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师的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已有的研究清楚地证明,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与教学后所做出的决策对学生的学习有决定性影响。这部分内容,重在了解教师在数学广角教学中的决策。安排课时的多少虽不能够反映教师教学的好坏,但是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数学广角的重视程度与决策的合理性。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理念是影响这一决策的深层因素。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无疑考验着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处理教学内容的水平。

已有的研究清楚地证明,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与教学后所做出的决策对学生的学习有决定性影响。教师做教学计划是按照教育研究者研究总结的四个步骤(明确目的、选择行动、组织行动和明确评价程序)还是按照时间做相应的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在这些计划中,教师如何决定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如何来教?如何组织课堂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怎么样使教学适应个别学生?教师在教学期间也会做很多的决策,比如,处理课堂生成、课堂纪律。教师在教学期间习惯性地根据已有的评价方式与学生的表现做决策。这部分内容,重在了解教师在数学广角教学中的决策。涉及这一维度的题目主要是1、16、17、18、19、20、21、22、23,具体分析如下:

1.您是否注重把数学广角的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加强理解、记忆,减少学生的遗忘?( )

A.非常注重  B.很注重  C.偶尔注重  D.几乎不注重

由于数学广角是单独的教学单元(从二年级开始,每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故它的这一编排特点相对来说更容易被学生遗忘,但是教师在教授其他内容或者遇到相同情境时,如果注重数学广角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与迁移,就会增加学生的记忆。从数据收集情况看:81%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很注重数学广角的数学内容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19%的数学教师不太注重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从这个统计可以初步得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前后知识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决策。

16.您是否会花费时间做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甚至是周计划和日计划?( )

A.会做计划,按计划执行  B.做一些,但没完全按计划执行

C.在心里计划就好,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  D.从不计划,按照教学时间来

教学计划是教师决策的一大部分,这里只能了解教师做计划的情况,而不能够了解教师是怎么做计划的。从统计数据看:28%的数学教师会做计划且按计划执行;47%的数学教师做计划,但是没完全按计划执行;25%的数学教师不做计划,其中19%的数学教师认为教学中变动较多,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6%的数学教师认为,按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即可,不需要做计划。从以上统计可以初步分析出:能够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的教师并不多,大多数教师都是做好了计划,但是不能完全按计划执行,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计划不重要。

17.您完成一个数学广角内容的教学一般用几个课时?( )

A.1~2个课时  B.3~4个课时  C.5~6个课时  D.更多

每一册书的数学广角,编排的例题一般是2~4个,按教学参考书的建议,一般是4个课时。从统计结果看:63%的数学教师安排3~4个课时;15%的数学教师安排1~2个课时;18%的数学教师安排5~6个课时;4%的数学教师安排更多的课时。安排课时的多少虽不能够反映教师教学的好坏,但是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数学广角的重视程度与决策的合理性。从数学广角本身的内容出发,数学广角不仅涉及的内容广、思维含量大,而且需要学生达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安排4个课时教学也都比较紧凑。从统计数据反映出:有小部分教师不太重视数学广角的教学,安排课时过少。

18.您一般是怎么决定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组织教学的?( )

A.网络查找和看教学视频  B.按照教材和学生特点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

C.根据考试内容选取  D.没有思考过,按照教参建议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理念是影响这一决策的深层因素。本题通过了解什么决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组织教学,来反映影响教师做决策的一部分因素。从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71%的数学教师选择按照教材和学生特点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来决定;23%的数学教师选择通过网络查找和看教学视频来帮助自己决策;6%的数学教师根据考试的内容决定教什么、怎么教。此统计可以初步反映出:教师在做这一重要决策时,主要还是扎根书本、学生和自身的情况,有部分教师注重利用网络资料,仅有少数教师是根据考试要求选取教学的。在收集本题数据的过程中出现了多选情况:有6名教师多选,其中两名选择了A、B、C 3个选项,有3名选择了B选项和C选项,有1名选择了A选项和B选项,从多选的情况也可以初步反映出教师在做这一决策时一般会考虑多个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借鉴别人、根据自身情况来做出决策。

19.在教学中,您一般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

A.考试成绩  B.制作学生成长记录袋,综合评价

C.上课发言和作业完成情况  D.很少评价

俗话说,教师重视什么,学生就会什么。这里的重视可以简单概括为评价,即教师评价的导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在这一题中也出现了多选的情况,从多选情况看,教师一般会以考试的成绩、上课发言、作业完成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通过统计数据看出:在教师的主要评价依据中,60%的数学教师是通过上课发言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的,23%的数学教师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学生,15%的数学教师通过考试成绩评价学生,2%的数学教师很少评价学生。从统计数据初步看出:大部分教师的评价都注重过程,同时会与结果相结合,仅有小部分教师的评价依据是考试成绩。

20.上完课,您能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布置数学作业?( )

A.完全可以

B.大部分时间可以

C.不可以,要通过考试才可以掌握学习情况

D.不可以,作业会按照练习册顺序布置

题目中问的是,是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布置数学作业,即能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合的练习,不至于题目过于简单、重复或者是过难。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此要求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也有教师会以给学生发学习单、勾画一些题目等方式尽量地保障练习的有效性。从数据收集统计的情况看:19%的数学教师能够非常好地做到布置作业的有效性,71%的数学教师布置的大部分作业可以做到有效,10%的数学教师在有效布置作业方面存在问题,6%的数学教师直接按照学生的练习册按顺序布置。统计结果可以初步表明:在布置作业方面,大多数教师布置的作业情况较好,只有小部分教师布置作业的情况需要改进。

21.在备课时对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您认为怎么设计最有效?( )

A.把握节奏、层层推进  B.搭支架

C.设置问题、让学生探讨  D.根据教学参考书的建议进行设计

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无疑考验着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处理教学内容的水平。从选项的设置看:把握节奏、层层推进,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选项设计;搭支架,即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铺垫学习的前提知识,逐步地达到教学目的;设置问题、让学生探讨,重在让学生自己探索与思考。统计数据显示:37%的数学教师认为设置问题、让学生探讨,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35%的数学教师选择“把握节奏、层层推进”,16%的数学教师按照教学参考书的建议进行设计,11%的教师选择了搭支架。初步看出:教师在看待怎么突破重难点的问题上,各有各的想法,即在教学中方法可能会很多样,但是有小部分教师的设计可能会比较机械

22.您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否把多媒体、板书、动作示范、举例等配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 )

A.完全能  B.基本能  C.偶尔能  D.几乎不能

这是一个关于教师如何运用教学辅助手段的问题,即教师运用的教学手段是否有效。从各位教师的选择结果看:60%的数学教师认为自己选用的多媒体、设计的板书基本有效,能帮助学生学习;19%的数学教师认为他们在选用教学媒体上的表现非常好,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21%的数学教师在选用教学辅助手段方面不是非常有效,有待提高。从统计数据初步看出:教师在选用教学辅助手段上需要进一步提高。

23.您是否会根据教学需要选取和组织一些书本以外的材料,或者更换课本提供的情景?( )

A.总是会  B.常常思考,灵活选择

C.偶尔会  D.从不会,照本宣科

本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对教材思考、对学生学习材料的补充情况。从统计的结果看:52%的数学教师偶尔会选用其他材料;42%的数学教师常常思考并做灵活选择;4%的数学教师总是会根据教学的需要补充材料;2%的数学教师照本宣科。从统计数据初步看出:大部分教师会为了教学的需要增加教学资料或者更换教材;少部分教师这方面的意识比较弱,教科书是其全部教学材料。

通过卡方检验对各题进行检验,调查不同教龄的教师在不同题目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卡方检验的P值中,17和18题的比0.05小,即在不同教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的题目中,P值都大于0.05,即在不同教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总的来看,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在教学策略上,超过60%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适当地更换教材提供的素材,有策略地运用多媒体、黑板等。对教学中的难点,大部分数学教师偏向于采用讲授和发问的方式。在学习评价上,以上课发言和作业完成为主。可以看出,大部分数学教师都按照学生的特点和自身情况做出教学决策。但是从前面的调查也可以知道,数学教师这方面的相关认知主要来自自己的经验和主观的判断。大部分数学教师能根据教学选用教材和多媒体等,在评价方式上更加注重过程,不过在教学计划方面很少有教师能够制订合理计划并执行。在教师教龄方面,教师教学进度和教师组织教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面谈资料和数据分析:

与教师A的面谈:

面谈者:您觉得在教授“问题解决”和教授数学广角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教师A:“问题解决”主要考查的是解题的策略和解题的模式,比如路程=速度×时间,而数学广角更注重思想活动的过程。

面谈者:在数学广角教学中,您怎么兼顾所有的学生呢?

教师A:这是个难题,很难做到,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会的学生教尚未学会的学生,让学生代替教师的角色再来一次,而且在备课的时候,所选知识的起点是以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为标准的。

面谈者:老师,您选取知识的起点是以中等或中下等的学生为标准的,那么在布置作业上,您会通过个性化作业来兼顾优秀的学生吗?

教师A:这个做不到,太难了,布置作业大家都是统一的。

面谈者:一般上了新课之后都会有一些练习课,您觉得这个部分的练习与其他内容的练习有什么不同?

教师A:平时的练习课一般都是复习一下知识点或者是解应用题的模式,而数学广角一般采用化繁为简的方式,先讲些简单的,做好铺垫后,再让学生去做题。

面谈者:老师,您班上的学生中,在外面上培训班的多吗?那些培训对学生学习数学广角的影响是怎样的呢?

教师A:据我所知,在外面上培训班的不是很多,部分优秀的孩子是可以迁移运用相关知识的,不过多数孩子是做不到的。

面谈者:老师,您在数学广角的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效果怎么样?

教师A:在实际的教学中,用小组合作无法保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很难操作,有的学生会借机去玩。

与教师B的面谈:

面谈者:老师,您觉得在教授“问题解决”和教授数学广角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教师B:小学数学一直给个人的印象就是四则运算,应用题也是四则运算的运用,数学广角就不同了,它的编入拓展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广角的教学更加重视体验和体悟过程,以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所以这两者在目标上本身就不同。

面谈者:老师,在数学广角教学中,您怎么兼顾所有的学生呢?

教师B: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在这几十年的教学中,我总感觉小学阶段,女孩子在学习数学上是非常有天赋的,每一届掌握最快的总是女孩子,男孩子可能要慢一点,因此我一般会在教学目标上做到兼顾,在提问方面来兼顾,对学得慢的学生和学不会的学生我依旧会很乐观,我不会去批评他们,而是去鼓励他们,期待他们下一次做得更好。每个人的成长速度不同,我不去强迫所有的学生都一样,只要每个人都有所收获就好。

面谈者:老师,您怎么看待学生的学习结果?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

教师B:刚刚我们也说到,在每一次期末考试中,我带的学生考不过我们年级的好多老师带的学生,很多时候是因为我没有把期末那一个月的时间都用在反复的练习上,那种机械的记忆比不了思维的发展,我不是很看重,我觉得那会磨灭学生的兴趣,但是我的学生在做比较灵活的题目上比较有优势,从小升初考试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方程思维等都发展得特别好,到初高中去学习更加有优势。对学生的评价,我喜欢我的每一个学生,所以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都会去放大,我期待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我也特别希望我的每一次课都能让他们有收获。

在教师的教学策略方面,从以上的访谈可以看出,这两位教师对数学广角的教学有自己的思考,在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而且他们采用的评价方式取决于他们对学生的认识和教学的态度(观念),很人性化。教师A在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时发现:常态课中,小组合作很难保证教学效率,故小组合作并非适合每一个班级的学情,而对小组合作本身的理解也成为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限制条件。在对研究者的了解中,有不少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认识仅停留在看着公开课上的老师怎么做,需要的时候自己也模仿着做这个层面。所以在课改中对很多教学方法、很多常常提及的名词,多数教师仍旧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但是真正用到教学中却无法发挥它们的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