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念制约行为的机制

观念制约行为的机制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外部观念外显形式和凭借工具具有“显著的激发性”。所谓“显著的激发性”是指外部观念的外显形式和凭借工具对行为主体所产生的兴奋刺激、激发力、吸引力、趣味性等效应,足以使行为主体对某种外部观念引起注意和反应。某些外部观念不仅凭借信息传播系统制约人们的行为,而且还通过其特殊的“附属物”——制度、设施等工具对人们的行为加以制约。

3.2 观念制约行为的机制

分析观念对行为的制约机制,就是揭示观念通过怎样的具体环节和途径实现对行为的制约。所谓行为,是指人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在一定的观念支配下改造客体的社会性活动。人的行为不单单是指人体外部形态及其作用对象形态的某种改变,而且包含着人的思维、需要、动机、认识水平、情感等要素,人的社会行为不过是人的上述诸要素(环节)的外化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饥渴引起的,并且是由于同样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饱足而停止”。[15]人的行为既受到内部观念的制约,又受到外部观念的制约,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指出某一行为是纯粹由内部观念或外部观念制约的。但为了便于分析问题,可以从理论上将内部观念和外部观念对行为制约的机制剥离开来,分别加以考察。考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观念在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中的作用。

(1)内部观念制约行为的机制

内部观念(无论是群体观念还是个体观念)制约行为的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揭示:

第一,通过强化或抑制、激发或消除某种行为的需要和动机制约行为。需要和欲求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是激起人们行动的普遍原因,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动机。当需要转化为动机时,行为主体就可能进行某种活动。可见,需要和动机都是构成行为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需要和动机都是行为主体在一定的人体状态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但行为主体究竟产生怎样的行为需要和动机,究竟应该强化哪种行为需要和动机,使之付诸行动,其内部观念起着关键作用。因为,行为主体依据内部观念内含的价值观及理论和行为经验的知识,生动而具体地对社会环境的种种刺激信号及其所引起的各种行为需要和动机作出符合自身要求的价值评判和取舍,从而使那些符合内部观念要求的行为需要和动机产生并得到强化,进而付诸行动,使那些相悖者得到抑制或消除,从而实现对行为的制约。

第二,通过提高或降低行为主体的认知水平,塑造认知定式来制约行为。行为主体的认知定式、认知水平也是构成其行为活动的要素和环节。由不同的认知定式和认知水平导引出的行为,其性质和程度也必然会有所差别。认知定式是指行为主体把握外部事物的稳定性思维方式和方法。认知水平是指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行为主体在某一价值方向上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能力。行为主体总是按其内部观念的价值要求,依据该观念提供的大量理论和行为经验的例证、预测和情感趋向,去选择认识对象和认识途径的。因此,如果内部观念是科学理论的直观化或正确经验的总结,它就会相应地提高行为主体的认知水平,它久而久之积淀而成的认知定式,就会有利于认知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使认知水平降低,使之积淀而成的认知定式成为人们认识深化的障碍,从而实现对行为的制约。

第三,通过规定行为的目的和实现方式制约行为。行为总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实现方式。主体的行为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实现什么目的,都受到观念中关于行为目的和方式的制约。这是因为,观念中包含着以某一特定价值观为基础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因此,行为主体有何种内部观念,往往就规定了其行为活动的轨迹——以特定的方式达到特定的目的。

第四,通过对行为中的情感意向等心理因素实施激发或排除来制约行为。行为中的情感意向等心理因素,是行为主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行为过程(方式)、结果与内部观念价值要求之间满足关系的心理体验。它是驱使和维持某一特定行为的心理力量。情感因素受到影响和作用,必然对行为的发动和持续、对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产生影响。由于行为主体的特定内部观念内含着情感意向,这就使它可以激发或强化符合自身要求的情感意向对某一行为的作用,排除或弱化那些不符合自身要求的情感意向对另一行为的影响,从而使某种行为得到激励和维持,使另一行为受到抑制或终止。

(2)外部观念制约行为的机制

外部观念对行为的制约,是指尚未内化到主体观念体系中的某一个体观念或群体观念对主体行为活动的制约,它实际表现为社会的某一个体或群体的观念对另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活动的制约。这里,外部观念并非是脱离了一切个体、群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外部观念与内部观念同样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所不同的是,外部观念制约作用的实现还须依赖两条强有力的途径:这就是信息传播系统和行为监控系统。二者都是外部观念的物质外壳、“思想附属物”,都是特定观念制约作用的实施手段。所以,分析这两条途径,是阐明外部观念制约机制的关键。

第一,信息传播系统。外部观念以社会舆论、意见、态度等外显形式,借助于语言文字、电影电视、广播机器、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来实现对行为的制约,这就构成了外部观念的一条作用途径——信息传播系统。它有三个基本环节:外部观念→外部观念的外显形式和凭借工具(媒介)→行为主体(行为)。由此,外部观念要通过该途径实现对行为的制约,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外部观念的构成使它具有强有力的内在驱动性。二是外部观念外显形式和凭借工具具有“显著的激发性”。所谓“显著的激发性”是指外部观念的外显形式和凭借工具对行为主体所产生的兴奋刺激、激发力、吸引力、趣味性等效应,足以使行为主体对某种外部观念引起注意和反应。外部观念只有通过外显形式和凭借工具,充分展示其所含有的价值取向、行为目的及实现方式和结果的预测、心理趋向等内容,才能引起行为主体足够的注意和反应,进而采取相应的行为活动。三是行为主体有吸取外部观念的需要和接受某种外部观念的能力。外部观念仅仅引起行为主体的注意和反应,并非就能实现对行为的制约。行为主体没有吸取某外部观念的需要,或没有接受这种观念的能力,即不具有相应的知识水平、价值认知和评估能力、理解能力和心理水平等,同样会使这一外部观念失去效用。

第二,行为监控系统。某些外部观念(如法律观念、政治观念、宗教观念等等)不仅凭借信息传播系统制约人们的行为,而且还通过其特殊的“附属物”——制度、设施等工具对人们的行为加以制约。这一作用途径的具体实现机制是,行为监控系统依据外部观念的要求,对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做出评判,并进而对那些违背要求的行为主体施以惩罚(包括心理、肉体、财产利益等方面的),使行为主体通过对自身行为经验的反馈,或被迫按外部观念的要求行事,或自觉调整自身内部观念的构成,进而改变行为的轨迹(方式、目的)。这一途径的实行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行为监控系统严格以外部观念的要求为尺度,对违者施以严厉惩罚,对合要求者给予恰当奖励,从而保证外部观念的要求能够正确而全面地反馈到行为主体,提高其强化正行为(与外部观念的要求一致者)、弱化负行为(与外部观念的要求相悖者)的效应。第二,行为监控系统施于行为主体的力量,足以使行为主体被迫按外部观念的要求行事,或改变自己的内部状态(认知定式、价值观、情感意向等等),以顺应外部观念的要求。

分析外部观念制约行为的机制,还应对制约方式进行考察。外部观念对行为的制约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是强制式。外部观念通过各种强迫手段,迫使行为主体违背自己的意愿,按外部观念的要求行事。这种方式主要出现在外部观念与行为主体的内部观念发生直接而尖锐的冲突时。在这种情形下,外部观念往往通过行为监控系统实施制约作用,主要是对行为主体的行为结果进行监控,以实际的物质力量进行奖惩。

第二是诱导式。外部观念通过各种示范诱导的手段,使行为主体自发地按照外部观念的要求行事。这种作用方式往往出现于外部观念与内部观念有冲突但不尖锐,或二者虽无冲突,但外部观念尚未转化为某一个体或群体行为主体的内部观念之时。外部观念在以这种方式实施作用的过程中,往往是利用行为主体的从众心理、崇拜权威心理和入俗随习心理等等,通过塑造某种典型的行为模式,使行为主体自发地顺应外部观念的要求。

第三是内化式。外部观念通过各种作用手段最终转化为被制约主体的内部观念,直接自觉地导控行为。与前两种方式相比,它具有“最佳”的特点。所谓最佳是相对而言的。在如何达到稳定持久的水准、使行为始终与外部观念的要求保持一致的问题上,强制式和诱导式都不及内化式“高明”。前两者都难以使行为主体自觉地按外部观念的要求行事,甚至有可能使行为主体背离外部观念的要求而行动,即产生逆反心理。而内化式则能使主体自觉地按照外部观念的要求行事,而且这种自觉性是持久稳定的。因为,外部观念一旦转化为内部观念,就意味着行为主体不仅认知而且同化了外部观念的价值取向、行为目的和方式以及情感意向,形成了与外部观念相统一的内部观念。这样,行为主体既不用诱导更无需强迫,便可以自觉地依外部观念要求行事。

内化式往往由强制式或诱导式转化而来。其实现的条件主要有三:其一,外部观念与被制约主体的需要相符合。在被制约主体的价值观、需要与外部观念的要求相矛盾甚至冲突时,外部观念就无法直接转化为行为主体的内部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改变行为主体原有的价值观、认知定式、情感意向,使之与外部观念的要求相一致,内化式的实现才是可能的。其二,外部观念的作用途径以适合于行为主体心理、生理、习惯及认知水平的形式,充分展示外部观念的内在要求,从而有效地使行为主体领会和接受外部观念。其三,行为主体具有自觉选择或自发接受外部观念,并将其内化为内部观念的“自组织能力”。自组织的概念,根据普利高津、哈肯的自组织理论,是指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要素)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功能。这里,所谓自组织能力是指行为主体在特定的认知水平、价值观、情感意向等因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外界做出各种反应的能力。行为主体的自组织能力的状况,决定着某一特定外部观念能否转化为内部观念,因为特定的外部观念是有特定的指向和被认知水准的。如果行为主体的自组织能力不能达到外部观念所要求的特定水平,不但认知困难,内化就更不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