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交网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策略

社交网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社交网站应用的普及性,可以借助社交网站,充分发挥社交网站的特点,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活动,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开展协作学习,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主要包括学历进修、短期培训、专家讲课、公开课以及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等。

无论哪一种社交网站,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是自由性,在社交网站(平台)内可以以叙事的方式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下工作、生活中的随想和学习,成为个人或团体的知识与交流管理系统。其次是共享性,登录或访问某个社交网站,可以相互之间共享资源,而且这些资源往往是个人认为有参考价值的,希望通过共享来传递给其他人,同时可以分享一个人的成果,帮助一个人的问题解答,讨论一个共同的话题等,共享网站上的所有内容。再次是开放性,社交网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在此可以广交朋友,能够扩大个人的生活视野,收获所需要的各门类的知识,能得到志同道合者的支持与帮助。最后就是交互性,在网站空间中学习、浏览空间里的资源,可以做一些个人评价,与其他朋友探讨同一主题,可以转发有意义的资源分享给其他社交网站的朋友,通过交互实现认知的提高和自我价值。

由于社交网站应用的普及性,可以借助社交网站,充分发挥社交网站的特点,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活动,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一、开展教育反思,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利用社交网站开展教育反思,正如苏州教育博客[11]在其网站简介中所示:“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行动研究教学反思、思想冲撞、心得交流、教育科研、师生互动、组织管理、远程技术支持、情感支撑、资源积淀、知识管理、建立学习路径和提升学习绩效等方面都可以开发出卓越的功能。教育工作者可以方便地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研究成果、课件等上传发表,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Blog是这样,其他的如QQ空间、微信、微博、M SN等社交网站都可以实现。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利用教育叙事形式,开展教育反思,提高个人及群体的教师专业素质。

(1)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含很多方面,如写作表达能力、知识理解能力、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教师在社交网站中进行与教学相关的叙事日志,可以涉及专业知识、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归纳总结、分析评价等。其写作过程对提高教师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材料组织能力有很大帮助,体现教师的写作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这些能力将不同程度地迁移到课堂教学的表达中。日积月累的叙事资源,形成个人的知识管理系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存储在社交网站中,记录下教师职业成长的整个过程,并形成开放的教学资源,如果按内容进行分类,可以体现个人的知识管理能力,如果对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可以体现教学实践的成长过程和自我提升过程,可以体现自身发展的过程性控制能力。通过社交过程中的留言和好友来访的激励,与他们的交流和回复,既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思维活跃程度,更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由此,教师在不断的反思和自我改进中,必然会提高在课堂上拥有的掌控能力和教学能力。

(2)知识生成

社交网站可以作为个人很好的知识资源库,一方面来自个人的上传资源,另一方面来自社交朋友的共享资源,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交流中的互动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从书籍、网站或其他媒体中获得的资源,这是显性知识资源,还有一类是从个人的理解、感悟、心得中获得的资源,这是隐性知识资源。在社交网站中,可以实现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再由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显性知识易于掌握和理解,通过共享与交流,可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显性知识,从而可以改变对某一概念、某一现象的全面分析与理解,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内心的认知和感悟,即隐性知识。叙事中的很多内容都来源于心得体会、现象分析、问题发现等,这些隐性知识写成叙事日志,成为显性知识,通过交流与反思,形成个人心得的上升,构建和生成新的知识。因此,社交网站成为个人知识管理的平台,可以在反思与交流中构建和生成知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这无疑也是自身知识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

(3)教育科研能力

在社交网站中除了记录一些反思资料、上传有价值的资源外,还应该写一些教育叙事研究故事,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教师具有教育反思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以外,还应该具有教育科研能力。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借鉴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了解教育研究的最新动态,开展教育创新实践,并将研究成果与其他人分享,让大家一起交流与讨论,接受大家的点评。这样,既让其他人了解你的研究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同,也可能会提出更好的研究思路,集思广益,促使你进一步开展教育研究,扩大思路,完善方法,经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反复循环,必然有助于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对教学也有助推作用,促进实现教师专业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利用社交网站发表的叙事内容,可以记录教育教学中的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态度、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通过对这些教学活动本身的反思,实现对教与学活动背后的理论进行反思,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进行选择和再创造,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从而促进教学实践改进和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二、开展协作学习,创建学习共同体

在电脑和移动设备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学生已经利用社交网站进行互动交流,QQ群、博客群、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中,都可以找到很多与教学有关的群体,在一起开展教学交流与学习。教师可以把这类平台作为第二课堂,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与辅导,延展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维度,可以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可以作为教师发布与教学相关的通知、布置学生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以及提供学习资源链接的在线门户等。教师可以与家长建立联系,实现校内与校外沟通的平台,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各种表现。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开展协作学习,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

(1)职业培训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主要包括学历进修、短期培训、专家讲课、公开课以及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等。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培训,培训的结果都是理论知识或教学实践过程的描述即显性知识的传授,教师往往只能机械地去理解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或通过观察、聆听获取有关教学的经验与知识,因此培训所获得的是显性知识,即使是教学经验交流,也只能听听而已,不会去深层次地思考,无法获知讲授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在社交网站中,学习资源可以分成两大类,即叙事日志和学习资料。叙事日志可以作为教师职业培训的数字档案和学习记录,既可以使教师相互之间进行协作和交流,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远程培训。通过对叙事日志的评论,让参与培训的教师都参与到评论的过程中,发帖和回帖的过程就是教师分享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教学反思和经验的过程。上一节中提到的团队集体备课以及讨论解题过程都是这类案例,对备课内容进行讨论,探讨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对修改策略提出个人的观点,在交流中分析其他教师的观点和理由,从中获得自己的理解,这种方式对于面对面的课堂评价和同伴交流来说,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浏览社交平台上的教育叙事的形式来开展教师培训。

社交网站可以上传各类资料,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没有很多的限制,可以作为培训的资源。教师可以将自己优秀的教案、学生作品上传,也可以将收集到的好的素材、上课视频上传,与大家共享,培训机构可以将原先准备的培训资料上传,通过平台开展培训。这些资源作为某一培训主题的学习材料,内容丰富,而且根据个人的基础和喜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学习结果体现在平台中。这样的培训方式和往常的面对面集中培训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

(2)协作学习

与正规传统的教师教育培训相比,社交网站中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方面从组织的方式上来看,属于非正式学习群体,大部分共同体成员是在教师培训时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一个专业方向的交流平台(如专业团队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有的是一个行政地区要求建立的(如前面所述永康市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有的是自主进行的非正式学习(个人专业发展平台),关联了与个人长期联系的“朋友圈”。还有一部分是成员(访客或游客)在网络浏览过程中发现的、自己感兴趣的社交平台,或慕名加入参与学习的。上述两类人都有着共同的爱好和志向,对同一主题自动地在同一网络环境中开展协作学习和相互交流。所谓协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简称CL)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协作学习是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积极性、参与性,培养学习者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12]

由于不同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指挥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经历,所以每个教师个体,对知识的理解会受到个人的经历制约,个人的经验往往是不充分的、不丰富的。通过协作学习,教师之间可以分享教学资源、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价值观等,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这个教师群体就形成了学习共同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资源,共同完成某一主题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同时在零技术、零成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交环境下进行有史以来的交流,能够得到其他教师的关怀、鼓励和认可。所以成员之间就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精英独掌话语权”的模式,将“话语权”交给广大教师,营造了一个平等参与的平台。但在发展的背后,我们也意识到了其中潜在的、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13]

第一,中小学教师承受巨大的教学任务,每天让老师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学习和使用博客的时间很少,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要求他们频繁记录叙事、浏览社交网络的更新内容,认真思考和回答问题,发表看法等,似乎勉为其难。从2005年教育博客在国内大量涌现时算起共48个月里,每个博客约3.57个月更新一次,这对于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地区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基于社交网络的学习和交流形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不能一味地追求这种形式开展教学反思、协作学习等。从国内较大的教育博客群来看,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极少。受到经济影响,西部区域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多数学校电脑数量不足、配置低下,网络速度有限、无法保证。

第三,在交流与提供资源方面,社交网络平台上往往会出现回复帖子语句随意,可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不多,不能持续在社交网络与群里的朋友沟通,甚至考虑到是否将自己的工作心得分享给其他人等,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会影响学习共同体持续地开展协作学习和稳定发展。分析其原因,可能存在社交网站的用户比较关注在这个圈子里是否能够得到认同、互惠,人际关系是否能够融洽等因素,也就决定了该用户在社交网站平台上共享知识的积极态度。

【注释】

[1]王晓玲:《微信与QQ支持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之比较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第98—102页。

[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2015-04-05].http://sq.k12.com.cn/discuz/forum.php.

[3]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及其现状,[2015-04-09].http://wenku.baidu.com/view/0b95c721aaea998fcc220e49.html.

[4]社交网络.[2015-04-09].http://baike.sogou.com/v15661.htm.

[5]永言好味道的博客.[2015-07-25].http://blog.sina.com.cn/yongyan.

[6]常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博客系统,[2015-07-08].http://teacher.czedu.gov.cn/blog

[7]海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2015-07-12].http://my.hersp.com/9090/blog.aspx.

[8]永康市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博客天地,[2015-06-29].http://www.jxxx.ykedu.net/jsfz/Blog/default.aspx.

[9]吴惠青:《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年度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8页。

[10]许素:《基于永康市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教师共同体交互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1]苏州教育博客,[2015-07-01].http://www.lvse.com/site/szeblog-cn-8130.html.

[12]王晓玲:《微信与QQ支持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之比较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第98—102页。

[13]胡小勇:《博客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象分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7期,第90—9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