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文化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

学校文化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的价值取向是由核心价值观、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构成的,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学校文化资源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整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这种机制以学校组织机构为平台,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使组织成员的行为显示出学校文化的魅力。学校文化力是学校软实力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在学校内部发挥凝聚功能、在学校外部发挥辐射功能。下面就几个对学校文化力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节 学校文化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

一、学校文化力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正如高占祥所说,文化的“力”有别于物理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身的。文化力与物理力作用的意义是不同的,文化力的要素与物理力的要素当然也是不同的。

但是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了或说固化了的一些理解方式来分析有关学校文化力的要素。首先,力是有方向的,而学校文化的方向来源于学校主体的核心价值观、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等,我们称其为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为学校文化力构成要素之一。其次,力是有承载物的,力借于呈现的媒体就是“物”,有“力”就应有相关的载体,学校文化力的载体是什么?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就是要立足于相关文化载体的特色打造,个性化承载。其三,力是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矛盾关系客观存在的,所以学校文化力的生态环境也是文化力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包括个性发展与整体平衡的协同,以及文化群之间存在的摩擦。其四,力的产生和力的常态运行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力赖于生生不息的平台,包括学校的制度规范、学校组织机构、行为方式。其五,力是有功效的,就学校文化的“力”本身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可能通过师生的精神风貌、学校的发展速度、学校的社会影响等情况来说明学校文化力的功效。

综合以上理解,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力构成要素包含:价值取向、载体特色、运行机制、生态关系、综合效能。这些要素既有理性成分又有感性成分,既有文化的具体资源又有整合资源的过程和机制,还包括学校文化综合作用发挥后的效能与结果。根据学校文化力诸要素在学校文化力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我们通过图2-4来进一步分析(用箭头意在表明学校文化力是矢量,有方向性)。

1.文化力的价值取向(理性)

学校的价值取向是由核心价值观、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构成的,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不仅有明确的是非标准、道德要求、行为准则,还能够通过共享,引起成员的关注,规范成员的行为,成为为全体员工认知、认同、信奉、追求准则。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根据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形成的关于办学方向的基本想法,包括发展愿景、办学方向和办学策略等。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觉形成的、被学校成员认同和信守的士气、风格、态度、情感以及它们的表现方式,它在反映学校基本价值取向的同时又是学校传统习惯和作风的综合体现,对成员行为具有激励作用。[9]

2.文化力的载体特色(感性)

学校文化不是空穴来风,它必然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样,学校文化力也不是空中楼阁,它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得以显现。我们将学校文化力的载体归纳为三个方面:环境特色是指自然环境、建筑布局、器物陈设、文化设施、人文景观等的个性特色;网络系统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校内外网络资源、网络交流互动平台等;视听形象是指校旗、校徽、校歌、标准字、标准色等学校标识系统在教学、办公、交流、宣传呈现出来的独特形象。

img21

图2-4 学校文化力要素分析示意图

3.文化力的运行机制

学校文化资源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整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这种机制以学校组织机构为平台,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使组织成员的行为显示出学校文化的魅力。其中,学校组织机构包括组织结构的设置、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非正式组织的影响等;学校制度规范包括制度的制定、运行,规范的完善过程;学校成员的行为方式包括组织文化的传播、师生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典礼仪式的传承。

4.文化力的生态关系

学校作为一种物理空间和组织机构,其内部存在着若干生态要素和多种文化群体,这些要素和群体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整体生态系统。文化力的产生及其作用的发挥,就是基于文化建设要保持文化生态的系统性、协同性,以平衡学校发展的关系氛围(如领导文化、教师文化、职工文化、学生文化之间的文化碰撞、冲突、交流、互补、融合、认同等)。

5.文化力的综合效能

学校文化力是学校软实力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在学校内部发挥凝聚功能、在学校外部发挥辐射功能。文化力的功效如何,体现了学校软实力的水平,从而表示学校的整体效能,以及学生、教师、学校发展进步的程度。其效能的考量可以从学校精神风貌、公共关系、发展差异等方面来进行。

结合学校文化力的图示综合上述的各要素的分析,可能看出学校文化力的价值取向、载体特色、运行机制、生态关系和综合效能五各要素是学校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关系密切,在学校文化力结构中处于不可取代的地位。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要素,是“载体特色”打造的方向,是“运行机制”的动力源泉,是“生态关系”得以和谐的保障,是“综合效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载体特色是学校文化力的作用点,是学校文化力个性特色的外在表现,是价值取向的物质依托,是运行机制协调映衬和生态关系和谐的烘托,是综合效能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运行机制和生态关系,是学校文化力耐于形成和有效运行的保障,运行机制的优劣和生态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文化力的大小和效能发挥的快慢;综合效能是学校文化力功能作用的呈现,是学校文化力的显性成果,是衡量学校文化力大小的终极指标,是其它各要素协同作用的最终结果。

二、学校文化力影响因素分析

学校文化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诸如自然环境、历史事件、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体制、区位经济、校际交流、生源背景等等,我们不可能一一阐述。下面就几个对学校文化力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学校历史。学校文化是学校历史的积淀,考察文化不能忽略学校历史影响,学校文化必含有历史的成分,它不能照搬,也没法移植,更不能强加。学校历史中文化资源的挖掘,是建设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的基础,是提升学校文化力不能忽略的重要资源。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特定学校而言,是具有垄断性质的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资源,是特定学校文化力魅力所在。

基于文化元素而产生的学校文化力,与学校在发展历程中积蓄的力量是分不开的。今天常被提起的那些“名校”,比如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伊顿公学、北师大附中等之所以“著名”,在其中任教的老师之所以能被学生永远记住,正是因为这些学校有一种真实感人的文化力量。此种力量的产生可能来自于学校历史中的“名师”,学生中走出的“名人”,也可能来自于以往学校教育活动中点滴故事。学校的辉煌历史、建校的艰辛历程、师生学习生活的场景,以及日渐古旧的建筑、历经风霜的花草树木,均是构成学校“历史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虽然离不开时间的积淀,但历史的凝重并不完全由时间来测定,历史“碎片”中的文化含量与学校对待历史的态度和时间一起构成学校文化力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学校地位。这里说的学校地位,包含两个视角,一是相对于学校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来说的地理位置,一是相对于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来说的社会地位或行业影响力。学校所处的地位影响学校文化力的创生的起始定位和文化力发育的快慢程度。

一所学校所在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对学校师生素质的涵养也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校的精神塑造,标识图腾都是借物言志,有借山借水借石借花借木的,也有借所在地建筑物名人名典故的,而所借之物正是其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性所在。如江苏淮安韩桥中学的水文化,从一开始建校,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比别的学校少了一面围墙,因为他南面背靠洪泽湖的一条支流——天然河,老百姓俗称“天河”。韩桥中学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内有两条河流,两座结实美观的桥梁将校园连接成一个美丽的花园。可以说,无论是淮安的大环境,洪泽湖的大水域,还是韩桥乡的小环境,韩桥中学的小水域,都滋养着韩桥中学的莘莘学子。“洪泽湖水文化”为韩桥中学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丰厚的精神底蕴,为韩桥中学学生的进步提供了思想基础。大自然“赐于”的“水文化”真正成为了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动力。学校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特性,还有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等综合状况、交通状况、附近同类学校状况等,对学校文化力的创生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社会地位,是指学校被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认可的程度,及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情况。社会地位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目标的定位,关系着文化品位的追求及文化力的提升。社会地位对学校文化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扶持程度、关注力度,及社区资源:周边社区人员素质、对学校的支持程度等等方面。

学校领导。领导,作为动词解为带领和引导之义,作名词解为担任领导的人。领导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定的权力或利用人格和精神的感召力来影响群体思维和行为的过程。他需要有对学校发展走向的清醒把握,需要有凝聚人心共同奋斗的高超能力。学校领导是学校战略的部署人,是为群体指明方向的导航人,是文化的引领人。学校领导把握着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对学校文化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抛开外部原因,学校文化的实质是学校组织内部生成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学校文化的营造主要取决于校长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校长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决定学校的领导文化,领导文化引领学校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学校领导对学校文化力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一校之长身上。学校一般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扮演学校的发展变革代理人角色——法人代表。校长作为学校领导的代表在学校发展和变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校长通过观察、感受、倾听、解析等多种途径,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学校,并通过各种管理活动和教育行为将自身的理想、价值、行为、准则等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校长的任期是有限的,但校长的影响可能是长远的。校长有效领导表现在:①有清晰的愿景;②能与同事一起工作;③尊重教师的自治,给教师权力;④注重实效,与时俱进;⑤有清晰的个人价值和代表学校道德目标的教育价值。校长的最重要的贡献取决于对学校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清晰愿景和办学理念,它将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由于校长接受的教育和经历的相似性决定了所有校长办学理念具有相通性,都以学校的健康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但每个校长接受的教育和经历不会完全相同,学校的独特性和人的主观差异决定了每个校长的愿景和理念各具个性。所以,每个校长办学都各具特色,每个学校发展的历程都打上了校长的愿景和理念的烙印。[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