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发展自觉的策略

教师发展自觉的策略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发展是一个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发展自觉的意义在于实现个体的生命意义和教师职业人的生存价值。教师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发自内在需求,并且引发内在需求的学习,是解决实际问题引发新问题的学习。教师有效的学习更是一种能够实现“转化”的学习。这种基于转化的反思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是持续性和渗透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地渗透在教师学习过程之中。目前教师压力大,最有效的减压方法仍是自我减压。

三、教师发展自觉的策略

教师发展是一个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发展自觉的意义在于实现个体的生命意义和教师职业人的生存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归属和尊重、自我实现等渐次提高的需要。在这五个需求层级中,后三个需要对教师尤为重要。如何实现教师发展自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以下三种策略。

1.激发每位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原动力”

我们把“每个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用这一价值观引领学校管理的创新,鼓励探索、鼓励创造、鼓励形成特色,倡导每个教师保持自己独特思想,而又能宽容地对待观点的差异,追求一种“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在组织中是被重视的,都有机会获得成长,每个人也都有责任为新课程推进、学校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成就每个教师。

教师的学习应该是提升自我生命价值的学习,是丰富教师精神生活的学习。教师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发自内在需求,并且引发内在需求的学习,是解决实际问题引发新问题的学习。教师有效的学习更是一种能够实现“转化”的学习。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着力于形成基于“转化式”的学习方式。任何有效的学习都必然涉及到转化。从我校实施的“五步曲、八环节”的案例式研修项目来看,教师这种“转化式”学习体现为具有内在关联的三个方面:首先能否将看(听)到的讲(做)出来,即通过教学实践把书本中看到的、讲座中听到的知识、观念、道理转化到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去,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把知识化为行为;其次能否把做出来的说出来,即通过说课反思将自己的实践行为与所学新知进行比较,言说本身既是梳理思路、洞察实践的过程,也是审视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过程;再次能否把说出来的写出来,这种转化侧重于通过写作转化已有的经验和思路,这些转化的目的是使教师实现对所学新知的占有。在“转化”这一问题上,教师有没有转化的意识、能不能转化、会不会转化等不仅是衡量教师学习有效性的标准,也构成了教师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基本内涵。这种转化能力的核心要义在于把别人做事情变成我自己正在做事情,同时使我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形成和调整的过程变成主动去吸收他人思想和行为经验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不断地在自我追问中反思:面对这个学习内容或学习对象,我想转化什么?我该如何转化?我转化了没有?哪些转化变成了自我的东西,哪些没有转化依然是别人的东西?这种基于转化的反思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是持续性和渗透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地渗透在教师学习过程之中。最终形成的既是一种转化意识、转化方法、转化能力,更是一种转化习惯。

2.关注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导向力”

教师从职初教师到骨干教师有其成长规律和成长途径。我校根据教师不同资历、学历、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教师的内在需求,分层培养、分类指导,即新教师的“入格培养”、青年教师的“上格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简称为“三格”培养,旨在培养“风格型教师”。

一是目标导向。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的共同目标越明确,人们从事学习、研究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越高,相互协作的精神也就越好。新教师如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专业规划?我认为,除了需要自我的设计和自我的奋斗外,他们更需要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指导。在“青年教师工作坊”活动中,我与新教师第一次座谈,以“成功与快乐”为主题,就目标的设定、职业生涯设计、自我价值的实现进行漫谈。我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说了“成功三步曲”:第一步:主动把握人生目标。一个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相一致的人是幸福的,目标的设定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第二步:不断尝试挖掘兴趣。为了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最重要的是发挥自己所有的能力,追逐最感兴趣和最有激情的事情。第三步:阶段性取得进步。找到了你的兴趣,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二是名师引领。2004年11月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培育名师,让名师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五年来,学校通过树样子、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等多种途径,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开展培养活动。一是榜样示范、名师引路,通过名师工作室举办的《聆听、实践、感悟》——我与名师面对面等一系列活动,了解身边榜样的成长历程,学习名师、走进名师,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动力。二是能者为师、连锁带教: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领域,以开发教师差异资源为基本方法,分层分类形成教师间的带教网络。三是个别指导,以点带面:尤其关注处于发展高原期的中年教师,运用“教师二次成长论”以个性化指点,明其方向燃其激情,并为这些教师创设“自我发展规划”大会交流的机会,自加压力跨越高原期,超越自我,感染同伴。

三是多元评价。领导的评价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管理者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变终端评价、终端奖励为阶段性评价奖励,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为工作过程中的赞许,为教师某一特长、优点的赞赏。学校实施“精致化管理”,旨在交融、整合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思想,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加强对过程的控制,要求管理者必须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下移,提高对教师工作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不仅是监督,更主要是服务,想教师所想,忧教师所忧。如给教师提供进修机会、树立典型、派出参观学习、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评优奖励、评选骨干教师等多种形式,不断给教师添加“情绪饮料”,帮助教师总结经验,给教师以事业成功的感觉,从而把领导的要求期望变为教师工作的内动力。

3.创设每位教师适应外部环境的“内在应变力”

社会的激烈竞争,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家长的过高要求,使教师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减轻教师压力势在必行。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让教师的心理快乐起来、健康起来,是全社会的梦想和希望,同时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推动,也是学校的作为与期盼,更是教师需要自己的调控,增强内在应变力。

一是自我减压。目前教师压力大,最有效的减压方法仍是自我减压。学会倾诉。一方面可以发泄情绪,减轻压力;另一方面与人互动,可以产生一种归属感,对自己的社交技巧也会产生自信。正视现实。教师面对压力要学会采取正视现实的方法。如当工作中遇到的烦心事越来越多,无从下手、进退维谷……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告诉自己,再怎么抱怨、再怎么烦也解决不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现实、正视现实。首先看遇到的是啥问题,再去寻找怎样解决比较好,这样,反而感觉不到自己有承受不了的压力,甚至感觉不到压力,反而觉得自己很能干,总有一种成就感。学会取舍。当有些目标经过多次努力仍然无法实现时,教师也会考虑是否到放弃的时候了。古人说得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选择就要有所取舍,选择与放弃是同时并存的,如果不会放弃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当有些想得到的东西而没有得到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问一问自己:“是不是付出了相应的努力与代价?”如果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与代价,就平静地接受这一结果。

二是尊重教师。尊重带来的是心理满足。心理满足是一个人进取的源动力,尊重教师的这种需求,有助于教师工作情绪的调动和工作态度的端正,在摆脱教师职业倦怠中增强自信,展示才华、创造成绩。学校领导要尊重教师,帮助教师去创造业绩,通过自己的领和导,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引导教师岗位成才、专业成长、事业成就。对教师的进步和成绩,学校通过区学科名师、教坛新秀、校首席教师、学科(德育)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予以鼓励和肯定,(2009年我校享受松江区政府教育津贴2人,松江区第三届学科与德育名师7人,教坛新秀8人。学校首席教师2人,学科与德育带头人10人。)让教师在拼搏流汗之后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精神的欢娱、情感的满足。我校还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我的讲台我的爱”、“我的学生我关爱”、“我的课堂我精彩”等,激发教师的上进意识。同时,学校领导要深深地理解教师工作负担之重,身心疲惫之感。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善待教师,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从而减轻教师心理上的压力。作为教师也应该从两个方面使自己保持健康的人生。一方面,要有健康的心态,善于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另一方面,要重视身体锻炼,要给自己留有一定的从事锻炼活动的时间。要学会善待自己,注意科学的起居饮食,自己给自己减压减负,以便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三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需求,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与人合作和分享。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一方面,教师要学习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例如怎样向他人求助;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建立一个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例如,参加某个协会,或者在网络上参加一些论坛,认识一圈兴趣爱好相投的朋友。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邀请一些有相同需要的同事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大家在小组内可以相互支持、同伴互助。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不会感到孤单,会觉得有很多支持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教师,逐步学会应对工作环境的策略和技巧,而不要依赖于消极的反应,要承担起自我的责任,改变自身的某些不适当的工作行为。必须学会正确地看待压力,应对压力,当自身无法解决困难时,要学会寻找学校与社会支持和帮助,提高自己的内在应变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发展自觉。

可见,校长价值领导力是校长运用价值领导艺术以解决管理实践中出现问题、调控管理行为、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即从更高层次或新的角度对组织成员主观需要、偏好与理想的引导、规范、整合和更新能力。校长价值领导力的过程也就是将共同价值观念付诸实践,体现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度、行为乃至环境之中的过程。

参考资料

1.叶澜等《“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2.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一辑《回望》、第二辑《立场》、第三辑《基因》、第四辑《命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分别为2007年7月、2008年3月、2009年1月、2009年3月。

3.吴黛舒《“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会简报》,2009年第3期。

4.李政涛《论教师的有效学习》,《教师发展研究》,2008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