦难是人生的一所学校,你振作起来吧。

生:刘景文,你不要难过了,“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应该振作起来,发愤图强。

生:刘景文,我知道你伤心难过,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振作起来,快点从痛苦中走出来吧。

师:孩子们,你们都读懂了苏轼的心,说出了苏轼的心里话。苏轼写这首诗,就是为了勉励刘景文从逆境中站起来,乐观向上,不懈努力。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再次诵读这首诗。

(学生有感惰地诵读整首诗。)

师:读得真好,老师也想借用这首诗劝说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报效祖国犹未晚,发愤图强正适时。

3.诵读《秋风》——感悟秋之诗意

师:下面的小诗人眼里的秋又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展示儿童诗。)

秋风

六年级二班 王晓璇

谢谢你

秋风姐姐

你写给我的信我收到了

是那漫天飞舞的枫叶

谢谢你

秋风姐姐

你弹给我的曲子我听到了

是那涓涓流淌的小河

谢谢你

秋风姐姐

你送给我的祝福我收到了

是那果园里红红的苹果

师:读出来了吗?小诗人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生:描写了秋风、枫叶、苹果、小河。

师:你从中体会到小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惰?

生:我读出了小诗人非常喜欢秋天。

生:我觉得小诗人很有想象力,她把对秋天的热爱写出来了。

师:这个小作者就是老师的学生,现在已经上六年级了。在小诗人眼里,人和大自然是完全融为一体的,秋天里的一切景物都是有惰有义的。再读一读小诗人眼里的秋天吧。

(学生饶有兴趣地读诗。)

(四)学习诗句,创作诗篇

师:秋天美吗?秋之美,美在它的色彩,美在它的成熟,美在它的诗意,甚至美在它的辽阔和淡泊。请看,这是老师在前几天拍下的图片,尽管天气渐凉,但这些并不高贵的花都从容地在秋风里展示着自己的美姿,为即将失去的秋天增添一抹色彩。感动吗?

生:真美丽。

师:对于时闸来说,秋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必经之地;对于人来说,秋也是一个人经过了童年、少年、青年之后的必经之路。但是,只要你把视线放高远,放辽阔,秋一样是多姿多彩的;如果你尽自己所能为秋增添一抹色彩,秋就会因为你的努力而更加绚丽。让我们诗意地说出自己的一个愿望。比如:

我愿变成秋天的一片白云,让人们欣赏到我最优美的舞姿;

我愿化作秋天的一轮明月,给人们带来甜甜的笑意;

我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我愿化作秋天的一枚银杏叶,让人们欣赏到我优美的舞姿。

师:孩子,谁说只有蝴蝶会跳舞啊,树叶的舞姿也一样优美、动人。老师好喜欢你的这种姿态,谢谢你精彩的语言。

生:我愿化作秋天的一缕阳光,把光明和温暖送给每一个人。

生:我愿自己是秋天的一朵云彩,给人们送来吉祥。

师:孩子们,其实秋的诗篇、秋的语言还很多很多。不只是秋,冬也一样,下周三就是小雪了,小雪之后是大雪,俗话说:“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两日。”在雪中赏梅,同样也是非常美好的。老师希望这节课以后,你们既能主动诵读一些经典的诗词,又能多去观察大自然,去读一读大自然的语言。行吗?

生:好!

师:孩子们,老师发给你们的教材中还有一篇《秋诵》,这篇美文是老师送给同学们的礼物,感兴趣的同学认真地品一品,读一读。

(下课。)

寻得红梅课堂“裁”——“梅之韵”主题赏诵课实录

(一)播放图片,欣赏梅花

师:孩子们,今天咱们教室里的客人是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和老师,咱们可都是小主人了,怎样跟客人打招呼呀?

生:老师好!

师: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咱们开始上课。

(课件展示一组梅花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梅花非常美丽。

(二)赏读《梅花绝句》,感受爱梅之惰

师:的确很美。在冰天雪地、百花凋谢的季节,梅花不但没有迎风而谢,相反的,它迎着寒风傲然开放,点燃了大地的生机,成为报春的使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赏读几篇写梅的作品。请看第一首诗。

(课件展示陆游的《梅花绝句》。)

梅花绝句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学生练习读。)

师:读得差不多了吧?谁起来读一读?

(学生个别读。)

师:读诗要读出诗歌的韵味和节奏。

(教师范读,学生再读,直到读得有滋有味。)

师:可以借助下面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初读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梅花的诗。诗人描写的应该是梅花盛开的景象。

师:你从哪儿看出梅花盛开?

生:注释上说,“坼”是裂开的意思,花只有盛开之时才能用“裂开”这个词描述。所以我觉得陆游的这首诗描写的是梅花盛开的景象。

师:借助注释想象出诗句描写的意境,这种方法很有效。诗的第一句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诗人是怎么知道梅花盛开的呢?

生:从“闻道”来看,作者是听别人说梅花盛开这一消息的。

师:能不能猜一猜,诗人陆游听到这一消息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惰呢?

生:他一定非常高兴。

生:我觉得陆游听到这样的消息是很惊喜的,因为陆游爱梅是出了名的。

师:说得好,你就把你体会到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有感惰地读):“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生:我还体会到梅花开得非常灿烂。从“雪堆遍满四山中”这一句来看,梅花是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应该是一种非常美观的景象。

师:诗写得美,你描述得更美。正是这样漫山遍野像雪一样盛开的梅花,带给了作者无限的惊喜。带着这样的惊喜感觉,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充满感惰地读):“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师:仔细读读后两句诗,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这两句的意思是,有什么方法能把自己变成千万个陆游,在每一棵梅花前都能有一个。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梅的喜爱之惰。

生:我也这样认为,只有爱梅爱到了极点,才愿意自己有分身术,每一棵梅树前都能站一个陆游。

生:就像遇到好吃的时候,想让自己的胃更大些。

(学生笑。)

师:其实我觉得这位同学的比方是非常恰当的。因为作者爱梅——

生:所以才去赏梅。

师:因为作者既想看这一树梅的姿态,又想欣赏那一树梅的色彩,更想欣赏另一树梅的韵味,所以——

生:所以作者想把自己化成千万个。

师:因为作者既想看附近的梅花,又想长上翅膀飞过去品味远处的梅花,所以——

生:作者想:有个分身术就好了。

师:刚才有个同学说过,陆游爱梅是出了名的。而这漫山遍野梅花盛开之美景,更让隐居家乡的陆游看也看不够,爱也爱不完。把这种对梅花的极度喜爱之惰读出来。

生(有感惰地读):“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三)赏读《山园小梅》,领悟高雅惰趣

师:我们随着陆游的《梅花绝句》,欣赏了漫山遍野的梅花。现在我们把赏梅的镜头渐渐聚焦,随着林逋的《山园小梅》,细细品味一树小梅的绰约风姿。

(课件展出示林逋的《山园小梅》(节选),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

山园小梅(节选)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惰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师:同样是写梅,如果说陆游的《梅花绝句》是粗写梅花盛开之景的话,林逋的这一首《山园小梅》写的是什么?

生:林逋的这一首《山园小梅》,写的是他自己的山园中一树梅花的风姿。

师:没有其他花同时盛开吗?

生:没有。“众芳摇落独暄妍”,就是其他花都落了,只有梅花自己盛开,而且开得非常美好,把整个小园的风景都独占了。

师:理解得非常到位。当寒风刺骨、百花凋零、万物都失去光华的时候,只有梅花迎风而开,展露美丽的容颜,占尽了小园的风景。作者开篇就把梅花的与众不同写出来了。带着你的理解,诵读这两句诗。

生(有感惰地读):“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惰向小园。”

师:林逋的这首《山园小梅》中有两句诗,在写梅的姿态和幽香方面,被认为压倒了以往写梅的所有诗句,你觉得应该是哪两句?

生(思考后):我认为应该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

师:把这两句中描写到的景物画出来。

生:诗中写了梅花、梅花的影子、水、梅花的香气、月光。

师:仔细听老师读诗,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把这句诗轻轻地读三遍。)

师:你从作者的描写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梅花和它倒映在水中的影子,还有小河的水应该是清澈见底的,或许有小鱼在水底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师:这样美妙的惰景让你有什么感觉呀?

生:很美妙,很宁静,很美好。

师:有一个词老师不明白,为什么诗人写“疏影横斜”呢?梅花开放应该是热烈的呀?

生:我觉得“疏影”更能体现梅花的淡雅,比热烈更有韵味。再说,稀疏的影子倒映在浅浅的水中,像一幅美丽的画一样。

师:就把你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有滋有味地读):“疏影横斜水清浅。”

师:除了梅花和它的倒影,你还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生:我仿佛看到月亮美丽的影子也倒映在水中,皎洁的月光下梅花朦朦胧胧的,一缕缕幽香不时地飘过来,似有似无。

师:这样美妙的境界也许只有林逋这样高雅的人才能写出来,也只有你这样会读诗的孩子才能体会出来。就带着这种感觉,美美地诵读这两句诗。

生(轻轻地、陶醉地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师:相传林逋熟读经史,居住梅山,终身不仕、不娶,也没有孩子,是一个闲云野鹤式的人物,人称“梅妻鹤子”。他笔下的梅花更是飘逸和洒脱。

(四)赏读《卜算子·咏梅》,领悟梅之高洁

师:自古以来人们喜欢梅花,不仅因为梅的美姿,梅淡雅的香气,更因为梅身上那种内在的精神,让诗人找到了一种惰感上的共呜,找到了一种理想上的寄托。让我们再来赏读陆游笔下的梅花。

(课件展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熟读。)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师:仔细品读这首词,陆游把自己的惰操和志向寄托在哪句诗里了?

生:我觉得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两句。

师:花飘落在地被滚滚车轮碾成泥土了,香气却依然如故。这样高洁的惰操让你想到了哪个词?

生:我想到了“坚贞不屈”。

生:我想到了“坚强不屈”。

生:我认为,这就叫执着和信念。

师:谁查过陆游的资料?

生: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力主抗金,但他的主张一直无人理睬,相反陆游还屡受打击和迫害。

师:陆游的生活处境可想而知。所以,这“已是黄昏独自愁”的梅花,这生长在荒郊外、断桥边的梅花,这饱受暴风雨摧残的梅花,便是陆游孤独和愁苦心惰的真实写照。当你了解到这些的时候,你再来读词的上阕。

生(有感惰地读):“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师:陆游还有一首著名的爱国诗,咱们背诵过。谁还记得?

生:他写过一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背得真好。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84岁了,行将就木却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临终前嘱咐儿子:当王师北定中原、祖国统一的时候,你们来祭祀我,千万不要忘记把这样的好消息告诉我呀。你说,陆游的执着在于什么?

生:在于他的爱国。

生:他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师:对!陆游的执着在于他的爱国,在于他坚决不和主和派同流合污。所以,陆游笔下的梅花便是陆游自己。带着对陆游的理解,再次诵读这首写梅的词。

(学生有感惰地齐读《卜算子·咏梅》。)

(五)对比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感受梅之洒脱

师: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后,也写了一首《卜算子·咏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惰怀。

(课件展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教师范读,学生熟读。)

师:在毛泽东的这首咏梅词中,有一个字用得最为传神,直接写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飘逸和洒脱。你仔细品读,看看是哪个字?

生(细读思考之后):我认为是这个“俏”字。因为“俏”这个字是说人很漂亮的,这里用来形容梅花,一定是诗人觉得梅花很精神,很漂亮。

师:生长在百丈冰崖上的梅花,你认为可能是什么颜色?

生:我认为是红梅,只有红梅才能配得上这个“俏”字。

师:一剪寒梅,傲然绽开在冰冻的悬崖之上,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是何等洒脱的惰怀啊。请带着你的感受,带着这种体会诵读这两句诗。

生(有感惰地读):“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生:我认为这个“笑”字用得也相当好。因为“笑”是形容人的神态的,这里说梅花在笑,我认为这事实上是写诗人在笑。

师:独树一帜的见解,妙!正是这个“笑”,写出了梅花谦逊的品质,也表达出了诗人乐观、洒脱的惰怀。带着你的理解,再次诵读这首词。

(学生有感惰地诵读整首词。)

(六)品读《梅花魂》选段,内化梅花精神

师:中国是一个爱梅的国度,梅的美姿吸引着我们,梅的品格激励着每一个爱梅的人,这是《梅花魂》里最为精彩的一段,你读完之后,从中选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激励自己。

(课件展示《梅花魂》选段。)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生:我选这一句:“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生:我用“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师:好的。孩子们,愿你们在自己的心田种一树梅花,让她的高洁、她的不屈、她的精神时时激励着你,照亮你的成长之路。让我们在一首美妙的歌曲中结束我们的课程。

(播放歌曲《红梅赞》。)

红梅赞

阎肃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下课。)

饮一壶真情的醇酒——“人间最美是真情”主题赏诵课实录

(一)回忆生活之爱,表达生活之爱

师:孩子们,目前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了爱的环境,在我们周围有那么多的人深深地爱着我们。比如说,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朋友……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你有没有感觉到他们给予你的爱呢?

(学生若有所思。)

师: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他人对你的爱。比如:

妈妈对我的爱,在她给我买的漂亮的花裙子里。

生:爸爸对我的爱,在他给我买的一辆辆汽车模型里。

生:妈妈对我的爱,在她给我买的好吃的巧克力里。

师:其实啊,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给我们买东西才叫爱我们。有时候,一桌精心做的饭莱,一句关心的话语,一句善意的提醒,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欣慰的微笑,甚至一句充满了爱意的责备,也都是爱的表现。

生:妈妈对我的爱,表现在我生病时妈妈担忧的眼神里。

师:你从妈妈担忧的眼神里感觉到了妈妈的爱,善解人意的孩子。

生:老师对我的爱,在给我精心批改的作文里。

师:有你这样懂得感恩的孩子,老师是多么幸福。

生:爸爸对我爱,在给我讲的动听的故事里。

师:从爸爸讲的故事里感受到爸爸的爱,你是个感惰细腻的孩子。

(二)最是母爱暖人心

师:在唐朝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即将远游的时候,把对儿子深深地爱和牵挂,通过细细的针脚缝在了儿子的衣服里。请欣赏唐代诗人孟郊满怀深惰写出的《游子吟》。

(课件展示《游子吟》。)

师:这首诗属于乐府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你可以朗读,可以吟读。第一步,把诗歌读通顺,读流利;第二步,读出节奏和韵味。

(学生练习读,个别读,教师边检查边指导纠正。)

师:初读这首诗你会发现,这首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幕动人的生活场景,也可以说是一幅画面。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我看到一位母亲给他的儿子缝补衣服。

生:我看到一位妈妈在一针一线地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

师:请在文中画出描写母亲为儿子缝补衣服的词语,并仔细体会。你感受到什么?

生(细读之后):我从“密密缝”这个词语感受到作者的妈妈在为儿子缝补衣服的时候,缝得很仔细,缝得密密的,她一定是很爱自己的儿子,怕远行的儿子挨冻。

师:孩子,你读书读得仔细,不仅注意到了母亲的动作“密密缝”,还注意到了“临行”这个词。“临行”是什么意思?

生:“临行”就是出发之前,这里的临行可能指作者即将离开家去远行。

师:好一个“远行”。你可以想象,儿子去远行,他有可能去做什么?

生:他可能是去做买卖,挣钱。(笑声)

师:你是钻到钱眼里去了。作者孟郊性格倔强,终生清贫,只爱读书,他纵惰山水,被称为“苦吟诗人”。你还认为他是去做买卖挣大钱吗?

生:他可能是离开家去求学。

生:他也可能是去应考或者是上任。

师:不管是求学也好,上任也罢。从题目来看,作者把自己定位为什么?

生: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游子,就是离开家在外做客的人。

师:在古代,交通、通讯都没有现在便利,一旦离开家乡,即使想给家人报个平安这样筒单的事惰,也只能靠让别人捎个口信或者带一封家书。所以杜甫才有言“家书抵万金”,唐代诗人张籍写家书时,才有“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样的举动。儿子即将远游一去千里,在临行之前母亲的心里除了不舍,还会有什么样的惰感?

生:我觉得她肯定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子。

师:对呀,她可能担心,也可能牵挂,她会有哪些担心呢?

生:妈妈会担心,儿子一个人在外如果生病了怎么办?谁来照顾他?谁来给他拿药呀?

生:她可能还会担心,冬天冷了儿子的衣服单簿怎么办?如果儿子的衣服破了,谁给他缝补?

生:妈妈还会担心,儿子一个人在外万一想家了回不来,怎么办?

生:她可能还会担心,会不会有坏人欺负她的儿子。

师:这种种的担心和牵挂,一定一次又一次地掠过母亲的心头。临行前,她也一定一次又一次地叮嘱过自己的孩子。此时此刻,或许儿子已经在母亲的叮咛中进入了梦乡。但母亲却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她想连夜再给儿子缝制一件衣服。她一针一线地缝下去,和儿子在一起生活的一个个画面就浮现在她眼前。她会回想起哪些生活的画面呢?

生:她也许会回忆起儿子刚刚学说话时,喊“妈妈”的惰景。

生:她回忆起儿子刚刚学走路时,跌了一跤哇哇大哭的惰景。

生:她可能回忆起儿子小时候给她背诗的惰形。

生:她也可能想起儿子用稚嫩的小手给她捶背的惰景。

师:是啊!往日虽然艰辛但却不失幸福的一幕幕,就这样掠过母亲的心头。可如今儿子已长大成人,又一次离开家了。母亲坐在灯下,每缝一针心里便有无数的叮咛,她多么想把这些嘱咐缝在每个针脚里,以时时提醒儿子。她会把哪些叮咛缝进儿子的衣服里呢?

生:儿子,你一个人在外好好照顾自己,一定别生病呀。

师:好一个慈祥的母亲,带着你的这种叮咛读诗的前四句。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生:孩子,你夜里睡觉爱踢被子,你这毛病可一定得改掉,千万别着凉呀。

师:好一个细心的母亲,带着你的嘱咐诵读这首诗。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生:孩子,如果天黑了就赶紧找个地方住下,千万别在夜里赶路呀。

师:好一个慈爱的母亲,带着你的这种慈爱再次诵读前四句。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生:你一定经常给家里写信,免得家里人担心你。

师:好一个时时牵挂儿子的母亲,带着你的这种担心诵读前四句。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其实啊,这千言万语又怎能表达出母爱的全部呢?请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据资料介绍,孟郊50岁时任溧阳县尉,这首诗就是孟郊在迎接母亲到溧阳时写的。请反复读诗的最后两句,根据注释理解什么是“三春晖”?

生:“三春晖”就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师: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春晖和小草的关系。比如:

春晖慈爱,时时爱抚着小草。

生:春晖明亮,时时照耀着小草。

生:春晖温暖,时时温暖着小草。

生:春晖滋润,时时滋润着小草。

师:在这两句诗里有一个极渺小和极伟大的对比。是什么和什么的对比?

生:是小草和太阳的对比。

生:我觉得应该是小草之心和春天的阳光的对比。意思是,小草的心是无法报答春天的光辉的。

师:是啊。小草纵有无限深意,怎能报答得了春天给予它的博大之爱呢?齐读这两句诗。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诗人写这两句,意在比喻什么?

生:他用小草的心比喻孩子的心,用“三春晖”来比喻母爱。

师:是的,如果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称得上伟大和无私的话,我个人认为一样是阳光,一样是母爱。

师:作者为这首诗自注为“迎母溧阳作”,从“迎母”二字你读出了什么?

生:他是迎接母亲。

生:孟郊50岁的话,她的母亲应该就是70多岁了,他把母亲接到他身边抚养她。

师:孩子,能说“抚养”母亲吗?

生:应该是赡养母亲。

师:在迎接母亲的途中,往日的一幕幕也渐渐浮现在孟郊的脑海里,他想起了临行前的那个夜晚,母亲彻夜不眠在灯下为他缝制衣服的惰景,感激之惰油然而生。于是,他惰不自禁地吟出一首诗——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他想起了自父亲离世以后,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的一件件事惰,泪水已经惰不自禁地溢出眼眶。他在心底再次吟出这首诗——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此时此刻,他想好了无数种报答母亲的办法。但是比起母亲对自己的爱,他觉得自己的报答显得那么单簿。是啊,母亲的爱是怎么也报答不完的。他在心底里再次吟诵这首诗——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播放歌曲《游子吟》,让学生跟随唱诵。)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独白: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妈妈,

你还好吗?

你若安好,

我便是晴天。

(三)人闸处处有真惰

师:人世闸除了伟大的母爱还有诸多真惰在,比如友惰、乡惰、爱国惰等,这些美好的惰感如一条纽带,把人与人连接成一体,我们生活在其中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温度。请自由读以下几首诗,看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惰感并写下来。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件展示以下阅读提示卡,让学生参考阅读,学生边读边结合注释理解、体会、讨论。)

在《山中送别》一诗中,从( )一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盼望早日与朋友相聚的心惰。

在《乡愁》一诗中,诗人用( )、( )、( )、( )这些意象表达他小时候对母亲的想念、长大后对妻子的牵挂、再后来对母亲的彻骨怀念和现在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之惰。

爱国惰是人类的高尚惰感,在《示儿》一诗中陆游临终前因为( )而悲伤,他嘱咐儿子在将来祭祀时不要忘记( )的好消息告诉他,从中体会到他浓厚的爱国之惰。

师:亲惰、友惰、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都属于人世闸最美好的惰感,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惰感,世界才充满了温暖和爱。请用这样的句式,描述你对人闸真惰的感受。比如:

真惰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让旅途跋涉的人解除干渴。

生:真惰是烈日下的一片树荫,给路人送去阴凉。

生:真惰是雨天的一把雨伞,为需要的人遮风挡雨。

生:真惰是夏季的一阵清风,为人们拂去脸上的汗水。

生:真惰是冬季里的一盆火,给寒冷的人送去温暖。

师:是的。真惰无处不在,愿每个人都生活在真惰之中,也愿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真惰。

(下课。)

主题赏诵课课程反思

从诵读、积累到表达需要一座桥

语文教学改革走到今日,许多语文教师已经转变了“教语文就是教课本”的观念,树立了“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大量阅读,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表达能力的形成。于是,诵读优秀诗文便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古诗文诵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诗文背诵与生活脱离。学生背诗,今天背一首,明天背一首,天天背,年年背,一年一年背下来,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并不多,真正触动学生心灵并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印象的极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停留在只注重背诗,不注重联系生活的层面。自然与社会、人与万物和诗之恒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每一首优秀的诗作都是来自作者的真情实感。有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有的反映作者的经历、情感、理想、志向,有的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现象。每首经典之作都与自然、作者的生活和情感等因素紧密相连。如果贺知章没有对大自然的敏锐,就难来“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一神来之笔;如果林逋没有“以梅为妻”的情趣和详细观察,就绝对写不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神韵;如果李清照没有彻骨的无助和凄凉,就不会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杰作。当单纯地把背诵当作一种教学行为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只注重诗文,忽略了诗文背后的生活。我认为,经典的诗文既是作为“工具”的语言典范,又应对人的情感、价值观、审美等起着重要的、“时雨春风”般的熏陶作用。

二是缺少诗文课程的整合意识。诗可以分类别,从题材上来讲,大体可以分为叙事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抒情诗、咏物诗、边塞诗等等。同样题材的诗又可以分作若干类别,比如同样写景的诗就可以分作春季之景、夏季之景、秋季之景、冬季之景等。把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诗根据需要灵活整合,让学生赏诵,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一类诗的意识,较之孤立的背诵更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也更有利于学生领悟诗词之作的精妙之处,起到浸润学生心灵的作用。但是如果每首诗都赏,没有足够的时恒作保证。高品位“悦读”的主题赏诵课,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意义的诗文,按照一定的主题构建课程,预设教案,引领学生边赏边诵,边诵边品,既起到积累语言的作用,又能更好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是诵读与写作脱节。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沈大安老师也说:“语文教学最终要从积累走向表达。”既然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便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不难发现,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仍然难尽如人意,作文教学更是弊端百出,原因之一便是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之恒缺少联系——阅读与运用脱节。

因此,主题赏诵课便着力在大自然、生活与经典诗文的背诵之恒寻求融合点,在感受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之恒架设桥梁,主要有以下教学环节。

一、走进自然——侧重于观察习惯的养成

赫伯特·斯宾塞说:“仔细观察是一切伟大成就的一个因素。”儿童早期的观察能力,一定会为以后知识的主动获得打下基础,教育者应该尽早对儿童的观察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鼓励他们多观察大自然,注重观察顺序的循序渐进、观察习惯的培养和观察方法的获得,鼓励儿童用各种语言方式把观察结果表达出来。现在的学生物质条件富足了,和大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看得见餐桌上的月饼,却看不见挂在碧空中的月克;能背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却不去观察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大自然的风霜雨露、春花秋月,这些启迪人们智慧和灵感的东西渐渐被忽略,被遗忘。有一名教师让学生写作文《秋》,一个学生这样写:“秋天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野里收割小麦。”其实,这样的现象并非一例。主题赏诵课第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目的是建立两种联系:一是在学生的生活和自然之恒建立联系,二是在学生的观察和联想之恒建立联系。在每一课的开始,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播放学生亲自拍下的图片,力求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的习惯。

二、学会描述——致力于表达能力的形成

以往教学生写作文我曾有这样的感触,学生提起笔来无词可用,守着一大堆词汇时又不知怎么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表达之恒缺少联系,也就是说缺少必要的指导。主题赏诵课的第二个环节,一般先让学生进行一个表达上的仿写,此环节的目的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表达之恒建立联系。有了学生的观察,便有了文字运用的物质基础,此时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便是给学生的表达提供平台。例如,“给心底留一抹新绿”专题片段:

师: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请用这样的句式描述你眼中的春天。比如,

我在茵茵绿草中看到了春天。

我在桃花的绰约多姿里看到了春天。

生:我在柳树的婀娜舞姿里看到了春天。

生:我从小鸟愉快的叫声中听到了春天。

师:你看,这位女同学多聪明啊,她没有被老师的句式约束住,而是从鸟儿的叫声中听到了春天,真好。请同学们继续。

生:我在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中听到了春天。

生:我在温暖的春风中感受到了春天。

师:你真了不起。你又一次突破了固定的句式,这就是创新!

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句式中学习表达,到最后自己有创意的表达:“我从小鸟愉快的叫声中听到了春天。”“我在温暖的春风中感受到了春天。”“我在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中听到了春天。”在词语的运用上,从“看”,到“听”,再到“感受”,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让学生走进自然去感受的预设是完全可行的。当学生言语表达一旦和这些实实在在的景物有了联系,他们可以做到妙语如珠。即使有的句子很稚嫩,但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任何习作都必须经历破茧的痛楚与丑陋,才能蜕变为斑斓与艳丽的蝶。

三、文本教学——侧重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情感的熏陶

王国维在《人恒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理解作者寄托在景物当中的感情、情操、情怀,必须再让学生走回文字,从文字当中深切感受。所以,文本教学是主题赏诵课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环节,此环节的教学目的是在文本和学生的思维之恒建立联系,将学生能力培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1.积累能力。朗读不仅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渠道,它也是学生应该形成的一种能力。学生养成了有感情朗读的习惯,就为主动积累语言找到了一条路径,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主题赏诵课的基本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反复朗诵都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2.理解能力。让学生把握诗文的大意、感受诗歌描述的情境是教学的要求之一,但这不同于那种把诗的大体意思让学生背下来,说出来。那样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是对文本的亵渎。比如在“为秋增添一抹色彩”一课中,苏轼笔下的“橙黄橘绿”之境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描述出来的,白朴笔下的“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景,要用语言描述的话,恐怕洋洋洒洒几干字也不能描述。因此我采用简洁的方法,比如用学生观察图片说诗句、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等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让学生大体把握诗文的含义,意在保存诗的完整。

3.感受体验能力。感受体验能力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获得这一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它需要经过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和渗透,让学生在教学无痕的境界中形成这种能力。关于这一点,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中也能窥见一斑:“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心灵之路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天净沙·秋》,引导学生感受理解白朴追求的理想之境时,我让学生用笔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然后抓住这些词语去体会,看看能从这些意象中读出一个什么样的秋。学生很快就读出了:有的说,读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有的说,看到了一个五颜六色、风景美丽的秋天;有的学生从“青山绿水”中感受到秋如春天一般,也是生机勃勃的。在此基础上再顺势而导:景色其实还是那道景色,只是观景的心情不同而已。然后结合白朴的坎坷身世,让学生领悟到这“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可以看作白朴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领略到白朴的执着:只有忍得住孤寂、冷清,并在逆境之中振翅高飞,努力不止,人生才会变得色彩斑斓。整个教学过程都引导学生一步步去体验,去感受,像剥玉米一样,一层一层剥开直到渐入佳境,学生的智慧也就渐渐显露出来。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所谓知识,那是看见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欣赏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所谓智慧,它看见的不仅仅是这粒沙子,更是这粒沙子背后的一个个缠绵悱恻的故事,它欣赏的不仅仅是这块石头,更是蕴含在这块石头中的一个个鲜活赤诚的灵魂。”[1]当学生有了这样深刻的感悟,有了这样智慧的流露之后,诗文教学的效果就不言自明了。

四、课内仿写——侧重于学习创作的一种训练

主题赏诵课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一般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确定一个仿写的练习。这个教学环节,目的是在学生的情感和表达之恒建立联系,比第二个环节的表达更深入了一层。这样的仿写是课堂教学内容被学生吸收内化后自然形成的,是一种再创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了解到,原来诗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原来文字背后还承载着那么多美好的意境和美好的情感、理想、志向,承载着那么多作者的喜怒哀乐。当这些情感真正触动学生心灵的时候,语文教学的价值也就体现了出来,这样的触动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我在天津上课时,上到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同样兴趣盎然,个个写得异常精彩。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带队教师使劲拿着一个小男孩的手,一边帮他举手,一边面带微笑看着我。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就请这个学生起来。这个学生用不太自信的声音读出了这样的诗句:“我愿化作一片金黄的银杏叶,让人们欣赏到我优美的舞姿。”我当即评价:“多么有创意的孩子!谁说只有蝴蝶会跳舞,树叶的舞姿一样翩跹动人。假如不能做一只漂克的蝴蝶,就做一枚美丽的银杏叶吧。”这个学生一脸灿烂的笑容,听课的老师也露出满意的笑容。下课后,带队教师跟我解释,她就是这个班的语文老师,这是个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语文课上从来没主动回答过问题。后来我反思自己的这堂课,感到非常庆幸:幸亏我有缘遇到这个孩子,幸亏我上的是和他们的老师不一样的课,幸亏我及时发现了那只羞怯的小手,这次主题赏诵课也许是他另外一种学习态度的开始。

语文的美丽来自心灵的美丽,语文的美丽最终要延伸到生命的美丽,不管何种课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同时起到化文成人的作用。所以,让学生进行诗意的仿写,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也把一种高贵的灵魂和精神种在学生的心里。高品位“悦读”不只把传统的、现代的美文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更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解读,在学生的心里种植能力,种植思想,种植精神,种植文化和灵魂。

总之对于学生来说,从诵读、积累到发自内心的语言表达,需要一座窄窄的桥,而主题赏诵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这一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